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脚下的远方
3577800000023

第23章 天涯走马(21)(2)

据说,大庆地下石油只有五十年的可采量了。如果依旧开采下去,五十年后的大庆就将成为一座废城。为使大庆永不废,新一代大庆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第一代创业者王铁人曾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第二代创业者们说,为让后代多活二十年,我们拼命也要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美大庆。所以他们决定:建一百个新型非油厂,建一百个绿色生态园,建一百个环湖住宅小区,建一百个公共文化教育设施等等。刚刚完工的大庆图书馆,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都堪称中国之最;大庆人民医院,挂号大厅里不仅可供几百人休息,还栽有树木;八一农业大学,教学楼上的拱门大得完全可以穿过一架飞机。但已过于落后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却至今旧着。********王志斌说,铁人精神并没过时。当年,创业困难时期,有回工人们的保健肉被某个领导割去了一块,王铁人当面去给要了回来。还有一回,钻井队队部工作人员留在办公室,生了火跳舞,铁人闻声把他们撵上工地后,自己却流了泪说:“以后不困难了,一定修个俱乐部,让大家好好跳!”王志斌书记因此特别强调,王铁人先人后己的拼命精神,我们这一代领导也不能丢。所以,他这个产业工人的儿子,才不顾个人荣辱而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工作。他发动全市各行各业,摆出一百件急需解决又认识不一的实事,然后展开大讨论,从而达到真正的思想大解放。于是大庆才彻底变了模样。大庆的大字里面,为首的是地大。无边的草地由于实行休牧和退耕还牧政策,牛羊成倍多了之后,大片大片退化了的草场反而蓬蓬勃勃地绿了。因为地大,他们就建大工厂,建大大学,建大公园,总之已把大庆的大而空,建为了大而有,且有而空灵。但是,他们一点也没自满,相反,倒是王志斌书记主动向我们谈起了不光彩的下岗工人集体上访事件。为了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转型,大庆有八万多工人被买断下岗,另谋职业了。因政府拿出了八十个亿的买断资金,下岗者平均每人可得十多万元,所以不少职工几乎是磕头作揖要求下岗的。可后来由于名分上造成的心理不平衡,使得两万多人又串联起来要求重新上岗。用王书记的话说,他们并不是吃不饱胃难受,而是精神不平衡心难受。外地一些知情人说这是贵族式的上访,因为他们有的牵着宠物狗,有的骑着漂亮摩托或开着小轿车,有的还穿着裘皮大衣,午饭上酒店吃,双休日轮流值班静坐,等等。他们是听了某些传言,甚至国外某些反共势力插手的结果。尽管如此,政府还是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给予了妥善处理,这也足见大庆领导人的宽大胸怀。

在大庆采风期间,我们总有蓝天白云为伴,不是迎着绿草托举着的灿烂日出,就是披着美妙的仿佛好吃顶饿的晚霞,眼中不是牛羊就是花草。油井上不停运动着的无数磕头机们,谁也不再孤单寂寞,原来显得生日蜡烛般渺小的炼塔,如今在楼群的陪伴下,显得真正高大起来。大庆人自己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说,大庆只有风,而没有景,大庆只有井,而没有城,大庆只见风中的井,而少见风景中的人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见大美而不言者也不美。大庆有大美而不言,我这个外来的不劳而获美者,饱了眼福之后,怎能不由衷地称赞他们的大美呢。

去东极镇看日出

中国最先迎来日出的地方,在雄鸡样版图的鸡冠上,叫乌苏镇。这个中国东极第一镇的夏季,凌晨两点多钟,太阳就烧红的圆铁样从大地的炉膛涌动出来了。那壮观动人的情景,我已第三次去看过了,所以特别想劝亲友们,也抽空去那里迎迎日出吧,做一回把太阳最先迎进祖国的人。

东极乌苏镇,在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所夹抚远三角洲边上,归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市所辖。外省市的朋友不管乘飞机或乘火车还是乘船,都得先在美丽的佳木斯停一下。佳木斯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大平原腹地,名字由古时的满语音译而来,意为松花江通往黑龙江口的驿站官屯。到了这座黑龙江省东部中心城市,乘船前往也行,可以慢悠悠地领略松花江沿岸的平原风光。但我觉得最好是乘汽车,因为从中国海南的三亚市直通黑龙江岸的同江市的国家级同三公路正好途经佳木斯。乘车驱驰,一是快,二是你顺便也就弄懂辽阔无边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了。此次跟我同行的一位诗人不时惊叹,边儿在哪儿呢,哪儿是边呢!无边无际无遮无拦的大平原一直往天边绿去,遍野豪迈地绿着的,是那些著名的大豆、大麦和小麦,还有一条一条绿带子似的白杨树。大平原长时间为你展示过她的坦荡和平阔时,还会忽然为你推出一片小山来。这小山不但没有煞风景,而且带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奇:没见一个来移山的愚公,却见被智叟建在山上的一座座巨大的白色发电风车悠悠地转着,方知道,三江平原的风力资源也相当丰富啊,可以发许许多多的电呢。车子再奔驰上一时半会儿后,又发现,无边无际的锦绣平原仍然无边无际绿着,但方方正正的田垄不翼而飞了。迎上来的已是虽仍辽阔无边,却没了一丝人工耕种痕迹的自然保护湿地了。这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也是世界少有的原始湿地之一,珍稀鸟类和植物很多很多。

