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趁敌不备收台湾
南明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将领百员,水陆士卒2万,乘大小战船百余艘,向台湾迸发,欲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郑到台湾外围海岛鹿耳门,便停船结成水寨,派人侦察。
侦察人员化装成渔民,驾着小船,混进出海回归的渔船中,来到台湾岛上,趁夜色察看禾寮港(今台湾台南)地形和防守情况。只见明碉暗堡,防守严密。并在海边布置战舰,准备出击。
侦察人员回来报告,郑成功思量再三,觉得难以攻破,自起兵反清以来,已历十数载。其间,有过轰轰烈烈的胜利,也有过失败,特别是永乐十三年与张煌言合兵攻南京,中了清总督郎廷祚的诈降之计,无奈退守海岛,失去了厦门根据地,最后选中了台湾作为反清基地。这真是背水一战。若此战失败,自己将无立锥之地了。所以,这次攻占台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有半点冒险。想到这里,他派侦察兵又出发,一定探出一条利于进攻的路来。
侦察人员又化装混入渔民中,经广泛询问,探知自鹿耳岛登陆还有一条水路,但那条水路上暗礁密布,风大浪急,大船无法通行,小船也很危险。所以,在这条水道港口上,荷兰人只派了少数巡查人员。
郑成功听后,思量再三,觉得从这条水道偷袭为好。于是他传令大船不动,以吸引敌人注意力,小船在夜间集合,选出数千勇士,自己亲自带队,从这条水路冒险登陆。果然,一路上浪急礁多,撞翻了不少小船。郑成功乘的船也几次遇到险情。
来到岸上,荷兰兵万万没想到郑成功会从这里冲上来,撒腿就去报信,被郑成功手下勇士追上砍翻。郑成功一面组织滩头据点,一面派人送信给大船,令他们前进登陆,同时派兵向禾寮港一带进发,从背后打了荷兰鬼一个措手不及,接应大船上的军士登陆,很快占领了台南地区,又一举攻下荷兰人的总督府,击溃敌人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兵,收复了台湾,建立了政权,重新举起反清大旗。
武则天的女皇路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也是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其威名至今仍久传不衰,恐怕比之今日的铁娘子撒切尔毫不逊色。
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爱姬。公元683年,唐高宗因为头眩病复发而不治身亡。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品性庸懦,毫无主见,凡事都对母亲武则天言听计从,这样执政大权便渐渐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次年,唐中宗因事被废为庐陵王,久掌实权的武则天不禁想起在心中时刻铭记的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来:
西蜀人袁天纲,精通相术,言出必应。当时武则天的父亲也高居官位,把袁天纲请到家中,让他给全家人相面。当最后相到尚在襁褓中的武则天时,袁天纲惊叫道:“这果真是个男儿吗?如果是个女孩,那么前途不可限量!”
