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庭教育口传书
3563300000034

第34章 人生教育(2)

第一个青年想先玩二十五年,用生命的最后二十五年努力工作偿还,结果他活到七十岁都一事无成,死去时仍然负债累累,他的名字叫懒惰。

第二个青年用前二十五年拼命工作,五十岁时还清了所有的欠款,但也就在那一天他却累倒了,不久便去世了,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名字——狂热。

第三个青年在七十岁时还清了债务,但没过几天便去世了, 一个故事在儿童心理引起的情景,也许比现实的事物更加鲜明、完美,所以讲故事也就是给儿童放幻灯片。——乌申斯基(19世纪俄国教育家)他的死亡通知上写着他的名字——执著。

第四个青年工作了四十年,六十岁时他还完了所有的债务,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成了一个旅行家,地球上的多数国家他都去过了。七十岁死去的时候,他面带微笑。人们至今都记得他的名字——从容。

当年贷款给他们的那家银行叫“生命银行”。

从容,即舒缓、泰然、大度、平和、恬淡的总和。从古到今,对于众多人来说,从容都是一种难得的气度和境界。从容的人,为人做事不慌不忙、不急不慢、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弃。虽然遭遇挫折但不沮丧,虽然取得成功但不狂喜。

从容,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气度、性格和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有节律的、健康的、和谐的、文明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徒步人生,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既不戚戚于贫贱,又不汲汲于富贵。便自会有一份随心所欲的坦然和心游万仞的豁达乐观。

从容,是一种理性、坚忍、气度和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才能举止若定,才能化险为夷,才能宠辱不惊,才能风云在握……。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容是一种对人生的透彻把握,无论何人,只要能以从容的心态面对一切,必能摆脱人世间的是是非非。而也只有这样,才能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人生,善待生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更融洽。和父母相融洽,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反叛了。——斯宾塞(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命。

人生的计划

奥马尔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商人,他的头脑里充满了智慧,而且稳健、博学,为人们所敬仰。

一次,一个年轻人问他:“您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刚一开始您是否就已经制定了一生的计划了呢?”

奥马尔微笑着说:“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才知道制定计划是没有用的。”然后接着说,“20岁时,我对自己说‘我要用20岁以后的第一个10年学习知识,第二个10年去国外旅行,第三个10年和一个美丽、漂亮的姑娘结婚并生几个孩子,在最后的10年里,我将隐居在乡村,过着我的隐居生活,思考人生。

终于有一天,在第一个10年的第7个年头,我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于是我推迟了旅行的安排。在以后的4年时间里,我学习了法律,并且成为了这一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人们把我当作楷模。这个时候我想要出去旅行了,这是我心仪已久的愿望,但是各种各样的事情让我无法抽身离开。我害怕人们在背后斥责我不负责任,后来我只好放弃了旅行这个想法。

等到我40岁的时候,我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了,但总是找不到自己以前想象中美丽、漂亮的姑娘。直到62岁的时候,我还是单身一个人,那时候我为自己这么大一把年纪还想结婚而感到羞愧。于是我又放弃了找到这样一个姑娘并且和她结婚的想法。

后来我想到了最后一个愿望,那就是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下来。但我一直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因为疾病我连这个愿望都完成不了。这就是我一生的计划,但是一个也没有实现。”

“孩子,你现在还年轻,不要把时间放在制定冗长的计划上,只要你想到要做一件事就马上去做。世界上没有固定的事物,计划赶不上变化。放弃计划,立刻行动吧!”奥马尔最后说。 成年人常常把儿童看成心灵空无一物的、有待于他们去尽力填塞的某种东西而已。……其实这是错误的。——教子格言

告诉孩子,人生没有固定的计划和步骤。生活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照上帝刻在大理石上的程序进行的。生命的精彩,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变化莫测和人们勇敢的‘追求。

上帝没有这个意思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到梵高那张小木床以及裂了口的皮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是一位那么有名的画家,他怎么不是百万富翁呢?”

父亲说:“梵高不是百万富翁,他是一位连妻子都没能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又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他童话中所描述的皇宫里吗?”

