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青春在疼痛中成长
3544000000026

第26章 那些路过心上的男生(6)

第二个新是内容新。年轻人,特别是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男孩子的生活、学习、交往、理念,我是一点都不知道,不了解。虽然我跟他们天天见面,甚至生活在一起,比如我的儿子儿媳。我跟他们有深深的代沟。孟祥宁书里描述的他们

第三个新是,我的观念需要更新。过去,我总觉得,80后、90后的孩子们,自我意识太强,事事以我为中心,缺乏爱心,缺乏感恩之心。可读了孟祥宁的这本书,自己的思想上有了转变,过去的许多观念需要更新。《我的青春是首歌》里有一篇散文《好想握住你的手》,写的是她的姥爷,她老爷生了病,她时刻惦记,只愿意在床前照顾,不愿离开。写的很有感情,很有味道,很感人。还有一这一代的生活,对我来说,十分新鲜。读小孟的书让我也年轻了好多岁。篇,写她与同学去玩,看到一位母亲呵护自己的三两岁孩子,那情景让作者很动情。并由此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想到了天底下的母亲,哪一个不是全心全意地关爱着自己的宝贝呢!作者身为90后的新一代,竟然有这样的爱心,让我深受震动。我发现,我过去的那些观念错了,需要彻底更新。

孟祥宁同学刚刚十几岁,她的文学道路还很长很长。她自己说,将来要做铁凝第二,有专家觉得这种说法欠妥。我觉得也有一定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道路。铁凝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她那个时代给与她的时代特色,也充满了她自己人生道路独有的特点,别人没有。就是同时代的人,与铁凝所走过的路也不一样,一定会有很大的差别。谁也不会成为谁的第二。铁凝不可复制,孟祥宁也不可复制。

但是,我倒是觉得可以成为第二个铁凝。经过自己勤奋努力,苦心钻研,锲而不舍,坚持到底,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艺术造诣,成为一个像铁凝一样的大作家,我看是满有希望的。

2012年2月19日

作品研讨会——阳光女孩孟祥宁的吸引力

作者:萍蕴

2月19日上午,石家庄凯旋金悦大酒店五楼成了孟祥宁作品研讨会的专场。这个在石家庄第二中学读高三的19岁女孩,成为了到会人们关注的焦点。

孟祥宁出生于1993年,在读小学六年级时开始文学创作,对学生生活的描写以及思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有近百篇作品发表,2009年出版文学作品集《我的初中生活》,2010年出版长篇小说《像向日葵一样成长》,今年有出版了小说散文集《我的青春是首歌》。

孟祥宁的创作,区别于其他90后作家作品所表现的颓废和早熟,其作品阳光、清纯、活力、无畏,写出了90后一代青少年的心中真实所想,许多散文,包括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真善美的呼唤,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孝道的发扬与提倡,都描写的深入细微,充满了希望和朝气,是90后这个群体的真实写照。她的作品入选2010年度中国90后“十佳少女作家”、《河北散文家作品选》,若干作品收入《温情的校园散文》、《最具中学生人气的校园小小说》、《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感恩故事》、《感动学生一生的友情故事》以及有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开学第一课》编写的《如果时光也可以折叠》、《时光爬上花茎的期待》、《书包里的月光》、《星星的鞋子撒了一地》、《收集思想的沙粒》等畅销书,被中国教育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长城网、石家庄日报、河北青年报、燕赵晚报等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被誉为“90后青春少女美作家”。

孟祥宁作品研讨会在石召开

本报讯(记者祁胜勇)2月19日,河北省作协创联部、河北省散文学会、石家庄市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为美少女作家孟祥宁举办作品研讨会。孟祥宁虽是一名高中在读学生,但其近年迅速在文坛崛起,已出版3部小说和散文著作,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来自北京和河北等地的一些知名作家和评论家,对其作品所体现出的向日葵风格进行了广泛探讨。

孟祥宁1993年出生,于2009年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时年仅16岁,目前仍然是该协会年龄最小的会员,现其在石家庄二中读高三。孟祥宁在读小学六年级时开始文学创作,目前已有近数百篇作品发表,2009年其出版文学集《我的初中生活》,2010年出版长篇小说《像向日葵一样成长》,今年,她又出版了小说散文集《我的青春是首歌》。

对于孟祥宁的创作,与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区别于其他90后作家作品所表现的颓废和早熟,孟祥宁的作品显得清纯与阳光。孟祥宁在其长篇小说《像向日葵一样成长》一书的“前言”说,其创作这部长篇的动机源于其对目前市场上描写90后生活学习的图书“有那么一点点愤怒”,所以其要写一本“对得起大家的书”、“教人向善的书”。

孟祥宁父母均是普通基层职工,其父亲爱好写诗,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摘自《燕赵都市报》

绚丽多姿“相映红”

高建雨

古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美女的娇颜和盛开的桃花,一人文、一天然,相映生辉、和谐美好。

