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王道全集
3575600000035

第35章 借用谋胜之道(5)

公元626年,初登皇位的李世民欲开创繁荣社会,当然希望能一举消除突厥时常入侵的隐患,但是敌强我弱,怎样才能以最经济的手段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李世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

同年10月,突厥可汗颉利、突利,合兵10余万骑,又一次对唐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入侵。唐太宗即下诏令,尉迟敬德统兵阻击。尉迟敬德把突利可汗截杀在径阳,颉利可汗则率大部分兵马,绕过尉迟敬德的防线,一路突击,瞬间进逼到了距唐朝京都长安只有数里远的便桥。

众大臣见突厥兵如此凶猛,惊诧莫名。纷纷请求唐太宗赶紧收缩兵力,即刻放弃其他地盘。只要能够死死守住长安,使都城免遭洗劫,便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面对如此飞来的变故,唐太宗显得镇定自若,他说:“朕要让他们知道,朕不怕他们。”

原来唐太宗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认为,对于国土辽阔、文化昌明的大唐帝国,突厥人并不是毫无顾忌的,他们也有“做贼心虚”的一面。如果放弃其他地盘只保长安,且不说肥沃的中原即刻要惨遭们蹂躏,更何况这正助长了突厥的气焰,暴露了唐朝的虚弱,这样,突厥入侵之患便永无消除之可能了。因此,只有让突厥明白,唐朝无所畏惧,并充满必胜的勇气和信心,誓死捍卫大唐帝国的每一丝正当权益,方能够使突厥望而却步,永不敢再来入侵。

唐太宗的分析是正确的,颉利可汗虽然一口气奔袭到了便桥,但并不敢轻易纵兵抢掠,更不敢立即攻打长安。为探听虚实,他先派出了心腹将领执失思力去长安进谒。

唐太宗召见了执失思力,问他何故加兵,思力道:“上国发给的金币,岁无定额,或作或辍,不加诚意,所以敝国两可汗,特统兵百万,前来请命。”

唐太宗面对如此狂妄的使臣,毫无惧色,反怒斥道:“朕与汝可汗曾面约和亲,所赠送的金帛,前后无算。今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入寇,汝曲我直,还敢遣使来见我!朕想汝虽居戎狄,应有人心,怎得全忘大恩,自夸强盛,应先将汝斩首,然后与汝可汗交战,看汝可汗能胜我军否?!”

执失思力一听,唐太宗义正词严,执失思力又见自己即刻要丢脑袋,吓得双腿一软,赶紧跪地求饶。

唐廷中也当即有大臣向太宗启奏:“朕若遣还虏使,反令他越加藐视,这岂可轻事纵容么?”然后又特地回头对执失思力说:“权且寄汝首级,看朕即刻督兵亲征,让你看看谁胜谁负后再杀你!”唐太宗又令左右把执失思力拖出大殿,扔进监牢,“严”加看管。暗中又令人设法让思力从牢中“侥幸”逃走。

处理完突厥来使,唐太宗又立即召集起人数不多的禁军,自己亲自披甲戴盔,跨上御马,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先行一步,出玄武门,径奔渭水便桥而去。

颉利可汗方在营中坐着,先由失魂落魄的执失思力“侥幸”活着回来报告了唐太宗神武英勇、誓死拼命的状况,已是内心震惧,紧接着又有人来报:“唐天子来了!”便在惊慌中上马出营,隔水遥观情形。

颉利见对面已立六骑,当先的盔甲辉煌,果然就是前时秦王、此时大唐天子李世民。正在惊疑未定,那唐天子已朗声道:“颉利可汗,朕与汝曾有和约,汝亦曾设有盟誓,不再相犯,近年汝屡次负约,朕正要兴师问罪,汝却引兵深入,莫非前来送死么?!”

说至此,又扬鞭指着空中道:“天日在上,我国并不负可汗,可汗独负我国,负我就是负天,试问可汗果禁得起否?”

