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3561000000023

第23章 拍——感情是拍出来的(1)

“二流人才用一流人才”,这是中国企业界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据一份人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位头脑出众、业务过硬的人士中,就有67位因人际关系不畅而在事业中严重受挫、难以成功。他们共同的心理障碍是:难以启齿赞美别人。”精通“拍”术,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小人手段。但在今天,它却是一项与人相处的重要本领。

多准备几顶“高帽子”

赞美别人是无本的投资,巧给别人“戴高帽”,更是无形的买卖,以无形化有形,此中妙处,有无穷之利。

赞美的话不要钱,但值钱。法国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真诚的赞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获得友情的有效方法。

人都有显示自我价值的需要。真诚的赞美不仅能激发人们积极的心理情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一句轻轻的赞美,能使别人如沐春风。还能使被赞美者产生一种交往的冲动。既取悦别人,又使自己如愿以偿。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

◆切勿吝惜溢美之词

拿破仑·希尔认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即使是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语言夸奖别人,对于你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事,但对于别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凡响,它可以使别人愉悦,使别人振奋甚至可以因为这句话而改变自己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赞美是最大的慈善。

在卡耐基的沟通培训班上,有一位来自匹兹堡的学生,他叫比西奇。比西奇似乎显得特别的笨,在每个方面都似乎差人一等。因此,他感到很沮丧。他终于带着失望的心情来到卡耐基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我想退学。”

“为什么?”卡耐基奇怪地问。

“我……我感觉比别人笨多了,根本学不会你的教程。”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比西奇!”卡耐基说:“在我的感觉中,这半个月来你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个勤奋而又成功的学生。”

“真的是吗?”比西奇既惊喜又疑惑地问。

“真的是这样的!照着这样发展,到毕业时,你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的。”卡耐基继续说,“在我小时候,人们都认为我是个笨孩子,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忧郁!后来,我摆脱了忧郁,同时也摆脱了‘笨’。你比我当年强多了!”

听了这番话后,比西奇内心深处升起了希望。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卡耐基的尽心指点,学完了全部教程,毕业成绩虽不是很优异,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

比西奇毕业后,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小的肉联厂。不久后,卡耐基听说他的生意进展得不是很顺利,又及时写信鼓励和夸奖他说:“我觉得你办肉联厂的念头相当不错,这是个很有前途的机会,你一定会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巨大成功的。”

比西奇苦闷之余,收到这些信后,深受鼓舞。他同时下定决心,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信赖,他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不退缩。后来,比西奇成功地打开了局面,成为一位颇具实力的企业家。

◆会戴“高帽子”与事业兴旺有很大关系

赞美别人是无本的投资,巧给别人“戴高帽”,更是无形的买卖,以无形化有形,此中妙处,有无穷之利。

常言道:十句好话能成事,一句坏话事不成。高帽子谁都喜欢戴,恭维话人人都爱听,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恰如其分的恭维让人精神愉悦,同时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

世界“化妆品女王”玛丽·凯就极善给人“戴高帽”,以她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中,赞美的艺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一次,公司新来的业务员在跑营销屡遭失败后,对自己的营销技能几乎丧失了信心,而且他担心业绩不佳会导致饭碗不保。玛丽·凯得知此事后,找到这位业务员并对他说:“听你前任老板提起你,说你是很有闯劲的小伙子。他认为把你放走是他们公司的一个不小的损失呢。”

这一番话,把小伙子心头那快要熄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了。他重新振作起来,冷静地对市场进行了研究分析后,终于使自己的营销工作出现了突破,获得了成功。

其实玛丽·凯根本就没有与这位业务员的前任老板谈过什么话,但这顶“高帽子”却神奇地让他找回了自尊与丢失的自信,最终获得了成功。

扣高帽确实有神奇的功效,但要讲究扣的方式,扣的技巧,扣的方法。

首先,恭维别人讲究实际,同时要有旁敲侧击的能力。假如有位政界要人很有政绩,但他的诗写得也可以,你想恭维他时就撇开恭维他的政绩转而恭维他所写的诗,效果也许更佳。对普通人,恭维他的劳动成果就使他欣欣然。一般来说,恭维那些鲜为人知,他本人羞于启齿、内心又极度想让别人津津乐道的东西,他顿时会精神大爽,效果极佳。

其次,言不由衷的话千万别说,恭维别人的短处会使人认为你在嘲笑他,并且会认为你是一个浅薄无知的人。

拿破仑·希尔认为,恭维别人的度是:一不可恭维过多;二不可不切实际地恭维;三不可乱恭维。这应该可以作为给人“戴高帽”的三大原则。

◆信赖是最好的赞美

你欣赏对方的才能与品德,你才会信赖他,才会把非常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对方从你的信赖中感受到的赞美,甚至超过你直截了当的溢美之词。