武父笑着说道:“就是女婴,将来又有什么结果?”袁天纲说:“龙瞳凤颈。极是富贵之相。”武父又遭:“便是富贵,想来能作皇后了。”袁天纲说:“贵为皇后,尚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看还不止如此。”武父这才惊问道:“难道她要做女皇帝不成?”天纲避而不答,其实看他举止神态,武父所说定然不虚。
昔日唐高宗在位时,因具患有头眩病,所以自公元660年起便把大小政事多半委托给武则天皇后处理,自己落得个清心养性,武则天也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高宗一死,继位的又是她的儿子,要想废黜只是一句话而己。这样,武则天便不觉野心萌动,想要试试袁天纲昔日的预言,尝试一下当女皇帝的滋味。
然而,在一个夫权为上的男性社会里,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己深入人心,要想撼动又谈何容易。中宗被废为王后,武则天曾故意试探性地问群臣:“此后应由何人承续帝位?”宰相应声答日:就立豫王李旦为帝,李旦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所生的最小的儿子。其他人也都众口一辞,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座上的女人正蠢蠢欲动,想要过一把皇帝的瘾。群臣的意见让武则天心凉了半截,但也给她打了一针清醒剂,她知道,自己现在做皇帝还不是时候。
无奈,她只好暂立豫玉李旦为唐睿宗,做了挂名皇帝。然而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臣屡屡站出来劝谏,要武则天尽早把权力下放给挂牌皇帝李旦。大唐李敬业甚至招集十余万兵马,发誓要杀绰这个要篡夺大唐江山的女子。大文豪骆宾王也挥毫抒愤,写出了力透素纸,千古名扬的《讨武檄文》,追随李敬业麾下,兵败而不知所终。之后仍有绝州、表州、邢州、豫州等一大批刺史起兵讨武……
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观念的反对力量,武则天心里明白,虽然此时在朝中说句话她就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但众人不眼,民心不稳,这样的女皇做也不会做长久,也可能碌碌无为,甚至在历史上留下恶名。于是,她放眼前途,决定费些时间大造声势,设法改变人们的观点,改变民众对女人尤其对她这个不一般的女人的敌视态度。
首先武则天表面上装做归政于李旦,暗地里却让李旦坚决推辞,而自己则好像是迫不得已才临朝,掌握皇权。
接着,她又让侄子武承嗣派人在石头上菌文,刻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宇,涂成红色,扔进洛水,再由雍州人唐同泰取来献给朝廷。武则天亲祭南郊,告激神灵,称此石为授,改洛水为昌水。封洛水神为显圣侯,给自己加号圣母神皇,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并举行了声势洁大的拜洛受瑞仪式,使人以为她当皇帝仍是奉循上天的旨意的。
而后,她又暗使高僧法明杜撰了大云经四卷,遍送朝廷内外。大云经中在醒目的位置称武则天本是弥勒佛的尘世化生,理当代为唐朝主宰。武则天便令两京诸州官吏,使百姓大读特读,并专门建寺珍藏。
嫌此不足,又令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的百姓900余人,来到朝廷上表,恳请武则天亲临帝位。武则天佯装不答应,却又马上把傅游艺提升为给事中。如此升官捷径,哪个不会效法?于是,百官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竞相仿效傅游艺,上表奏请武则天出山当皇帝。有一次上表人竟多达6万余人。
如此大造舆论,都觉得武则天做皇帝已是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势所必然。百官群臣也乐得顺水推船,请求武则天应早日登位以应府。就连空头皇帝李旦竟也认为自己这个皇帝是抢了母亲的位,亲自上表请求姓武。
时机成熟之后,武则天这才废了李旦的帝位,亲自登基为帝,反对者声息皆无,她这个皇帝也就坐稳了。
