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3561000000014

第14章 演——形象是演出来的(1)

魅力的好处在于,它能使人们自动向你身边集结,成为你干大事的资本。它比依赖金钱和规则结成的伙伴关系更牢靠。“明星是被塑造出来的,不是自然天生的。”一个人的魅力离不开形象的完善与人格的修炼,它要从人性人情出发,放弃自己的傲慢、偏见和虚荣,迎合他人的好恶情感,进而达到吸引他人心灵的目的。

想做成功者,先像成功者

有些人认为:“在我获得了所追求的事业成功之后,我就必然拥有成功的形象!”但很遗憾,生活中的事实并非如此,你必须在取得你所期望的成功之前,塑造成功者的形象,培养你良好的气质。

有些人身上好像具有一块磁石总是能深深地吸引追随者,激发起人们的狂热情感,驱使着人们按着他们指引的方向行动。这种巨大的、宗教般神秘的感召力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似乎是天赐之物。其实这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成功者的气质。

2001年5月,耶鲁大学学生选中了希拉里做他们班级的发言人。她激励毕业生们,“要敢于竞争”“勇于关心”。大多数学生把她视为行动的楷模。2001届毕业生格兰特·查文说:“15年之后,我仍会记得希拉里·克林顿在我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而不会记得那些所谓的桂冠诗人之类的角色。”希拉里·克林顿为什么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就因为她具有了成功的气质。这种气质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这群追随者。

有人说,希拉里·克林顿毫不逊色于她名震四方的丈夫比尔·克林顿。她一就任纽约的参议员,就一改贤妻良母的形象,穿上了富有个性的时装。在参议院,她时而在民主党领袖汤姆·达施勒的麾下奔走,时而去会晤共和党人约翰·沃纳和迈克·德怀恩,游说他们支持她的全国教师招募议案。如果没有那一头动人的金色短发,人们定会淡忘她的性别。

民主党的肯尼迪参议员对希拉里的评价是,“她以一个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政治领导人的面目出现在参议院,她有自己的观点,工作努力,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赢得了所有人,包括过道那一边的人(即共和党人)的尊敬。有些人曾等着看她的笑话,可最终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们喜欢上她了。”

一位参议员的助手说:“她总是在含笑点头。看到她的微笑,会使人们觉得,当有人大骂她的丈夫克林顿时,她也会和那人拥抱。”这就是一种成功者的气质,希拉里凭借着这种独特的气质,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佩。

一个人只要具有了成功者的气质,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你不见某些人,无论他的职位如何,不管他站在哪里,他总是能吸引一群人围绕在他的周围,不管他的头衔是什么,总是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渴望结交认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了能够鹤立鸡群的特质——成功者的气质。

◆“明星是被塑造出来的,不是自然天生的”

有些人认为:“在我获得了所追求的事业成功之后,我就必然有了成功的形象!”但很遗憾,生活中的事实并非如此,你必须在取得你所期望的成功之前,塑造成功者的形象,培养你良好的气质。

好莱坞最成功的演员肯克莱屋说:“明星是被塑造出来的,不是自然天生的。”无论一个什么样的成功者,演员、体育明星、学者、领导、乃至美国总统,他们所具有的成功者气质,无不是靠自己的意愿努力塑造出来的。

据说美国总统竞选,都要请专家为自己精心设计形象,搭配衣着、领带,设计发型、整饰面容,为的是给选民留下精神焕发、可以信赖的强烈印象。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了给人留下值得信任的印象,向“形象专家”请教,改变原来在英国政坛初露头角时,又细又尖、毫无动人的声音。开始以雄浑有力的音色在国会“舌战群儒”,成为有“铁娘子”之称的女首相。

为了让自己也具有成功者的气质,我们不妨听听人际专家的建议:

必须要有强烈的动机,必须对魅力有强烈的渴望。

必须循序渐近,从外表开始着手。虽然说不应以貌取人,但无可否认,外表有时可以左右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学会放松,自由抒发情绪。拥有一颗开放真诚的心,随时与人做情感的分享与交流,会让生活更有趣,而且让别人更容易接近自己。

多聆听观察别人。在人多的场合,随时注意别人谈话时的声音与表情。你不妨想像自己是大侦探福尔摩斯在办案,仔细地研究别人的一举一动,可增加自己对他人情绪敏锐度的掌握。

强迫自己与陌生人交谈。排队买票、问路、到商场购物、候车等,都是不错的时机。

即兴演讲。你可以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最好把过程录下来,作为改进的参考。人们之所以拒绝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多半是由于害羞及缺乏自信。如果你能随时面对各种话题不假思索地谈话,将是你提升魅力的本钱之一。

