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口才叫口德
3589000000011

第11章 这样的话,请换方式说(9)

前美国第一夫人、现任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在其回忆录《亲历历史》中曾深情地记录了,母亲对自己成长中的巨大影响。她提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她们全家搬到帕克里奇不久,母亲发现她不爱出去玩,有时还哭着回家,诉说街对面奥卡拉汉家的小女儿苏西老是推撞她。苏西有几个哥哥,她总是动粗。当时,希拉里才四岁,但母亲担心这么下去的话,她这一辈子恐怕会懦弱成性。有一次她又跑回家,却被母亲拦住了。

“回去,”母亲命令他,“若苏西打你,我允许你回击,你必须学会保护自己,我们家容不下懦夫。”后来她告诉希拉里,她站在餐厅的窗帘后面,看着希拉里抬头挺胸地过马路。

几分钟后,小希拉里高兴地回家,脸上闪着胜利的光芒。“男孩子们愿意和我玩了。”她说,“而且苏西愿意和我做朋友!”自此她和苏西成了好朋友,并且友谊一直保持了下来。

母亲留给小希拉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们跟别人不一样,你也跟别人不一样。”正是母亲不断鼓励。成就了自信十足、聪明能干、坚强不屈与有领袖风范的前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

因此,作为一个有口德的人,要多用鼓励代替批评。

如果你要对你的孩子、另一半或者下属员工们说他或她在某一件事情上显得很笨,很没有天分,那么你就是做错了,因为那等于毁了对方所有要求进步的心。

还好,你可以用相反的方法,宽宏地鼓励他,令事情看起来很容易做到,让他知道,你对他做这件事的能力完全有信心,其才能还没有发挥出来。听到这样的激励,他往往能够即使练习到天亮,也要要求超越自我。

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就是一位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他会给别人勇气与信心,使人充满了自信。有一次,他与汤姆金斯夫妇一起去度周末。并邀请大家一块儿参加他们的桥牌友谊赛。桥牌对于汤姆金斯而言,是一个全然陌生的游戏,他对它的规则一点儿也不了解。

柯立芝对他说:“汤姆,为什么不试试呢?除了需要一些记忆与判断能力外,它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你曾经对人类记忆的组织有过深入的研究,因此,打桥牌对你来说,一点儿也不难。”

汤姆金斯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已经被柯立芝拉到了桥牌桌前。汤姆金斯后来回忆道,他发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桥牌比赛。完全是因为他给了自己信心,使自己觉得打桥牌不是一件难事。他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个足以改变人生的哲理,那就是,要是能够恰当地使用鼓励的方式,就可以在对方接受的前提下。指出对方的不足,却令其有信心去面对错误与不足。然后改变它。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及,称赞对于温暖我们的灵魂来说,就好象是阳光一样,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成长、开花和结果。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却总是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例如,很多年以前,一位十岁的男孩子在拿坡里的一家工厂里打工。他的梦想是将来做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泄了他的气。他说:“你不能唱歌,你根本就五音不全,简直就象风在吹百叶窗一样。”

然而,他的妈妈,一位穷苦的农妇,却用手搂着他并称赞他说,她知道他能唱,她觉得每天都在进步,她要节省下每一分钱,好让他去上音乐课。这位母亲的激励,令这个孩子的一生为之改变,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他后来成了他所在时代最伟大最知名的歌剧演唱家。

换种说法,对母亲而言,是一腔苦心和爱心,对儿子来说,却是一条正道,一个光明的未来。如果这位母亲不把老师的话变换一种说法,不是用欣赏、赞美的语言来鼓励和支持儿子,那么,很可能网吧里会增加一个厌学逃学的网虫,社会上会增加一个自暴自弃的小混混。

如何让别人不断前进呢?用赞扬代替批评。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们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情会受忽视而萎缩。每个人都渴望受到赏识和认同,并会不惜一切地得到它。当然,我们鼓励别人,必须是真诚的,或者至少看上去真诚。

任何人的能力,都会在批评下萎缩,却能在鼓励下绽放。因此,要希望对方做到某一件事情,那么,就赞美其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是每一次的进步吧。每个人都需要诚恳的认同和慷慨的赞美。

话语是柄双刃剑,说得好可激励人,催人奋发;说得不好又可伤害人,使人消沉。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人总是好甜不好苦,往往喜欢听好话和美言,听不进逆耳忠言。这时候,换种说法,让忠言变得顺耳、中听,就容易让人接受,从而达到“利于行”的目的。

