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生的赢家,我能
3575700000028

第28章 磨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3)

人生也是如此。人生有时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潮汐和风浪的影响。面对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强大力量,难道我们不该随波逐流、放弃一切抗争吗?飓风大浪固然恐怖,能够摧毁船只和生命。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学会如何利用风浪,或许能够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财富,磨难也是其中的一种。或许苦难让一切终结,你又回到了归零的状态。但是这里的终点,可能会成为下一段旅程的起点。

美国著名播音员莎莉·拉菲尔在她30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被辞退18次,可是她每次都放眼最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最初,美国大部分的无线电台认为女性不能吸引观众,所以没有一家电台愿意雇佣她。当她好不容易在纽约的一家电台谋求到一份差事时,不久又遭辞退,原因是她跟不上时代。但莎莉并没有因此而烦恼。她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又向国家广播公司电台推销她清谈节目的构想。电台勉强答应可以让她试试,但提出要她先在政治台主持节目。当时,她对政治了解甚少,为此她一度犹豫过,但坚定的信心促使她去大胆地尝试了。

此时的莎莉对广播早已轻车熟路了,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即将到来的7月4日国庆节对她自己有何意义,还请观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产生兴趣,她也因此而一举成名了。如今,莎莉·拉菲尔已经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奖项。她说:“我被别人辞退18次,本来可能被这些厄运所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失业了,就把它当作新事业的起点;失恋了,说明又有一段新的感情要开始了;遭到友人的背叛,正好让你有机会认识更多更诚挚的朋友……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幸运还是悲剧,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当不幸降临时,消极的躲避无济于事,如果沉溺在不幸中,痛苦也会侵蚀你的灵魂。所以,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学会释放不幸的压力,并把不幸当作新的起点,以微笑面对生活。

人生在世,有得必有失,有盈必有亏,因为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得而复失的过程。只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不幸,就总有成功的一天。

积极寻找办法,切勿消极等待

克服困难的一个最重要步骤是学会真正思考,认真积极地思考。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人的压力很大,很难冷静而理智地做出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任何失败、任何问题均能通过积极思考来解决。因此我们在困境之后,应该积极地去寻找解决的途径。戴高乐曾经说过:“困难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困难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你自己努力过吗?对于你所遭遇的困难,你愿意努力去尝试,而且不止一次地尝试吗?只尝试一次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多次尝试。那样你会发现自己心中蕴藏着巨大能量。很多人在困境之中乱了方寸,他们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未能竭尽所能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在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靠种植苹果谋生致富的园主。这年夏天,一场冰雹把已长得七八成熟的苹果打得遍体鳞伤、坑坑洼洼,令丰收在望的园主大惊失色,心痛不已。园主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一年的收成,他苦苦思索着怎样才能把这些伤痕累累的苹果名正言顺地推销出去。大约又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些苹果的“伤口”渐渐愈合,也都成熟了,但却变得面目全非,一个个像雕琢过的“工艺品”。园主随手摘下一个疤痕累累的苹果一尝,意外地发现这些被冰雹打伤的苹果反而变得清脆异常、酸甜可口。这时,园主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胸有成竹。他决定换个说法和卖法。他在发给每一个客户的订单上清楚无误地写道:“今年的苹果终于有了高原地区的特有标志——冰雹打伤的明显痕迹。这些苹果不光从外表上而且从口味上更加体现了高原苹果的独特风味,实属难得的佳品。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人们纷纷前来欣赏和品尝这种具有“高原特征”的苹果,苹果很快销售一空。

看似毁掉的苹果反而得到热销,就是因为果园老板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发现了一条道路,在绝境中找到了希望。

失败不是对你的全盘否定。这个世界并没有失败,所谓失败,只不过是暂时停止成功,或许只是你某个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苦难中,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入绝境。因为在绝望之中一定还有希望存在。面对困难坐以待不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积极寻找出路。所以,每个暂时失败者都要积极地面对困境。

有个小男孩得知有家报社正在征召20名送报童,这正好是适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当他准时前往应征地点时,发现他前面的应征队伍里已经排了20个男孩。

如果他是个意志薄弱并且不太聪明的人,可能会因此而打退堂鼓。但是这个小男孩却完全不一样,他认为自己应该动动脑筋,运用自身的智慧想办法解决困难。他不往消极面思考,而是认真用脑子去想,看看是否有办法解决。他拿出一张纸,写了几行字,然后走到负责接待的女秘书面前,很有礼貌地说:“小姐,请你把这张纸交给老板,这件事很重要。谢谢你!”这位秘书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看起来神情愉悦,文质彬彬,有一股强有力的吸引力,令人难以忘记。所以,她将这张纸交给了老板。

