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卓越叫王道
3560900000039

第39章 弃让谋胜之道(3)

楚庄王为了扩张势力,发兵攻打庸国。由于庸国奋力抵抗,楚军一时难以推进。庸国在一次战斗中还俘虏了楚将杨窗。但由于庸国疏忽,三天后,杨窗竟从庸国逃了回来。杨窗报告了庸国的情况,说道:“庸国人人奋战,如果我们不调集主力大军,恐怕难以取胜。”

楚将师叔建议用佯装败退之计,以骄庸军。于是师叔带兵进攻,开战不久,楚军佯装难以招架,败下阵来,向后撤退。象这样一连几次,楚军节节败退。庸军七战七捷,不由得骄傲起来,不把楚军放在眼里。军心麻痹,斗志渐渐松懈,戒备渐渐失去了。

这时,楚庄王率领增援部队赶来,师叔说,“我军已七次佯装败退,庸人已十分骄傲,现在正是发动总攻的大好时机。”楚庄王下令兵分两路进攻庸国。庸国将士正陶醉在胜利之中,怎么也不会想到楚军突然杀回,仓促应战,抵挡不住。楚军一举消灭了庸国。师叔七次佯装败退,是为了制造战机,一举歼敌。

刘伯温功成身退

为朱元璋平天下,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其原因亦是主动与被动两种因素相撞促成的结果。洪武三年(1371年),朱元璋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刘伯温为了免遭朝廷官场斗争的不测之祸,随即上书明太祖,要求辞仕过隐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下的报国志得以实现,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二是他生就这豪爽刚正、嫉恶如仇的思想性格,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曾得罪过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他也常常直谏不讳。因此,他想尽早从官场的旋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在乡间每日读书吟诗,饮酒奔棋,谢绝同一切官府来往,静心修养,乐哉快哉。说刘伯温上书请求辞职含有被迫原因,还可以从他后来被朱元璋剥夺俸禄一事加以佐证。公元1373年,胡惟庸当上了亟相,他对刘伯温曾经在明太祖面前不同意自己担任丞相一事,怀恨在心,故诬陷刘伯温在故里谋占有王气之地为自己墓地,图谋不轨。朱元璋因疑心极重,遂于第二年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被迫忍气吞声进京说明真情,不想在京积忧成疾,公元1375年3月他重病不起,被送回乡里,一月后逝世。如果刘伯温在朱元璋登基称帝的前夕,不待封官列侯即隐退故里或山中寺院,恐怕也不至于后来遭到剥夺俸禄的冤屈。由此看来,政治斗争中的急流勇退宜早不宜迟,否则,虽辞职也难保全终身。

【施计要诀】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功业建立后,自己就请求引退,这是一条以退求存的护身之术。

无论在哪个领域,多种势力在接触与较量的时候,进固然重要,但在很多情况下,退更为必要,也就是说,走为上,走得巧走得妙,就能保全自己,甚至保全与自己相关的许多人物。

老子说,在一项事业中成就了功德,不躺在功劳薄上,所得的功绩就不会失去。过分求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持长久。家财万贯,往往无法守成;因富贵而骄逸,必定给自己造成不良后果;功成名就之后,而能急流勇退,才合乎自然的道理。

老子的思想是以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物极必反”是指导功成身退,防止成功的人居功自傲,走向成功的反面,而采取的富有针对性的策略,同时又是防止他人对成功者的疑忌、诽谤而采取的安身避祸的谋略。

“功隧身退”既能全名,又可全身。古来帝王,多是“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安乐”。患难时,他能任贤用能,以图恢复和发展;而安乐时,则会担心手下功臣良将谋夺其位。所以,只要你无志于夺其权位的话,在你功成名就之时能及早急流勇退,实为上上之策。

三十五 以久胜——放长线方能钓大鱼

欲擒故纵

【原典金言】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计名阐释】

此计的最早表达是在《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句话体现出卓越的辩证思想。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体。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妙用“欲擒故纵”计】

刘备三让徐州城

汉献帝初平四年(183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帐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

陶谦面对兵临徐州城下的曹操大军,自知难以抵敌,便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遂欣然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

