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就是因为他想报复,所以才会被蜜蜂蜇的。有一次,他看到一只蜜蜂在花朵上采蜜,于是就想抓住它,并且想要揪掉蜜蜂的翅膀。但他不仅没有抓到蜜蜂,还被它蜇了手。于是他想到了报复,他用棍子捅了蜜蜂窝,结果好几百只蜜蜂落在了他身上,他痛得满地打滚,几天都不能下床,这就是报复的结果。”波特接着说,“所以我劝你还是放弃报复的想法吧,因为想要报复别人的人,最终也会因为报复而让自己受苦。”
乔回答说:“那好吧。” 我们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们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两条腿走自己的路。——邓肯(美国舞蹈家)
波特答应再送乔一根一模一样的竹条。
有位心理学家说,儿童的心理就像动物的心理一样。因愤怒而产生报复的念头每个人都曾有过,但无数事实证明报复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情况越来越糟,让孩子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他会因此而更快乐,更受欢迎。
因人而异
我的儿子卡特4岁那年,第一次参加复活节的找蛋游戏。所有的孩子都聚集在用黄缎带拉起的起跑线后面,跃跃欲试。“嚓”的一声,缎带剪断,孩子们都往前奔跑起来,但卡特却不动。
“跑呀!”我叫喊着,“跑呀,卡特,快跑呀!”
但卡特好像听不见我的叫喊似的。其他的孩子都拼命往前奔跑,来来回回寻找着藏起来的鸡蛋,不一会儿,他差不多已落后于他们100来英尺。
“哦,他将什么也得不到。”我对身旁我的妹妹说,她的儿子托尼是最早冲出去的几个孩子中的一个。
后来我看到卡特弯下腰,他好像看到了一个蛋。接着他又捡了一个。5分钟里所有的蛋都有主了,小家伙们向起跑线这儿走来,给妈咪们看他们找到的蛋。有的1个,有的2个,不少的孩子捡了5个。
这时我看见卡特朝我走来,他的袋子里满满的!我打开袋子一数,竟然有12个蛋!其他的孩子急冲冲只顾往前奔,都与这些蛋擦身而过了。但卡特没有,他只是稳稳地慢悠悠地边走边捡那些鸡蛋。
没有一个孩子会跟别的孩子完全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父母只将眼光落在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相比,孩子记住了多少单词,已经学会了多少东西,以自己的期望值来评价孩子。这对孩子的个性及孩子的成长、发展没有好处。在这样的父母教育下,孩子会变得容易失去自信。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孩子的个 教育幼儿除了要有耐心之外,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本书观点性、相信孩子在成长。慢慢地、切实地培养孩子!有时候在我们并不一味催促的情况下,孩子们反而会干得更好。我们只须给他们创造如何让他们发挥的空间。
换个角度教育孩子
一位母亲比较喜欢清静,于是在郊区买了一套房子住。但是没过几周,附近的草地上就开始有几个年轻人在追逐打闹、踢垃圾桶还大喊大叫。
这位母亲如果直接去阻止他们,那些年轻人肯定不听劝告,弄不好还要发生争执。因而这位母亲用了一个比较巧妙的办法:
一天,她出去对那些正在玩耍的年轻人说:“我看到你们玩得很开心,我也非常高兴。我的孩子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
年轻人非常惊讶,玩了还能拿钱,为什么不拼命玩呢!
