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生活叫低调
3560700000011

第11章 低调做人的自我心态(3)

有一位省长,在他30多岁担任矿务局局长时,有一段时间被监督劳动,可危险的地方工人不让他去,他们说:“看你不是坏人,将来国家要用你”,这何不令他感激涕零?道理自然明显,他能获取普通工人这份最真诚的关爱,自是一直以来放低自己的位置,把工人看重的结果。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每年总是拿出一定的资金进行安全设施的更新换代,以改善工人的安全条件。因为与工人有着真挚的特殊的感情,因此他还每年去看望他们。他还说:“我不考虑继任者怎么评论我,关键是老百姓怎么评论我。”这肺腑之言,不是为看轻自我作了最生动的注脚么?

看轻自我的人总不轻易放弃。他们深知,是否成功是上天的安排,然而是否去追求成功却在于自我的努力。

看轻自我的人总是不知足,对于成功总是低调却执着地追求。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进,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看轻自我的人,总是把过去的成功抛之脑后,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向更高的平台。看轻自我,是把面临的挑战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心静如水,勇敢地去迎接。看轻自我,是全身心地去展现自我,乐观、自信、充满活力。

所以,努力去做一个看轻自我的人,即使面临的将是一座难以攀登高峰,也会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看轻自我,其实是一种福份!

8、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低调的人,愿意简化生活,安于现状,安于平淡。他们降低了过高的期望,对物质没有太多的需求,而是节省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他们认为,轻闲的生活会让人更加自信、轻松、快乐。

低调的人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像陶渊明那样不必为五斗米折腰,换来的是更多的轻松与愉悦。

低调的人从来不与别人攀比什么,也从来不会嫉妒,不会有意无意显示自己,不会去追逐那些所谓的虚荣和高雅,而是安逸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低调的人放下了许多架子,放弃了许多充大、张扬、卖弄和装相的虚荣表现,放弃了假正经、假圣人的虚伪面孔。他们同亲朋好友平起平坐,相互沟通,相互融洽。

生活上简朴、低调,不仅有助于自身品德修炼,而且还能赢得上下的交口赞誉。

康熙十六年,于成龙被擢任为福建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去福建上任前,他嘱人买了数百斤萝卜放在船上。有人不明白就问他,买这么多萝卜干什么,它们又不值钱。于成龙回答说:“沿途供馔,得赖此青黄不接的时候,以用糠杂米野菜为粥。”即使客人来了,也和他一同吃薄粥。他对客人说:“这样做,可留些余米赈灾救民,如若上下都和我一样行事,更多的灾民就会存活下来。”因为于成龙自奉简朴生活,每天只吃青菜当食,江南、江西的百姓都称他为“于青菜”。

于成龙对他儿女要求也很严格,绝不是一般的大家闺秀所能比的。一次,他的大儿子来探望父亲。儿子要回去时,于成龙因为节俭,没什么让儿子捎回去的,就把厨房的腌鸭割了半只让他带回去。为此,当地百姓还编了歌谣:于公心胸何太狭,公子临行割半鸭。由于于成龙身体国力行,使爱好奢侈艳丽的江南民俗大为改变,百姓摒弃绸缎,以穿布衣为荣。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死。当时,他的居室基本没什么遗物,而且根本不值钱。只有一个箱子放在床头上,里面有一件绨袍和一双靴子。出殡那天,江宁数万百姓步行送他二十里,哭声震天。

康熙巡视江南时,沿途所访的官吏无不对于成龙啧啧称赞。康熙感慨地对随行的人员说:“朕博采舆论,敢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真百姓之父母,朕肱股之臣啊!”

于成龙不失一种低调做的姿态,他把自己放到了全天下的百姓之中,从他身上能看到一股平民的气质。

王永庆是台湾最大的集团——台塑关系企业集团的董事长,也是台湾工业界的领袖,更是世界闻名的富豪。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的一家杂志编制的世界超级富豪排行榜中,王永庆就已名列世界第16位。

但是这位富豪个人生活十分节俭,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在家里,他每天坚持做毛巾操,所用的毛巾竟有20多年的历史了。家里的肥皂也是要用完为止,即使剩下一小片,他也不会丢掉,而是将其粘附在大肥皂上继续使用。

在公司里王永庆也保持着勤俭的作风。他一般都在公司里吃午餐,也不搞特殊化,吃的都是与一般员工一样的盒饭。边吃边听员工的汇报,并检查工作。

招待客人时,王永庆也并不是到豪华大饭店里去大摆宴席,而是在各分公司设立的招待所里设便饭招待客人。

大企业里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配有轿车,但公司出于节约的考虑,不但处长级没有配备轿车,就连经理级也没有专车。王永庆一旦发现下属有铺张浪费的现象,他就要严厉处罚。一次,有几名部门主管因公请客人吃饭,花掉了两万元,王永庆得知后,把他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还对他们课以重罚。

像王永庆这样的富豪,一掷千金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他不求奢华,保持常人姿态,表现了他的高中品质。

低调的人愿意自己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这不仅仅可以作为对自己的一种教诲,更是一种潜心暗行的修身之道。