【施计要诀】
“暗渡陈仓”和“声东击西”有相似和不同之处,相似处是:两者都是虚张声势,制造一种假象迷惑敌人,在假象的掩盖下,采取真实行动。不同之处是:“暗渡陈仓”是同时采取真伪两个行动,表面上采取一个对敌方无大害的行动或采取让敌方觉得愚蠢的行动,如“明修栈道”,以麻木敌人;暗地里施行一个重大的打击敌人或扩张我方的行动。
“暗渡陈仓”实际是“偷袭”。方法很多,黑夜劫营可以,伏兵截击可以,但“暗渡”还要“明修”,松懈其攻防准备。必先消弱对方的力量,才可以减少自己的损失,“明修”就是消弱之法,“暗渡”是攻虚之策。
此计应用于管理上,可以利用大老板来管理小老板,明着将好处让出,实则是“障眼法”,暗中通过客户反馈到大老板那里,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另外你要学会藏而不露,假如你的能力确实超过你的上司,你千万不可锋芒外露,自作主张。你要最大限度地了解上司的脾气,对症下药,明着主动向他报告,提供资料让他做判断等等。让他觉得事情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实际上却是你在控制形势。
在现代经商活动中,“暗渡陈仓”是商家常用的妙计,指制造假象,迷惑对手或消费者,使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者要本企业为之提供服务,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但就在真正使用这一妙计的时候,必须事先“明修栈道”,以迷惑对手,还不能让对手看出破绽,方能顺理成章地实现自己的企图。
这一计策也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之道,曲不如直,办事之道,直不如曲。
三、以拍胜——上言皆善,主为皆可
投其所好
【原典金言】
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计名阐释】
语出《庄子·庚桑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里有“今王志在报吴,必先投其所好,然后得制其命。”投其所好是大家喜欢什么,就说什么和做什么。有讨好之意,投其所好者受人欢迎,能赢得人心。另外,它也有“溜须拍马”,“谄媚奉承”之意,使自己从中得到好处。
投其所好者,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可以做出因人而异、因地而宜,因时而宜的不同的行动。他们或身披“亲情”、“忠义”之类的外衣,带着迷人的微笑,忸怩作态;或在暗中琢磨谄媚对象的心理,投其所好。官场上充满勾心斗角、相互倾轧。有些时候就需要揣摩上司的意图而说话行事,不与之产生隔阂间隙,这样才能平步青云。
【妙用“投其所好”计】
张仪为楚王“费心”
战国时代著名的策士张仪客居楚国时,有一段时间张仪总觉得楚王对他的态度有所疏远。感到楚王内心渐渐冷漠,对他的看法也不予认同,甚至在侍从中也能听到对他的不满之声。张仪心生一计,求见楚王,说;“在贵国我没有什么用处。我请求北上去晋见魏王。”
“好。你愿意去就去吧!”楚王随口而出。
“附带再说—句,大王需要魏国的什么东西吗?如果需要,我将从那里弄来敬奉大王。”
“宝石黄金以及象牙等等,都是我们楚国所产。寡人对魏国无所求。”楚王冷冷地说道。
“那么,大王是不好色了?”
“你指的是什么?”楚王急忙问道。
“赵魏等中原之地的女子非常漂亮,常常使人误以为是天仙。”张仪竭力强调这一点。当时,楚国作为南方的落后国家,对文化先进的魏国等国所在的中原地区怀有一种自卑感。这样,果然楚王不再倨傲怠慢。
“我们楚国,地处偏僻之地。早就听说中原女子美貌异常,虽然有所闻,然而还没有亲眼见过。请你费心……”楚王于是送给许多珠玉作为替他“费心”的资金。南王后与宠姬郑袖听说此事后,心中十分惊恐。两人都派人向张仪赠送大量黄金。嘴上虽说是作为行旅之路费,实际上作为阻止美女入楚之酬报。南后和郑袖,当时在楚国权势显赫,张仪巧妙地就从她们手里取得了大量黄金,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他在最后辞行时,请求楚王赐他酒宴。他说:“当今乱世,往来艰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与大王相见,望大王赐酒!”于是楚王摆酒设宴为张仪送行。酒至半醉时,张仪再起身下拜,请求道:“这里再没有其他人,愿大王召所喜爱的人侍酒,……”,楚王答应下来,就召南后、郑袖上来斟酒……。张仪惊叹一声,在楚王面前倒身下拜:“张仪对大王犯有死罪。”