到得“同三公路”的起点同江市后,最好是改为在黑龙江上乘船。因为同江至东极抚远的水道,可以一路沿江北望,真真切切地饱览近在咫尺的俄罗斯风光。异国风光和边塞赫哲族风情让你饱过眼福之后,最好趁天不太黑就在抚远休息。因为这里日出得早,日落得自然就晚,等天黑透了再休息,怕要误了第二天早起看日出的。

凌晨两点钟,就得登上乌苏镇的江边哨塔了。此时太阳虽没出来,但东方已经明亮,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清楚楚望见我国东北部的极角--抚远三角洲--当地民称的黑瞎子岛--了。这个三角洲岛由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面积约327平方公里,和岛国马耳他大小相近,相当香港面积的三分之一,澳门面积的12倍。如果你是怀着把太阳最先迎进祖国的心情来看日出的,那就有必要知道一下中国的东极点到底是哪里。据抚远县志记载,1886年中俄第二次勘界时,俄方“饰同欺异,误通为同,指通江即为混同江(黑龙江)”,另立界碑于小通江子东口,紧邻抚远水道北岸,后20余年界碑被水冲倒,俄人复潜自移于小通江东口以南距江三丈余高岸。至此,俄国已将界碑向我国境内移近90余里,立于抚远水道入乌苏里江处,黑瞎子岛(抚远三角洲)因此成为“俄国领土”。1929年“中东路事变”后,原苏联乘势占领该岛,造成日后中俄之间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直至2005年6月2日,中俄两国外长才通过互换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批准书,将该岛大约一半的面积归还给中国。如果按中俄现在这个补充协定批准书为准,中国的东极点该在黑瞎子岛上。但是,目前岛上的所有建筑设施和居民还都是俄国的,中国正在抓紧筹建自己的港口、旅游、边贸、房地产、休闲等开发项目,所以我们暂且只能在乌苏镇迎接日出。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时,曾以该镇为背景写过一篇《雪国热闹镇》小说,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热闹镇!唉,怎么说好呢?自豪点说,可以叫它祖国东方第一镇--再往东一点就是外国的村镇了……从自然风光讲,热闹镇称得上全国最美的镇。这不是吹,哪个镇出门就是江--两国共有的大江!鲑鱼是全世界稀有之物,而这里秋天一网就能打上十几条,其他鱼更不在话下了。夏天在江汊子上并排插两根棍儿,不出半天保证就能夹住一条。镇子就在大江和江汊合拢成的柳叶形小岛上。岛后边的柳阴下有成对的鸳鸯和野鸭子,岛上的树林里还能采蘑菇、木耳,花儿可海了,到处都是。离岛不远有山,獐、狍、野鹿、熊都有。到了冬天,壮观的雪景则更是无与伦比。从军民比例情况讲,这个镇大概是全国驻军比例最大的镇--全镇每个居民竟平均有五个士兵保卫。如果从居民人数讲,热闹镇恐怕是全国最小的镇了,不然镇长女儿的诞生怎么会使全镇人口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呢……说明白点吧,热闹镇驻军最高首长只是一个班长。大概谁也想象不到,全镇除了这一班兵外,只有一户居民,两口人,不仅热闹二字纯属徒有,镇字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谓镇长,就是寂寞透顶的战士对那一家之主的戏称……”可一百多年前的乌苏镇却不是这样的。有史料记载,民国初年这里十分繁华,有八九家商号,十余个杂货店,还有邮局一所,烟馆、妓院多处,住有1500多人,以与对岸俄罗斯人进行货物贸易为主,而且这里集散的货物十分丰富。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东北军三营100多名将士为保卫该镇全部壮烈牺牲,镇子才被前苏联占领。现在的乌苏镇又热闹起来了。我那篇《雪国热闹镇》小说在全国获奖,多少为乌苏镇提高了一点知名度。最主要是后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胡耀邦总书记到黑龙江边防视察,为乌苏镇哨所题写下“英雄的东方第一哨”并立了石碑后,这里通了高等级公路,逐渐成了热闹并且有特色的旅游点。

现在,凌晨两点十五分多了,让我们和哨兵一同迎接太阳吧。看,江东岸山梁上出现了一条微红的彩带。不一会彩带之上慢慢鼓起一个红红的半圆。半圆越来越大,很快就变成一个粉红粉红的火球了。霎时,山下的江里映出一根通红通红的火柱,好似孙悟空的金箍棒被烧红后从山头直插下去,而从江底露出长长一截来,那一截红色的火棒似直立在江中,好壮观噢。过了一大会儿,太阳跳离开山顶了,便有光芒朝我们四射而来。于是太阳便被我们用火辣辣的目光迎进了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