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饭局人脉学:跟谁吃 怎么吃 吃什么
3581400000006

第6章 饭局是为人处世一门必修课(2)

二、平等法则。这项法则主要运用在商务目的极强的宴请中,对于希望通过饭局对自己事业推波助澜的人来说,这时候打扮的原则应该是“上品”的形象,你用的东西不是很流行的但都是非常有品质且经典的东西。现在是名片朋友时代,每一个饭局之后很多人手上都是一摞名片,但真正留下印象的没有几个人。当遇到一个谦和、彬彬有礼、社交礼仪拿捏得当的人的时候,他或就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绿叶本份原则。有一个例子我们就当笑话来听,有一个秘书陪同老板出席宴会,因为秘书穿得太过“华丽”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把名片纷纷递给这个秘书而把老板撂在一边,这时候如果你是那位秘书的话希望你遇到的是一个大度的老板,要不然下一个要走路的人就是你。所以,做好一片绿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基本的原则是和你的上司风格一致但略逊一筹。

四、应景出席原则。有很多人去参加宴会完全就是为了“给个面子”,不想自己太出众,也不想有什么目的,这时候只要适度装扮就可以了。但是即便是应景出席,也不能表现得漫不经心,来吃一顿饭就走了,这样是特别失礼的行为。既然来参加了还是得准备充足的名片,并且和周边的人适度地交谈。

这里有一点我特别想说的是,对于一些有身份和有地位的人,出于各种原因他们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换名片,其实这是很错误的一种想法。因为在西方社会,只要是在社交场合,无论是拥有怎样高的身份和地位的人,他们都会主动和别人交谈和交换名片,不会因为身份和地位就把自己孤立起来。

若想要在饭局“政治”中游刃有余,餐桌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得仔细斟酌。当两个人如果不能通过建立起来的形象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平等对话,那就只能是交易来完成。饭局是一个复杂的场合,所以,饭还是不能随便请随便吃。还是那句话,请客吃饭也要策划策划……

饭桌上做到有礼有仪

中国人的餐桌礼仪是非常讲究的。自懂事起,我们就会被屡屡告诫,吃东西一定要注意吃相。吃饭要端起饭碗,这是对同桌长辈的尊敬;吃饭时不能说话,嚼东西时不能发出声音,身体要坐直坐正,拿筷子的手不能翘起手指指向别人,扒饭不能掉饭粒,喝汤要用调羹,并且不能发出粗鲁的“呼呼”声……

随着职场礼仪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商务饭桌上的吃相和吃文化也更加讲究。我们就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做到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这不是饮料,而是用来洗手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若是一再客气,说不定会惹人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我干什么?”同样道理,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时,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若是只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应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再开始。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最基本的礼仪要求。绝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和粗鲁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或是把汤泼翻,更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例如喝汤时的“咕噜咕噜”声,以及吃菜时“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作为餐桌礼仪,吃相是体现一个人教养和素质的行为规范。但是,作为呈现给别人看的情节,吃相又带有浓重的表演成分。因而,倡导自然主义的人,亦把“非礼”吃法视为是一种人性的抗争。有不少“社会精英”,平时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怎么看都是典型的绅士淑女,但每当吃到尽兴之时,就会完全变了模样,与之前判若两人。

前不久,与大学同学闲聊,无意中聊起了大学时代的一个漂亮女生。一位同学本来对这个女生很倾慕,因为她长得甜美可爱、楚楚动人,很受男生的欢迎。有一次在食堂遇见这美女,她打了饭竟然一边走一边吃,找到了位置坐下来竟直接把脚跨在椅子上,样子十分不雅。更让人倒胃口的是,她吃过饭以后竟然将筷子含在嘴里搅来搅去。看上去斯斯文文、楚楚动人的美女,吃相竟然如此差。此刻,这位女生在他心中的形象,突然一落千丈。

人生百事有百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尤其这吃相,最能反映人的内在素质和涵养。吃相和大部分的礼仪一样,都具有禁忌性,说穿了,无非是要我们尽量克制各自的动物本能,成为一个合乎社会规范的文明人。

亮出你社交场名片

在社会上,人们无论托人办事、沟通感情,还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和聊天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会说话,但恰恰就是这人人都会的说话,却有着莫大的学问在其中。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虽说大家都爱听好话,但恭维毕竟要讲究个尺度。

社交场上“逢人只说三分话”、一切“点到为止”;政治场上“领导过问了”、众人“研究研究”;生意场上“一语值千金”;文化场上“破题人语”、画下“点睛之笔”;社会上更是“褒贬毁誉系于一言”。由此可见,原本简单的说话聊天在社交场中就被赋予了极大的学问和意义。

