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猎财时代Ⅱ:我的人脉营销术
3549600000005

第5章 千里寻踪迹

半夜,电话响了,我接起来,是韩守宝打来的,这几天他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每天都来一个电话慰问一下,怕我想不开,总是有事没事地说些摸不着边际的笑话来逗我开心。得知我在家里,他约我去吃夜宵,然后匆匆地挂掉了电话。我想,也许喝点酒醉一下,就不会沉浸在迷茫里了,但愿这寒夜的冷风能驱散心头的晦暗。

玉聪酒店是24小时营业的,以狗肉火锅而闻名,店内布置得很风雅,粉色的墙纸、红色的座椅和桌子。人不少,多半是一些夜场的小姐和出租车司机,我和韩守宝坐在大厅的一个角落里。火锅上来了,我们打开一瓶白酒,找服务员热了一下,再把酒倒满酒杯,接着韩守宝给我分析起来:

“盈盈是很聪明的女孩,这件事她自己应该能考虑到,而最近不联系,也许是有难言的苦衷,或者条件不允许,也许是躲避什么人或者哪个组织……”

我明白韩守宝这是在给我排解烦闷和担心,但是他最后一句话提醒了我,我和盈盈不是认识北京的张哥吗?他是高干子弟,政府熟,门路广,也许找他能打听出一些消息。有了这个底牌,我似乎看到一线曙光,思维跟着酒,慢慢融化在心里。

第二天,刘哥的消息依然没来。我不能等了,回家找出以前那些资料,看着这几年的收获,就是那一摞名片,还有一份胶南工厂不值钱的土地证,心里的惆怅又开始蔓延。

张哥的名片找到了,按上面的第一个电话号码打过去,是空号,后面的几个电话号码也都打不通,我刚刚生出的一点希望又破灭了。不行,我要去北京,他不是在三里屯有个酒吧据点吗?就去找那长发麻杆,我要出击,不能在这里被动地等了。

自己网吧的生意,我让韩守宝找人帮忙管理,然后给盈盈的表妹打了个电话,让她周六周日没事的时候来帮着照应一下。我要去北京,重新踏上祖国的心脏,我要去“心脏”打听出我需要的事实真相。

说走就走,我匆匆收拾了一些细软,坐上了北去的特快列车。无论如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时候,从绿山到北京要十七八个小时,由于走得急,只能买到硬座的票了,就这么一路颠簸,望着窗外一路后退的风景,此时此刻的我无心欣赏,浑浑噩噩中只期盼能早一刻到达北京,冲到三里屯,找到张哥。是的,找到张哥。

不知道过了多久,坐在对面的一位大爷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大爷50岁出头,一身蓝灰色的布衣,看得出来已经有些年头,脚上的布鞋也已起毛。额头上深深的皱纹诉说了岁月的沧桑,那双粗糙的手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闰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脚下那个尼龙袋子,袋子没有扎紧,留了两个苹果大小的口子,透过口子可以看到里面装的是苹果。大爷的目光不时地瞟一下这个袋子。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告诉我,这个袋子里装的肯定不仅仅是苹果。此时此刻,隔着一条走道的另外三个人,想必也注意到了这袋子苹果。

“大爷,去北京走亲戚吗?”

“哎,没呢。这不,给人送点东西,顺便去开开眼。”

“北京好啊,皇城根儿。”

“谁说不是呀,啥都好,医疗条件也是全国第一。”

闲聊中得知,大爷是绿山郊县人,小孙儿得了尿毒症,他是去北京送救命钱的,家里村里都凑钱出力,好不容易凑了10多万元,赶着送去医院付治疗费呢。不用说,那袋苹果里面肯定藏着钱,大爷边跟我闲聊着,视线就没离开过那袋子。

一个是去救命,一个是去寻命,我的心一下子又揪了起来。和大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对面那三个家伙似听非听,心思也没离开过这个袋子。我敢肯定,这是一伙老手,打着这包钱的主意呢。

“大爷啊,该吃饭了,要不一起去餐厅吃点?”

“不用不用,呵呵,俺带着干粮呢。”说罢,大爷从那袋子里的苹果下掏出了一包煎饼,“车上的太贵,还不如留着那钱看病。自家做的,呵呵。”大爷憨憨地自顾自笑了起来,“给,拿着,留着饭后吃。”也不管我要不要,大爷往我手中塞了个苹果。

我一个人晃悠到了列车餐厅,点了份饭,也吃不出个啥味道来,心里还是空荡荡的,上次和盈盈去北京的那一幕幕掠过脑海,挥之不去,思绪一下子又乱了。我囫囵吞枣地把五脏庙填饱,拿起苹果用袖子擦两下,大口咬下去,还真甜。我吃着苹果,不知不觉想到那大爷……你大爷的,自己的事情还没整明白,去管啥闲事!盈盈现在到底怎样了?那种感觉就像在等待判决书,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必须接受结果,但此时此刻又偏偏不让你知道。煎熬……啃完最后一口苹果,我决定还是做一回好事,就算给自己积德了,希望此行能得到我想要的。这时刚好有个列车员走过,我叫住了他,把事情大致说了一下。他让我等一会儿。片刻,就见他带着两个人过来了,原来一个是列车长,一个是乘警。我带着这两人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那大爷估计也刚吃完,迷糊中也不忘把那袋子紧挨着身子。把大爷交给列车长后,余下的事儿就让他们处理吧。吃饱了,困了,打个盹差不多就该到了。不过此时此刻,邻桌那三个家伙的目光里透出了愤恨。管他呢,把衣服裹紧,我睡我的。咱在菜市口卖火烧的时候被人砍了都没怕过,还怕这三个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