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山河秀
3582400000279

第279章 风云无间

可是四万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四万本以为,待到夜深时,以自己的身手,偷偷溜进去应天应该不是难事儿。但是四万却没有见过真正的战争,到了夜间,四万才发现,大义所有的军人几乎都是一夜未眠,更别说执勤的岗哨了,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应天几乎没有死角的被大义哨探监视,而应天的守军更是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再加上城墙之上数不清的劲弩强弓滚石檑木,连只苍蝇都别想飞进去,面对这种情况,四万也只能徒唤奈何。

他毕竟没长翅膀,不可能凭空飞进城里去。

待到天亮,几乎整夜未眠的大义军人眼中带着一些血丝,脸上浮着一层不健康的亢奋的红晕,但是每个人都毫不例外的盯着自己视线能及的应天城门,眼巴巴的望着,似乎仅凭目光就能把城墙望穿一样。

最后通牒已经下了,应天到底投降不投降。

结果就会在今日揭晓。

虽然每个大义军人都被屠城的命令冲热了头脑,但是如果应天拒不投降,面对有可能到来惨烈的攻城战,大义军人还是被被恐惧和兴奋的双重情绪紧紧缠绕。

对应天,大义军队充满了征服的欲望但又有些发自骨子里的畏惧。所有人都知道当年俩位皇子都毙命于此城下,其中一个是储君,一个是天下无敌的铁骑统帅。

与上次围城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大顺再没有勤王军队能再对大义铁骑构成威胁,大义可以放心大胆一心一意的围城,不用急着进攻,没有人怀疑应天终将陷落,但是面对城墙上数不清的强弓硬弩,谁都不知道,攻下这座雄城,大义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气氛紧张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许多大义军人的鼻孔开始猛烈地煽动,喘着粗气。

大义军队的指挥者马上发现了这种情况,这样的军队犹如一桶火药,随时可能爆炸,如果能用在合适的时机,无疑会是一股刚猛无匹的战力,如果不受控制的爆发,则极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虽然天才刚刚明亮,但是对于等待的大义军队来说,仿佛过了几个世纪那么久。

不行了,大义军队的指挥者能力确实了得,发现不能任由军队这种烦躁不安的情绪继续暴涨下去。

随即大义全军传令,各部队集结攻城器械,有序调动,开始布置任务,准备攻城。

虽然最后通牒的时间还有一整天,但是军队已经有频临失控的迹象,不能再等下去了。

命令下达后,大义军队体现出了绝佳的纪律性,有条不紊但是高效率的集结部队,准备器械,把暴戾的情绪都发泄到了每一处攻城的准备工作中去。

由于早就在做准备,所以将官们并没有大声呼喝下达命令,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

应天城头的守军,见到城下大义军队沉默而又坚决的开始做准备工作,调整阵型,准备器械,却觉得整支军队的杀气似乎在迎面扑来,令人绝望,崩溃。

大义军队的行动,终于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帮助大顺皇族下了最后的决断。

投降。

就在大义军队埋头准备攻城事宜的时候,那个他们等待了好几天的正门忽然发出了吱呀的声音。

门打开了。

虽然应天并没有护城河,但是城头上密密麻麻的劲弩强弓还是让围城的大义军队保持了一个理智的距离。

听到声音后,大义军队都下意识的向城门的方向望去。

见到门突然打开,大义军队却突然出现了一个愣神,似乎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本来盼都盼不开的城门,居然打开了。

在这一刹那,每个人都有一种恍惚之感。

虽然经过多日战争的累积,暴戾的情绪在增长,屠城的情绪占了上风,但是面对即将可能惨烈的攻城战,每个人的心里还有有所畏惧的。

尤其是这是应天,当年青林王都没有打进去的应天。

没有人进攻,没有人呼喊,所有大义的军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呆呆的看着打开的城门。

从城门中缓缓走出来了一队人,虽然衣服都很整齐,但是都去掉了发冠,脱掉了鞋子,披头散发赤足而出。

打头的一个人手捧降表,走出门后,弯下腰去,把降表高高的举过头顶,属于太监专属的尖利而又凄凉又带着一丝哭音的声音从他口中发出。

“吾主愿降,请王师保全城内百姓。”

说罢这人跪伏在地,嚎啕不起。

真的降了!

