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静心细语:浮华的心灵瑜珈
3584600000007

第7章 一日中的静心之道:每天都是开始,修炼的一圈轮回(2)

其实身体自有它自己的智慧,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知道要怎么吃才能使自己运作得最健康,只是那智慧往往被我们忽略了。带着觉知吃东西,就可以更清楚自己的身体对每天所吃的食物的反应,就知道要怎样吃才能更健康,自己的身体会知道要吃多少。如果人能学会倾听身体的智慧,根本不再需要为了减肥而苦恼不己,或花钱吃垃圾食物,因为身体会告诉人,它要如何才会吃得健康、吃得没负担。

吃完饭之后,不要太仓促地接着忙,花几分钟的时间,闭上眼,感觉自己和刚才的整个吃饭过程,然后再继续做想做、该做的事。

★静心细语:

吃饭时,好好地感觉舌尖的每一个味道、饭粒的形状、吞咽动作、轻嚼慢咽饭菜的韵律……喝茶时,体会举起茶杯的优雅动作,细细地感受握在掌心的杯子的温度,静静地感受茶水流经舌尖的温度、芬芳。

5.找出工作的真正价值

"脚踏实地,才能避免漂浮"是成就大事者不断勉励自己的成功箴言。飘而无根,就要任风儿吹;脚踏实地,才可震而不乱。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不断地对自己说这些话,不厌其烦地提醒自己,因为它对你是终身有益的。

脚踏实地是每一个成大事者必具的工作态度,它能够让一个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只要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即使是一个能力一般的人,也可以取得比较不错的成绩。

一位员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全神贯注、充满热情地工作,就会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同时,也向上司表明自己的忠心,与他更贴近,并且他的积极心态常常感染着上司,激励着上司积极进取。

让上司放心的就是你这份积极的心态,影响上司的也是这份心态。领导者往往会排斥那种冷漠、粗心大意、懒惰的员工。

人们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产生着不同的结果。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高尚和卑微的职业差别,上帝要每个人都从事着对社会有意思的事情,要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行业里找到自己的快乐与满足。

有一些非常擅长做家务的主妇,不管她们是做饭、洗碗具,还是铺床、洗衣,都有一副自得其乐的专注神态。她们以积极的心态做着各种事,并从中感受到乐趣:看着她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做事,看着她们那发自内心的满足,真是一种享受。她们使家庭的氛围变得温馨、舒适,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使生活更为美好。

还有另外一些家庭主妇,她们讨厌家务,认为家务是天下最乏味的事,只要稍有可能,她们就会拖延或干脆省掉那些家庭劳动,即使是被迫做了一些,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是一片狼藉,整个房间乱成一团,毫无舒适感。在这样的家庭里,身心怎么能得到放松呢?你只会觉得一切都是乱七八糟。换句话说,她是以三心二意的手艺人心态在做事,而不像前面提到的家庭主妇,完全以艺术家的心态在做家务。

把工作当作艺术来看待,就会取得收获。有一些鞋匠把它当作艺术来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管是打一个补丁还是换一个鞋底,他们都会一针一线地精心缝补。另外一些鞋匠却截然相反,随便打一个补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观,好像自己只是在谋生,根本没有热情关心工作的质量。前一种人热爱这项工作,不是总想着从修鞋中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自已的手艺更精,成为当地最好的补鞋匠。

生活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是最伟大的道德家,还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这一准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也要坚持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勤奋工作是快乐的源泉。没有人游手好闲却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对于刚刚跨入社会门槛的年轻人来说,就只有工作,工作,工作!

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话,就会知道哪个是主动喜欢自己工作的人,因为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发性、创造性、谨慎和专注。这些都是和那些在工作中应付差事、乏味无聊的人截然不同的: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总是充满热情,干劲十足;总是主动去找事情做,并期望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而那些做每件事都觉得乏味的人,其实这一生都在被生活所累。

生活中的许多人都在期盼好运降临到身上,相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命运之神手中,这些人是十分可怜的。

诗人朗费罗说:"日常生活看似枯燥乏味却非常重要!就像时钟的发条一样,可以让钟摆匀速地摆动,让指针指示正确的时间。当发条失去动力时,钟摆就会停止,指针也不再前进,时钟静静地躺在那里,不再有任何价值。只要我们能鼓起勇气,拿出力量和行动来,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那我们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了。

