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3551700000050

第50章 后记

多年前我在湖北一所名叫三溪河的山乡中学里教书,两幢破破烂烂的楼房就是校园,背后是高高的大山,门前有一条极清澈的小溪,没有任何娱乐,教书之外就是窝在七平米左右的小木屋里看书,是文字拥抱着我度过了几年彻骨的荒寒。

后来,我飞出了大山,来到武汉,在那座九省通衢的都市里,我成了一尾游弋的鱼。给我带来浸润和慰藉的还是文字,它们载我冲破身份、地位、阶层、金钱等的诸种限制和阻碍,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长成一株青枝绿叶的植物,偶尔也绽放出美丽的花来。

再后来,我选择了位于中原腹地的焦作,在这座宁静得有点枯寂的小城,我终于实现了坐拥书城的梦想。我想所有这一切都绝非偶然,它们来自冥冥中命运的召唤,一步一步牵引着我走进文学的殿堂。每一种人生经历都在我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痕,它们雕刻了我的思想、识见和灵魂,未尝不是另一种幸运。

每天的每天,无数个宁静的白天和夜晚,我像一只蜜蜂掉进了花的海洋。徜徉在浩繁的文字里实在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读读写写,且行且止,一路欣悦与感恩。这本书就是那些凝结在时间深处的文字玫瑰飘落在我胸口的花瓣,它们是二十世纪历史长河中最优秀的女性们留下的心灵档案,它们携裹着写作者的才情和智慧,熔铸了她们生命体验中的欢乐与苦痛。阅读和阐释它们就是对历史女性的回溯与审视,我们从中获得经验、启示、教训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是镜子让我们凝望自身,也地图一样展开了我们的人生图景。她们在我的深情凝视下重新次第绽放。

在这本书的写作中,我没有做到通常意义上的客观和理性,实际上字里行间都贯通着我的情感和生命体验。阅读中的怦然心动,共鸣时的激情飞扬,体察中的自我发现,都如流水汇进了文字长河。我愿意将之视为多年来我对文字热爱的一种回馈,一种必然的结晶,或者不谦虚地说是我对女性文学研究的独特贡献。

所以这是飘落在我胸口的玫瑰,也是我心中的玫瑰在歌唱。显然,这部作品还处在未完成状态,还有很多重要作家还未来得及写作,这将是我下一部书写作的重点。

书稿完成时我的儿子朱棣文就是2岁6个月了,小家伙认识一千多汉字,会说上百个英语单词,会唱上十首儿歌,他是我最幸福的所在。我非常感谢上天把这么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赐给我。他伸出稚嫩的小手摸摸我的脸,我的整颗心都要融化了。他抱抱我的脖子,把脸贴向我的脸,清脆地叫着妈妈,那一刻他就是我整个的宇宙。感谢朱棣文,你使妈妈更爱这个世界,更爱自己从事的事业。

这部专著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出版基金的支持。其次要感谢我的丈夫朱成明,他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带小虾米,还主动承担了繁重且辛劳的打字任务。因为我喜欢手写,那种一盏孤灯,笔在纸上迅速游走的写作形式让我迷恋至今。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事冒建华博士的鼓励和支持。最后我要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接受我这部书稿,感谢编辑王抗战、责任编辑张静妤的辛勤工作。在本书写作期间,婧妤以她的严谨、认真、敬业让我感动敬佩。感谢精美的封面设计。是他们和我一起完成了这部书稿。

感谢我的父母千里之外的关怀,他们的爱让我的人生更温暖。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张永健,我的博士导师吴义勤,他们对我的辛勤栽培使我能够走到今天,全都铭刻心底。

抬眼窗外,悠悠的云彩悠悠地游,让我想起多年前一位好友送给我的一句话,只要执着地付出努力,未来总会以一种突兀的方式回报你。是的,我深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未来。

文红霞

2009年11月8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