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失败叫抱怨
3560500000006

第6章 再苦也要笑一笑(2)

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且不讲情面的信,信中这样写到:“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地位所误!命题不巩同、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阿瑟·米勒后来详细描述了自己当时的迷茫:“这信对曹禺的批评,用字不多却相当激烈,还夹杂着明显羞辱的味道。然而曹禺念着信的时候神情激动。我真不明白曹禺恭恭敬敬地把这封信裱在册里,现在又把它用感激的语气念给我听时,他是怎么想的。”

阿瑟·米勒的不理解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把别人羞辱自己的信件装裱起来,并且满怀感激地念给他人听,这样的行为太过罕见,很难让人接受。但阿瑟·米勒不知道的是:在这种“傻气”的举动中,透露的是曹禺对“羞辱”的真诚的感激。这种的“羞辱”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笔鞭策自己的宝贵财富,所以他要当众感谢这一次“羞辱”。

心胸狭窄的人把羞辱变成心理包袱,而豁达乐观的人则会把它看作是“激励”的别名。所以,你应该感谢人生道路上的羞辱:是它刺激你用执著战胜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失败感。感谢羞辱,你才能从羞辱中提炼出自身的短处与缺陷;感谢羞辱,你才能用羞辱激励完善自我……羞辱是人生道路上一种伟大的力量,他能击垮弱者,更能成就强者,曹禺就是最好的佐证。感谢羞辱,你的斗志和毅力才能得以升华。

心理解脱:

当一个人遭遇羞辱的时候,千万不要直面交击,因为反击是最疲软无力的。只有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获得成功,才是对羞辱最有效的反击。当你有一天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你就会明白,羞辱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种催化剂,它会带给你奋进的力量,促你前行,助你成长。羞辱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一切风雨的锤炼只能让人更加坚强,经不起风雨考验者只能提前枯萎,永远也看不到美丽的彩虹。

辽阔苍穹中飞翔的老鹰,必是经历了母鹰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一颗璀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的肉体无数次蠕动以及无数风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辉。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史铁生摔了一跤,没有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贝多芬双目失明且耳聋,但他依然写出了《英雄》《命运》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所以我们每个人面对不幸时都不能一蹶不振,因为我们都有可能在改变心态后,握住生命的任何一根链条。

然而,有的人一旦遇到挫折或陷入苦难,就悲观失望,并给自己添上很大的压力,其实苦难是另一种幸福的开始,在苦难之中放松自己,就能得到另一种幸福,因为彩虹总是在风雨后。

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

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瓦鞋。”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说:“当然走过,我每天都要走上好几趟。”

住持又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笑笑说:“假如今天我让你再在这条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笑着拍了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就是因为没有经历风雨,就像踩在又平又硬的大路上,所以什么也没能留下,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有道高僧?”

鉴真恍然大悟。马上穿好瓦鞋去化缘了,在他的身后也留下了一串通向远方的脚印。

只有那些在风雨中走过的人,才知道痛苦和快乐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泥泞中留下的两行印迹,证明着他们的价值,它带走的是人们的痛苦,留下的是人生的欢乐。

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农夫播完种后将剩余的黄豆带回家发豆芽。黄豆躺在温暖、舒适的簸箕里,得意地想:“我毫不费劲,却长得白白胖胖的,而那些兄弟姐妹们满身泥土,还得艰难地顶着土向上挣扎,实在太惨了。”

过了几天,黄豆发现自己无处扎根,虚胖无力,开始发起慌来:“莫非温室里的花朵真的经不起风雨?”它越想越怕,身子竟不由自主的蜷曲起来。

时间验证了它的担心,当田地里开满豆花的时候,脸色苍白、虚胖的黄豆芽已成了农夫的佳肴。

人生就像黄豆一样,不经过风雨的洗礼永远也不能茁壮成长,只有顶土挣扎,才能最终收获喜悦的果实。

正如一个山顶上的石头雕塑一样,被铺在台阶上的岩石整天为自己的地位争论不休。一天,台阶上岩石对山顶的雕像说:“同样,是一个同上的石头,你凭什么高高在上,并且常常还有那么多人们跳年无们的身躯,踩看我们的肩膀去看你呢?”雕像说:“是啊!我们虽然都是这个山上的岩石,你们铺在路上只经过了一两次的雕凿,而我的身上可是经历了千雕万凿啊!”台阶上的石头听后哑口无言,恍然大悟。

生活也是如此,你付出的越多收获就会越大,生活越艰辛,当我们走出困境的时候,我们的喜悦越大,得到的快乐也越多。

心理解脱:

生活的考验只能使人更坚强,经不起考验只好被淘汰。所以,不要害怕遇到困难,也不要害怕在狂澜中搏击畅游,这一切都只是让自己打造出一副好身板。

5、再苦也要笑一笑

聪明的人会在逆境中学会微笑,因为,逆境中的微笑是可以让人心平气和,不急不燥,能让人仔细分析所处的困境,理清思路,找出出路,顺利渡过难关。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有趣的新闻:深圳有个“大笑俱乐部”,每天清晨,成千上万的上班族和离退休老人,自发地聚集在广场上,在“笑长”指挥下,开怀大笑。在笑声中驱散胸中的郁闷,缓解工作的压力,松弛生活中绷紧的神经。据说,效果极佳。于是,愈来愈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列。

快乐,是一把开启美丽心境的神奇钥匙,是人生之旅不可或缺的高尚境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智者情怀,也是善待生命、健康长寿的法宝。人人都有快乐的向往与依恋,快乐无处不在。问题在于你能否感知它,珍惜它,用心去收藏。革命家有追求真理的快乐;科学家有创造发明的快乐;画家有寄情山水的快乐;老人有淡泊宁静的快乐;普通百姓有丰衣足食的快乐……当然,也还有告别苦难之后含泪的快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读书看报、品茶聊天、游山玩水、养花垂钓、集邮作画、唱歌跳舞、学电脑、打门球、搓麻将,等等,等等,都能让自己如醉如痴,快乐无比。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得好:“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只有心中充满阳光的人,才能真正感受人间的快乐与温暖。快乐,永远属于心灵美丽、慈爱善良、心胸豁达的人。那些终日忧心忡忡,遇事耿耿于怀川、肚鸡肠、私欲膨胀的人,快乐与他们无缘。至于那些攫取国家财富不惜铤而走险的贪官,那些冷酷无情、杀人越货的社会渣滓,他们活得并不自在,无时无刻不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这种人,哪能获得丝毫的快乐?

快乐是生命的支点,快乐是人生的财富,快乐是心中的彩霞。永远不要自惭形秽,永远不要哭丧着脸。扫除心中的阴霾,痛饮灿烂的阳光,尽情地品尝生活的恬淡和心灵的自由。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快乐。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总是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厄运,适度的厄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因此厄运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厄运才会变得丰富而多彩,我们的性格因坎坷而锤炼得成熟。厄运来临——写厄运挑战——在战斗中升华自己,这就是逆境与厄运的意义所在。

人生重要的不是拥有什么,而是经历了什么,任何坎坷的经历都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厄运与不幸。

最高的境界是在逆境中学会微笑。

要在逆境中学会微笑却相当不易……挫折、成功、失败,有几个人能看透?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