直性子的人很多时候都广受欢迎,然而说话过于直接其实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习惯,很多时候弄巧成拙,反而是文化素养的缺失。话要说得得体,说得到位,说得有艺术性,说得有分量,又要说得让人爱听。说话得体是品位高尚、有修养的具体表现。直话冷人心,敬言才亲近。然而不同的敬言、甚至仅仅是不同的说法,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有些人设局邀请领导吃饭,与领导攀关系,给领导带高帽子,从而达到升官提干的目的。然而这样一味的刻意奉承,往往会适得其反。

一日,某单位领导组织一些同事聚餐。席间上了一道菜是王八汤,看着美味的食物,大家都在蠢蠢欲动,只是碍于领导没有动筷。这时有个爱拍马屁的小职员觉得拍马屁的机会来了,于是拿起筷子指着汤盆里的王八说:“领导动动,领导动动。”大家闻听此言,几乎笑出来却不得不强憋住。这时这个小职员似乎也感觉到自己说错了什么,便低头不语。领导虽心中极为不悦,但碍于面子,也不好过多计较。为了打破僵局,领导硬着头皮拿起勺子先喝了口汤。而这个不知好歹的小职员看到领导喝汤了,就又想着为自己刚才的失言作些补救措施,于是说:“对了,王八就该先喝汤。”至此,领导再也忍不住,勃然大怒,甩下筷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便转身离去。只剩下摸不着头脑的小职员和再也忍不住笑作一团的同事们。

由此可见,说话的方式和分寸真的很重要。拍马屁常被看作贬义词,其实则不然。拍马屁也可以理解为沟通中与人为善的方式,只不过有时会稍显过度。实际上,拍马屁也是一门学问,也有其独特的艺术性,想掌握其中的诀窍并不容易。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正如著名笑星高秀敏所说的“别说是他乡长了,就是那大总统给他戴高帽子他都乐呀,戴高乐嘛!”但无论是“拍马屁”,还是“戴高帽”,都要分清对象、分清场合,都要有分寸,这样才能将语言的艺术发挥利用到极致。能否事半功倍并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是否得当。

说话要分清对象,对待不同层次和不同身份的人,要用不同的交流方式,才会使沟通更有效。子贡虽满腹经纶,但若是对着农夫一味的“之乎者也”,也就变成了毫无用处的废话,更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把握好说话的尺度,不仅仅能使你在社交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与人脉,更能间接的把握住自己的成功。

眼神交流,饭桌上读心术

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尤其是亚洲,国家或民族之间的眼神交流往往会造成误解,更有甚者,一个不恰当的眼神竟会被误以为是攻击性的象征。

在一次饭局中,酒至半酣,桌上一位老者突然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经历的一些逸闻趣事。就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时,一位女士正巧收到一条信息,看过信息之后,直接对另一位女士说:“李大姐,要不要一起去洗手间?我这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老者的发言就这样被意外打断了。在二位女士离席后,老者当然也没有了继续讲述的雅兴,只顾喝着闷酒。大家似乎也因为没有听完老者的趣事而略带遗憾。

在这种情况下,眼神的重要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如果她没有直接打断老者的讲话,而是用一个眼神向李大姐示意,就不会扫了大家的兴致。

而这个眼神充当着内心交流的媒介。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目光就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语言,人与人的交流中,通常总是以目光为最先。因此,目光要尽量让别人看起来柔和、友善。人的眼睛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和微妙,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内心情感,目光才能体现出应有的感觉,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但凡炯炯有神的目光,都会给人以感情充沛、生机勃发的感觉;目光呆滞麻木,则给人以疲惫厌倦的印象;如若目光凶相毕露,就会给人以反感、难以接近的感觉。

饭局前,不论是见到陌生人还是故友,不论是偶然相遇还是如期约会,都要首先睁大眼睛,目视对方,面带微笑,显现喜悦和热情。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就要凝视对方,目光长久交流。

饭局上,与人交谈时,不要不停地眨眼,不要眼神飘忽,不要目光呆滞,更不要怒目圆睁。除去忌讳目光闪烁外,紧紧盯住对方或逼视、斜视、瞟视都是十分不礼貌的,都会使对方产生不信任感和厌恶感。

