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王道全集
3575600000020

第20章 狠猛谋胜之道(1)

一、以狠胜——成大事者不能心慈手软

趁火打劫

【原典金言】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计名阐释】

此计名出自吴承恩的章回小说《西游记》: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趁火打劫”的意思是,当敌方出现危难时,就应趁机出击,一举获胜,也是把握时机,以强击弱,克敌制胜的策略。趁火打劫并非落井下石,其核心是掌握出击时机,以获得满意效果。

【妙用“趁火打劫”计】

清兵乘乱入中原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攻陷京都,起义军在京城内到处火烧明朝大臣的宅院,抢掠富贵人家的财宝,搜捕皇亲国戚及其余党,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李自成称帝后,将明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抢去,而后又将吴三桂的老父吴骧关押起来,以此胁迫吴三桂投降。

吴三桂乃明朝名将,统领数十万人马镇守边关,抵御满人的入侵,此时接到父亲发来的劝降书,得知李自成已在京都称帝,定国号为“顺”,自知大势已去,意欲归降。正在回信写降书之时,逃难的家僮从京城赶来。

吴三桂问:“家里的情形怎样?”

家僮大放悲声地说:“老主人已经被下进了大牢。”

吴三桂不以为然地说:“这无妨,我这一封书信过去,老人家立刻就会出狱的。”

吴三桂又淡淡地问:“夫人呢,她现在何处?”

家僮顿时禁住了哭声,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吴三桂一见此情,心中焦躁,厉声喝道:“她究竟怎样,你可照实说来,我不怪你,倘若有半句假话,我定不饶你。”

家僮涕泪横流地说:“是小的们不中用,没能保护好夫人,夫人早已于半月前被叛军抢去,现在押在李自成宫中。”

“气死我也!”吴三桂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嗖”地一声拔出剑来,“呛啷”将书案劈下一角。

“夺妻之仇,押父之恨,此仇此恨不报,枉活人世。不杀李自成誓不为人!”

吴三桂将原本已写好的降书撕得粉碎,然后重新铺开纸张,他在给吴骧的信中写道:“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把国家大业弃置脑后,心里头想的都是如何报一家之私仇了。

他一边操练人马,准备回师讨伐,一边暗地进行部署和谋划。风闻闯王有雄兵4O余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自己只有1O余万大军,兵力单薄,未必是闯王的对手,怎么办?被仇恨之火煎熬得失去了理智的吴天桂,把救助的目光瞄向了昔日的死对头,自己领兵为将以来一直与之死战的满清军队。

那时满清顺治帝即位,因年方7岁,一切军机大事皆由摄政王多尔衮做主。多尔衮见中原烽火不断,明王朝与起义军正在火拼,早就想趁火打劫、浑水摸鱼了,只是慑于吴三桂精兵10万镇守边关,因此一直未敢轻举妄动。

这一天,多尔衮听说吴三桂来访,他对中原发生的事情也了解个大概,约摸猜测出吴三桂的来意,心中大喜,立刻传令以嘉宾之礼召见。

多尔衮见吴三桂眉头紧锁,便明知故问地说:“吴将军驾临,不知有何见教?”

吴三桂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横下一条心:宁可落个万世骂名,也要先解心头之恨,于是便直截了当地说:“明清两国,世通修好,当年清国内部自相侵扰,我明朝也曾发兵相助过。今日我朝不幸,盗贼横行,京都沦陷,君王晏驾,百姓涂炭,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勤王起师,原是我辈本分,怎乃本将兵微将寡,难当乌合之众。清国如尚念邻邦之谊,亦应举国发兵,助我一臂之力。”

多尔衮久欲入侵中原,只是苦于边关有精兵悍将挡道,“如今,非但面前关隘皆除,且自己竟成堂堂正义之师,内心狂喜。但脸上却故现难色,推搪拒绝地说:“贵国内乱,按说应尽邻邦救援之谊,只是我国国小力弱,恐救助不成,于事无补,将来反自受其累,落得千古骂名。此事本军乃力所不及,实难如愿,请将军多多谅解。”

吴三桂苦苦哀求着说:“贼虽然人数很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只要贵国肯出兵相助,岂有不奏凯之理。”

但多尔衮就是不轻易松口。

这样谈谈扯扯,转眼已过半月,多尔衮虽然嘴上一直未说出兵,但暗地里却早已开始秣马厉兵,进行作战的准备了。

待一切都已备妥之后,多尔衮假惺惺地说:“既然将军连番数次恳求,本帅亦被将军忠心所感动,不管我国有多大困难,都以邻国之难为己难,决定出兵相助。”