15、深奥的话,请生动有趣地说

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中有篇文章对此问题有深入研究:

……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有些道理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楚,长篇大论群众又很反感,这时候,如果领导干部能借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明,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就会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某********在一次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到“无功就是过”这一观点时,他讲了这么一段话:

有相当一些同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严重,对功过的理解非常错误。这使我想起了清代大才子纪晓岚写的《阎王断狱》的故事:故事说有一个七品知县死后,昂然下到地狱,对阎王爷表白,说自己虽没有什么功劳,却一生为官清廉,每到一处,连口热水也不喝,只喝凉水。他满以为无愧于鬼神,必受褒奖。岂料阎王爷大发其火:“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能算好官么?如果不贪即为好官,那还不如雕一木头知县放在那里,连凉水也不喝,岂不比你更清廉啦?要知道无功即为过啊!”

我们的领导干部大小是个官,类似知县的也有一些,虽然不是木雕的,但许多人五官不灵四肢不勤,所掌管的那块地方,年复一年,山河依旧,面貌未改,没有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样的官到了九泉,马克思不收,阎王爷也不要啊!其实,当官无功就是过,老百姓反对贪官,也反对“不作为”的木雕官……

这段讲话借用纪晓岚(阎王断狱》的故事,以栩栩如生的情节和对话去吸引听众,引导大家去认清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的庸官的丑陋面目。故事通过阎王爷的口,斥责那些不作为的官员还不如“木雕知县”,这些官员活着千夫所指,死了阎王爷也不要。讲话者借着这个饶有兴趣的故事,把不太好懂的事理讲得具体而浅显,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讲个故事,能够使说服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区有一家花店,店主既卖鲜花,也经营香烟,平时生意不错,可就是香烟的品牌较少。市烟草公司的钱新宏经理多次做工作,可店主就是不增添新的品牌。

一天,钱经理又来到该店,这次他抛开卖烟的话题,向店主讲了一个有关花的故事:当春天来临,山脚下映山红开始露出新芽,人们都以为离花开还有一段时间,不急着去欣赏。然而,有个人去了,他沿着山路走向山顶,在路边他发现了第一朵绽开的映山红,再向前走,又在树丛中发现了第二朵,第三朵……后来的人也渐渐发现了这些花,纷纷走出家门,但他们看到花的时间永远都要晚于前面那个人,等他们到达山腰的时候,那人已经到达山顶,山上所有绽放的映山红尽收在他的眼底!故事讲完,店主的脸也红了。他对钱经理说:“我知道你的用意了。以后怎么销售新品牌,我听你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表现得过于急切,总是直奔主题,就可能引起对方的戒备或抵触。这时,我们不妨另辟蹊径,以故事来展开话题,让对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被你的话语所感染。

使人豁然开朗,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一位社会学家曾预言:2l世纪,将是“说书人”的世纪!这就意味着用故事说服人、教育人,会成为新世纪的一道亮丽风景。既然如此,想取得谈话成功的朋友,不妨学学讲故事吧,它定会增加你的言谈风采,使你的谈话和所讲的故事一样动人。

另外,在讲话中,比喻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它可以化复杂为简明、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借比喻来剖析事理,是简易有效的讲话方法。

2004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上,在讨论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时,云南********白恩培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一个1岁的娃娃和一个99岁的老人,平均年龄是50岁,单从平均数上看,两人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可实际上老的老、小的小,谁都无法工作。去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但具体到各个地区,差距可就大喽。所以,中央提出来一定要“统筹区域发展”,就是为了解决各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他娓娓道来,妙趣横生,赢得了代表们的一片笑声和掌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是一个深奥的经济问题,要想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将它讲清楚,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却用“1岁的娃娃和99岁的老人”这样的比喻,对中央“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进行了形象的解读,高屋建瓴却又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却又准确恰当,难怪会赢得“代表们的一片笑声和掌声”了。

******同志说话好用比喻,他的比喻往往闪耀着思想、智慧的光芒。他的许多妙喻,看似顺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在与党外人士的谈话中,他经常是妙“喻”如珠,一语胜千言。

1941年11月,开明绅士李鼎铭先生向共产党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党内有些同志很不理解这一建议,甚至还怀疑李先生提出这个建议的动机。******慧眼识良策,果断地采纳了这一建议,还写了一篇名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专文,阐述与推广这一政策。文中写道:“目前根据地的情况迫切要求我们脱掉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轻轻快快地同敌人作斗争,我们却还是一身臃肿,头重脚轻,很不适应于作战,若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肠胃里去把她战败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全文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字,却妙“喻”连珠,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精兵简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李鼎铭先生的建议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高度的赞赏。

