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密中国大案(二)
3578600000011

第11章

离婚后的柳海平一时非常失落,为了安慰情人,2006年底,段义和将柳海平的职务进行了提拔。尽管如此,柳海平心里仍满是失落和悲哀,一种对失去的痛惜和对得不到的东西的渴望,日益折磨着她,她变得更加孤僻和偏执起来。就在这时,一位建筑商人找到了柳海平。这个商人是在知道柳海平是段义和的情人后,试图通过柳海平的关系打通段义和这个关节,为自己的生意铺平道路。

为了自己“家外有家”,段义和接受了建筑商的贿赂,将一套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路某小区的130平米的房子送给了柳海平。段义和肆无忌惮地把柳海平的住处当成自己的“家”,与她过起了家居生活。柳海平似乎又看到了婚外情转正的希望。

段义和在济南市领导序列中排名第三,总是有年轻女人投怀送抱。此时的柳海平年过30,危机感更深了,于是,疑心病越来越重的柳海平一方面加紧了对段义和的逼迫和管束,不断催促他和妻子离婚。另一方面,她开始暗地对段义和进行控制,先逼迫他将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并暗暗将她代段义和保管的那些商人贿赂的钱财一笔笔记录在案,作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柳海平对钱财的不断追逐让段义和感觉是个无底洞,恰在这个时候,柳海平又多次提出要和段义和结婚,这让段感到了真正的威胁。柳海平的极端做法,反而使段义和的心离她越来越远。柳海平的步步紧逼,终于使段义和感到这个女人成了他辉煌前程上的巨大隐患。

在一次不经意中,柳海平发现段义和竟然瞒着她在济南还有一个情妇!这一发现让柳海平惶恐不已,她找到段义和又哭又闹,让段义和不胜其烦。最后,段义和提出了分手,并给她50万的补偿,了结这段情缘。没想到,柳海平根本没把这个数字放在眼里,她一口价报出要100万元,否则免谈!

就在段义和为100万发愁的时候,柳海平频频向段义和施压。2007年4月29日,******总理******签署第495号******令,公布《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执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公务员有包养情人行为,将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条例颁布当天,柳海平像拿到“尚方宝剑”一样找到段义和,限他在6月1日前支付给她100万,或者马上和她结婚,否则,她将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举报他包养多名情妇、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

这是段义和始料未及的。他被柳海平的态度激怒了,一个恶念不可遏制地蹿上心头:“必须除掉这个女人,决不能让她毁了我的大好前程!”

段义和要分手,而柳海平却认为段义和是要抛弃她,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从这时候开始,段义和萌生了致残或杀死柳海平的犯罪动机,他曾对一位好友流露出要摆平那个“忘恩负义”的女人的想法,因为“那个女人知道得太多了,又不识好歹”。

柳海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发现了段义和的异常情况后,就给父母悄悄留话说,“如果我遭遇不测,就是段义和干的!”

处心积虑,步步为营遥控孽情灰飞湮灭

如何才能达到让柳海平消失的目的而不引火上身呢?段义和绞尽脑汁。

据调查,由于段义和在大学里学的是无线电自动控制专业,受美国大片遥控爆炸案的启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段义和决定利用遥控炸弹装置,将柳海平炸死。选择爆炸,是因为段义和认为爆炸引起的火灾能销毁现场的所有证据。精明的段义和对自己的这个设想思忖再三,觉得稳妥可行。可是怎么将炸弹安在柳海平身边而不被人察觉呢?

一天,段义和和自己的侄女婿陈志在一起喝酒。陈志从警官学校毕业后,经段义和一手提拔当上了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他被人们称为公共安全专家,对爆破、炸弹很有研究。酒至酣处,段义和便将自己的烦心事如实相告。

段义和在家里排行老三,陈志是他大哥的女婿,陈志能进公安机关并得到提升,全仗“三叔帮忙”,现在三叔有难,陈志应承了。

于是,陈志问段义和:“柳海平有私家车吗?济南的夏天热,经常有汽车经受不了高温自燃,如果她会开车,我可以遥控炸弹引爆油箱造成汽车自燃爆炸的假象,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她送走。我是公共安全专家,这样的爆炸案都会由我来处理,到时候我鉴定一个汽车自燃的结果就一切万事大吉了。”

段义和说:“她刚拿了驾照,以前天天吵着要我给她买车。”“这可太好了,你就将计就计,为她买辆车,然后我借口为她上牌照,偷偷将炸弹安装在她的车上,寻找机会遥控炸弹将她炸死。”随后,两人商定了作案的计划。

陈志通过平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廉德金,弄到了2公斤炸药和5枚雷管,之后又找到济南利达汽修厂老板陈常兵帮忙。因为以前求陈志办过事,“二陈”成了好朋友,后来拜了把子。“二陈”利用各自的技术共同制造了遥控爆炸装置。为确保万无一失,陈志几次到郊外实验,检验遥控炸弹的爆炸效果。

