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碧野散文选集
3560400000005

第5章 武当山记(1)

我和文物考察队结伴上武当山。

一条小河,腾着细浪,欢欢地流过这鄂西北山区的一片盆谷。河水清极了,可以看见纹彩斑斓的水石铺满河底。阳光透过波浪,折射水石,显得满河辉煌。光这一点,就给人感到虽然还没有上武当山,但它附近的山川已如此明丽了。

我们走过盆谷,穿进山林。沿途弯曲盘旋的峡谷地带,处处是淙淙的流泉。山林幽深,日影变成碧沉沉的。这时,正是山中麦收的季节。只见小翠鸟沿着黄熟的麦田低低飞掠;依山傍水的打麦场上,人们百十成群,整齐地面对面排列成行,很有节奏地在挥着连枷打场。

看,武当山的七十二峰!向导同志忽然指着深远的天边说,那上面就是贺龙元帅当年率领红三军的游击根据地!

我的眼光穿过山凹和林隙,果然望见背衬蓝天的一座座奇峰。天气晴朗,武当山七十二峰突立万山之上,像一支支青钢剑指天。

武当山古时叫岭山,是秦岭支脉,方圆八百里。山上出产珍贵的名药金钗石胡。古时,李时珍就在武当山上采过药……向导同志一路上给我们说古谈今,更提起了我们的腿劲。刚过晌午,我们就走出漫长的林间峡谷,来到武当山脚的一片水暖秧绿的平滩。平滩上有个小镇,叫草店。在草店望武当山,眼前一带山峦青翠沁绿,像一把制造得非常精巧的碧罗扇。

这里的树多翠。我说。

是我们栽培的园林场么。从边上挤过来说话的人,一经介绍,原来是来迎接考察队的武当山园林场场长。

场长大个子,长得像一株罗汉松,说话带山东腔。他原是山东子弟兵,一九四七年南下,解放后转业搞园林场。

过去这山前一带的树,全给国民党军队砍光了。十年种树树成荫,现在九十里园林场,松、柏、杉、果树,都有了。场长的萦脸膛,笑得非常敦实。

园林场场部设在武当山脚的老营宫。老营官分正宫和东西官,还有御花园遗迹,是明朝永乐皇帝的行宫。五百多年来的水土流失,把剥落的朱砂红墙和宫门埋去了大半截。除了琉璃八字山门、残破的龟亭和殿基石台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也许向导同志看出我们对这故行官的破落很惊奇,就解释说:永乐修武当山,勒索七省钱粮,逼来民工十三万,工期十三年。可是这规模最大的老营官,却挡不住李自成农民军的一把火!

当时农民连草根也吃不上,皇帝却在这里占山作乐。我看闯王这把火烧得好!场长笑着说。

可是现在你在这里坐破宫院!向导同志跟场长开起玩笑来了。

可是你们看,在这人民的仙都里,我却登基当了园林王!场长很有气魄地把胳膊往八字山门里一挥;

老营官的红色宫墙里另有一番景致。

在红色官墙的掩映!老营官里飞金点翠地种满了果树。各种果子挂满枝头。这里有来自新疆吐鲁番的无核葡萄。来自东北的苹果,来自上海的梨。果子品种繁多,桃有蟠桃、黄金桃,梨有五月鲜,苹果有落花甜。阳光斑斑点点地筛落枝叶间,映照着累累的果子,五月鲜已经像姑娘羞红了脸,落花甜也已经笑脸迎人。而比果子更加动人的,是正在苗圃里嫁接果树的一大群姑娘。她们的双手,正在为大地绣花织锦,她们的枝剪,正在为幸福的人间裁绫罗。

夜里,圆月当空。山区的月夜是如此宁静。圆月的清辉泻满园林夜风轻吹,四周的果园微微闪着千点万点绿光。我们坐在殿基石头平台上,第一次在这武当山脚赏月谈心。

场长要到草店去参加区委会,他介绍一个年轻的女园艺师给我们每人送来一大杯冷蜂蜜水喝。蜂蜜水芳香、甜蜜、清凉。

调蜜的是我们这宫里的龙泉水!我们蜂群采的是野花。女园艺师坐下来,准备跟我们这些远来的客人长谈。我们很自然地把小竹椅子拉到她身边来了。

园林场养了不少蜜蜂吧?

