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青春在疼痛中成长
3544000000015

第15章 葵花女孩的追梦旅程(1)

童年的我与我的童年

院子里的梧桐老了吧。

我望向窗外,粗粗的树干愈加歪斜,像一位老人,佝偻着身体。我仿佛看到了几个孩童,手上拿着狗尾巴草,围着大树转圈圈。他们跳着笑着,他们跑着闹着。他们时而坐在台阶上歇息,时而拍着手喊“土豆丝,土豆皮”。他们的脸上是数不尽的笑容,他们的心里是不含杂质的纯净。那个梳两个辫子的小女孩,最喜欢穿粉色的花裙子,黑色的小皮鞋,风吹过她的发梢,熟悉的眉眼,熟悉的幼稚的小脸。

早晨不用担心迟到,一个豆包和一碗粥,便能让我开心一个上午。邻家的小伙伴背着书包,蹲在楼下玩着泥巴,我蹑手蹑脚地踱着步,轻轻拍一下她的左肩,然后迅速站在她的右边,待她醒悟过来之后,我一脸得意洋洋地哈哈大笑。

我们拉着小手,在林荫道上向学校走去,有时看到路边的鲜花开了,还会轻轻摘下来一朵,挂在头上,甜甜地笑着。有人出来遛狗,会跑过去抚摸它柔顺的毛,学几声狗叫,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当看到哥哥姐姐从身边“嗖”的一声骑车而过,耳朵里塞着耳机,我们小小的心里总是充满了羡慕。羡慕他们不用走这么漫长的路,羡慕他们可以听悠闲的歌,羡慕他们潇洒的自行车。可是长大了才突然明白,小孩子永远看不到的,是他们书包里沉沉的书本,听不到的,是他们耳机里流利的英语课文,感受不到的,是他们必须很快骑到学校否则就要站在走廊罚站的心情。

小学是最快乐的地方。上课的时候,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回答一次问题奖励一朵小红花,每次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我便将手举了起来,有同学比我举得高,我就将身体挺得倍儿直,屁股离开椅子一点,努力将手伸到最高。老师点到我时,我便朝那同学做一个大大的鬼脸,然后一边挠着头一边不好意思地问老师:“刚才的问题是什么呀?”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下课了,我们像一群从笼子里放出的小鸟,一哄而散,跑到操场玩跳房子,用粉笔画上方格,扔一个沙包单腿跳。有时不小心摔倒在地,爬起来不是疼得哇哇直哭,而是一脸耍赖吵着重新再来一次。

吃过晚饭,院子里的小伙伴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梧桐树下集合,趁着夜色玩捉迷藏。我总是躲得最隐蔽,藏在楼道里的木板后面,也不怕蜘蛛网或者小虫子,静静地屏住呼吸,听自己的心怦怦直跳。最狡猾的时候,我掏出钥匙,躲在自己家的小房里,轻轻带上门,坐在废旧报纸上扶着妈妈的自行车。直到听到一声“放羊啦”,我才屁颠屁颠地跑过去。

夜越来越深,头上的月光透过梧桐叶照在我们身上,仿佛一只只梅花鹿,尽情地奔跑着。不一会儿,他家的窗户打开了,“亮亮,该回家啦!”,她家的窗户也打开了,“圆圆,该回家啦!”。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期待第二天在学校的见面。回到家不情愿地洗洗玩得黑乎乎的小手和脸,倒在床上进入甜甜的梦乡。

童年被浓缩成美好的一天,总是充满着欢笑与喜悦,没有压力烦恼,没有勾心斗角。那时候的我,傻得可爱,傻得纯真,傻得快乐。长大了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知识越来越多,想象力却越来越贫乏,少了纯真的笑,多了忧伤的目光。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梦想的翅膀被折断,也不得不收回曾经的话问自己,你纯真的眼睛哪去了?”熟悉的歌,可每次听都掉下泪来。

梧桐树下梳着两个辫子的小女孩,我终于看清,那就是我。

那就是童年的我,与我的童年。

她还是那么开心地转着圈,仿佛永远也停不下来……

晒寂寞

朱自清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一个人呆着,喜欢安静。每当看到教室里的同学,凑成一堆谈论某某明星的绯闻,抑或是听着笑话哈哈大笑的时候,我就会走到无人的阳台,一个暂时属于我心灵的地方。

五楼的阳台,是个放飞灵魂的地方。我将我的灵魂与寂寞,沐浴在阳光下,看云卷云舒。

风拂过面颊,还夹杂着一丝微微的凉爽,我耳前的碎发,凌乱地在风中飘舞,我懒得去拨弄它。阳光总是那么令人舒适,我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柔和而又温暖,仿佛远方飘荡着一首舒缓的钢琴曲,美妙的旋律浮在周围,仿佛寒冷的冬夜围着的毛绒围巾,软软的,暖暖的。我相信,在阳光下,一切生活中的失意与不愉快,都会躲得远远的。