这个周末,应邀参加了两个文学作品的研讨会,一个是康贵春的,一个是孟祥宁的,也令我生出——当今河北文坛绚丽多姿“相映红”——的感触。

康贵春,年近60;孟祥宁,年近20,这说明,我们省文艺创作者们的年龄跨度很大,有老当益壮者,也有新秀涌现。康贵春,是官员;孟祥宁,是学生,这说明,我们省文艺创作者们的职业、身份广泛,他们以不同的阅历、视角书写社会与生活,为文学宝库奉献作品。康贵春,是男士,孟祥宁,是女生,这说明,我们省文艺创作者们,没有性别差异悬殊,对文学的爱好,也没有性别上的差异。

康贵春的作品《秋林挹露》,是篇篇散文的荟萃,或吟咏生活,或游历名胜,都从中歌颂美好、感悟人生;孟祥宁的作品《我的青春是首歌》,收录有小说、散文、杂文等,反映了新时期的校园生活、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思想和文笔都透着活力灵动。这说明,我们省文艺创作者们文艺创作的写作风格、体裁形式,多姿多彩,百花齐放。

河北省散文学会组织康贵春作品研讨会,河北省散文学会、省作协创联部和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共同组织孟祥宁作品研讨会,这说明,我们省有关方面的组织机构对本省的文化现象、文艺作者极其关注、呵护、鼓励。中国散文学会的石英、王宗仁、红孩等领导和名家应邀出席这两个研讨会,既点评作品,又全面介绍和深入分析当前全国文学创作的态势、创作规律、文学创作者的成长之路等问题,这说明,我们省的文学创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支持和指导,有着很好的人脉环境。尽管,我们不能定论康贵春和孟祥宁代表着我省文学创作的什么层次的水平,他们的作品能产生什么样的文学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但是,从作者、作品、作品研讨等这一系列现象说,我感觉,我们省当前文学创作的百花园,绚丽多姿“相映红”,令人欣慰和鼓舞。

小作家孟祥宁的幸运日

宁雨/文

祥宁今年19岁,知道孟祥宁这个名字,是上周的事。

2月15日下午,收到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梁剑章老师的一封短信邀请函:2月19日(周日)上午9:00,孟祥宁作品研讨会在石家庄市凯旋金悦大酒店举行,恭请光临。文学这行,我入道甚晚,很多省内颇有名气的作家,我却连名字也没听说过。孟祥宁是谁呢?我连忙给剑章老师打电话请教。我问:“梁老师,孟祥宁老师是写什么的?哪里人士?”剑章老师呵呵一乐:“孟祥宁,是石家庄二中高三的学生,你若称她老师,她这年龄上小了点,今年19岁。”19岁!省散文学会、省作协创联部、石家庄作协联合为一个19岁的小姑娘开作品研讨会,可见这个孩子“有两下子”。

提前一天收到孟祥宁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青春是首歌》,读到关于她的创作简历,方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很小就崭露文学天赋,已出版小说散文作品集《我的初中生活》、长篇小说《像向日葵一样成长》,16岁即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人称“90后向日葵派文学领军人物之一”,多家新闻媒体予以关注报道。

19日那天,孟祥宁作品研讨会如期举行。中国散文学会石英、王宗仁、红孩,河北著名散文作家、评论家刘绍本、朱宝柱、袁学骏、刘建东、丁吉槐、张华北、梁剑章、康志刚等,以及众多新闻媒体的记者、各界文友、艺术家,二中的师生代表,将酒店5楼会见厅挤得满满当当。以“盛友如云,高朋满座”8个字来形容,毫不夸张。

初见祥宁我到得比较早,孟祥宁的父亲孟胜利先生(前一天在康贵春作品研讨会上结识的)、文友风飞扬、夜莺、画家史安东等还在紧张地做着会前的最后准备。会场,有个穿学生制服的文静女孩正伏案写着什么。我寻找着自己的桌签,刚巧小女孩就坐在我旁边阿平先生的位置上。阿平先生我是认识的,所以肯定小女孩不是阿平。她会是孟祥宁吗?这个梳羊角小辫、皮肤白皙清俊的孩子。刚好孟胜利进来了,我便朗声请教。呵呵,果真是今天的主角,小作家孟祥宁。趁着小宁忙碌的间隙,我请她在《我的青春是首歌》《像向日葵一样成长》两本书上

分别签名。我半开玩笑地说:祥宁,咱俩合个影吧,我想做你的粉丝啊!小宁大方地跟我并排站在主席台下面,请张华利老师拍照。看她的签名,看她做事的神态,认真、自信、开朗、大气,真让人一见就喜欢。

果然,想做孟祥宁“粉丝”的不只我一人。各路嘉宾陆续到场,纷纷与小作家合影。记者、作家们的相机镜头,电视台记者的摄象机镜头,也对准小宁。直到台上石英老师开始讲话,后场与小宁合影的人还在一拨一拨换。即使不合影,人们也想多拍几张孟祥宁的照片,甚至她美丽的蝴蝶型发卡、整洁得体的校服,也是被关注的细节。