尝试角色,体验生活。很多魅力人物,都是生活经验丰富的人,生活帮助他们培养出开阔的眼界。以罗斯福总统为例,除了当总统以外,年轻的时候他还曾经当过牛仔、士兵、警察局长、律师、作家、新闻记者。

走向人群,实际投身于各种社交场合。虽然说,你可以借着不同的观摩练习来磨练技巧,但是,正如欧吉瑞博士强调:“惟一能让你成为一流球手的最佳途径,便是直接走进球场,面对着强劲的老手捉对厮杀。”

◆丑而自信者,比美而不自信的人更有其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地指出身边谁有“魅力”,谁没有“魅力”。因为有魅力的人通常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是一个很多人都愿意见到的人,很多人都愿意与它相处,因为他能使你感觉很好。有魅力的人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他感染你,吸引你,使你羡慕,要你模仿!

那么魅力究竟来源于何处呢?有些人认为:魅力来自一个人外表的容颜,因为它给人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一个打扮得体的人是有魅力的,因为这可以表现出他的品味。一个有幽默感的人是有魅力的,因为与他相处很愉快。然而这只是魅力的表现形式,并不是魅力的源泉。

有一位学者曾调查过不少女性,让她们回答男性的魅力应表现在哪一方面,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相同的——自信。男性的魅力不在于容貌,不在于健壮,不在于高矮,也不在于所谓“男子气”,而是自信。

心理医生罗西诺夫说,“你愈对自己有信心,就愈能造成一种你很能干的气氛。”你的态度全部反应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

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约翰·肯尼迪和理查德·尼克松进行电视辩论。在那之前,许多政治分析家都认为肯尼迪处于劣势。他年轻,很不出名,波士顿口音重。但是,在荧光屏上,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心平气和,说话很快却轻松的人,面孔新鲜而讨人喜欢。在他旁边,尼克松看起来饱经风霜,但却有些紧张、不自在。这次辩论,这种在美国大众面前的推销,改变了大众的看法,他们转而喜欢肯尼迪。

在当代女性眼中,有自信心的男子最有魅力,作为女子,谁不希望自己能与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共同生活,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终身伴侣是一个坚毅,刚强,不畏任何艰难困苦,敢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取的强者?谁又愿意与一个怕苦怕累,对生活毫无信心,悲观失望,浑浑噩噩的男人相依为命?

一位女大学生说道:“只要一看他的眼睛,我就知道我是否应该爱他。”一位女医生也说:“如果他的眼睛老是在转动,那说明他肯定不敢和我对视,那他就不配成为我的心上人。”可见,自信是男子魅力之源。

自信对女性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一位哲人所言:“丑而自信者,比美而不自信的人更有其魅力。”一个女人的长相、身材、服饰等散发出的魅力,只是一种外表之美,并非女性魅力的全部。而真正具有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一个女人的信念、学识、品德、聪慧、能力、气质等内在之美。

要舍得在形象上投资

心理学认为,在公众场合人们总是趋近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

人好不好,先看相貌;商品好不好,先看包装;公司有没有实力,先看门脸。虽然人人都知道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还是会根据表面现象得出第一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第一印象7秒钟可以保持7年,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外表形象是实力的象征

一个人的仪表是最先被对方的感官感知的,是彼此交往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别人要获悉你是怎样一个人,首先注意的就是你的仪表。心理学认为,在公众场合人们总是趋近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

罗蒂克·安妮塔是一个浪漫、个性独特的女人。她很漂亮,但在衣着打扮上却很随意。她觉得没有必要为迎合世俗的审美观而浪费自己的时间。直到她因此受到一次挫折后,才改变这种观念。

那时候,安妮塔已经是两个女儿的妈妈,为了养家,她跟丈夫商量,想开一家出售天然化妆品的商店——“美容小店”。

但是,美容店需要4000英镑资金,他们却没有足够的钱。安妮塔决定去向银行贷款。

这天,安妮塔上身穿一件旧T恤衫,下身穿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背着小女儿,拉着大女儿,闯进了银行经理的办公室。她绘声绘色地向银行经理介绍自己的创业构想和以及“美容小店”的未来远景。银行经理一瞧她的衣着打扮,便估计到了她的经济状况,马上拒绝了她的贷款请求。他担心她将来没有偿付能力。

安妮塔失望而归,向丈夫抱怨那个银行经理的铁石心肠。她说:“我带上女儿都没有打动他!”

