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好为自己幸福为别人
3584300000007

第7章 想法改变活法,活法决定命运(3)

他知道自己只能专注于一个目标,但他不知要舍弃什么、选择什么。这时,他幸运地遇到了他的恩师乔恩——一位前奥运会跳水冠军。经过对洛加尼斯严格的观察和细致的询问后,乔恩得出结论:洛加尼斯在跳水方面更有天赋。洛加尼斯在经过与老师的详细交谈和自我反省后,认为自己的确更喜欢跳水。他认识到以前之所以喜欢舞蹈、杂技、体操,那是因为这些可以使他跳水更得心应手,可以为跳水带来更多的花样和技巧。他恍然大悟,于是专心投身于跳水之中。

经过专业训练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洛加尼斯终于在跳水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16岁时就成为美国奥运会代表团成员,到28岁时就已获得六个世界冠军、三枚奥运会奖牌、三个世界杯和许多其他奖项。由于对运动事业的杰出贡献,洛加尼斯在1987年获得世界最佳运动员之称和欧文斯奖,达到了一个运动员荣誉的顶峰。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得正确认识自己。珍惜有限的时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且把这种长处发挥到极致,做到与众不同从而大有成就。

只有打破自我局限,才能获取杰出的成就

有一位老太太已经70岁了,她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时,发现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登上日本的富士山,观赏烂漫的樱花,这种人生之憾折磨着老太太,很快,她对自己说:“反正也是快入土的人了,倒不如努力试试,说不准我还真能如愿呢。”

于是,老太太便在70岁时开始学习登山技术。她周围的人对此无不加以劝阻,认为这无非是一个没有实现的梦想罢了,而且也绝对不可能再实现的了。老太太不以为然,她不顾任何人的劝阻,毅然进行着艰苦的登山训练。随着训练的进行,老太太登富士山的愿望越加坚定,逐渐成为她心中最为神圣的梦想。她不辞辛苦地进行训练,对富士山发起一次次的冲锋,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老太太依然毫不畏缩,因为任何困难都已吓不住她了。终于,在95岁高龄之时,老太太登上了富士山,打破了攀登者年龄的最高记录。那一刻她对着大山说:“我来了!”这位老太太叫胡达。克鲁斯。大多数人都自以为能力有限,做不成什么大事。然而,我们所谓的“以为”根本不是真正的了解,而只是对一种不正确的、自我局限的成见信以为真。而自我限制的成见,是我们获取杰出成就的最大障碍。让你的理想高于你的才干,你的今天有可能超过昨天,你的明天才有可能超过今天。

1994年4月的一天,佩里在一场橄榄球比赛中,在做一个高难度的防守动作时摔倒在地,脖子被折断。

1994年4月的一天,在一场橄榄球比赛中,佩里在做一个高难度的防守动作时摔倒在地,脖子被折断。他年仅18岁。

佩里的幸存是现代医学的奇迹之一。伤后三个月他不能进食,六个月之后才开始能够讲话。家人一如既往的支持下,他跟医生进行了持久的谈判,医生最终允许他出院,回到在黄金海岸的家中去住。

从脖子被折断到出院历时仅八个月!他创下了一项时间纪录——很多四肢瘫痪的病人永远都没有离开医院,即使出院,也是在18个月这个里程碑之后。

20岁时,佩里报名参加了一个演讲训练班,他想让演讲代替体育成为他新的运动。

起初,老师对佩里还持怀疑态度。但随着谈话的继续,老师的疑虑很快就融化了。是的,他很清楚课堂上的其他学员可能会觉得他的出现很难接受,甚至第一次见面还会吓着他们。然而,佩里相信他能完全地投入课程学习,并在六周的学期内完成每周一次的作业。老师惊奇地发现自己对于能跟他佩里合作,有点兴奋不已。

开课的第一天晚上,佩里坐在他那架电动轮椅里“走”进了讨论室。他讲起话来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大家都被他身上没有丝毫的自怜痕迹和表现出的巨大决心所震撼。六个星期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每个人都对这位不可思议的年轻人产生了仰慕、尊重和关心之情。

在演讲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对佩里的生命活力和谈话的威力肃然起敬,主动提出帮助他开始职业演说生涯。佩里的新职业开始后的仅仅六个月,便与战无不胜的鼓动家劳丽·劳伦斯、体育冠军盖伊·安德鲁斯和里恩·科贝特同台发表演讲。每当佩里的关于征服生命中的障碍和关于价值关系的鼓舞人心的演讲结束时,听众都报以持久的热烈掌声。

佩里创造了历史,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位四肢瘫痪的职业演说家。

坚定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征服生命中最大的障碍。所以,无论人们置身于何种处境,尤其是艰难的环境,都要勇敢地对自己说:“你的潜力是无限的,你一定能成功。”

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浩瀚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部落,村子旁边有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比赛尔人世代依绿洲而生,与外界几乎隔绝。从比赛尔部落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法国探险家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对此,肯·莱文大惑不解: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赛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呢?经过了解,莱文才得知:原来比赛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而莱文十分清楚: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肯·莱文来到这个村庄之后,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