随着这人的号哭,立国数百年的大顺政权,正式宣告投降。

猛然间,围城的几十万大义军队爆发出了整天价的欢呼,如一道惊雷响彻天地。

“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万本来以为,大顺投降,应天城门大开,就可以乘势混入城中了,却没想到大义军队小心谨慎的反应远远出乎他的意料。

这也不怪他,因为四万本来就不懂得打仗。

大义军队的行动十分谨慎,应天的投降太过于突然,虽然下了最后通牒,但连个接触谈判都没有直接就递降表,显得十分可疑,为了防止有诈,大义军队并没有着急的入城,而是留下一部分军队继续准备攻城器械,一部分军队小心警戒,然后才派小股部队入城勘探。

万一是诈降,以应天城墙上的防卫力量,如果贸然而入的话,那势必会给大义军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着入城军队接收了城门防务,接管了防备工事,保证了安全,大义军队的指挥官这才大量的派军队入城。

入城军队派送非常严格,这是早就安排好了的方案,各支军队有序按照安排好的了任务入城,赶往应天各大衙门进行接管。

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占领皇宫,和组织应天守军的缴械。

这是一个非常繁杂而又千头万绪,绝对可以使精明强干的指挥官也倍感一头乱麻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平接收甚至比攻城的难度更大,攻城一旦成功,便能狂飙突进,一路杀掠,不用管其他的,而和平接管,则要步步小心,事事在意,万一军队稍有失控,或是接管中出现了漏洞,便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在西川已经有过血的教训。

在这时大义军队的铁律便能体现出来了,数十万军队入城接防,却基本没有扰乱应天城居民的正常生活。

而应天城内的居民也不敢在外面乱跑,只是躲在家里看着大义军队飞快的赶往各个要害地点接管防务,心里感慨,应天,终于是换天了啊。

由于吸取了在西川的教训,大义军队这次对军队的行动约束极佳,并没有遭到应天城内居民和各官府的抵抗。

应天的居民都长出了一口气,虽然都当了亡国奴,但是万幸的是,差一点就被屠城了啊。地狱到天堂的转换,居然就在一线之隔,甚至有很多人,对于腐朽透顶的大顺政权生出了几分惋惜感谢之情,感谢他们没有负隅顽抗。

大顺民心,早已尽失,国破之际,应天城中,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头百姓,无一人殉国。都在默默的看着大义军队一丝不苟的接管防务。

直到城内守军完全缴械,大义的军队已经控制了皇宫,大义军队的指挥官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始逐步的放松门禁,并和皇宫派出的受降代表谈判,准备受降仪式。

大义指挥官也是感慨万分,心中暗自庆幸大顺朝廷糊涂,居然是先开城门后谈判,现在整个应天都成了刀下的鱼肉,还不是任由他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当然了,究竟是不是大顺犯了糊涂,他心里有数的很。

不过他可不是莽撞之人,暗暗的揣了揣怀中的俩份圣旨。泰康皇帝早就按照强攻入城和和平接收的情况给出了俩套方略,他只是军队的指挥官而已,虽然现在看起来整个应天都由他生死予夺,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执行泰康皇帝的意图罢了,小事儿可以做主,但是对于大势的影响实在有限。

受降仪式是关乎国体的大事儿,半分马虎不得,虽然皇宫中早就准备好了受降仪式,但是他丝毫都不着急,仔仔细细的沐浴更衣,洗去了多日征战衣不卸甲的汗臭与疲惫。又暗暗的在心中排演了几遍。

虽然等着他的是大顺的光统皇帝,但是一个亡国之君,等就让他等好了。

只是礼仪官为自己准备的这套礼服实在是穿着有些难受,虽然金色盔甲碧玉头冠穿戴起来着实威风的紧,但是习惯了马上作战的他总是感觉行动有些不便。他不由自嘲的想,这哪儿像是个大军统帅,简直是个唱戏的。要是穿着这身盔甲上战场,那还不被乱箭射死。

但是现在他就代表着大义的脸面,纵然觉得不舒服,也只能穿戴的整整齐齐的。大义统帅收拾好了,好整以暇的带着军队的高级将领们,在无数大义铁骑的重重护卫下,浩浩荡荡的向皇宫而去。

当路过应天城门的时候,望着宏伟的应天城门和路旁肃然敬礼目露崇敬目光的铁甲士兵,他想起了当年的那个挥师百战未尝一败,却在最后关头倒在城墙下的人,想到多日来的征战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自己的功劳必然彪炳史册,不由得心中暗叹:“大帅,末将不愧所托,应天终破矣。”