父亲说:“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简陋的阁楼里。”

上述中的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而他的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伊尔·布拉格说:“小时候我家非常贫穷,爸爸妈妈都是靠出卖苦力为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幸运的是爸爸亲自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

在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战胜恐惧的机会,长大了就会有99次战胜恐惧的可能。——罗斯福

造物主常给高贵的灵魂赋予卑贱的肉体,就像在生活中,人们总爱把最珍贵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一样。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最简单而有趣的方式让孩子接受这样的一个简单而最重要的人生道理:不要因为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更不能因被别人歧视而消沉,因不被人赏识而苦恼。

我们有时不能准确而生动地阐明一些简单的道理,空洞的道理也不易被孩子接受,不妨在工作之余,带孩子四处走走,让孩子长长见识,这样的教育要比简单的说教深刻得多。

保持本色

有一个叫卡丝·黛莉的女孩,一直想当个歌手,但非常不幸的是她长了满口暴牙。

第一次公开演唱时,为了遮掩那些暴牙,她一直试图用上唇盖住突出的门牙,看起来非常滑稽可笑,结果当然以失败而告终。

演唱会上,有个人听了她的演唱后,觉得她非常有天赋,便坦率地告诉她:“我知道你不喜欢自己的牙齿,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大胆地张开你的嘴巴,只要你自己不以为耻,观众是不会在意的!”

卡丝·黛莉接受了他的建议。在此后的演出时,她不再关注自己的牙齿,唯一关心的只是观众。经过努力她终于成了著名的歌星。

后来,当记者问她是怎么克服自己的缺陷时,她说:“既然命运让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平等地赋予了我们每个人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想要做一个富有个性和追求快乐的人,就不要随波逐流,总是羡慕他人优点,厌恶甚至掩饰自己的缺点,而应该保持自己的本色,依照自己的条件去充分发挥,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摆脱自卑的阴影,而且还会享受到许多从未想过的幸福,而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格外成功。”

其实,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色。每一位成功者,不外乎就是保持了自己的本色,并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孩子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做一丛灌木吧;如果孩子不能成为一丛灌木,那就做一株小草吧。关键是要让孩子记住,他就是他,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人也不可能替代的。没有朋友的童年是不幸的。对于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他们孤独的心理比任何一代人都强烈,他们求友的欲望比任何一代人都迫切。——卢勤

放轻松些

从前,有一位年轻人和他的父亲共同耕作一小块地。每年他们都会把蔬菜装满那辆老旧的牛车,然后运到附近的市场上去卖。二人虽是父子,但性格却迥然不同:父亲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年轻人却生性急躁,凡事都追求效率。

一天清晨,父子二人套上牛车,载着一车子的货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儿子心想如果他们能走快一些,日夜兼程,第二天清早便可到达市场。于是他用鞭子不停地催赶着老牛,希望能够走快一些。“放轻松点,孩子,”父亲不慌不忙地说,“这样你活的时间会长一些。”

“如果我们能比别人先到市场,那我们将更有机会卖好价钱。”儿子反驳说。

父亲不再说话,只把帽子拉下来遮住双眼,然后睡着了。年轻人非常不高兴,更加催促牛走快些,固执地不愿放慢速度,他们在四小时内走了四里路,在走到一间小屋前面时,父亲睁开双眼微笑着说:“这是你叔叔的家,我们进去打声招呼。”

“我们已经慢了一个小时啦。”儿子着急地说。

“那再慢几分钟也没什么关系。我和你叔叔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有见面的机会。”父亲慢慢地回答。

儿子生气地等着,直到两位老人不紧不慢地聊了一小时,才再次启程。这次轮到父亲驾驭牛车了,在一个岔路口,父亲把牛车赶到右边的路上。

“左边的路更近一些。”儿子说。 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文明。——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我知道,”老人说,“但右边路上的景色更好看一些。”

“你怎么一点都不在乎时间?”年轻人有些不耐烦地说。

“我当然在乎啊,所以我喜欢看美丽的风景,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蜿蜒的道路穿过漂亮的牧草地和野花丛,经过一条发出淙淙流水声的河流。但这一切年轻人都没有看到,他内心里非常焦急,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么美丽。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宽广、漂亮的大花园,父亲把牛车停了下来,他深吸着芳香的气味,聆听着小河的流水声,然后说:“我们就在这里过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