老板打开纸条,见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先生,我是排在第21号的男孩。请您不要在见到我之前做出任何决定。”

你认为他能不得到这份工作吗?如果换做他人,也许就只会默默走开,而不是想小男孩那样努力为自己打开一条通道。像他这样会思考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一定会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在面对困难是不要慌乱,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核心,清楚地思考,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解决之道。当现实把你挡在门外时,你要学会用自己的努力去打开另一扇门。

著名的建筑师汉瑟,赚了好多好多的钱,可是因为一次错误的设计,他把他过去所赚的钱通通赔光了,他的公司也宣布破产。他感到前途渺茫,就毫无目标地开车乱跑一遍。当他来到广场时,不经意地撞到一个人,那个人本来很生气,没想到抬头一看,却说:“啊,原来是我的好朋友,汉瑟先生!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汉瑟说:“我的公司破产了!”

这位朋友说:“破产有什么了不起!”他接着说:“5年前我也破产了,但是我现在又爬起来了!来,我请你喝杯咖啡,我告诉你我破产的经验。”

两个人一聊,结果竟然聊出了很具体的结论——原来破产的人需要找人去讨论经验才能够从破产里面超越出来!所以两个人马上决定成立“破产者联谊会”。联谊会规定,一定要破产过的人才能加入。而且这个联谊会里,还特别规定每个人必须成为别人的老师,要非常坦诚、非常乐意地分享他的经验,让其他人能够知道怎么样从头再来。

在生命的最开始就已经开始了竞争,而你的诞生,就代表着你是一个胜利者:为了你的诞生,数以亿计的精细胞参加了规模庞大的战斗,然而其中只有一个赢得了胜利——就是构成你的那一个。而这一个精细胞无疑是它数以亿计的同伴中最强壮、跑得最快的一个。遗传进化学家设菲尔德说:停下来考虑你自己的事吧。在整个世界史中,没有任何别的人会跟你一模一样,在将要到来的全部无限的时间中,也决不会有像你一样的另一个人。

在接下来的人生竞争中,你也应该继承自己胜利者的位置。不要在困境中消极沉沦,而应该积极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信念是脊梁,支撑着不倒的灵魂;信念是明灯,照耀着期盼的心灵;信念是路标,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牢记美国成功学奠基人奥利森·马登的教导:“你的体内有着伟大的力量,如果你能发现和利用这些力量,你就会明白,你所有的梦想和憧憬都会变成现实。”成功是不断推进的,你不可能一步登天,成功需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地前进。成功的路上总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成功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力。

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次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湾,在海水中游了16小时以后,她的面前大雾茫茫,潜意识发出了“何时才能游到彼岸”的信号,她顿时浑身困乏,失去了信心。于是她被拉上小艇休息,失去了一次创造纪录的机会。事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才知道,她离成功的彼岸仅有1海里,阻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过了两个多月,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又一次重游加利福尼亚海湾,游到最后,她不停地对自己说:“离彼岸越来越近了!”潜意识发出了“我这次一定能打破纪录!”的信号,她浑身充满力量,最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终于实现了目标。

有时候人失败不是因为不能,而是因为不信。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意志力量。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信念的力量无比强大,有时甚至能够挽救人的生命。

母亲同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们相依为命。母亲是一所医院的医生,儿子在学校念书。

但后来,饥馑随着酷寒和敌人的炮击一起袭击了这座城市。人们羸弱不堪,开始想一切办法来寻找生路,其中也包括神奇的医学。房屋管理员巴维尔·伊万诺维奇第一个来访母亲,他看守仅剩几家人住的似空非空的楼房。摆满家具和堆满各种财物的各个套间悄无人声,它们的主人有的死了,有的撤退了。

“请救救命吧,”巴维尔·伊万诺维奇恳求说,“您拿第三套间里的钢琴也好,拿第六套间里的细木做的穿衣镜也好,请给我一些药粉吧。我妻子的两腿肿得像电线杆一样……无法走路啊。”有的时候,绝望会使人们双眼失察,所以母亲对房屋管理员的话并不见怪。她知道,水肿是饥饿带来的结果,任何药物都无济于事。但人们还是相信母亲,把她的医术当作救生圈。

但病室已经住满了羸弱到了极点的病人,母亲又有什么法子呢?