面对众多“追星者”, 面对现场如此热烈的气氛,孟祥宁,这个19岁的女孩,这个内心丰富、善于观察思考的小作家,是激动、兴奋、骄傲、幸福,还是想得更多?之前,她想过这样一个高规格的研讨会,对一个19岁的青年作家意味着什么吗?看着那张青春洋溢、淡定自信的面孔,我寻不到答案。

大家评祥宁

那么,众位见多识广、学养深厚的文学前辈们,对“孟祥宁现象”又会做怎样的评价呢?著名作家、诗人,******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石英老师第一个发言。著作等身的石英老师首先对文学新人孟祥宁的创作方向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在青少年作品脱离现实胡编乱造、玄幻盛行的情况下,小作者坚持真善镁,写积极向上的人生,走的是一种正路,是人间正道,是对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坚守。(孟祥宁们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复归”。她的《像向日葵一样成长》《我的青春是首歌》,展示了其在创作道路选择上清醒的头脑与魄力。

石英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作者的天赋、语言驾御能力不可回避,但不能过早地把这些东西看得过重。人生的道路还十分漫长,需要坚韧、隐忍,百折不挠,需要不断地奋发。生活有时候是很残忍的。但对一个作家而言,挫折也是财富,创作需要年龄的积累、阅历的积淀。

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化报副刊主编红孩发言的题目是《切慢肯定或否定》。他开场即列举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所谓的童星作家现象,蒋晓涵、田晓菲、郭敬明等等。他认为,简单地将作家以60后、70后、80后、90后这样的年代分层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必要的。孟祥宁目前还是个读高中的孩子,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应让她按照自己的轨迹走。如果将来继续走文学创作的道路,就要有不断的生活积累,不断充电的过程。创作是很消耗“能量”的,应防止过度透支,过早透支。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散文家刘绍本老师的发言激情飞扬。他首先肯定了孟祥宁“自画青春”的创作道路,肯定了其对于传统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小作者今后多在文学创造力的培养上下功夫。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军旅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宗仁对孟祥宁长篇小说《像向日葵一样成长》进行了重点剖析,对与向日葵有关的细节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形成主人公心灵激荡、在挫折中成长的一条暗线十分赞赏。王宗仁以为,这代孩子早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小说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刘建东结合去年全省青年作者成长状况调研的情况发言。他认为,“孟祥宁现象”的意义至少有两点。第一,能够唤起更多更年轻的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向往。第二,她的文学观念与传统文学观念一脉相承,没有迎合世俗,也没有迎合商业。(这在当下的青少年创作中是难能可贵的。)

刘建东认为,目前河北的年轻作家亟需补上“经典”这一课。“90后向日葵派领军人物”,这样的概念不要标榜,应沉潜下来写作,过早给自己定性是不明智的。文学需要以一种孤独的力量去追寻,需要以一种谦虚的态度去追寻。

孟祥宁在作者感言里说,要做“铁凝第二”。对此,著名散文家、评论家,《当代人》杂志原主编朱宝柱在发言中生动讲述铁凝成长故事,对小作家循循鼓励、引导。他说,铁凝始终保持了一颗“不安分的跃跃欲动的心”;她和她的家庭生活得十分有情趣。培养情趣很重要,会影响到作者今后的写作面貌和语言风格;铁凝拥有很大的牺牲精神,放弃城市的优裕生活到农村劳动,放弃当文艺兵的机会,后来又为了写作放弃到北大读书。扎实、厚实的生活积淀,造就了铁凝的成功。

祥宁的幸福与幸运

孟祥宁小小年纪跻身文坛,与家庭的支持分不开。

祥宁说,感谢她的爸爸孟胜利为她选择了写作之路,事实证明爸爸是对的。

可以想见,孟祥宁出版三本书,从费用到联系出版社,都不是一个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召开这次研讨会,与各个方面沟通联络,孟胜利一定费了很多很多的心。作为一个有天分的孩子,她是幸福的。

这次研讨会,小宁母校二中副校长翟丽光来了,她的同学、小文友也纷纷前来祝贺。大家的关注、关心,鲜花和掌声,让她的成功获得了更大的幸福感。

但我以为,这次研讨会,对孟祥宁今后的文学道路而言,是一个重要而幸运的起点。在真正的文学批评几乎几乎绝迹,评论变身“表扬”“吹捧”的当下,与会各位老师讲真心话、真情话,不捧杀,不棒杀,而是语重心长、言之谆谆,充分表达了前辈对后学的爱护、负责,对文学新人的深切期望。此心可昭,此情可感。

前辈们的忠告和希望,对一个刚刚起步的孩子,胜过多少过头的称赞、夸奖。小宁能有机会与这些肝胆相照的老师们面对面,是多么的幸运。

我恭喜祥宁。

从铁凝的创作道路中汲取营养

——致孟祥宁小作者

朱保柱 于2012年2月19日“雨水”节

祥宁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