刘备率军在徐州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久被曹军围困的徐州暂时缓解了危机。于是陶谦急令将刘备迎入城内,盛宴款待。陶谦席间便主动提出将徐州让给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公乃汉室宗亲,正当为国出力。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我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刘备闻言愕然,急忙推辞说:“我虽是汉室苗裔,但功德不足称道,任平原相犹恐不称职。我本是为了义气前来相助。您这样说,莫非怀疑我有吞并之心?”陶谦表白说:“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决非虚情假意。”但刘备只是推辞,终不肯接受。糜竺见二人再三辞让,便说:“现在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后,再议相让不迟。”于是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恰好这时吕布攻破兖州,进占濮阳,威胁曹操后方。因而曹操便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接受刘备建议,退兵而去。

陶谦见曹军撤走。徐州转危为安,便差人请刘备、孔融、田楷等入城聚会,庆祝解围。饮宴既毕,陶谦再向刘备让徐州。刘备说:“我应孔融之约救援徐州,是为义而来。现在若无端据有徐州,天下将以为我是不义之人。”糜竺、孔融及关羽、张飞等皆纷纷劝刘备接替陶谦治理徐州。刘备苦苦推辞说:“诸位欲陷我于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终不肯受,便说:“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请暂驻军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众人也皆劝刘备留驻小沛,刘备方始同意。

不久,陶谦染病,日渐沉重,便派人以商议军务为名,把刘备从小沛请来徐州。陶谦躺在病榻上对刘备说:“今番请您前来,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难保;万望您以汉家城池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限目矣!”刘备说:“可让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谦说:“其才皆不能胜任。老夫死后,还望您多加教诲,千万不能让他们掌握州中大权。”刘备还是辞让,陶谦便以手指心而死。举哀毕,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

诸葛亮七擒孟获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沪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

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忍无可忍郑庄公灭段

春秋时期,郑武公死后,其长子寤生即位,他就是郑庄公。

当初,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寤生及共叔段两个儿子。姜氏一直不喜欢寤生,而偏爱次子共叔段。因此姜氏对寤生即位非常不满,总想设法使共叔段做国君。

姜氏要求把一个叫“制”的城邑封给共叔段,庄公婉言拒绝道:“制地险要,原属虢国,虢叔曾在那里丧命,封给共叔段不大合适。”姜氏仍不肯罢休,又要求封给共叔段另—个叫“京”的城邑,庄公不好再推却,只得答应。对此,士夫祭仲极力劝阻,以为封给共叔段此地,有违礼制。庄公自有苦衷,他说:“母亲大人执意如此,我又能怎样推却?”

共叔段得封京邑,十分得意,自恃有姜氏做后盾,便无所顾忌,更不把庄公放在眼里。他不断扩充实力,意图与庄公抗衡。

大臣们力劝庄公早作处置,以免共叔段羽翼丰满,难以对付。庄公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见庄公拿自己没什么办法,就更加努力地扩张自己的势力。大臣们十分着急,对庄公说:“共叔段的土地越来越多,如果现在还不动手,恐怕就难以制服了。”

此时,共叔段已经加紧了谋反的准备,集结兵力,配备武器装备,征调粮草和战车,姜氏在内作好接应的准备,他们约定好起事日期。郑庄公等到这时,果断地说:“现在该我们行动了。”他假称要出行去朝见周天子,暗地里却命令部队秘密攻打京城。共叔段不及防范,庄公已兵临城下。京城人早知共叔段不义,都背叛了他,共叔段只得逃往鄢地。郑庄公率军追击,共叔段已众叛亲离,无处容身,只得远投他国而去。

其实,共叔段靠其母纵容支持,早有谋反夺位之意,庄公岂能不知?但在初期,其野心尚未显露,又得姜氏庇护,庄公暂时故意敷衍。共叔段骄横自满,肆意妄为,朝臣多次建议庄公采取行动,庄公因其反叛行为仍未昭彰,怕轻易讨伐出师无名,反落凌母欺弟的不义之名。直到共叔段罪行暴露无遗,民众离心时,郑庄公果断行动,一举平叛,真正体现出郑庄公已做到仁至义尽。

石勒灭王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