从此,比赛尔人便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赛尔已经成为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那里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上海卢湾区有一位年轻教师,学识丰富、文采飞扬,经常写个体育时评等文章发表在各家报刊,且很受读者欢迎;可是就是教学成绩、管理班级等方面怎么也不行。大都市学校人事制度严格、人才竞争激烈,几年的考核后,单位对该青年教师作出决定:调离教学岗位,当门卫去。一个大本生当门卫?青年当场与校长拍了桌子。后来校长点拨他:“你实在不适合做教师,但是干别的也许很成功,既然有写作特长,就该扬长避短,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最后青年人选择了离开。据说现在他是一位很成功的自由撰稿人。

人生漫长,一生要经历哪些选择不可预料。当自己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时,请教别人也是选择方向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能斯脱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192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仪式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当能斯脱满面春风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含笑望着他。原来能斯脱学生时终日想着文学、戏剧,梦想成为文学家。可同时也感觉到化学正贴近他的生命。正是这位老人,能斯脱当年的化学老师,内尔先生,在能斯脱觉察到他不可能同时走文学与化学这两条不同的道路的时候,给了能斯脱语重心长的分析:“你没发现你在化学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吗?”能斯脱正是在内尔先生的帮助下选对了人生道路,所以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同的故事,相同的寓意:选择正确的人生坐标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当然,选择人生正确的方向既要有远大目标,又切忌好高骛远。其实人生如同登山,在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生的大忌。新生活,是从选定正确方向开始的。

每个人都是无价之宝

每个人都是无价之宝。关键是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一个小伙子非常苦恼:“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大家都说我没用,又蠢又笨。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什么也没说,而是把一枚戒指从手指上摘下来,交给小伙子,说:“请你骑着马到集市去,先帮我卖掉这枚戒指,然后我才能帮你。记住要卖一个好价钱,最低不能少于一个金币。”

年轻人拿着戒指离开了。

一到集市,他就拿出戒指给赶集的人看。人们围上来看,而当年轻人说出了戒指的价格后,有人嘲笑他,有人说他疯了,有人想用一个银币和一些不值钱的铜器来换这枚戒指,但年轻人记着老师的叮嘱,拒绝了。年轻人骑着马悻悻而归。他沮丧地对老师说:“对不起,我没有换到您要的一个金币。也许可以换到两个或三个银币。”

“年轻人,”老师微笑着说,“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这枚戒指的真正价值。你再骑马到珠宝商那里去,告诉他我想卖这枚戒指,问问他给多少钱。但是,不管他说什么,你都不要卖,带着戒指回来。”年轻人来到珠宝商那里,珠宝商在灯光下用放大镜仔细检验戒指后说:“年轻人,告诉你的老师,如果他现在就想卖,我最多给他58个金币。”“58个金币?”小伙子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啊,我知道,要是再等等,也许可以卖到70个金币。但是,我不知道,你的老师是不是急着要卖……”珠宝商说。

年轻人激动地跑到老师家,把珠宝商的话告诉老师。老师听后,说:“孩子,你就像这枚戒指,是一件举世无双、价值连城的珠宝。但是,只有真正的内行才能发现你的价值。”

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在人生这个大市场里,要自我珍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无价的宝石。

印度流传着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这么说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还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

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此,他对什么都不感到满足了。

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头,但无奈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仍死皮赖脸地缠他,最后他只好告诉他:”您到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倘若能够找到,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哈费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地产,让家人寄宿在街坊家里,自己出去寻找钻石。

可是,上天似乎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一天,买了阿利·哈费特的房子的人,把骆驼牵进后院,想让骆驼喝水。后院里有条小河。骆驼把鼻子凑到河里时,他发现沙中有块发着奇光的东西。他立即挖出来,原来只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鹅卵石,于是他把它带回家,放在了炉架上。

过了些时候,那位老者来拜访这个人,进门就发现炉架上那块闪着光的石头,不由得奔跑上前。

“这是钻石!”他惊奇地嚷道,“阿利·哈费特回来了?”

“不!阿利·哈费特还没有回来。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在骗我。”老者不相信,“我走进这房间,就知道这是钻石啊。别看我有些老了,但我还是认得出这是块真正的钻石!”

于是,两人跑出房间,到那条小河边挖掘起来,接着便露出了比第一块更光泽的石头,随后,他们在小河的附近又发现了一些天然的钻石。后经勘测发现:小河周围的地下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钻石矿。而那位去远方寻找宝藏的阿利·哈费特却一去不返。听说他沦落成一个乞丐,最后不知去向。

每个人都是无价之宝,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是我们人生之中最大的财富,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笔财富,珍惜和爱护这笔财富,我们的人生就会收获更快的快乐和幸福。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舍近求远,四处去寻找梦寐以求的宝藏。而往往宝藏却不在远方,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人们的心里。人们往往看不到自己心中的宝藏,无法认识到真正的“自我”,所以总是将眼前最好的东西轻易放弃,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