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京密河札记
3579500000032

第32章

--读长篇文学传记《谢子长》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值得大写一笔。这个人,他少年时期便积极探索真理,立志救国救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如火如荼的西北革命中壮烈牺牲。他像一颗璀灿的明星,在暗夜里燃烧着自己,于短暂的时间里,创造了光辉的水恒。作为西北红军、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活动家,他和他的战友们为中国革命建立了特殊而不朽的功勋。******同志曾先后三次挥笔题词纪念他,并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这在我党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殊荣。

这个人就是谢子长。

然而,今天却有许多青年,并不熟悉这个名字,更不了解他的业绩。他的”知名度,还远远不及一个用”假嗓子“唱歌的三流歌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好在几年前,烈士故乡陕北有两位党史研究工作者一刘风梅、王子厚,有感于谢子长的业绩和精神,立志要写一本书,以便把烈士的事迹介绍给广大青年朋友。在陕西省委和马文瑞、贺晋年、吴岱峰等许多西北老革命的支持帮助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宏愿。20多万字的长篇文学传记《谢子长》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并列入青年思想教育丛书之一种。

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这本装帧精美的书。谢子长烈士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作者的艰苦劳动,令人肃然起敬。觉得很有必要把这本好书介绍给更多的青年朋友。

关于谢子长烈士的故事传说和各种文字资料以往听到看到不少。他在西北人民的心目中,是与******齐名的”群众领袖“、”民族英雄******语当我捧读《谢子长》时,我感到从前那座耸立在自己心目中的雕像已化作活灵活现的血肉之躯。当我掩卷闭目,一个活生生的英雄站立在自己面前,目光炯炯,神色坚毅,言谈行为中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爱和对阶级敌人的仇恨。我意识到,作者的艺术劳动赋予了历史以强大的生命力,为我们的文学园地,增加了一朵鲜花,更为我们广大青年提供了一部洋溢着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人生教科书。

我读《谢子长》,深深感到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书。它的引人入胜的魅力,不是凭借辞藻的华丽和故事情节的离奇古怪,也不是依赖表现手法的颖异和结构方式的别致。它的征服读者的力量是来自朴素和真实。这在记实文学写作“随意编造”、“苦心演义”、“大胆虚构”成风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可贵。作者的创造,首先在于怀着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历史研究,以学者特有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了解、熟悉、消化、感悟,然后才像选矿一样,精心选取那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矿石”,构筑起一座光彩照人的丰碑。作者是把自己创作激情与对谢子长烈士的崇敬和爱戴,化作对历史的尊重和忠诚。这就使得《谢子长》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具有较强的史学价值。

正因为《谢子长》的创作是基于对人物及其所处时代的透彻了解和深刻理解,作者才没有把谢子长写成一个先知先觉、尽善尽美的英雄。烈士辉煌的一生,是勇往直前的,但前进的道路上却是荆棘丛生,充满了艰难险阻。革命者在黑暗中探索前进,难免有失败、挫折,也必然有迷惘、痛苦。作者没有回避这些,如实加以描述,反倒十分感人。烈士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但他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满风雨坎坷。比如,当一个个亲人倒在敌人的屠刀下面,当一次次兵运工作和武装暴动惨遭失败,当眼看着同志和战友在战场上倒下,当无端地受到党内错误路线的排斥,烈士的信念是坚定的,但思想情绪却是复杂的。书中对这些的措写都是细腻而真切的。真实地展现了谢子长如何由一个崇尚武术,喜好抱打不平,继尔又立志“教育救国”的青年,最终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艰难过程,多侧面地刻画了谢子长的思想和个性。

谢子长同志是西北人民深深爱戴的革命领袖。他的许多动人故事和赞美他的歌谣,至今还在那里的人民中间广为流传。但他又是伟大的中国革命洪流中万干优秀分子中的一位。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立场,没有把子长同志写成凌驾于党和人民群众之上的独来独往的英雄,而塑造了一个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始终都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的英雄,一个努力按照******同志开辟的井冈山道路创建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卓越的领导者。这样写,既符合历史的真实,又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同时也使这部书具有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意义。总之,朴素与真实就像一座长桥,把读者引向历史,引向过去年代的峥嵘岁月。当我读着这本书,我想起了童年时代。仿佛是坐在陕北土窑洞的热炕头,听一位老红军讲述“闹红”故事。朴素深沉的语言,像连绵的山峦沟壑,像醇厚的油馍米酒,透溢出雄美和甜香。没有过多的渲染、夸张,没有故作高深的空泛议论,没有人为地拔高人物。然而,一个巨人却站立在读者面前,像陕北的黄土山峦一样朴素而真实。

当然,《谢子长》并非是完美无缺。特别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在艺术上还显得较为粗糙。选村的详略还不很理想。对于典型环境的描写有些地方尚欠真切。部分方言土语的运用有些生硬。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艺术质量。然而尽管如此,《谢子长》仍然不失为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1946年2月,谢子长烈士灵榇移葬时,瓦窑堡两万余人举行公葬。****中央西北局敬送的挽联上书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这是对谢子长烈士一生的高度赞扬,也是《谢子长》努力体现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