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什么呢?茶还是酒。
这两样东西,我们平常都喝的。尤其是茶,在我们的身边,就像我们习惯了的左右手,哪一天里没有了茶,一天到晚心里就空空落落的,人像一株失了水份的青菜,蔫蔫的。
上了年纪的老人,一定有一只茶缸,缸内积了厚厚的茶垢,那是日子一天一天积在上面的痕迹。这样的一只茶缸,和老人一样,有过许许多多的往事,老人也和茶缸一样,从不把那些藏在心中的往事,轻易地说出来,只是一层一层在积在心里。缸里厚厚的茶垢,老人们并不擦去,无茶的日子里,倒上白开水,在缸内摇几摇,喝几口,那水里就有了茶的清香,对付着还可过上半天。有不吸烟的,但我还没见过不喝茶的。
我们老家有罐罐茶。茶罐是泥土烧制的,茶叶也就是一些普通的茶叶。在茶罐里放上茶叶,放在火塘的火上,反复的焙烤,并不停地转动茶罐,罐里的茶叶散发出焦香的时候停下来,取下火塘上烧着的滚烫的开水,冲上一小股开水,在茶罐里荡几下,水倒在火塘边的泥地上,茶叶里的杂质随水倒在地上,然后,倒满一罐开水,煨在火塘边的柴灰里,等罐里的茶叶全部舒展开来,茶汁全融进水里,袅袅的热气溢满屋子,茶香也溢满了屋子。倒一杯这样的茶,捧在手里,就是不喝,闻闻茶香也是一种享受。喝一口,茶香从口里的每一处往心间里渗透,心与肺就在茶香的浸润里活跃开来。可惜,火塘在老家慢慢地没有人用了,干净卫生的炉子取而代之,罐罐茶也就随着火塘的消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回到老家,想喝一口早年的罐罐茶已不易得。
近几年,老家又兴起了一个风俗,来了客人不再仅仅泡一杯茶,还会拎出一个十斤或者二十斤的大塑料酒壶,给客人倒上一杯地地道道的纯苞谷酒,这酒算得上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我不喝酒,回老家走亲串户,遇到主人拎出酒壶,总是慌忙站起来,说是不喝酒的。说这话时,底气不足,有一种羞愧的感觉。
年前,到四叔家走动,四叔一手酒壶一手杯子。
“四叔,我不会喝酒。”我连忙说。四叔不信,硬是要倒一杯。
我按住杯子,近乎央求的说:“四叔,我是真的不喝。”
四叔将信将疑地停下来,宽厚地笑笑:“不喝好啊!那就尽发财啊!”
我窘迫地说:“哪里啊,身体不好。”
四叔打了个响哈哈,我呢,也只好跟着嘿嘿笑。
喝茶似乎不需要客气,相对于茶,酒似乎有些矜持,总要等一个场合的出现,或几人小聚,或亲朋见面。像孔乙己那样站着喝酒的人不多见,喝酒似乎要坐在桌上,有几个下酒的菜,最不及的也有一碟花生米。几个男人,你劝我,我劝你,才有氛围,会喝的装不会喝,那就要劝酒,主客之间一套一套的,夹枪带棒的你来我往。有时我坐在一旁,觉得喝酒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在一起聚一聚,乐一乐,酒刚好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热闹的场面。电视里喝酒的场面太过优雅了,反不及民间的酒席来得浓烈有趣,酒吧倒是热闹,独自一杯酒,慢慢地品,品周围的热闹,品自己坐在热闹之外的寂寞。
其实啊,喝茶也有讲究的时候,讲究的极致就是日本的茶道,一小杯茶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闻茶香,第三口才可以慢慢地啜饮。日本茶道已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追求“静寂”的境界,寂是日本茶道中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
在老家,主人泡一杯茶递给你,你接着,要说一声“难为啊”,才显得有礼节。这词是“谢谢”一词的乡土版,后来这个词慢慢在故乡消失了,“谢谢”多了起来。有一年冬天,二哥从老家来,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给二哥端来一杯茶,二哥说:“难为啊。”女儿站在二哥旁边,不明白地望着二哥,我在旁边说:“你二爹说谢谢你。”女儿才高高兴兴地回了一句:“不用谢。”
喝茶,大都在家里,带有私人的性质,一杯茶,几个闲聊的人,并不热烈,淡淡的茶香流淌在淡淡的友情之间。春节期间,有各级各类的茶话会,但那会与茶无关,只是借了茶的名义。近年来,小城里也有茶吧,去过两次,都是应酬,四个人一场牌局。到茶吧这里来的人,兴趣都不在茶上,而在牌上,茶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
我喜欢茶吧里的氛围,柔和的灯光,流淌的音乐,彬彬有礼的服务生,安静的环境,一杯你喜欢的茶。和一个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听听音乐,聊聊往事。或者什么也不说,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也是一种享受。杯中的茶叶慢慢散开,一如绷紧的心绪,慢慢地闲适下来,茶叶在杯中缓缓的起起落落,一如难以言说的微妙的情思。我喜欢的古典名曲里有一首《春到彝江》,晴和的春日里,轻柔的风,瓦蓝的天,绿油油的茶园,采茶的姑娘。轻扬的笛声,美丽的南方。
我喜欢喝绿茶,清肺润心。红茶暖胃,我也喝,但有些不习惯。小时候喝的茶,和我现在喝的比起来啊,只能算是茶,是茶中最次的茶了,那时我们叫这种茶老末叶,是一些老了的叶子,最末最次的叶子,有茶的味,没有茶的香。铁观音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大红袍汤色金黄,两者,妻子都喜欢喝。朋友曾送我两罐铁观音,妻子喝了,念念不忘。我喜欢喝本地的绿茶,我的胃似乎只适宜本地的绿茶了,去年吧,全国名茶的评比中,从报上得知,我们宜昌产的采花茶,被专家们评为国家级名茶,与铁观音、碧螺春、云雾茶、龙井茶等名茶同一级别了。我家还有两饼来自云南的普洱茶,一饼是武汉的表妹送的,一饼是妻子和女儿去云南旅游带回的,放在客厅的架子上,成了装饰品。这种茶可以长时间收藏,前几年炒作得很厉害,最高峰时,一饼茶动辄上万,据说故宫里就收有清代的普洱茶,几乎与黄金同价,成了珍贵文物。听妻说这种茶不好喝。反正我没喝过,但我相信妻的感觉,再向别人说起普洱茶时,我也就说:“这茶啊!不好喝。”至于如何不好喝,我总是语焉不详。
在现实生活里,找一个人去喝酒容易,请一个人去喝一杯茶,还真不好请呢。曾经想请一个人去喝茶,她听了开怀大笑,觉得我这个提议很有意思,只是笑过之后就没了下文。两个人去喝一杯茶,这事想想就好笑,为什么不是去喝一杯咖啡呢,只是觉得咖啡太现代了,而我不喜欢。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请一个人去喝一杯茶,似乎就是请一个人走近你的日常生活,这个人就只能是你的妻子或是你的丈夫了。那么,就在家里给自己泡上一杯茶,顺便给你的另一半也泡一杯,坐下来,聊聊家短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