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绝色杭州
3579800000023

第23章 龙井问茶

龙并茶溯源

想那千古龙井茶,前人之述备矣。故我欲龙井问茶,意非在茶,也非在龙井。

问茶,须出城。自湖滨南山路,自另一头北山路,均可转人龙井路。进茅家埠时,便有豁然洞天之感。俨然是柳暗花明的桃花源了。

那一日,秋高气爽,夕阳西下,我于双峰村旁,忽见金色银杏树一株,亭亭玉立,宁静安详,斜阳下如孤独美人。溪畔芦花,落晖中透明如纸。新铺的柏油路从灌木丛中脱颖而出,彷佛一头平坦通向红尘,一头蜿蜒伸往世外。

悠然地,便想起了东山魁夷的北欧风情画。这个十分熟悉的地方,突然陌生,有一种异国他乡之感了。

我便问:这就是龙井吗?多少外来游客去龙井,总得上龙井茶室喝茶。有点兴致的,还往龙井村,到落晖坞,观御茶室,再涉九溪十八涧,赏那高髙下下树、丁丁冬冬泉,直至钱塘江畔,六和塔前,一番游历才告尽兴。

我是钱塘人,因知钱塘事,自然觉得此等游历不够别致。同行者有远明兄,便告我龙井尚有若干为世人鲜知的景观,有宋梅两株,八百年沧桑,又有破败寺庙,残砖剩瓦,最能发思古之幽情的,况且真正的老龙井,也在世人忽略的深山处。手头有张岱的《西朔梦寻》一书,从中又知风篁岭上有一奇石,名“一片云”,高丈许,青润玲珑,巧若镂刻。石后设有一方石棋枰,上镌“兴来临水敲残月,读罢吟风倚片云”。而今历过数百年岁月,此中江南名石,又往何处寻访?

龙井的老银杏树也多。倘说双峰的银杏被视为孤独美人,那么,此处株株浓丽挺拔的银杏,便是一幅群英图,雍容华贵,如法国巴黎的名模。同行者便大呼小叫,赞叹喧哗不迭。秋光明媚,敢胜春潮,竟使人想起影片《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在老树新叶的春天跃马奔驰、心灵复苏的情景。

行至落晖坞,有御茶室在。自有另一番风光。接待的女人依旧美丽,问她们茶价几许,果然如数家珍。问及别样茶事,亦往往滔滔不绝,真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呢。

龙井问茶,边喝边问

离开大路,寻寻觅觅,终究还是无法不言茶。靠满胃个熟人指点,径直,便向狮子峰下走去。

狮子峰有十八棵御茶在,竟也生得平常,不作宠物貌。有人说是乾隆所栽,又有人说是乾隆所封,还有人说,龙井茶是夹在书中夹扁后,被皇后认可的。一言定乾坤,从此便只可扁下去、扁下去了。

上百年后,传说在一架从大陆回美国的飞机上,******赠给基辛格的两斤龙井荼,竟被随员们一扫而光。只因龙井茶是“无味之味乃至味”,于是基辛格只好再向周先生索茶。这样的传说越多,龙井茶也就越“文化”啦。十八棵御茶后边,是门额上题有“宋广福院”的人家住房,也就是各种文章中一再引用的正宗的胡公庙山下的御茶室则只是象征的。这个胡公庙,是上龙井的所在地,那下龙井在风篁岭上,往上追溯,那里便是东坡密友、高僧辨才的不争之地了。

辨才这个人,乃是龙井寺的开山祖,和苏东坡很要好,也算是个宋代高僧,他原来是在天竺寺当方丈的。天竺,依茶圣陆羽记载,是产茶的地方。但辨才主持的天竺寺庙方外之地,竟也闹起红尘是非来,故辨才欲终老于天竺之南山下的寿圣院。

史书记载,这寿圣院原建于吴越乾祐二年,再早叫看经报国院,北宋熙宁时改名寿圣院。辨才到这里后,龙井名声大振,香火大旺,僧众多达千人,寺院又在狮峰山顶开辟茶园,龙井茶的名声,实在就是起源于此的。

南宋时,寿圣院改名为广福院。而上龙井,因北宋官僚胡则葬于此地,又供了胡则像,民间习称便叫胡公庙了。

胡公庙前有桥,桥下有狮子泉。真正好泉水,桥却是普通的,很难考证乾隆是不是真的在此下马歇脚,品茶封号。倒是风篁岭上由龙井寺改的龙井茶室,春来秋往,茶客如云。你看这诗联也做得妙一一“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把个好茶好水,都赞美到家了。

龙井龙井,实在又是泉名,又是寺名,又是茶名,因泉而建寺院,由寺院而栽茶树。龙井泉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泉池。涓涓山泉从山岩层石之间流出,汇聚在井中,再流人玉泓池,奔人风篁岭下的溪涧之中。常有人拿着小棍去搅动泉水,水面上便会出现一条分水线,似游丝,不断摆动。这是由于地面水和地下泉水相互冲击,因流速不同和比重差别所形成的。

龙井问茶,问的是人间真味至味。

有上龙井的胡公庙则一派静哑,入山门,有葛姓主人迎接。胡公庙内无胡公,昔日香火,过眼烟云耳,一株落尽了叶的乌桕树,高挑着深秋的最后两片红叶,从残墙旧瓦后伸来,像日本画家斋藤清的套色木刻。

庙内两株古梅却生得蓬蓬勃勃,绿叶满枝,主人说已有八百年历史,两株梅边落叶边开花,花期达三月之久。又说三十年前曾经死去,后又在根部发芽再生。咦,竟是凤凰涅盘后的梅花。

主人又带我们去看庙旁老龙泓。张岱记载说:“南山上下有两龙井。上为老龙井,一泓寒碧,清冽异常,弃之丛薄间,无有过而问之者。其地产茶,遂为两山绝品。”看来,这老龙井寂寞山间,至少也有数百年之久。以手掬之,水是好水,岩壁上书有“老龙井”三字。主人说,此乃苏东坡手书。未经考证,不知确否。主人还告诉我们,胡公庙末代和尚是慧森,并说他本人即是慧森的义子。慧森于一九八一年八十八岁时圆寂,早年曾经是黄埔军校二期的学员呢。这最后的传说,文化气越浓,至于确凿与否,尚未稽考,不妨姑且听之吧。

自原路归,过下龙井、风篁岭下南天竺,林深茂密,树影绰约,很像吴冠中画的那些袅娜的南方之树。斜坡上往右一折,静悄悄一块墓园,竟是当年死得最惊天地泣鬼神的仁人志士徐锡麟、马宗汉、陈伯平之墓。墓地也被一片茶园包围,此刻英雄大默如雷,和簇拥他们的灵魂的茶园,倒也相得益彰,互映成辉。

龙井问茶,问的是人间真味至味。茶与非茶,尽在其间,啜得真味至味而归,不枉此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