“什么?”楚王惊奇地问。
张仪于是又有一番甜言蜜语。他这样说道:“我走遍天下,还没有见到如此美貌之人。我说到赵魏去买美人,是欺骗大王的。”对于拥有如此之绝美的丽人的楚王说什么再从其他国家带来美人,这是欺王,罪当至死。
听到对自己后妃的夸赞,楚王一点儿也不生气。“不必介意,我本来就认为天下再没有像她们俩人这么美貌的。”至于南后和郑袖,正因为已经听厌了平俗的奉承,所以听到张仪的话都高兴不已。张仪就是这样以巧妙的谄谀之权得到了楚国宫廷的宠信。
无论什么时候,恭维过于直露,往往达不到应有效果。要使对方欢欣愉悦,最好的办法不在于奉献厚礼或者曲意逢迎,而在于满足对方的需要,投其所好。
梅林、白塔一夜起
乾隆在位时耗费巨资扩建了圆明园之后,又在圆明园的东边修起了长春园;在东南边修起了猗春园,后又改名为万春园。使三园相连,规模宏伟,景色动人。但仍满足不了他贪图享乐的欲望。善于察颜观色的几个内侍、宠臣早已揣摩头皇帝的心思,为了讨皇帝的欢心,便乘机建议道:“陛下,您整日操劳政事,也该出去一游,以养身息神!”乾隆帝道:“景色不过如此,还有什么好游的!”一个内侍回答道:“陛下竞没听到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么么?何不去江南一游?”其实,乾隆帝早有此意,只是怕众大臣阻拦罢了。现在又见近侍提起这事,于是就十分高兴地说道:“卿言有理,正合朕意。”
于是,乾隆帝命大学士刘统勋代理朝政,和绅为开路先锋,自奉太后乘銮舆去东门运河码头,率千余艘船只浩浩荡荡、离开京城,开始了江南之行。在运河两岸,乾隆皇帝的船只走到哪里,哪里就要泼水清尘;当地自督抚以下,都要摆设香案,脆伏在地,迎接圣驾。
乾隆皇帝一行先来到山东,在济南停了一天。接着顺运河南下,几天之后,来到扬州。扬州富绅汪如龙听说皇帝驾到,何况皇帝又是有名的“风流天子”,便投其所好,献上一个名叫雪如的歌妓,汪如龙仅此一举,便被赏二品顶戴,并准在御前当差。扬州其他地方官吏、商人、绅士,都在码头跪接。
乾隆帝上岸之后,只见城里大街小巷,都是锦毡铺地,路两边挂着绸帐,装饰得富丽堂皇。乾隆帝在众嫔妃和文武百官陪同下,走过街道,来到一片梅林,不禁问道:“这梅林实在好极了,不知何时营造?”随驾导游的扬州大商人江春立即跪地奏道:“是奴才江春,听说陛下要驾临扬州,特地根据北宋诗人王汉的《梅》诗意境连夜雇人布置起来的。”乾隆帝一听,十分高兴。乾隆帝离开梅林,来到大虹园,为其山清水秀所吸引,兴致大发,顺口说道:“这里确实风景如画,然美中不足的是少一座白塔!”江春听后,暗中询问了白塔的图样。回到家中,连夜召集工匠,赶运木材、石料,限期一夜之间建起这座白塔。
第二天,江春建议乾隆帝再游大虹园,说又添新意。乾隆帝听取了他的意见,又来到大虹园。一下子便被那高耸入云的大白塔惊呆了,急问左右大臣这是怎么回事。大臣门回答道:“是江春连夜召集数千名工匠专门为陛下起建出来的!”乾隆帝叹道:“难得爱卿一片忠心,朕今日特有兴,就在此摆宴以赏众卿吧!”圣旨一下,众人立即准备起来。
到了晚上,塔下临设行宫。文武百官,富户大商,应邀而至。一时间,整个行宫灯火辉煌,宫娥彩女翩翩起舞,乾隆帝乘兴举杯道:“联此次江南巡察,实为整顿吏治,今见一片繁荣富庶,井然有序,朕甚放心。为此,朕特赐众卿酒一杯,各加顶额一级。江春造梅林、筑白塔实为用心良苦,特加顶戴一级!”乾隆帝话音一落,众人皆跪倒在地,高呼万岁不止。
以惊人的速度使梅林、白塔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奇迹。是什么力量使然,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实为用心良苦,不过这还是很划算的。因为皇帝一高兴就会行赏,这样,顶戴花翎,美女琼浆,你就什么都有了。
“桐荫深处”承雨露
慈禧太后原名叫叶赫那拉氏。清咸丰皇帝当初遇上她,完全是一种偶然;而叶赫那拉氏得宠于咸丰皇帝,在一定条件下,又属于一种必然。这条件,完全是叶赫那拉氏凭她那先天的丽质和超人的心计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