吴三桂闻言大喜,立即回来收拾兵马,与多尔衮的清军合兵一处,浩浩荡荡穿过山海关,向着中原大举杀来。

行至一片石积如山的地方,清军与闯军相遇,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搏杀。战斗结果,闯军大败,清军乘胜追击,几天之间便直捣京都,李自成只好弃城西遁。清兵占据了京都后,完全把当初相助的许诺抛到一边,竟然大大方方当起皇帝来,从此中原大好河山,尽归满人之手。

李自成领导的闯军被平定之后,清军又挥戈向着明朝的官兵杀来,血屠扬州七日,杀得满城老幼无存。再血洗嘉定,将一城男女全部屠戮,明王朝的遗臣或被收买,或被杀害。中原人民罹难之惨,牺牲之多,死伤之重,均为史所罕见。

至此,吴三桂见大罪铸成,悔之晚矣,他也只好为虎作伥,成为清军的一个马前卒。当大好河山尽归清兵之后,清王朝怕他谋反,将他封了个平西王,让他偏安一隅,做他的地头蛇去了。

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信中说:“国家之抚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

在我国历史上,这是最为典型的趁火打劫的一例。

吕奉先乘机袭徐州

趁火打劫用在军事上讲的是找准机会,才能成功。曹操平了山东,表奏朝廷,朝廷加封曹操为建德将军费亭侯。太尉杨彪暗奏献帝说:“现今曹操拥兵二十余万,谋臣武将数十员,如果用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党,天下幸甚。”献帝说:“现朝纲不振!若能重振朝纲,诚为大幸!”曹操因此入朝,总领大事。

这一天,曹操于后堂设宴,聚众谋士商议:“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现在吕布又兵败投奔了刘备,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必是心腹之患也。

诸位有何妙计可图之?”荀彧说:“有一计,叫二虎竞食之计。令刘备与吕布厮杀,然后丞相再从中渔利。”曹操大喜,按计而行,不料此计被刘备识破,并未得逞。荀彧又献一计:让曹操给袁术处通气,说刘备上密表,要得袁术的南郡。袁术闻听大怒要进兵取刘备的徐州。

刘备在徐州听说袁术要得自己的徐州,于是要起兵讨袁术。孙乾说:“一定要先选好守城之人。”刘备便问关、张二人:“二弟之中,谁能守城?”关羽说:“弟愿守此城。”刘备说:“我早晚有事要和你商量,岂能离开?”张飞说:“小弟愿守此城。”刘备说:“你守不住此城:一者你酒后刚强,鞭挞士卒;二者做事鲁莽,不听人劝。我放心不下。”张飞说:“弟从今日起,不饮酒,不打军士,听人劝就是了。”刘备说:“弟言虽如此,我终不放心。还请陈登辅助你,早晚少饮酒,不要误事。”陈登应允。刘备一切安置妥当,率军向南阳进发。

张飞自刘备走后,一应杂事,都交予陈登管理,军机大事,自己斟酌。一天,宴请徐州各大小官员。众人坐定,张飞道:“我家兄长临去时,吩咐我少饮酒,别误了大事。今天各位尽管豪饮一醉方休,明天都各自戒酒,帮我守城。但今天务必喝个痛快。”说完,起身与众人倒酒。酒至曹豹面前,曹豹说:“我从不饮酒。”张飞说:“该杀的奴才如何不饮酒?我偏要你吃一杯。”曹豹害怕,只得饮了一杯。张飞给众人倒完酒,自己满了一大碗,连饮了几十碗,不觉大醉,却又起身给众人倒酒。酒至曹豹,曹豹再三不饮。此时张飞醉意正盛,便大怒道:“你违抗我的命令该打一百鞭!”便喝军士拿下。陈登劝道:“玄德公临去时,吩咐你什么来?”张飞说:“你是文官,只管文官的事,不要来管我!”曹豹无奈,只得告求说:“将军,看我女婿之面,且恕我罢。”张飞说:“你女婿是谁?”曹豹说:“是吕布。”张飞大怒说:“我本不想打你,你拿吕布来吓唬我,我偏要打你!我打你,便是打吕布!”众人劝不住。将曹豹打到五十鞭时,众人苦苦告饶,方才罢休。