颉利听到此语,越觉惊心。那随身带的兵士,素信神鬼,又看唐天子威风凛禀浩命煌煌,不由魂飞胆丧,一齐下马罗拜。

正在这时,忽听鼓声动地,旌旗蔽天,似虎似貌的唐军如天兵天将一般顷刻降临,摆成了“一”字长蛇阵,煊赫无比。颉利吓得面如土色,竟拔马回营,闭门静守了。

唐太宗依旧驻马而待,大臣萧劙怕他轻敌进击,叩马固谏,请求还朝。唐太宗对他耳语道:“朕筹思己熟,非卿所知。突厥敢倾国前来,直抵郊甸,是以为我们国内有难,朕新即位,无法与之争锋。朕若示以怯弱,他必纵兵大掠,无法限制,朕因此怒斥敌使,又轻骑独出,示以从容,再张皇之师,作必战状。虏既慑我气,复震我威,且因深入我地,隐有戒心,然后与战必克,与和必固。制服突厥,永除后患,在此一举。卿但看着,虏已无能为力了。”

萧劙乃退。过了片刻,果然有突厥使臣,渡水而来,向太宗乞和。太宗又正义凛然地斥责数语,来使俯首听命,太宗才允许和议,约定次日订盟。

第二天,唐朝与突厥歃血立约,彼此挥兵退还。之后,突厥害怕李世民的声威及唐朝的强大,再不敢轻举妄动。到了公元630年,李世民又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一举消灭了******国,彻底消除了唐朝边陲的动荡根源。

假皇帝行骗大安国寺

唐懿宗经常微服私访,特别愿意到寺院游览。于是,有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便利用这一点假装皇帝行骗。

一天,这伙人听说当地的官员在大安国寺内寄存了上千匹苏州产的绫绸,便策划如何下手。他们选出一个相貌与皇帝酷似的人,让他穿上皇帝私访时常穿的衣服,带上几个仆人,大摇大摆地来到大安国寺。当时寺内有两个穷困潦倒的乞丐,假皇帝很善意地给他俩一些钱,打发他俩走了。不久,乞丐们接二连三地向假皇帝讨钱物,假皇帝身上带的钱施舍完了,便对寺院里的和尚说:“寺院里有什么东西,可以借我一用?”和尚看到眼前的人是私访的皇帝,吓了一跳,毕恭毕敬地说:“柜里有别人寄存的绫绸一千匹,听凭万岁处理。”接着,和尚打开柜门,把绫绸全拿了出来。假皇帝一挥手,几个仆人很快将绫绸搬走了。临行前,一个仆人对和尚说:“明天早晨到朝门来找我,我带你入宫,皇帝是不会亏待你的。”和尚第二天一大早去朝门查访,根本没人接待他,终于明白是上当受骗了。

骗子拉大旗,作虎皮,冒充皇帝骗走了寺院里的绫绸,属于典型的树上开花之计。皇帝是骗子所凭借的“树”,骗走绫绸的行为可视为“开花”。

太祖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在孤儿寡妇手上取得帝位之后,以赵普为枢密院学士,凡国家大事都与他商量。当时禁军(驻守京师的军队)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都是赵匡胤亲信,导演过“黄袍加身”、拥赵为帝的人物,在军队中有很大潜势力。

赵普鉴于这几位将领的势力太大,怕会危及帝位,便对赵匡胤说及个中厉害,劝削了他们兵权。

赵匡胤说:“这些人是我的心腹,决不会背叛我的,你放心好了。”

“我相信他们是忠心耿耿的,只担心他的部下,一旦起野心的时候,恐怕连他们自己也做不得主!”

赵匡胤即刻醒悟,想起了自己的皇帝宝座是怎么来的,而且历史上有过很多反客夺主的例子,但怎样才可以把这班共同患难的亲密战友的兵权夺回呢?

他真不愧一个老谋深算的奸雄,不想学刘邦那样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法去排除心腹隐患,他要政权巩固,也要写几段漂亮的历史,反正自己手上握着生杀大权,对这班笼里鸡,目的不外要他把兵权交出来,生要还是死要,不过这么回事。他懂得捉苍蝇用糖好过毒汁,文斗胜于武斗,于是来一个先礼后兵,不吃甜头的时候,再磨刀霍霍未迟。

七月的某一个晚上,赵匡胤特别设宴邀请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禁军将领。正在酒酣耳热、谈笑风生的时候,赵匡胤忽若有所感地停杯叹了口气,说:“今天我们大家高高兴兴地在一块儿饮酒作乐,可是,谁又知将来还有没有这种机会聚首言欢?”