罗德岛的人殚精竭虑砌成的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石墙一直是人们思考的对象。这个人如同一位大师创作作品一样,他翻来覆去地审视着每一块石头,研究每一块石头的特点,思考着它的最佳位置。砌好以后,又从不同的角度,再细细打量,像一位伟大的雕刻家,欣赏着粗糙的大理石变成精美雕塑,其满足程度可想而知。他把自己的品格和热情都倾注到了每一块石头上:每年到他农庄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也很乐意解说每一块石头的特点以及自己是如何把它们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的。你会问砌一堵墙有什么意义呢?那就要思考一下一堵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的围墙,是如何走过漫漫长夜的,这可能就是最好的回答。

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人大都是经过自己的奋斗,付出无数艰辛努力的人。如果你现在的职位并非通过自己的苦干,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谋到的,那你做起事来感觉一定不太好,一定会觉得工作非常生疏难做,因为这个职位不是你脚踏实地谋得的。"工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至今仍保存完好,它是最有效的心灵滋补剂,是医治精神疾病的良药。这从自然界就可以得到体现。一潭死水会逐渐变臭,奔流的小溪会更加清澈:如果没有狂风暴雨,没有飓风海啸,地球上会全部是陆地,空气也会静止不动,这样的世界就毫无生趣。在气候宜人、四季温暖如春的地方,人们十分惬意地享受着生活,自然容易无精打采,甚至对生活产生厌倦。但是,如果每天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与大自然作激烈的搏斗,经受各种锻炼,一个人就会精神抖擞,发出最强的力量。"这是迪恩^法拉阐述给我们对脚踏实地工作的理解。

一位专家建议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得想着自己有事做,强迫自己工作并尽最大努力做好,这样可以培养你的自控能力、勤奋、意志力等各种美德:在懒惰的人那里,是没有这些优点可言的。

要立即采取行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人格,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如果你缺乏勇气、魄力、忍耐力和决断力,那就磨练自己具备这些能力吧。你应该深信,上帝赋予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人们能够改变自己。

若想成大事,就需要脚踏实地工作。我们每天早起一点,就能用有限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我们每天对待工作认真一点,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阻碍,多一些舒畅。

★静心细语:

脚踏实地生活,脚踏实地工作,脚踏实地做人。因为脚踏实地是一种向上的心态,是成大事的捷径。

6.给大脑做个大扫除

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人类的大脑就像一个无所不包的容器,好的、坏的、高兴的、沮丧的……全都被我们自己毫无过滤地往脑袋里塞,确切地说,大脑就像一只垃圾桶一样,不断地接收外在的杂物,却不会自动把垃圾清除。

与日俱增的讯息使大脑变得乱纷纷,因为这些垃圾堵住了脑部交通,导致无法畅通无阻地交流,因而每个脑细胞都在声嘶力竭地大喊,如此乱成一片,脑袋自然就会紧张起来。

加上外在的刺激不断,现代人的脑袋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亢奋的情绪。三更半夜仍有不计其数的"夜猫子"在计算机或电视机前上窜下跳,全无睡意,有时候甚至躺在床上许久了,绵羊数到不计其数了,却仍无法入眠,这是因为头脑还处在紧张、兴奋的状态中,自然不会有睡意,它还在继续活动着。

不过,头脑这种兴奋的状态,往往是头脑紧张的表现,它还要忙碌地工作:消化白天吸收的信息、处理尚未理清的事情等。头脑里,实在有太多还没有清理的事情了,所以,有时这会让人觉得,自己的头脑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念念不忘地一直想着昨天吃的饭、同事曾穿过的裙子、某次晚餐后打死的蟑螂、十年前某一天刮的台风……其实大多数人都很不解,为何头脑要浪费那么多宝贵的睡眠时间,想的却尽是些"垃圾"呢?

脑袋里日复一日堆积保存下来,固执不肯舍弃的,往往都是令人烦恼的杂念。让人悲观、痛苦、消极,甚至绝望。这些杂念,有时就好像已经被砸碎了的破缸,明明已没有任何用处,我们却还小心翼翼地收藏着,背在身上,让前行的脚步变得沉重。一不小心,那些碎片还可能割伤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计算机承载过多的垃圾文件,便会使计算机运行不畅,同样,人的脑袋装了过多的垃圾,也会阻塞大脑,所以绝对有必要把垃圾清除,这样才有空间给予新进的灵感和智慧。清理了大脑的"垃圾",带着没有怨恨,没有叹息,没有积郁的头脑和心,我们才能轻松快乐地行走在海阔天空的人生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