看到一个打扮地就像一块金砖,金晃晃明亮的耀眼的人被一大堆将领被簇拥着进城去了,四万终于找到机会溜到了应天城里。这也是守城士兵忙着给这些高级将领行礼,才给四万留出了空子。

应天城里秩序倒是不错,只是街上行人少的可怜,除了偶尔急匆匆路过的大义军队,整座城内一片寂然,与以往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截然不同。四万飞快的赶往将军府,到了以后才发现将军府早已是人去府空。

四万顾不上感慨,既然将军府没人,那么木南嫁给了夏西山,一定是在相府了。

四万忽然发现,自己不知道相府在哪里。街上连个人都没有,想找个问路的都找不到。四万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在应天内城外城一趟一趟的乱窜。还好四万还比较注意隐藏自己的行迹,要不然早就被大义军队给抓起来了。

皇宫中黑压压的跪满了人,这里地势空旷,正是每日朝会前官员们集合的地方。

这些人已经跪了将近一天,但是没有人敢起身来走动一下。因为一会儿大义军队的统帅便要亲来皇宫进行受降仪式。

不少人暗暗的用怨毒的目光看着最前面跪着的光统皇帝以及他身后的夏因明郭怀等一干重臣,心里咒骂了千遍万遍。

只是光统皇帝还没有正式禅位,这些人谁也不敢出声罢了。

要不是你们坑死了东方欢,哪至于就被大义兵临城下了。

要不是你们平日里吹得梆梆叫的要誓死抵抗,哪至于我们连财产都没来得及转移,人都没来得及跑路就被堵在城里了。

要不是你们一听屠城,就要假惺惺的为了仁义,为了百姓投降,我们何至于在这里跪了一天,受这等屈辱,还要为这个所谓的国家、所谓的朝廷、所谓的皇帝陪葬。

这些人那个不是朝廷大员,那个不是一方权贵,但是这种时候,每个人心里充满了怨毒,都在恨这个国家,恨这个皇帝,恨这些重臣,唯独没有人反思自己对这个国家都做过些什么。

亡,便亡了吧。

这时,皇宫宫门忽然大开,雄壮的牛角声骤然吹响,一个浑身金甲碧玉头冠的将军手捧圣旨,被无数将官和大义士兵簇拥着走了进来。

忽的一下,这些本来就跪着的人身子伏得更低了。

轻轻的扫视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大义统帅有些不自在的扭了扭脖子,这身打扮实在是有些受罪。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人身上。

光统皇帝只看到一双靴子稳稳的迈将过来,他正准备抬起身来,却发现这双靴子的主人迈过了自己,径直走到了自己的身后。

光统皇帝愕然直起身来,回头一看,却发现大义军队的统帅正站在夏因明的面前。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大义知道夏因明是大顺文臣楷模,要折辱于他么?

虽然身为一国之君,跪在这里投降已经够屈辱的了,但是光统皇帝见到这幅情景,仍然一股热血涌上头脑。

只听金甲将军低沉的声音说道:“夏东海接旨。”

投降居然不向光统皇帝宣旨,而是先对首相宣旨,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投降仪式是这样的吗?而且为什么管夏相叫夏东海呢?他不是叫夏因明吗?

这下不光是光统皇帝,就连文武百官全都抬起头来,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金甲将军先是念了一段圣旨里常见的套话,接着只听他话锋一转,开始念道:“……夏东海,官至福威将军,为统一计,毅然孤身入寇,抛家舍业,甘冒奇险,历经危难,微小谨慎,苦心经营十余年……”

所有人的耳朵都在嗡嗡直响,似乎不敢相信听到的这些话。

大顺的文臣楷模,国之柱石,堪为大顺文臣表率,为大顺万众偶像的清官,直臣,首相,居然是大义早就埋伏在大顺的间谍。

这无疑是给了大顺所有官员,给了光统皇帝一个狠狠的耳光。

这个间谍居然把整个大顺都玩弄于股掌之中。联想到夏因明屡次阻挠木铁风的新募兵法,以及为东方欢定罪的迅速与罪名之重,杀伐之快,又联想到投降程序的不合常理,现在的一切都有了解释。

可是,这一切都能怪夏因明吗?跪在这里的这些人,哪个不是掏空这个国家的蛀虫。

光统皇帝看着夏因明的眼光,恨不得能从他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最后金甲将军念道:“……一人之力,可抵十万大军,居功至伟,特封夏东海为安南王,令署理应天政务,务求应天稳定局势,保全百姓安居,勿负朕之所托,朕亦不吝赏赐,钦此。”