母亲悉心照料自己病室的病人如同亲人一般。天刚亮她就起床,收拾屋子,为儿子做好少得可怜的吃食,然后趁着蒙蒙曙光步行上班,因为冻在雪堆里的有轨电车不能开。她全身瑟瑟发抖、睡眼惺忪地来到自己的诊室,连衣服都不脱便把手伸向火炉,好使身子暖过来,喘口气。然后她慢条斯理地脱下衣服,从衣柜里拿出雪白的罩衣穿上,坐到桌旁擦起脸来,尽量使脸庞显出生龙活虎的神态。再过一分钟她就要走进病室查看病人了,在这一瞬间母亲变了样:她的脸上出现了欢快、激昂的表情,双眉高扬,她那穿着白衣的不高的身躯处处焕发出某种信念。她的鞋后跟嘎嘎地响,病室的门一打开,接着就响起了她的声音:

“早晨好,亲爱的病友们!”

病人早就等待她的来临。他们慢腾腾地转过身子,把脸和手从被子里探出来,然后你一声我一声地说:“大——大——夫,您好……”必定还有人再加上一句,“我们的救星。”

这些人姑且叫做"病人"吧,因为他们只不过是被饥饿送上死亡边缘的人。只消加强营养,他们就能得救,可是这一点却无法做到。他们的定量增加甚微,这只能推迟他们的死亡。母亲知道,只要病人不灰心丧气,只要他们身上的信念和希望不泯灭,那么,他们就能延长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或许能够获救,于是她就尽力给他们灌注希望。

"外边暖和起来了,春天快到啦。"她俯身向着一位失去希望的病人说。

冬日晨曦蒙眬暗淡,不健康的躯体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透过这种毫无欢乐的气氛,响起了母亲精力充沛的声音,这声音如同一束阳光,映红了灰尘,在病室里回荡。

母亲的话十分简单、平凡,可是,这些话语连同她开的药物(她知道,这些药物带来的益处并不多)却产生了特殊的、神奇的作用。

"好啦,亲爱的病友们.快活地看待生活吧。"查完病房后,母亲告别说。

"我们的大夫真好"一位病人带头说道。

"只要她一开药,我立刻就感到一身轻松。"

"没有她,我们是无法摆脱病魔的。"

"一旦我走出病室,我就要为她向上帝焚香祷告……"

确实,主治医生发现母亲照管的病室死亡情况较少,而且病人的气色比其余医生照管的病室要好。

在冬季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在一次炮击中儿子被打死了。母亲向着儿子四肢伸开的尸体用何等绝望而又怀着信念的语言痛哭啊!当失魂落魄的母亲明白儿子再也不能站立起来后,她失去了知觉,聚拢来的人们久久无法使母亲从儿子的身上离开。

一切后事都由她的亲戚去料理。母亲坐在家里.万念俱灰.周围的人们都担心她失去理智母亲在家里呆坐了一天、两天、三天。

病人却焦急不安起来:要是母亲再也不到他们这儿来,那他们怎么办?他们的痛苦没有谁比母亲知道得更清楚。病人照常服药,量体温,诚心诚意地接受治疗,可是差不多所有的人都焦灼不安地在等待:什么时候母亲能到来把他们治愈出院啊!

到了第二个昼夜.病室里的病人的状况急剧恶化了,于是不得不将情况报告给主治医生。

“心理上的变化……用什么才能治疗这种营养神经症呢?……只有调动机体内部的全部潜力,也就是唯心论者所说的"信念"。”主治医生说。

主治医生上母亲家去了。很早以前他们就在一起工作,主治医生还记得她在实习时是个爱笑的姑娘。他默不作声地抱住她的肩膀——她的肌肉绷得很紧,以致身躯变得如同石块一般。他没有安慰她.因为没有什么安慰的话语能被她的意识所接受。他说话很轻,但很坚决,总是重复这样的一些话语:“你听我说,你不在.他们的情况很糟,也就是你的那些人。昨晚发生了预料不到的死亡情况,你不在,他们的情况很糟。”

主治医生没有把他们称为“病人”,总是尽力使母亲能听懂他的话。她把头转向主治医生,于是主治医生再次重复了这一番话。

他们一起回到医院,母亲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一声不响地来到自己的诊室。她久久地照镜子,用梳子用好头发,以往常的那些动作穿上白罩衣,在诊室的门槛上站了一会儿.然后朝病室走去。

“白天好,亲爱的病友们!”她像平常那样流畅而又振作地说道。

病人们像看见亲爱的妈妈一样全部忙乱起来,活跃起来,笑了起来。他们谈起了这些天来的情况,哭诉了邻床病友的死,要母亲讲讲她生病的情况……母亲又像平常那样俯下身去,整理枕头.开药方,聚精会神地倾听病人给她述说病情……

不久.食品定量增加了.春至夏来.熬过严冬的人已不再害怕死亡了。

有一天,母亲走进病室.打量着自己照顾的病人.说道:“你们好,病友们!”

大家都像往常那样向她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