丈夫比较理智,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必须遵循世俗的游戏规则。银行是一个投资机构,不是救济所,在这里,T恤衫和牛仔裤是没有说服力的。”

于是,他陪安妮塔去时装店购买了西装,还请一位会计师写了一份不同凡响的可行性报告,另附有预估的损益表及一大叠文件附页,连同自家的房产证,都装在一只精美的塑料卷宗夹里。然后,他们衣冠楚楚地又去了那家银行。这回他们没费口舌就得到了贷款。

这件事使安妮塔意识到形象与事业成功的关系,她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与商店的形象。后来,她把“美容小店”开遍了世界各地。

通常来说,人们更愿意跟实力比较强的人打交道。这不是“势利”,而是现实的需要。个人形象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一个人的实力:经济实力与个人素养。所以,不要埋怨别人“只认衣裳不认人”,还是好好在自己的形象上多投资一点,然后自信地站在别人面前吧!

◆包子好卖还在褶上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不修边幅、肮脏邋遢的人。而一个衣着整齐、合体入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此人做事细心,有条有理,进而会想到这个人有责任心,有能力完成这样或那样的工作。

张宏毕业于某大学文秘专业,不但学业成绩优秀,在校期间还常有散文、随笔见诸报端。他的理想是去政府机关做一名公务员,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张宏就精心地做着报考公务员的准备。公务员考试那天,张宏很快、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所有的答卷,走出考场时心里阳光灿烂。

考试结果公布了,张宏果然考得不错。

没多久,用人单位通知张宏去面试。张宏很自信,因为他已将那些面试技巧背得滚瓜烂熟,到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就是了,况且,他在系学生会做了几年宣传部长,已练出了不错的口才。他自信能顺利通过面试关。

可是张宏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最后会栽在一个小小的“细节”上。

面试定在上午8点30分。这天早上张宏偏偏睡过了点,睁开眼看表,已经7点40 分。他赶快起床,慌慌张张地穿好衣服,胡乱地套上袜子,在水龙头下抹了一把脸后,一口气跑到校门口拦了辆出租车就往面试地点赶。赶到面试地点,正好8点30分,张宏重重吁了一口气。

他还没来得及平息一下慌乱的心情,就听见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被领进一间办公室。办公室的条桌前坐着5位面试官,张宏走进去时,发现几位面试官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脸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表情。这让他拘谨起来。

张宏刚在椅子上坐下来,便发现主考官的眼睛在他脚上扫了一眼,随后皱了皱眉头。他有点不知所措,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脚,发现穿错了袜子,左脚上套了一只白袜子,那是昨天晚上换下来随手仍在床边的,右脚套着一只黑袜子。他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面试官只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面试就结束了。就在他要出门时,坐在中间的主考官提醒他说:“小伙子,你上衣的纽扣扣错了。”他低头一看,西服的第三颗扣子扣进第二个扣眼,他的脸又一次羞得通红。张宏知道自己完了,机关工作要求严谨精细,可自己的粗心、邋遢让面试官一览无余。

走出那座灰色的大楼,张宏突然明白,自己的命运其实在前30分钟就被决定了,在他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刹间就被决定了。祸根就是那该死的袜子!那该死的扣子!

仪表是一张公开的名片,你无须介绍,别人心中就早已有了一个印象。我们的外表非常要紧,而且永远不可忽视。

◆不要低估服装语言

有人曾在一所大学选了68个自愿者参加试验,这些应试者的外貌、口才及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差异不显著,但服饰衣着却差异显著,实验要求这68人分别征求四位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的意见,以期得到他们的支持。

结果,衣着整齐者较之邋遢者,更易得到陌生人的青睐,给人留下好印象。

居里夫人这位科学界的精英,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位把奖章当玩具给孩子玩的女科学家,同时她也是一位不修边幅的女性,她认为形象并不重要,不应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应该把时间用于搞科研上。

有一天,居里夫人应邀参加一场新闻发布会,是关于她们的研究在最近取得的重大突破的事。

她全身心地投入在实验里,把参加发布会的事给忘了,后来还是发布会组委会的电话使她想起了这件事。

她赶紧去参加发布会,根本没有顾及自身形象。可当她赶到了新闻发布会的大门口时,被保安拦住了,对方把她当成了流浪者,不管她怎样说都不让他进去。

居里夫人焦急万分,她不顾一切地大喊起来。后来组委会的组织者出来,才为他解了围。

居里夫人进去会场,这时新闻发布会已经开始了。她拿起麦克风就讲了起来。

听众见到一个蓬头散发、穿着邋遢女人竟然如此放肆,以为有好戏看了。会场里顿时热闹起来。

大会主席忙做了介绍,台下才慢慢地安静下来。

居里夫人也不多说,继续讲她们的工作进展,可她发现下面的每一个人都用一种似是而非的眼光看着她,她并没在意。

说着说着,不知谁在下面咕哝了一句,顿时引起一阵哄笑。

居里夫人还以为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停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不知谁又说了句什么,台下笑的更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