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自由叫解脱
3560800000018

第18章 从复杂中解脱出来(2)

固然,对一位作家来说,能获得诺贝尔奖,这口人生之井已经算是凿得够深了。但如果他不被卷入烦倦不堪的琐事,而能依然宁静度岁,以他东方式的丰富晶莹的智慧,或可有更具哲理的创作留传于世。

“能者多劳”,是对一个有才干的人的赞誉,却也是对他的一种悲悯。所有成就大事业者,都是惜时胜金,往往是深居简出,闭门谢客。

湖滨散记的作者梭罗,为了要写一本书,而去森林中度过两年隐士生活。他以种豆和玉蜀黍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时间的琐事俗务,专心致志,去体验林间湖上的景色和他心灵所产生的共鸣,从中发现许多道理,最终完成了这本名著。

老作家端木蕻良为了集中时间写《曹雪芹》等著作,在沙发中间茶几的上面墙壁上挂着一个小条幅,上写:“时间宝贵,谈话尽量缩短。”但客人来了,总得招待,总得谈谈往事,谈谈现在的情况,互相寒暄问候,多少总得被“窃走”一些宝贵时间。于是端木蕻良又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上午不会客。来访请下午3时后。”这样,就能保证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可以“专项专用”了。

一个人越能长时间独处,忍受孤独,说明他的思想越成熟,距离人类动物性越远,越发抛弃了低级庸俗的情趣。罗素有句话说得十分深刻:“缺乏精神独处的能力,决不能取得人类天才的那种崇高的成就。”

省一半不必说的话。

曾国藩说:人生坏事的两个因素,一是自傲,二是多言。世界上的麻烦有一半是因为说话不当造成的,另一半是愚蠢所致。所以,说话不当的危害跟愚蠢是一样的。说话不当者未必都是愚蠢的人,但的确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嘲笑张昭说:“坐议立谈,无人能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这正是那些敏于言而拙于行者的真实写照。许多人,坐在那里夸夸其谈时,好像很有本事、很有谋略,临到做实事时,却什么也干不好。这不过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已。归根结底,嘴上的功夫千般好,不如把事情做好。

行敏,有利于言讷;言讷,可以促进行敏。任何只把事情挂在口头上而不落实到行动上的个体者,就没有心想事成的机会,不过惹人笑话而已。

古时有两名盗寇,身背金银珠宝逃命,被一条河流拦住去路,不得已只好涉水渡河。老大对老二说:水流且急,游到水中,若是觉得力不从心,就丢掉一点背上的金银珠宝,继续向对岸游,;再若感到体力不支,就继续再丢,保住自己的性命是最重要的!老二点头,连称“高见”。此时,捕盗者跟踪而至,老大老二急忙纵身入水,向对岸泅渡,没多久,老二就觉得颇为吃力,于是扔掉一半背上的金银珠宝。到了水中央,老二仍感体力难支,又把另一半也扔掉了!

老二筋疲力尽地上了岸,回头一看,老大还在离岸很远的水中挣扎,眼看就要沉下去了!此时,老二大喊:快扔掉金银珠宝!老大听到喊叫,也想解开背着的包袱,扔掉金银珠宝,可是,他已经没有解开包袱的力气,最终落了个葬身水底的结局。

在嘴头上,老大比老二说的有劲,而在行动上,却不如老二敏捷,因此,老二敏行而保住了性命,老大只在敏言,终于丧命。

这虽然是一则盗寇的反面故事,但也能说明,善于言而不善于行,结果往往是天壤之别的。

世间卓有成就的人大多是敏行慎言之人,尤其是对沉默的价值格外推崇。吉辛则说:“人世愈来愈吵闹,我不愿在增长着的喧嚣中加上一份,单凭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献了一种好处。”甘地说:“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训练之一。”