酒席散去,曹豹回去,深恨张飞,连夜差人给吕布送信,诉说张飞无礼。并告之:刘备带兵往淮南攻打袁术,今夜可乘张飞酒醉,引兵来袭徐州,不可错过机会。吕布见信,便请陈宫来商议。陈宫说:“小沛绝非久居之地。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机,如何不取,失此良机不取,悔之晚矣。”吕布大喜,随即被挂上马,领五百骑兵先行,陈宫、高顺引大军随后出发。

小沛离徐州只四五十里,上马便到。吕布到城下时,天才四更,月色澄清,城上更不自觉。吕布到城下叫门:“刘使君的机密使者到了。”曹豹早在城上等候,便令军士开门。吕布一声令下。众军齐人,喊声大举。张飞正醉卧府中,左右急忙摇醒,报说:“吕布攻破城门,杀进来了!张飞大怒,慌忙披挂,提了丈八蛇矛,刚出府门上得马时,吕布军马已到,正遇对面。张飞此时酒未全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张飞勇猛,也不敢相逼。张飞杀出东门,玄德家眷在府中,都顾不得了。

越王乘敌之危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奢侈,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郭亮智取长沙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北伐军很快就打到湖南。军阀叶开鑫将重兵集结于长沙,企图负隅顽抗。正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的郭亮等共产党人,为配合北伐军的正面行动,决定从背后积极打击军阀叶开鑫。为此,他们分别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革命大好形势,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组织群众同敌人作斗争。

工人们听说配合北伐军赶走叶开鑫,都感到非常高兴。在郭亮等人的组织安排下,缝纫工人连夜暗暗地制做了两万多个“国民革命军”和“湖南工人保安团”的袖章;泥木工人在全城收集了数筐打野兽用的炸弹;印刷工人通宵达旦印制传单和其他宣传品;人力车工人也行动起来了,他们拉着车子在街里街外,大街小巷跑着,探听消息,侦察敌人的位置、人数及动向。

仅仅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全长沙城的工人都做好了与叶开鑫展开斗争的一切准备。

在郭亮等人的指挥下,一天早晨,长沙城几乎所有的街道上,忽然贴满了征讨军阀的标语:“打倒军阀!”“叶开鑫不投降就叫他灭亡!”这些标语不仅贴在大街上,电线杆上,大树上,还贴到了叶开鑫的办公楼和家门口。

叶开鑫怎么也没有料到形势会变得如此突然。他立即命令他的省会戒严司令在全城实施戒严,实行严格的检查搜捕。

可是,在郭亮等人的领导和指挥下,组织起来的工人们不仅没被气势汹汹的敌人所吓倒,相反,他们按预定的计划,当敌人的巡逻队和搜捕队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建筑物里的工人们就把预先准备好的炸弹从开着的窗户扔出去。炸弹爆炸了,敌人吓蒙了。这个时候,躲在门后背的工人们趁着炸弹爆炸后的烟雾,马上冲了出去,从慌乱的敌人手中夺下了枪支。

一处如此,处处如此。一时间,全长沙城的街上,炸弹隆隆,杀声震天。军阀的巡逻队和搜捕队很快就失去了威风,他们死的死,伤的伤,丢了旗,丢了枪,活着的,能跑的,东奔西窜,到处挨打。

在郭亮等人的组织下,学生们在摇旗呐喊:“北伐军进城了!”“叶开鑫完蛋了!”“缴枪不杀!”更使叶开鑫捉摸不透的是,他的部下不断报告:“在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带着‘国民革命军’袖章的人。到处都飘起了‘国民革命军’的大旗。”

叶开鑫根据这种种迹象推断:“一定是北伐军穿着便衣打进城来了。”想到这里,他吓得直哆嗦。他抓起电话想向有关方向询问情况,但电话不通了(电话线早被工人切断了);他叫人去拍电报,请求援助,但电报局已被戴着“工人保安团”袖章的工人占领了,电报发不出去了。他询问粤汉铁路的情况,回答是铁路交通完全中断。他问军队情况,回答是,士兵和军官都惊慌混乱,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叶开鑫感到问题太严重了,长沙城是再也守不住了。于是,他急忙下了撤军令,坐上军舰向北逃跑了。

长沙就这样被占领了。

其实,这个时候北伐军并未进城,是郭亮指挥人民群众用一些“土办法”造成了北伐军化装攻打长沙的假象,使敌人不战自溃,丢了长沙,狼狈逃跑。真是兵不厌诈也!

努尔哈赤入主中原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顺帝即位时,年龄太小,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兖身上。多尔兖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明将袁崇焕,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明朝名将吴三硅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满清,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兖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尔兖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打到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多尔兖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奠定了满清占领中原的基础。

【施计要诀】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