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庭教育口传书
3563300000017

第17章 学习教育(4)

“班上的同学总是嘲笑我的破衣服,使得我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和思考。”卡耐基有些激动地说道。

妈妈静静地看着儿子,缓缓地说:“孩子,事情的关 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教子格言键不在这里,你为什么不想想办法让他们因为佩服你而尊敬你呢?衣服破不破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力量,你应该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

妈妈的话深深地启发了卡耐基。此后,他学习更加刻苦、努力,终于以出色的学习成绩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而同学们再也不耻笑他的破衣服了。

一针见血地向孩子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适时引导并启发孩子,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做父母的职责。这需要父母拥有正直与智慧的力量。

让孩子教我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却显得很精神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您在教育孩子

上面,有什么好办法吗?”

他笑一笑说:“我的方法跟其他父母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

他说:“是啊,我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是,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就想了一个办法——等孩子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跟着他们一起学。孩子每天从学校回来后,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他们做作业的时候,我也在旁边做作业,我不明白的就问他们,他们不明白的就问老师,这样他们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劲头不知有多大,哪怕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他们也不动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慢慢地上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说得我连连点头:“这个办法非常好啊,你这样做实际上是给孩子们做了一个爱学习的榜样,而且在家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我逐渐意识到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通常由于成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使儿童很容易受到伤害或遭到压抑。——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

也许你也像上述的父亲那样,自己并没有教孩子学习的能力,但又心存不甘,但最起码可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孩子爱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行为都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孩子,如果你希望孩子怎样,那作为孩子的父母,最好首先做到。

自然地养育孩子

乔治是个典型的恐龙迷,从3岁起就对形状怪异的恐龙情有独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恐龙越来越着迷,看到恐龙玩具要买,见到恐龙书籍也要买,而且还一定要弄清楚每个恐龙的名称才行。这样,家里大大小小的恐龙玩具大概就有上百个,恐龙书籍也有不少。对于乔治如此着迷恐龙,妈妈并没有烦恼,因为妈妈想让乔治在爱好恐龙的同时与积极学习知识联系起来。

首先,妈妈和儿子查书,找出每个恐龙的名字,然后妈妈把这些名字用卡片写出来,挂在相应的恐龙的脖子上,让乔治在玩的时候认认和读读。不久,乔治就能记得和认得大小恐龙相应文字的名字了。

然后,在每天睡觉前,妈妈都对儿子讲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大部分是有关恐龙的介绍),在听故事的同时,乔治渐渐懂得了一些恐龙史前的知识。

此外,妈妈也常与儿子玩恐龙幼儿园的游戏。先把恐龙分类,按名称,大的是恐龙爸爸和妈妈,小的是恐龙宝宝。恐龙爸爸和妈妈每天送恐龙宝宝上幼儿园(一个用积木搭成的幼儿园),到了幼儿园,恐龙们要互相打招呼。接着,由乔治老师教恐龙宝宝读书,算术和认字。放学后,恐龙爸爸和妈妈再来接恐龙宝宝。有时候,乔治会想象恐龙宝宝今天打架了,要承认错误后,才能让爸爸妈妈接回去等。

妈妈还借着乔治爱恐龙,自编了数学应用题让乔治算,与乔治共同编一个恐龙的故事,当然也会把乔治编进故事里。这样,每次乔治都表现出极大的兴 我从小就不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正因为如此,我的个性才得到了发展。——巴尔扎克趣。

在不知不觉中,乔治就学到了许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很多。慢慢的,乔治开始喜欢学习其他东西了。

对于游戏,许多父母还没有正视它的价值和作用。有些父母禁止孩子玩游戏,强迫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学这学那,等到上了小学、中学,不少孩子已经感到疲惫不堪,并且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容易被扭曲。同时,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减少了对幼儿的发展来说很重要的游戏及各种各样的体验机会,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其实,父母完全可以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适当增加孩子学习的内容,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因为,自然更能使孩子茁壮成长。

破旧的古竖琴

医生亨德尔希望他的儿子韩德尔将来成为一名律师,于是,他千方百计地阻挠儿子对音乐的爱好。但是,韩德尔偶然间得到了一把破旧的古竖琴,并在一间茅草屋里秘密地练习。

一次,亨德尔在威斯菲尔德公爵的陪同下外出,他让儿子也一同前往。在一个小教堂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韩德尔在乐器旁流连忘返,小韩德尔在那里自得其乐地进行了一场个人演奏会。

公爵碰巧听到了演奏声,感到非常奇怪,是谁通过那些组合并不恰当的乐器弹奏出如此悦耳动听的声音呢?

当韩德尔被带到公爵面前时,公爵并没有责怪他随便乱动乐器,反而高兴地称赞他的演奏水平,并说服了韩德尔的父亲让韩德尔自然地成长。

后来,韩德尔的成就让父亲和公爵乃至周围的邻居们都觉得吃惊,他们都称他是“一百年和一百个地方才会出一个的天才”。然而,这位天才起初是从一把破旧的古竖琴开始成长 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的。

当一个人在孩提时期就找到了他的方向,那么他是幸福的。做父母的不要埋没孩子真正的期望和爱好,不要把孩子的天赋视为反常、幼稚,不要把“有棱有角”的孩子推进圆滑的深洞,从而使他们丧失其实最有价值的天性。因为孩子的聪明才智不只表现在课堂上或者写作文和算数学题上,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有孩子的智慧在闪烁。

从长远来看,那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自己复制品的想法,一般都是狭隘的、自私自利的。因为“你努力地想把孩子变成第二个你,可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你就足够了”。

细线

上手工课时,孩子们经常需要把大张的纸裁成小片。老师一再要求孩子们用刀子裁,说这样裁好的纸张会更齐一些。但是,由于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并没有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他们不用刀子,却喜欢把纸对折一下,在纸缝中放一根细线,然后用一只手压住,另一只手只需轻轻一拉,一张纸就被分为两半了。

在为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感到欣慰和惊讶的同时,我感觉到了另一种更大的震撼!

不要用条条框框限制孩子思维的空间,面对同一件事情,积极鼓励孩子寻找解决的办法。不要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大人的方法是最好的,而事实上,孩子有时会给你更大的惊 循规蹈矩的儿童,长大成人以后必然会成为俗物。——塞德尔兹(著名心理学家、“自由教育”倡导者)喜。

孩子的思维

英国某家报纸曾经举办过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兴亡命运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的人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

第二位是核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

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粮食,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饥荒而亡的命运。

然而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的两人得以活存,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

问题刊出后,由于奖金数额庞大,信件如雪片般飞来。在这些信中,每个人都竭尽所能,甚至天马行空地阐述他们认为必须丢下哪位科学家的宏观见解。但是,最后巨额奖金的得主却是一个小男孩。他的回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是最能切中问题的关键。因为他们最单纯,也最不受凡俗的影响,思考问题也最直接。其实,孩子身上有很多的发光点,我们不妨放下所谓的架子向 淘气是孩子独立个性和聪明才智的体现。——斯宾塞(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