庸陋者以为只有高声叫卖学问见识才是进取之道,他们对沉默不以为然,不屑一顾。有一则幽默:某人参加会议,一言不发,事后,一位评论家对他说:“如果你蠢,你做得很聪明;如果你聪明,你做得很蠢。”这个评论似乎很机智很有见地:蠢人因沉默而未暴露其蠢,所以聪明;聪明人因沉默而未表现其聪明,所以蠢。仔细琢磨,发现不然。聪明人必须表现自己的聪明吗?他必须把自己的才智暴露于众人之前,就像暴发户披金挂银惟恐别人不知道他暴发吗?没有这个必要。

明朝李笠翁说:“智者拙于言谈,善谈者罕是智者。”当然,沉默寡言未必是智慧的征兆,世上有的是故作深沉者或天性木讷者。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夸夸其谈者必无智慧。

袒露之心如一封摊开在众人面前的信。含蓄来自于自我控制,能够缄默方为真正的胜利。

压一半不必做的事。

人最可怕是想尽千方百计做成了不该做的事。中国有句老话说:“有些朋友不如不交,有些事不如不做。”同时也有成语叫“画蛇添足”、“过犹不及”,所以老庄们就提倡:什么也别干,你就占有了整个世界;至少,你就拥有了占有整个世界的可能性。

削一半不必要的东西。

我们忙着追求更新、更快、更好的生活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生命最基本的渴求——一个更宁静、更温柔、更甜美、更祥和的世界。

庄子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实在不必花太多的精神在饮食、衣物等等的追求上。

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如今,人们提倡简单生活,这并不意味着是贫苦、简陋的生活,它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呈现真实自我,过上目标明确的生活,是一种丰富、健康、和谐、悠闲的生活……

简单生活如今已不再是空洞无物、闲谈无味的书本理论了,它作为21世纪新的生活时尚,正开始贯穿于人们的日常家居生活中,并越来越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健康纯净、简朴有序。

简化才能净化,净化才能美化。现在,人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住房越来越宽敞。于是人们便产生了购物癖、精美家具爱好癖。东邻家有的,我们家也应该有;西邻家没有的我也应该有。要超过左邻右舍才气派,才不显得寒酸。比如钢琴,自己会不会弹无关紧要,孩子有无兴趣学也不关大事。别人家能买,我们也要买。各个家庭都要把自己的客厅、卧室装饰得富丽堂皇、竞相攀比。于是,我们便成了这些摆设的奴隶,终日为摆设服务,而不是摆设为我们的工作、学习服务。

过去我们穿衣也十分简单,冬天一身,夏天两套,有个替换就成了。现在打开衣柜、衣箱,仅大衣就有多件,长的、短的、单的、夹的、深色的、浅色的、带花的、淡雅的,从料子上分又有多种,我们每逢出门,为了穿什么衣服,还要反复比较,考虑半小时。这不是无形的时间浪费吗?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们早晨出门绝不会为了考虑是穿灰色外套,还是棕色外套而犹豫不决。

不让过多的“摆设”吞噬,不要为生活所累,其要义就是过简单的生活。不要把自己变成各种现代物品的奴隶。

每天我最愉快的时刻,是倒垃圾的时候。倒完垃圾,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把家里脏的、乱的、不用的杂物、纸张、广告,清除整理干净,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家里有垃圾,心里也有垃圾,忙完白天的工作,夜里静思,把白天里的不愉快,当成垃圾,一一清除干净,也是一桩非常舒服的享受。心灵不要有负担,就让挂心的事越少越好,生活要愉快,就不要对物质有太多的需求。

你家里的陈设简单吗?房子里有让空气随意流动的空间吗?或者是一堆家具和乱七八糟的东西完全连接在一起?地面是干净和宽敞的吗?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设计好的位置吗?或者是在它变成某种艺术形式之前需要立即整理一下呢?如果你已经弄得一团糟了,那么你同时也需要整理一下对生活的态度了。

风靡欧美的畅销书《简单生活》的作者丽莎·普兰特在该书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需要的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简朴、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樊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