书城励志女人一辈子就那些事儿
3594600000023

第23章 玩转职场,不动声色成为“气场女王”(4)

3发挥笑脸的威力

始终做到彬彬有礼,摆事实讲道理也要笑容满面,并要经常出现在能让对方看到的场合。例如,他的办公室、家里等,而且每次都要准时无误,让对方感到好像是在上班一样,一到点就赶来了。这样,对方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总能看到你,也就总能想到你的事情了。

4要适时巧言攻心

有时候你去求人,对方推着不办,并不是不想办,而是有实际困难,或心有所疑。这时,你若仅仅靠行动去“泡”,很难奏效,甚至会把对方“泡”火了,缠烦了,更不利于办事。如遇这种情形,嘴巴上的功夫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善解人意,抓住问题的症结,巧用语言攻心。

5“磨”是一种静静的礼貌等待

等待对方尽快给予答复。不要让对方感到你是故意找麻烦,故意影响他的工作和休息,要尽量通情达理,尽量减少对对方的干扰,这样,才能磨成功。磨可以不露锋芒,不提要办的事,只是不间断地接近对方,使双方关系渐近,让对方更多地了解你,同情你,从而产生帮助你的意愿。也就是,想办法与对方接近或与对方家人接近,并通过各种办法与他们搞好关系,从感情上贴近。这种感情上的磨,对方是难以拒绝的。

因此,我们在求人时,既要有自尊,又不要过分自尊。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有时脸皮不妨厚一点,碰个钉子,脸不红,心不跳,不气不恼,照样微笑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

你是舞者还是看客

很多的事情需要你自己来做决定。因为你是舞者,而不是看客。如果你渴望成功,渴望幸福,就要有表现自己的勇气,并恰当地表现你自己。

小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她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非常好,待人也很热情大方,但是,就因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她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有一天,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在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小芳好像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一会儿她走过去,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那位同事已经快拖完了,不再需要她的帮忙,可小芳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小芳。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小芳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

自从这次以后,小芳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大家再看小芳时,顿觉她假了许多。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掌握不好热忱和刻意表现。在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他人,在应当拼搏的时候洒一把汗,只要真诚,谁都会赞许。而不失时机甚至抓住一切机会刻意表现自己,则会让人觉得虚假而不愿意与之接近。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未露声色,他们与同事进行美谈时多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后者给人以距离感,而前者则使人觉得较亲切。要知道“我们”代表着“他也参加的意味”,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异的人划为同—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向影响他人。

真正展示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绝对无可厚非,只有刻意地自我表现才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却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希望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都在不自觉地强烈地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在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种挑战与轻视,那种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产成羡慕和嫉妒的心理。

杨小姐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的一位干部,她的人缘儿非常好,按说搞人事调配工作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可她却是个例外。她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在同事中几乎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她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她在工作中的成绩,炫耀每天有多少人请求她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她送了礼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她的“成就”,反而非常反感,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她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从此以后,她开始吸取经验教训,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她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让她们把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她们兴奋。后来,每当与同事闲聊的时候,她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她们的欢乐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她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

因此,做人还是谦虚一些好,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必须学会谦虚,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受欢迎。

尽职尽责,将敬业进行到底

每次打牌完毕,都要懂得总结自己的过失,有些牌局明明是自己拿了一手好牌,却因为大意把本应该赢的牌打成了输牌,这是最大的遗憾;还有些牌局如果在配合上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够战胜他人,却因思虑不周、配合失误让他人捡到大便宜。所以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志在必得就马虎大意,也不要因为自己难以完成就畏首畏尾,做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也许,在这个时代中很多人会认为谈敬业精神好像有点落伍,就好像三轮车穿行在名牌跑车中间一样有些格格不入。但无论社会发展到任何时代,敬业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

著名的女指挥家张培豫就是这样一位为了音乐可以去死的成功者。然而,也正是她敬业的精神和素质才造就了她的成功。

张培豫是一位世界驰名的著名指挥家。在西方乐坛上,指挥这一行业是男士的世袭领地。张培豫却靠着超凡的实力打入欧洲乐坛,并出任德国卡塞尔歌剧院的首席指挥。

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称张培豫为“与生俱来的指挥家”。他说:“我认为她在音乐上有无可限量的才华和能力,并有足够的音乐经验足以领导一个高水准的乐团。”指挥家小泽征尔、马泽尔·罗林也极其钦佩她的才华。

张培豫极其敬业,她的敬业精神是出了名的,她曾创下一个月内指挥三场高水平音乐会的纪录,也曾在不到半年内指挥过八场盛大的演出。《人民音乐》杂志的一篇文章这样形容她:像一架上满发条的钟,在不停地转着、走着。张培豫以对乐队要求严格而闻名,但她要求最苛刻的还是自己。她有一种为了艺术可以不顾一切的精神。

青年时代的张培豫只是台湾省的一名乡村女教师,她因调教有方,率团三次夺取台湾中部小学合唱比赛冠军而小有名气。一次演出前,她摔伤了,医生嘱咐她必须静养,她却坚持打着石膏参加了排练和演出。一位观看演出的台湾教育奖学金评委目睹此景,深为感动,极力为她申请赴奥地利留学的奖学金,使她实现了到音乐王国求学的夙愿。

张培豫的敬业精神,不仅为她赢得了走向音乐事业的重要机遇,也是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在北京指挥贝多芬专场音乐会之前,她突然生病了,大家都担心她是否会推迟演出,熟悉她性格的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却说:“只要不倒下,她会不顾一切地坚持演出”。果真,她最后如期而至,并且执棒的曲目还是力度最大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

一个月后,在指挥另一场演出时,上台前她一直头疼,吃了几片止痛药后,她就又出现在指挥台上。她说:“本来我可以节省点力气,但我对音乐一向是全力以赴的。”

张培豫曾对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与我的心结合在一起,它是从我的心里流出来的,是我的肺腑之言……当我把音乐做好,我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我生活的目标,也是我从事指挥的意义所在。”

“我热爱音乐,太热爱了!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可以超越它,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能够让我如此投入。哪怕我走得再艰辛,我也不会放弃。”

这一番肺腑之言,的确能引起我们的沉思。

张培豫的敬业精神使她从一个普通的乡村女教师登上了德国卡塞尔歌剧院首席指挥家的宝座。这与她对音乐的执著追求精神和与音乐融为一体的忘我精神,并为了音乐可以牺牲自我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音乐是她的全部,她的一生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精彩的音乐会。在张培豫的人生当中,成功的要素便是她的敬业精神。

可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职场,敬业精神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它是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弱者变为强者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你如果在工作中具备敬业精神,那么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你都会成为所在领域里出类拔萃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