9、忘却是超智慧

低调的认为能够忘却是一种境界。如庄子所说:“至德人,忘去自己,无心用世;神明的人,忘去立功,无心作为;圣哲人,忘去求名,无心胜人。”

忘却是一件极为常见的事。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都那么一帆风顺,没有坎坷,因此,都会有挫折,有失败,这样就渐渐地形成了不好的情绪,同时也给人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为过去发生的事情追悔不已,但是后悔也改变不了已发生的事态,要使过去的失败具有真正积极的意义,惟一的方法就是冷静分析原因。为了调整和改善我们的心态,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学会忘却。

心理学家柏格森说:“脑子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记忆,而且也帮助我们忘却。”其用意就在于提醒人们,要不停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懂得忘却过去的失败与不愉快之事。

著名成人教育家拿破仑·希尔有过这样的描述:

我曾开办了一个非常大的成人教育机构,在很多城市里都有分部,在管理费用上的投资非常大。我当时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去管理财务问题,但也没有授权让一个人来管理各项收支。过了一段时间,我惊奇地发现,虽然我们投入非常多,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利润。我经过认真一番思考后,我决定从两个方面改变:

第一,我应该有够的勇气和智慧忘掉一切。就像黑人科学家乔治华盛顿卡佛尔做的那样,他承受住了将自己毕生的积蓄从银行账户转给别人的事实。当有人问他是否知道自己已经破产时,他回答说:“是的,也许像你所说。”然后继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把这笔损失从他的记忆里抹掉,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过。

第二,我应当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来,记住惨痛的教训,然后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经验。

但是说实话,这两件事我一样也没有做。相反的,我却沉浸在经常性的忧虑与痛苦中。一连好几个月我都恍恍惚户的,睡不好,体重也减轻了很多,不但没有从这次失误中学到教训,反而接着有犯了同一个错误。

对我来说,要承认以前这种愚蠢的行为,实在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我早就发现:“去指挥、教导二十个人怎么做,比自己一个人真正去做,要容易多了。”

曾教我生理课的一位老教授给了我最有意义的一课,我为此受益终生。

那时我才十几岁,但是我好像常为很多事发愁。我常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哀叹不已,考完试以后,我常常会半夜里睡不着。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及格;追悔我做过的那些事情,希望当初不该那样做;我总爱反思我说过的一些话,总希望当时能把那些话说的更好。

一天早上,我们全班到了科学实验室。教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我们都坐着,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道牛奶跟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然后,教授突然站了起来,看似不小心的一碰,把那瓶牛奶打翻在地,然后,他在黑板上写道:“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好好地看一看,”教授叫我们所有的人仔细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我要你们永远都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它都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有办法在收回一滴。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我早已忘了我所学到的几何和拉丁文,这短短的一课却让我记忆犹新:后来,我发现这件事在实际生活中所教益给我的,比我在高中读了那么多年书所学到的都有意义。它教我懂得:尽量不要打翻牛奶并整个漏光的时候,就要彻底把这件事情忘掉。

的确,这句话很普通,也可以算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像这样的老生常谈,却包含了多少代人所积聚的智慧,这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你也不会看到比“船到桥头自然直”和“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基、更有用的常识了。只要我们能运用它,不轻视它,我们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心境开阔,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明天。

“现实生活中你们不可能锯木屑,”希尔先生说道,“因为那些都是已经锯下来的。过去的事也是一样,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做完的和过去的事忧虑的时候,你不过是在锯一些无用的木屑。”

世界拳王登朴希曾这样叙述自己拳坛生涯的最后一段岁月,他说,自己最后把世界拳王的称号输给对手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他在雨中往回走,穿过人群回到房间。一路上,他看见了一直支持自己的观众眼睛里含着泪水,一些人要握住他的手安慰他。

一年后,不甘心的登朴希又跟对手比赛了一场,但此时他已没了信心,结果又失败了,从此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就这样完了。要完全克制自己不去想这件事情实在很难,终于有一天,他对自己说:“我不打算生活在过去里,我要能承受这一次打击,不能让它把我击垮。”

杰克·登朴希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做法是承受一切,忘掉过去的失败,然后集中精力来为未来计划。他开始经营百老汇的登朴希餐厅和大北方旅馆,安排和宣传拳击赛,举行有关拳赛的各种展览会,他让自己忙着做一些富于建设性的事情,使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为过去忧虑。“在过去十年里,”登朴希说,“我的生活比我在做世界拳王的时候要开心得多。”

莎士比亚说:“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悲伤,他们会很愉快地想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伤。”

所以,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无所谓的眼泪呢?虽然,犯了错误和发生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又能怎么样呢?谁没犯过错?背负着过去的痛苦,夹杂着现实的烦恼,这对于人的心灵而言毫无任何益处。过去的失败如果投下的一直是阴影,并且让它影响眼前和今后的生活,实在是一种自甘沉沦的做法。我们所面对的永远是未来,而不是过去。我们回忆起从前的时候,应该是感谢它带给我们经验和动力,感谢它为我们走想美好的明天而做了一块铺路的垫脚石。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如果总能记住那些美好的,而忘记那些丑恶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学会忘却,它是一种境界,一种超智慧。能够忘却的人,他的心灵更能清而无杂,胸怀更能宽阔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