******的比喻既有着深刻而鲜明的政治性、政策性,又极富情感性,是打开别人心扉的一把好钥匙。

1949年,******刚刚进入北京,就邀请党外知名进步人士到住所叙旧、谈心,共商建国大事。有一天,司徒美堂去拜访******,由于他年老多病坐不了汽车,所以******让卫士把自己的躺椅绑上两根木棍做成了一副滑杆,把老人抬到客厅门口,******亲自上前去,用双手搀扶着他下“轿”。在与司徒美堂交谈时,******了解到他对共产党的政策理解很肤浅,带着很多疑虑,认为民主人士只能是为共产党“捧台”、“抬轿”,便解释道:“我们以后要长期一块共事。我们大家既是坐轿者,又是抬轿者,每一个爱国的志士仁人,都能以自己的特长,参加人民政府的工作,不但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做到有职有权”。

******用“坐轿”与“抬轿”,极其通俗生动地阐明了共产党与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共事的方针政策,他借事设喻,巧释疑虑,真是妙不可言,恰到好处。司徒美堂刚刚当了一回“坐轿者”,体会犹在,能不相信******的话吗?

1949年2月22日,刚刚决定起义的傅作义受******之邀,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驻地。******亲自迎接溥作义的到来。一见******,傅作义便立正敬礼道:“傅作义负荆在此。”******握住傅作义的手,风趣地说:“过去我们在战场兵戎相见,清清楚楚,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分难舍。******一辈子玩码头,这次发动内战,众叛亲离,最后还是你们把他甩掉了。”

一席话令傅作义容光焕发,精神振奋。回到北京后,他对身边的人叙说这次与******晤谈的详情,十分感慨:“真是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啊!此行如拨云见日,极受教益。”从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到西柏坡的“姑舅”相会,******用一个比喻就生动而清楚地说明了傅作义与共产党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从今往后,傅作义就是共产党的“亲戚”,与共产党亲如一家人了。人情味一旦渗入到政治关系当中,往往会产生一种奇妙的作用。刚返回北京的傅作义,立即发表了《北平和平通电》。

如今。有着非凡一生的伟人******渐行渐远了,但他那种妙语惊人、魅力无穷的谈话艺术依然余音在耳。很多在******身边的人都对他说过的话记忆犹新,久久回味。

******身边的工作人员与他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常常能够领略到伟人的妙语成趣。在回忆中,他们还常常很有兴致地提起。

当年在陕北延安时,卫士李银桥看见******擦脸擦脚都是那条没了毛的旧毛巾,便建议他领一条新的擦脸,旧的留着擦脚;还说,擦脚擦脸应当分开。没想到******说:“分开就不平等了。现在每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多了。我看就不要分了,分开脚会有意见的。”又有一次,李银桥正在为******搓澡,突然放了一个屁,他很紧张又很不好意思。******却笑了:“活人哪个不放屁,屁者气也,五谷杂粮之味也。”

新中国成立后,******外出多坐火车专列。据服务员姚淑贤回忆,有一次,专列开到天津,******在餐车上说:“今天小姚请客,大家吃狗不理包子……谁叫她是天津人呢。”但接着话锋一转“我掏钱”,众人哄然大笑。一会儿,******带头咬了一口包子又说:“狗不理啊,快吃,不吃就挨骂啦”,众人又大笑。

虽然感受******妙语最多最深的是长年伴随他的工作人员,但有些有缘走近******的人,也同样深深折服于伟人的谈话艺术。1938年,******与梁漱溟曾有过一次交谈。四十八年后,已是九十三岁高寿的梁漱溟依然清晰记得那次谈话时,******“说话幽默,常有意外的妙语”。

******文史知识渊博,举世公认,从上面的妙语可见一斑。******第一次见薄一波,就吟着“如履薄冰……”还有位名叫“三生”者。******第一次见他就脱口道:“三生有幸……”一九五八年九月,******接见《新民晚报》总编赵超构,刚一落座便说:“宋高宗的哥哥来了”。在座者一头雾水,但仔细一想,宋高宗就是赵构啊!既然已经超“构”。自然为哥啦。

1959年,回到韶山冲的******请乡亲们吃团圆饭时,向当年的私塾先生毛禹珠敬酒。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则举着酒杯说:“尊老敬贤,应当应当”。家乡人无不为之动容。

最后,还可用俗语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