美国《福布斯》杂志因推出“全美400首富排行榜”而蜚声世界。它的几任老板都是很有亲和力的人,他们的领导风格是:完全信赖,大胆任用,对员工的优秀表现给予真诚的赞美。在这里,哪怕新来第一天的人,也能在他的职权之内按自己的意愿工作,而不会受到任何干涉。如果干得好,其收获是丰厚的奖励和令人惊喜的赞美;如果干得不好,那是自己的问题,即使被开除,也没有人会产生怨言。

以赞美进行激励是《福布斯》传统的管理方式,它的第一任老板柏地·福布斯曾说:“一般人一被夸奖,就算他没那么好,他也会因此尽力做好的。”本着这种理念,他从不吝于赞美那些值得赞美的人。

《福布斯》的第二任老板布鲁斯·福布斯是个很有魅力的人。他和员工关系很融洽,深受大家的爱戴。在每逢发圣诞节奖金时,为了避免给人以施舍的印象,他会走到每个人的桌子的面前——连邮递室的员工也不漏掉,一一握住他们的手,真诚地说:“如果没有你的话,杂志就不可能办得这么好!”这句话让每个人都感到心里暖洋洋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第三任老板马孔·福布斯也极善赞美之道,并且运用得很巧妙。有一年,《福布斯》决定扩大版面,工作任务骤然加重。由于人手少,加上管理不完善,工作显得很忙乱,往往是稿件送印的当天,版面还错误百出。马孔·福布斯全权委托杰夫·克里斯比改善管理。克里斯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终于使杂志社的各项工作变得井井有条。

不久后,在一家餐厅聚餐时,一名高级主管抱怨他们的公司工作杂乱无章,问题多多。马孔·福布斯马上回头对克里斯比说:“杰夫,你快告诉他你是怎么解决我们杂志问题的吧!”这意思是说,杰夫·克里斯比是这方面的专家,如何解决管理,只有他最有发言权。

后来,克里斯比感叹道:“马孔最会找机会赞美别人。”

现在,《福布斯》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杂志之一。它的成功,当然不是赞美的结果。但因赞美激发出的工作热情和公司成员的绝对忠诚,确实对《福布斯》的健康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赞美之词能够将自己的善意迅速传达给对方,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每一个地方都有可赞美之人,每一个人都有可赞美之处,只要你乐意运用这种方法,你的“高帽子”可以灵活地戴到任何人头上。那么,你的人际关系将畅通无碍,无处不可得人而用。

一“拍”值千金

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赞美身边的人和事,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权利,是幸福快乐的源泉,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日本东京的国民素质研究会在总结自己国家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时说:“我们日本国民的一大优点是,对外人不停地鞠躬,不停他说好话。可以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是日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欣赏所产生的力量足以强壮一个民族,振兴一个国家。那么,它更可以鼓舞我们身边的人,并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和谐。

◆拍出来的清华大学生

有一位母亲,在参加上小学的儿子的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班上50名学生,你的儿子考了47名,如果再不努力的话,怕是跟不上了。

这位母亲回到家后并没有责怪儿子不努力,而是对儿子说:老师说了,你的基础并不差,这次考试可以考得更好些。你很聪明,只要你稍加努力,就能赶上你的同桌,这次他考了21名。

第二天,儿子起得比往日都早。吃过饭就背着书包去上学,一幅急于求战的样子。这在平日可不多见。

儿子上初中了,母亲在家长会上等老师叫她的名字。因为儿子一直在差生的行列,可到最后也没有叫到她。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以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没什么希望。母亲落泪了!回到家,她对儿子说:老师今天跟我说,你很聪明,如果你现在努力的话,考重点还是很有希望的。

那以后,儿子果然很用功,竟然真的考取了重点。

到了高考发榜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去学校一趟,她有预感,儿子一定考取了清华大学。因为在这以前,她对儿子说过,你很聪明,只要你努力,就能考上清华大学。

儿子回来了,果然手里拿着清华大学招生办的大信封。一进家门,儿子就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哭着说:“妈妈,其实我知道,以前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老师并不认为我聪明,只有您欣赏我……”母亲也哭了,任由着泪水打湿了那个大信封。

在母亲的欣赏和鼓励下,儿子一步步地走进了清华校门。欣赏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任何人都不会排斥真诚欣赏自己的人,如果你没有别的方法来改变你的下级,你的爱人,你的孩子,那么,你可以改用欣赏他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拍出来的歌坛明星