念罢,金甲将军笑眯眯的搀起了夏因明,笑道:“将军,别来无恙乎。”

夏因明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似乎马上就要摔倒的样子,整个身体都在抖动。他万万都没有想到,投降仪式上,泰康皇帝居然首先揭穿自己的身份。

兔死狗亨啊。应天距离天京几千里远,就算通信再发达,泰康皇帝对大军也不可能遥控指挥,这份圣旨显然是泰康皇帝早就写好了的,就等着这时当众宣布。

夏因明能够感受到周围人恨不得剔骨剥皮的目光,良久,方长叹一声,带着些许悲意说道:“圣上此举,分明是要我的性命啊。”

听到夏因明亲口承认,光统皇帝的目光已经呆滞了,他知道,夏因明口里的圣上,绝对说的不是自己。

“将军的功劳,圣上一直都惦记着。”金甲将军笑容不改,说道:“圣上可是给将军封王了啊,兄弟这般的征战,也不过是个平南王而已,这都多少年了,将军,咱哥俩儿又要在一块儿搭伙计了啊,当年你我二人同在大帅帐下,毕生所愿便是追随大帅一统江山,如今终于在我二人手里尽了全功,大帅泉下有知,也必然瞑目了。”

夏因明看看四周,毫不怀疑一旦受降仪式结束,如果没有大义军队保护自己,自己绝对会被愤怒的百官甚至是应天百姓撕成碎片,大顺已经再无自己立足之地,更何谈署理政务,可是金甲将军或者说是泰康皇帝会保护自己吗?苦笑了一下,喃喃道:“安南王,又怎么样?”

金甲将军微微一笑道:“将军,圣上对我二人封赏甚重,前无古人,圣上要应天稳定,咱们可不能辜负了圣上的重托啊。”

“嘿嘿。”夏因明惨然一笑道:“只是你的重托罢了。”

“你干什么?”

金甲将军忽然发现夏因明的嘴角渗出黑血,他居然暗中服下了毒药。

他很清楚,泰康皇帝之所以公开夏因明的身份,目的就是为了逼死夏因明,让夏因明永不翻身,而且,因为夏因明力主处死东方欢的缘故,此举还能够成功的转移大顺官方乃至民间的仇恨对象。这对大义接下来的统治大有好处。

夏因明的身体软软的倒下。

“何苦如此啊。”金甲将军假惺惺的说道。只是看着缓缓倒下的夏因明,心中不免也有兔死狐悲之感。

这个人敌营卧底将近二十年,最后居然混到了首相的位置上,可以说是为大义的一统天下立下了不世奇功,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而从现在看来,他对于自己这样的下场其实也早有预料,早就做好了一死的准备。

这样的人,干这样的事,不论成败与否,下场都必然凄惨,但是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干了,不计得失,不计名声,而且还干的这样成功,这样的人,无论有多恨他,都不得不佩服。

夏因明倒在地上,嘴唇蠕动,金甲将军忙俯身下去聆听,坚硬的盔甲硌得他十分不舒服,只听夏因明缓缓说道:“大帅……毕生心愿得偿,吾目瞑矣,东海,终不负……大帅所托。”

夏因明的声音越来越低,金甲将军把耳朵贴在了夏因明的嘴巴上,细细的听着这个人最后留在世间的几句话。

“我去大帅那里,等着你来,不要……不要让我们等太久。”

金甲将军心下一寒,夏因明脖子一歪,就此气绝。

金甲将军现在心中也是五味杂陈,虽然攻破应天,功劳最大的就是自己和这个死在自己面前的夏因明,但是自己二人,却只不过是当年那个死在应天城下的绝世名将留在这个世间的俩颗棋子儿罢了。

唯一不同的不过是现在这棋子儿换个了主人。

见夏因明死后,在场的百官议论纷纷,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大,竟然有蠢蠢欲动之势,金甲将军站起身来,一声冷笑,猛然挥手。

“沧浪浪浪。”广场上所有的大义士兵一起拔刀,发出了整齐的刀鸣之声。

在场百官立马安静了下来,身子伏得仿佛更低了。

“把安南王的遗体抬回去,好生选一副棺木,待到班师之时,带回天京厚葬。”金甲将军下令道,随即一声厉喝:“奏乐。”

军号手举起牛角,雄浑悲凉的号角声再一次响起,仿佛是为大顺,也为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的间谍奏响一曲哀乐与挽歌。

因明死,大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