石守信觉得奇怪,便问这番话的意思。

赵匡胤说:“唉!你们不知道做皇帝的苦处了,整日提心吊胆,寝食不安,时时刻刻担心有人要夺取帝位,怎比得上你们这样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啊!”

石守信说“今天天下大势已定,难道还有谁敢图谋不轨,自取灭亡吗?”

赵匡胤奸笑一声,说:“我很相信你们对我的忠诚,可是万一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硬要拥戴你们做皇帝,一旦黄袍加身,就由不得你们自己了。”

这一番打牛射马的话,语气很平常,但在各人听来,却如旱天巨雷,大吃一惊,仓惶失色,慌忙不约而同地跑下来,向赵匡胤叩头请示:“臣等太过愚蠢了,不知怎样才好,自问忠心耿耿为国,从无越轨行为,陛下可否看在多年追随的份上,指示臣等今后一条应走的路,敢保证更会听陛下的话,遵陛下的指示去办事。”

赵匡胤看见这般情形,也满心欢喜,却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态度对他们说:“人生一世,就如白驹过隙一样,几十年光阴,转下眼就过去了,就算说为国家建功立业,名垂史册吧,各位不都已名成利就了吗?总算不负此生。今后岁月,只要能安享富贵,平平静静过日子,那是最好不过的事!”说到这里,故意向大家扫一眼,见各人都像泥佛一样呆着,又摆出猫哭老鼠的脸孔继续说下去:“唉!我坐在这个位子上已无法脱身了,一桩桩的外事内务,正所谓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忧患频相逼,要干嘛,事情这么多;不干,又失天下臣民之望。我为这个问题,日夜担忧,虽为一国之君,但个中辛苦,外人是无法知道的,因此很不愿意我的好兄弟再掉进这个泥淖里,再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唉,我是无法卸位的了,而你们还可来得及,我为大家着想,各位最好把公事统统放下,退居林下,什么都不要管,可以睡到日上山巅,再不理五更三点穿朝服,可以骑驴买酒过农家,不听争吵杀伐声,这种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确是神仙不如,世间难得,你各位如果愿意的话,我念在过去的情感上,会给大家巨额金钱,解职归田,安享下辈子的清福。在我来说,虽然以后和各位不能时常见面,但只要大家能享福,颐养天年,我的心也觉得快乐了,各位认为怎样?”

这班拥有兵权而名声显赫的将领们,听了这一番话,深知弦外之音,且软里带硬,不问就知道怎么回事。心里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在此时此地,鉴于赵匡胤见过去那种利用别人的作风和历史上过桥抽板的教训,不能不三呼万岁,叩头谢恩了。

大家都知道,只要保得住脑袋光荣退休,已经是难得的了,第二天,便纷纷递表请求解甲归田,告老还乡。因此,赵匡胤一日之间就把兵权夺回手上,帝位更加巩固,可以高枕无忧了。

【施计要诀】

树上开花,是原本无花或不能开花的树上加挂(人工制作的)花,或借树开花,或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的花(乃至于结自己的果),以混淆观树者的视听,或达到其他目的。树上开花,是从“铁树开花”转化而来,铁树开花是奇迹,谋略家们也往往创造奇迹。

和偷梁换柱一样,都是和友军作战时控制友军并歼击敌军的战略。偷梁换柱是以自己的精锐之师安插在友军的梁柱部位,以操纵友军,并兼吞友军。树上开花,是“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是以友军为树为枝,以我军为花朵,即以友军为粱为柱,我军为辅为助,以友军之主力破敌,消耗友军实力,而保存了我军实力,是一箭双雕之计。

这给现代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谋略思想,那便是造势。“善战者,求之于势”,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造声势,以适时、准确、广泛、生动的宣传,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和企业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才能达到抢占市场,扩大销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