饭桌上注视他人时,目光交流范围应以对方面部中心为圆心,以肩部为半径。与人交谈应始终保持着目光的接触,这样可以显示出对他人的尊敬,对话题的兴趣。左顾右盼,表示不感兴趣;不看着对方说话表示藐视,或者心不在焉。随着话题、内容的变换,目光应做出及时恰当的反映,或喜,或惊,用目光会意,使整个交谈融洽和有趣。交谈结束时,目光抬起,表示结束。道别时,目光则应表现出惜别。

在发言之前,要用目光环视全场,表示“请注意,我要开讲了”。在正确把握目光交流的同时,还要学会读懂对方的目光语言,了解其内心活动。目光与表情和谐统一,表示专注,谈兴正浓,这些都是目光交流中的要点之处。

在较正式的宴会中,谈话开始时,不要直接盯住对方的眼睛,因为这也许会造成他人不必要的紧张;一句话快结束时再看对方眼睛“我说的对吗?”若对方还以微笑或点头,则是表示赞许,如若没有表示或目光黯淡,可能说明他持有不同意见。当你大谈阔论时,对方如果频频看手表,其中的意思就在告诉你:“你说的差不多了,我有事要先走了。”这仅仅只是与人交往中的一些常见的目光交流,也是比较好掌握的。

著名的戏曲表演大师盖叫天先生在他的《粉墨春秋》一书中,曾把眼神分为如下七类:即看、见、瞧、观、瞟、飘、眇,他把眼神剖析的很到位,值得我们品位。

第一种为“看”,如在饭局中,你正坐着与人说话,忽然听说某人来了,不知在哪里急忙站起来看一看,这是“看”的眼神;

第二种为“见”,某人你从未见过,别人给你引见,二人对面见,对了,正是他,于是你对他一点头,这是“见”;

第三种是“瞧”,是带点打量、观察的意思,某人的人品如何呢,两眼把他上下一打量,这便为“瞧”;

第四种是“观”,是眼望远处,所谓“远观近瞧”,看的时候,头却略微昂起那么一点,又像远处有什么东西给遮挡住了视线似的;

第五种是“瞟”,是把眼珠转向一边,定住了从眼梢看出去;

第六种为“飘”,偷着看一眼的动作,所谓“飘你一眼”,心里想看,又不便正看,于是脸朝着别的方向,两个眼珠由下向上在眼眶里打一个圆圈,假装没有看见,可是在转动眼珠时已经看见了;

第七种是“眇”,有那么点儿似看不看的意味,比“飘”更轻飘、滑溜,只是用眼睛像阵风似地向你扫一下。

在与人沟通中,眼神的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内心的情感与态度,按照“影响行为学”划分的标准,共分为三种:眼神不足,眼神恰当,眼神过多。眼神不足的意思很明显,应该看的人你不看,应该用眼神交流时你不交流,应该认真瞧时你不认真瞧,这叫“目中无人”或“若无其事”。这种眼神建议尽量不要出现在饭局中,以免给不熟悉的人造成误会。眼神恰当就是指合理的眼神运作配合合理的情景和对象。眼神过多指不应该看的你去看,不应该瞧的你去瞧,过度使用眼神代替语言等沟通方式,造成的结果一般是“令人反感,产生误会”,要么是“深情款款,让人动情”,眼神过多的人一般是属于“心灵诗人”。

在餐桌上与人交谈时,用眼神看对方时要遵循“三角法则”。“大三角”:双方处于公众距离,而且不太熟悉,或是陌生时,可以虚视对方的头与两肩三点,形成一个虚拟的对视大三角空间,既让对方感觉你在对视他,又不会觉得不自然,这一法则尤其适用于异性之间。“小三角”:双方关系一般,处于一米左右的距离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眼神对视方式进行沟通,把他前额两端看成两点,再加下巴处一个点,形成虚拟的三角对视空间,同样可以起到前面所论述的作用。“金三角”:双方关系熟悉,沟通距离比较近,面对面的时候,沟通一方可以把对方的双眼看成两点,鼻子看成一点,三点成线,这个小三角虚拟空间就成了双方对视的区域。当然,别忘了适当地要进行眼神的直接对视,特别是强调谈话内容,或进一步确认对方态度的时候。

眼神交流的艺术很复杂,其中包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道理。在饭局中,要慢慢的学习理解对方的心理、情绪和思绪。切忌用贪婪、板滞、阴险、狡诈的目光和人交流,这样的眼神会让原本愉快的饭局变得沉重。眼神应该配合我们沟通的情境和内容有所调整,也要与我们的动作、表情同步,只有做到手到眼到心到,面部表情自然,并流露出自信、自然、精神、真挚、坦诚的目光,才能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