过了两天,这位母亲又找到他们说:“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5毛钱了。”
年轻人已开始有些不高兴了。
又过了几天,这位母亲又对他们说:“我现在没有多少钱了,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
“一毛钱?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
从此,这位母亲又有了宁静的日子。
后来的一天,这位母亲带孩子外出,外面气温较低,母亲让孩子多穿件衣服,但孩子不肯。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刚出门一会儿,孩子就感觉冷了。过了一段时间,母亲才从背包里拿出那件孩子不肯穿的厚衣,孩子马上接过来,二话没说就穿上了。如果你对待一个人……以你期待他和他可能成就的样子对待他,他就会变成那个样子。
——歌德(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家)
没费什么唇舌,这位母亲便巧妙地让孩子自己承受了不当行为带来的后果,相信下次孩子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啦。
同样的事,换个角度处理,其效果就大不一样。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孩子,父母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那样的话,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父母应该在充分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想出巧妙的办法来引导、教育孩子,这样既能使孩子容易接受,又能顺利解决问题。教育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是无止境的。面对孩子,我们这些父母要做的事情确实还有很多。
母亲的“谎言”
一天,一个三岁半的小男孩在大街上玩耍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倒了,由于抢救不及时,小男孩的双手和胳膊都被截掉了。
两年过去了,小男孩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但由于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灵活地翻书写字,被学校拒之门外。
每天早晨,小男孩看着伙伴们兴高采烈地从他家门前经过去学校时,便非常伤心地问妈妈:“我没有胳膊、没有手,怎么办呀?”
妈妈爱怜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不要紧的,只要你坚持锻炼,你的胳膊和手还会再长出来的。”
小男孩听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于是在妈妈精心地帮助和指导下,小男孩天天刻苦锻炼,学着用脚洗脸、吃饭、写字,并争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男孩心中满怀憧憬,他坚信只要努力练习,胳膊和手还是会再长出来的,自己的妈妈还会骗自己吗?他一直牢记着妈妈的话。
好几年过去了,小男孩发现胳膊和手还是没有长出来,他有些不甘心地问妈妈:“我的胳膊和手怎么还没长出来呢?是不是我练得不够刻苦?”
这一次,妈妈非常认真地看着男孩的眼睛说:“傻孩子,现在你看看别人用胳膊和手做的事情,你哪一样不会做呀!”
“是的,我的脚都会做,而且有的事情比伙伴们的手做 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塞缪乐·约翰逊(《心灵鸡汤》作著)得还要好呢!”小男孩自豪而得意地说。
“那你说,你的胳膊和手长出来没有?记着,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副坚强的臂膀和一双强有力的手,而这副坚强的臂膀和强有力的双手就在你的心里,只要你愿意它就能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男孩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确没有骗他,经过千锤百炼的胳膊和双手是永远也不会断的!
从此,男孩更加刻苦学习,那再生的胳膊和双手帮他一次次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事业有成,并拥有了自己美满的家庭。
幼小孩子的心中需要播下希望与信念的种子,这是他走向自立的支柱。母亲的“谎言”就是这样的种子。这颗种子告诉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副坚强的臂膀和强有力的双手,那就是我们的信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失去了胳膊和双手并不可怕,只要还有坚定的信念,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狗为什么咬你
一个小女孩因为挑食长所以得非常瘦弱,妈妈十分着急,但由于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不敢直说,妈妈一直在等着机会的到来。
一天,在妈妈带着小女孩散步的时候,一条狗突然朝她们冲过来。小姑娘吓得直往妈妈身后躲,并急切地问:“妈妈,妈妈,狗为什么咬我呢?”
妈妈发觉时机终于来了,便反问道:“孩子,你想想狗最喜欢吃什么?”
