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巫婆的红筷子
3568400000014

第14章 身后的编辑

梁:真正意味着你走进文学的小说是什么?

阎:这很难说,直到目前为止,我说不清我哪些小说进入了文学,哪些小说没有进入文学。

梁:那么,是哪些小说把你带进了文坛呢?

阎:应该是《小村小河》和《两程故里》这两部中篇。1985年创作了《小村小河》,1986年在《昆仑》第5期上发表;1987年创作了《两程故里》,发表在1988年《昆仑》第1期上。之后,《昆仑》编辑部和《小说选刊》编辑部联合召开了我和毕淑敏的作品讨论会。二三十年来,文坛上千变万化,物是人非,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作品讨论会的不断召开。以前开讨论会是为了研究文学,推出新人,现在开讨论会是为了研究市场,推销作品。幸亏我在那时候赶上了一个作品研讨会,有了点影响,文坛上多少知道了有个叫阎连科的人,也就终于渡过了发表作品的困难期。

梁:《小村小河》在你现在的许多选集中都没有看到,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阎:小说写一个来自乡村的士兵在没完没了的战场上特别想家,一次残酷的战斗后,全连人都死了,仅剩他一人还活着,可是,他在能够成为英雄的情况下,做出了做一个普通人的选择,于是,从前线回来后,部队既没有发给他奖章,也没有说他是逃兵,就让他如普通人一样退伍了。意外的是,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家乡之后,他遇到了无处不在的陌生感,似乎全村人谁都不认识他,包括他的妻子和母亲,甚至妻子在和他同床时,也没有了往日的亲热和激动。事情就这样,村里人都觉得迎回来的应该是一个英雄,而不是一个普通人。最后,村里发洪水,桥被冲垮了,他组织全村人们逃离,自己死掉了。

梁:应该说,这个故事在80年代中期的军事题材中是非常先锋的,甚至是非常大胆的。但是,当时正在和越南打仗,这样的小说能发吗?

阎:这说来就有些啰唆,这个小说的发表,很是费了一番曲折。当时我在河南商丘的野战军服役,不认识任何编辑,因为写的是军事题材,就决定找一本《昆仑》杂志,从上面顺手翻到哪个编辑的名字,就寄个哪个编辑。结果,翻到了袁厚春,袁厚春是当年有极大影响的长篇报告文学《百万大裁军》的作者,小说寄给他后,过了两个月,又原封未动地给退了回来。毫无疑问,这是当头一棒,因为我是含泪写的这部小说。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才重新把它拿了出来。一天,我们科长通知我,说有个老干部是解放军文艺社的社长,在退休之前想到原单位看一下,这个原单位,就是我原来所在的“沙家浜”团,加上我又是文学爱好者,于是,就由我来陪同、安排这位老首长。而陪同老首长回老部队的是《昆仑》的年轻编辑、当时全国走红的青年作家海波。我陪他们在商丘活动了两天,后来他们要去开封的时候,我说有个小说想让他们看看,就把《小村小河》拿出来放在了送他们的小车的后备厢里。从商丘到开封大约得两个多小时路,三个小时后我睡完午觉刚上班,海波的电话就从开封打过来,通知我说小说写得很好,《昆仑》决定采用。就这样,《小村小河》在那年的《昆仑》第5期上发了,更让人意外的是,据说这篇小说在前线猫儿洞传阅得特别厉害,因为它较早地透出了一股反战的情绪。第二年,我就写了《两程故里》,还是海波做责任编辑,他帮我请假,把我调到了北京,反复改稿一个月,最后就在1988年《昆仑》第1期发了出来。

梁:反复修改稿子的过程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阎:至少有一点,培养了我编故事的能力,明白了许多老作家的创作谈,即“故事的发展应该是由人物的命运发展构成的,写故事的时候必须写人物”。

梁:看来你对海波非常有感情,你怎么看作家与编辑的关系?

阎:必须得承认,绝大部分作家的背后都隐含着编辑的身影。优秀的编辑的确是一个无名作者走上文坛的桥梁。作家应该向那些当年帮助过自己的编辑们深深地鞠躬。海波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和编辑。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他对我们部队的军事文学影响太大。他是作家,对军队、军事文学有热烈的情感和情怀,又是《昆仑》杂志社的主要负责人,加之个人的能力强,种种原因,这就基本上左右了军事文学的发展方向。当年,军事文学的繁荣,与他不遗余力的努力不无关系;反过来,军事文学的单调,也与他的理想和追求不无关系。我以为,目前军旅作家和军事文学上的一些问题,也都是“军事文学的海波时代”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尊敬海波,他是一位非常有见地的优秀编辑,是培养作家,也是约束作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