有一个女孩,很有艺术天赋,从小就登台演唱,在音乐界小有名气。父母送她到巴黎一位青年名师那里学习深造,以便提高专业素养,为未来的演唱事业奠定基础。

几年后,女孩与青年教师的感情日益深浓,成了恋人。关系的变化并未使青年教师放松对她的学习要求。青年教师是个非常敬业的人,音乐造诣很深,她的每一个小小的过失都别想逃过他的耳朵。每一次演唱,他都能挑出不少缺点,并提出新的要求。她发现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他的要求,渐渐地她失去了信心。每次登台演唱,她刻意追求技巧的完美,结果反而失去了天赋的神韵。听众们觉得她的演唱很乏味。行家们也评论说,她的演唱技艺大不如前。

女孩彻底失望了,终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嫁给青年教师,专心做一个家庭主妇。不幸的是,几年后,青年教师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她成了一名漂亮寡妇。

一天上午,她站在窗前哼着一首少女时代爱唱的歌。想起昔日快乐的时光,她恍然如梦,越唱越忘情,泪流满面。这时,一位推销员想向她推销商品,站在门口,被她的歌声迷住了。然后,他敲开门,由衷地赞美道:“你唱得太棒了!我从来没有听过如此动人的歌声!”

她很高兴。因为她已有很多年没有听谁夸赞过她唱歌了。她听到的只有批评。于是,她慷慨地买了他不少商品。推销员惋惜地问:“您的歌唱得这么美妙,为什么不去音乐厅唱歌呢?”

她忧郁地说:“没有人请。”

推销员自告奋勇道:“我可以为你安排。”

果然,不久后,推销员为她安排了一次演唱会。演出这天,推销员抱着一大束鲜花,带了一大堆朋友来助兴。听到阵阵喝彩声和鼓掌声,她越唱越兴奋,越唱越好。

这次的演唱会开得成功极了!此后,不断有人来聘请她参加演唱会。每次演出,推销员都要抱着一捧鲜花来助兴。后来,她成为名闻全欧洲的歌唱家,并且做了推销员的妻子。

你看,一个只会批评的内行险些扼杀了一位天才;而一位懂得赞美的外行却拯救了这位天才。这就是说话的艺术!这就是赞美的力量!

美国《幸福》杂志下属的名人研究会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其中9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顺畅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其中最核心的课程是学会赞美别人。”

假如你希望人际关系畅通,假如你希望受到大家的欢迎,假如你希望事业顺利,多练习一下赞美的艺术吧!

逢人先说三个“好”

大千世界,谁能穷尽变化之道?某个看似不相干的人,也许正是自己的福星呢!某个现在不相干的人,也许日后能主宰自己的机运呢!所以,逢人先说三个“好”,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先把道路留出来,然后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逢人先说三个“好”,是一种很实用的做人经验。

当今社会许多人自以为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小气到一个“好”字也不肯说给人家,总是皱着眉头,只顾审视人家的短处;或者歪着嘴巴说几句风凉话,这样的人难成大事。

说一个“好”字不用花钱,却能给对方带去一份善意,一份欣喜。当你送出这份“厚礼”,人家极有可能回报你一个惊喜。

◆好运伴随“好”字来

欣赏别人是一种习惯,能够逢人先说三个“好”的人,往往心地善良,对人不抱恶意。这样的人也往往招人喜欢,别人也乐意帮助他。那么,他的事业肯定会比一般人做得更成功。

一家生产装载机的公司,有一位年轻的“王牌”推销员,他的销售额几乎跟其他推销员的销售额加起来一样多。可是,论学历,论经验,胜过他的人比比皆是;论口才,论相貌,比他强的也大有人在,无论讲哪一条,他都不应该那么突出。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只好酸溜溜地得出一个结论:这小子运气好,走到哪里都能捡到生意。

那么,这位年轻推销员为什么运气好呢?他是怎样“捡”到生意的呢?还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吧!

有一次,他去某地联系业务,当晚住在一家名叫“天河”的小宾馆。他觉得这里的服务各方面挺不错,心里就盘算:在这个小地方,有此等服务水准,也很不容易了,我要为他们说几句好话,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他看见柜台上有一个留言簿,便拿来写上一首“打油诗”:天河宾馆质量好,接待热情又周到,住进天河如到家,真好!

服务小姐看了挺新奇,也挺高兴,主动跟他攀谈。年轻人又趁机夸她几句,并递上自己的名片。服务小姐看他是卖装载机的,就说:“我有个亲戚在一家公司,他们兴许用得上你们这种机器,你可以去看看。”

当下,服务小姐写了一张字条,让年轻人去找她的那位亲戚。

年轻人大喜,拿着小姐写的字条,兴冲冲地找到那家公司。没想到这家公司还真的用装载机,而且他们以前用的装载机老出问题,正想换牌子,年轻人来得正逢其时。就这样,他又多了一个大客户。

大千世界,谁能穷尽变化之道?某个看似不相干的人,也许正是自己的福星呢!某个现在不相干的人,也许日后能主宰自己的机运呢!所以,逢人先说三个好,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先把道路留出来,然后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好”字带来百万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