“骨头。”小姑娘想了一会儿答道。
“那可能是因为你太瘦了,身上全是骨头的原因吧。”妈妈举重若轻地说。
“那怎么办呢?”小姑娘恍然大悟,又担心狗追过来急忙问。
“你多吃一点东西,长胖一点就好了。”妈妈笑笑说。
令妈妈头痛不已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教子格言
很多家长,在其他方面对孩子关怀备至,但是往往在批评孩子时忽略了一份对幼小心灵的抚慰。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孩子一点小小的过错,就唠叨不止。甚至还有一些父母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嘴上痛快,全然不理会孩子是否承受得了。这样实在是大错特错。
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父母在众人面前说他的缺点,并拿他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较。尤其是一些敏感的孩子,父母要更加注意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最好的批评往往是没有痕迹的批评,不伤害孩子任何自尊的批评。
送牛回牛棚
一次,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将一头牛牵回牛棚,两人一前一后使尽所有力气却怎么也将不能牛牵回去。
家中女佣见两个大男人累得满头大汗,徒劳无功,便上前帮忙。女佣仅拿了一些青草让牛悠闲地嚼食,并一路喂它,非常顺利地就将牛引进了牛棚里。剩下两个大男人在那里目瞪口呆。
聪明小孩宁愿看到人们需要他而不是感谢他。——格拉西安(西班牙著名作家)
听收音机、看电视必先调好频道,否则再好的节目也会因杂音太大而影响欣赏效果。钓鱼用的鱼饵,不是垂钓者喜爱吃的东西,而是鱼最喜欢吃的食物。教育孩子时,也需要投其所好,经常对孩子说他们想听并能理解的话,而不是父母自己想说的话。只有了解了孩子的需要,并针对其需要,说些他们想听的建议和想法,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母女的约定
我女儿玛丽12岁时,正流行穿染得花花绿绿的T恤和磨得破破烂烂的牛仔裤。虽然我小时候曾经历过经济大萧条,家里穷得没钱买新衣服,但我也从来没有穿得如此邋遢过。
一天,我看见玛丽站在门外,正用泥土和石头使劲地摩擦新牛仔裤的裤脚。我心想:“天呀!这可是我花钱买来的新裤子,你居然这样糟蹋!”于是我立刻飞奔出去阻止她,然后又搬出“我小时候怎样清苦过日,现在你却这样不爱惜衣服”的老调,跟她说教了一番。没想到玛丽却不为所动,低着头继续使劲地擦着。我说:“你为什么要把新牛仔裤弄成这样?”
玛丽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回答道:“我就是不能穿新的嘛!”
“为什么不能呢?”
“不能就是不能,一定要弄旧才能穿出门。”
这是什么逻辑呀?新的裤子不能穿,非要搞得像块烂布才行。
每天早晨玛丽上学前,我总会盯着她打量一番,然后叹口气说:“我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
她身上挂着她爸那件旧T恤,上面染满了蓝色的圆点和条纹。而那条牛仔裤更是令人目不忍睹,低腰、裤身紧得像包粽子,裤管经过她的“加工”多了一把须须。她走路时,须须便在后面拖呀拖的。
然而,有天玛丽上学后,我突然像是听到上帝跟我说话:“你记得每天早晨玛丽出门时,你都对她说什么吗?‘我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当她到学校和同学们谈起整日唠叨的古板老妈时,她可有得讲了。你看过其他初中女孩穿着的样子吗?为什么不亲自去看看呢。”
那天我真的开车到学校去接玛丽了,以便观察其他女孩的穿着打扮,结果我发现比她穿得更“惊世骇俗”的大有人在。回家的路上,我向玛丽表示,也许我对“牛仔裤事件”反应有些过度。我趁机跟她提出条件:“从现在起,你上学或与朋友一起出去玩,想穿什么穿什么,我不再过问。”
“太好了!”女儿欢呼起 每个孩子都带来同样的信息:神对人尚未丧失信心。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来。
“不过你和我一起到教堂、逛街或者拜访亲戚朋友以及长辈时,你得乖乖地穿些像样点的衣服。”我继续说。
玛丽没有说话,显然是在做考虑。
“这样做你只需让步百分之一,而我得退百分之九十九,你说谁比较划算呢?”
玛丽听后,眼睛一亮,然后伸出手跟我握了握:“妈妈,就这么说定了。”
此后,我每天早晨快快乐乐送她出门,对她的衣着也不再罗嗦半句。而她和我一起出门时,也会主动装扮得很得体。这个协定让我们母女皆大欢喜。
把美德、善行推荐给你的孩子们,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而不是财富。——贝多芬
“代沟”的故事总是在循环不停地上演。但究竟是孩子错了还是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呢?两代人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父母的观念和想法也要“与时俱进”。
父母总是以为,孩子年幼无知,需要严加看护和教导。其实,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如果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察孩子、理解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多么地合乎情理,甚至常常会发现在某些方面自己还比不上孩子。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因为理解和宽容永远是沟通的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