为了稳住柳海平,不让其先发制人,段义和向柳海平示弱,表示自己已经后悔,正在和妻子办理离婚手续,准备和她结婚。段义和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处心积虑地亲自带柳海平去买了一辆蓝色思域轿车送给她作为定情信物。然后,再让陈志帮她弄到一个公安内部牌照,避免她今后交很多杂税。柳海平兴奋不已地看着段义和办好的这一切,还以为他终于回心转意,要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名份了。对段义和表现出来的“诚意”,她放松了警惕。而段义和和陈志却加快了杀害她的步骤。在准备好万无一失的遥控爆炸装置后,一天,陈志给柳海平打电话,说她的车是公安内部牌照,要将她的车拿到公安局去审查,办理相关行车手续。柳海平丝毫没有怀疑,让他过来拿了车。陈志借此机会将爆炸装置安放在柳海平的汽车油箱里。

一切准备就绪,炎热的夏天已将济南变成一个火炉。看到市区温度达到38度,有车辆自燃的报道后,陈志决定动手了。他经常跟踪在柳海平车后,寻找时机下手。2007年7月9日下午,陈志悄悄乘车尾随开着蓝色思域轿车的柳海平下班回家。在路经建设中路招商银行附近时,柳海平的汽车突然和一辆的士发生刮擦。这正是一个制造两车刮擦引发油箱自燃爆炸的绝佳时机,陈志悄无声息地按动了手中的遥控装置。17时34分,柳海平的汽车发生了振聋发聩的爆炸!

然而,让陈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当初只是想让微量炸药引爆汽车油箱,造成汽车油箱自燃的假象,可谁知他安放的炸药过量,而且由于思域车油箱封闭性良好,这就使得油箱犹如一个巨型炸弹,将柳海平及其私家车炸得支离破碎,大大超出了陈志的预期。这点疏漏,为日后警方的迅速破案留下了线索。

在爆炸案中,与柳海平的车有过摩擦的的士车司机只受了烧伤,头发烧没了,被送往医院后脱离了生命危险。因为柳海平的汽车爆炸是从她的座位底下起爆的,因此才将她炸得四分五裂。而的士车是捷达车,钢板比较厚,因此炸弹冲击力并没有夺去的士司机的性命。

闹市里竟然发生如此惊天动地的爆炸案,案件立即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指示要限期破案。按照惯例,这种发生在市区的汽车爆炸案都会由陈志来做鉴定,陈志本来也希望在由他做现场鉴定时,做下手脚。可谁知,公安部在得知案情重大后,成立了专案组特地奔赴济南独立调查爆炸案。陈志再无用武之地,预感到风暴将至的他赶忙潜逃。然而,天网恢恢,专案组很快锁定陈志为凶手,并在青岛将其抓获。这时,幕后主谋段义和浮出了水面。7月13日上午,段义和被专案组传讯。在专案组强有力的攻势下,段义和终于招架不住,交代了与柳海平13年的婚外情和杀害她的事实。据调查,随后,段义和还向专案组供述了自己受贿的罪行。后来,专案组在柳海平的住处,发现了他受贿贪污的近百万现金和财物。

案件真相大白后,在济南市民中造成了极坏影响。人们没想到这起爆炸案的背后竟有如此不堪的内幕,对段义和的堕落深感震惊。有谁能够想到这个外表朴实谦和、很有工作魅力的副省级高官居然如此凶残、知法犯法。其后,段义和牵发出来的经济问题更加重了他的罪孽。因段义和是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人大主任,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在2007年7月16日召开会议,投票决定罢免市**************段义和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段义和济南市**************职务相应撤销。大会同时通报了段义和长期包养情妇、并有涉嫌爆炸杀人严重犯罪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山东省委作出决定,开除段义和党籍、公职,并向社会通报了段义和的罪行。

段义和被依法逮捕后,有关方面指定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段义和杀人案。2007年8月6日,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于8月9日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段义和犯爆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认定陈志犯爆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宣判时,在听到死刑判决后,段义和脸色霎时变白,在法庭上大声说“我不服”。

据法官介绍,段义和不服死刑判决的原因有二:一是他自称没有让其侄女婿陈志将其情妇柳海平杀死,而只是让他“教训一下”。陈志之所以将柳海平杀死,是为了“讨好我”;二是段义和自称有自首和立功表现,而法院没有给予认定。

段义和说的“自首”,是他被纪委“双规”后两小时,就坦白交代了雇凶杀人的全部事实。而立功,是指段义和在“双规”阶段,交代了行贿、受贿问题。

一审宣判后,段义和、陈志、陈常兵均不服,提出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8月23日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作出刑事裁定,驳回段义和、陈志的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复核认为,一审判决、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遂依法核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以爆炸罪,判处段义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爆炸罪判处陈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

2007年9月5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济南爆炸案主犯段义和、陈志在山东济南被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