现在留下的有一千多群。我们的蜂群分得远,秦岭、巴山,荆洲、襄阳,长江边、江汉平原,都养有我们这里分出去的蜂群。

没想到这老营官还是蜜蜂的大本营!我们同来的小伙子喝了一口****咂着嘴唇惊卫地叫起来。

女园艺师好奇地看了一眼小伙子,抿着嘴笑了一笑说:近年来,这一带山区的麦子棉花长得好,就离不开我们的蜂群授粉。我们不但收蜂蜜,还收王浆。

你刚才不是说蜜蜂采野花吗?小伙子急迫地问道。

武当山野花多,蜜源丰富。好比说,我们蜂群赶的就有野芝麻花期、桐子花期、木子花期、野菊花期……女园艺师的声音在静静的月夜中显得格外清亮。

你们的工作多美,又是果园,又是蜂群!我说。

女园艺师笑笑说:这倒是,我们的工作花花果果,蜜蜜甜甜。可是美丽的工作是从艰难中创造出来的!

园林队刚来老营官的时候,官墙内野草荆棘长得比人高。他们当时只有十一个人,十一把锄头一条半牛。所谓一条半,是条大牛,一条小牛。他们修桥朴路、盖草房、开荒种麦子,先解决吃住问题。那时,场长把新盖的草房让给同志们住,目己一家大小住牛棚。

场长过去是拿枪扛炮出身,对栽果造林生疏,对养蜂取蜜更是外行。但是对人民有益的事,他就本着军人的勇气往前奔。芝麻花期天正热,他抱着当年随军南下的破棉军衣,下去跟老农学习养蜂。蜂群在山野赶花期,他望星看月露宿。烧饭虫蛾扑火,落满锅里。老农感动地说他:夜里住的是天堂,吃饭喝的是虫子汤。于是下力教会他养蜂。他学做王台,学分群,真是青出于蓝。到后来,在老农手里一群分三群还没十分把握,他却最高能分三十群,一手造出三十个王台来!

人们赞美武当山有这么一句话:南崖的景,紫霄的杉。后半甸是指的紫霄宫的杉树特好。杉树是适宜生长在山高气候凉爽的地方。但场长却下定决心非把紫霄的杉改为老营的杉不可。他用苗圃改良杉种,在老营官九十里周目的山头上,除了松、柏之外,他火量地栽了杉树……

我们场长就是这么一号人--白手起家,点石成全!女同艺帅笑着做了结论。

那么你定也创造了了不成绩!我说。

我是场长的助手,没有什么好说的。她微微地一笑。

轮到自己就变成云遮月了!我们同来的小伙子憋小住开了腔。

女园艺师抬头望了望星空,圆月中天。她若有所思地说:果子让孩子们口了长得快,蜂蜜让老人们吃了添寿。我们栽的果子、取的蜂蜜离需要还差得远呵!

你们怎么还不睡觉呵!一阵脚步声带来响亮的叫唤。

我们回头一看,原来是场长开会回来了,月光下,他身上披着当年那件破军棉衣。他的破棉军衣提醒我们:这山区的夏夜够冷的,我们这才觉得夜深的一阵阵凉意。

第二天一早,我们趁早席上武当山。山道像螺丝转似的,我们盘一旋地上山。武当山八宫二观二三十六庵堂,这些明代建筑在烟霭中就像云乡霞村似的。沿着山道两侧的坡地山田里种着各色庄稼。山上公社的社员,也已经在打场。每座山岭的悬崖上、泉流边、溪谷里,长满了野桃、野杏、野海子、野山楂、野蔷薇和野石榴。野蔷薇进米一阵阵花香,野石榴花映眼红。武当山上的风光到底不比寻常。

中午我们来到山拗里的一座飞檐式的古老冒观。

此处叫做磨针井。向导同志说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当年真武大帝修炼心志不坚,往山下跑。现世音山岭,慢慢地说开了。

一九三一年,贺龙元帅领着红三军来到武当山,武当山可热火啦。红军战士帮山村收豌豆,农民给红军战士送马料。老人当时正壮年,高山人烟少,住在山里的青壮年连他总共八十三个,一齐参加了红军,编成一个队,矛子多,枪枝少。贺老总发给他们一杆红旗,一支军号。

当年,武当山上号音这山传那山,部队忙着练兵,忙着运子弹。贺老总跟战士们一样打扮,一样扛子弹箱,一样运粮草。

不久,白匪军围攻武当山,仗打得猛,红三军大战十八盘;十八盘枪炮烟涂得太阳黑了脸,遮得星星没有了光。十八盘的满山柏树都给子弹打得没了尖!

红三军转移到房县大深山。老人留下来亲手埋葬战友,给探山密林中的伤具选汤送饭……

三十年漫长的岁月过去了,老人像埋在土里的一块钢,并没有生锈。六十二岁上,他还当初级农业合作社的生产队长;七十岁的今天,他却自愿为这武当山国营牧场看牛。

我生在武当,长在武当,老在武当,我眼看着武当真正成了个仙乡!老人感情深沉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