我望着远处的窗户,像糖葫芦串,一个接一个的,从高空串到街道。一幢又一幢高楼大厦,在这个城市崛起,倒下,再崛起。无休止,无尽头。

校园里的杨树已经换了新装,满目绿色,在风中抖动着片片嫩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像雨落地的声音,那么好听。

马路上车来车往,人们忙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奔波在一道道斑马线中,像跳跃在五线谱上的一个个音符。他们的步履匆匆,快速地从我视线中移走,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停下来,细细地去看看这个城市的风景,也许我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就是一种浪费时间吧。但是我喜欢这种感觉,喜欢在阳光下面晒自己的寂寞,我觉得寂寞是令人享受的。

进校门的学生抱着书本,偶尔有人抬头看一看天,阳光调皮地在云层中躲来躲去,他们的影子忽明忽暗。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注意到我,一个在阳台晒寂寞的女孩。我常常会被人遗忘,可是为什么有些事情偏偏就想起了我,你就充个数吧,我悲哀地重复着他们的话。

我并不指望自己活得多么一鸣惊人,也并不奢求每个人都会永远地记住我,我明白这并不现实,可是我仅仅有一个小小的希冀,就是请不要忽视我虽然并不多么伟大但也并不是很卑微的自尊。

我揉揉眼睛,继续看着校门口,但我并不是在等待谁,我只是想看看,我们每个人是以什么姿态行走的,是以什么姿态生活的。

我看到了蚱蜢。人群中他实在太扎眼,一个总是喜欢穿一身绿色的男生,喜欢穿绿色的帽衫,穿绿色的运动裤,穿绿色的板鞋。只是那帽子,他从来没有戴过。

他慢慢悠悠地骑着墨绿色的山地,和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有那么一瞬间,我想,我们其实都一样吧。

他抬起头,阳光正好从云层中钻出来,他眯起眼睛,看到了我。

他冲我摆摆手,我也冲他摆摆手,他还是那么不紧不慢,一直从我的视线中晃悠了过去。

我们讨厌紧张的感觉,讨厌快节奏,讨厌上了发条一般的生活规律,我们喜欢想笑的时候就在阳光下露出牙齿,我们偶尔也会有一点点小寂寞,我们喜欢对自己好一点。

钟楼的指针也缓缓地移动着步子,不曾察觉,时光就这么走了。有的时候,发呆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

我想,我该走了吧。

我又深深地望了一眼蓝天,阳光刺到了我的眼睛。我将我的灵魂唤回,我将我的寂寞暂时收藏在心中。我转身,拉开门。

教室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昏暗,他们仍旧不停歇地叽叽喳喳。原来这里不属于我,我的心永远是向往天空的。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不,我有的,是令人享受的小小的寂寞。

我依然在等待

这个冬天睡着了。灰色的大地,灰白的天空,周围的一切成了旧世纪的黑白照片,面无表情地定格。

像很多爱幻想的女孩子一样,公主在飘雪的冬季,在花园里,等待着王子的出现,他牵起她的手,她踮起脚尖轻吻他的额头。

呵,少年的白衣被风吹拂,夹杂着雪花,仿佛无数雪精灵在他周围伴舞。他的脸如雪一般纯洁,眼睛似冰一般晶莹,长长的睫毛沾上雪花。那完美无缺的侧脸,一如你不动声色的样子。

你就像那冬季里的雪花,轻轻落在脸颊,还没来及看清面容,却只留下最后的氤氲。冷酷的性格,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只是那雪,迟迟不肯露面。

坐在窗台,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在身上。望着窗外匆匆行过的路人,多想你就在其中,躲在某个角落,对着我笑。

不下雪的冬天,我们拿它当春天好不好?

年少的我们,在操场挥汗如雨,望着头顶冬日的阳光,竟格外晃眼。那寄托了无数梦的雪精灵呵,你调皮地躲在哪里了?

寻寻觅觅,那篮球架下面的熟悉的T恤衫,只一眼便认得。有些人错过就错过了,而有些人,却永远也得不到。

像小时候橱窗里梦寐以求的小汽车,无论怎样软磨硬泡,妈妈都会毫不犹豫地拉起你的手走开。

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那雪亦是。

王子不会轻易爱上灰姑娘,除非她有美丽的水晶鞋,人们不会爱上丑小鸭,除非它有白天鹅一样洁白的羽毛。

习惯性地低着头走路,我喜欢灰色,亦喜欢灰色的大地。地上氤氲的是什么?只当是水吧,可脸上咸湿的又是什么?只当是盐吧。青春那么伤,还是我,给它披了一件灰色的外套?

我以为这个冬天就这样过去了。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却还是痴痴地期待某一天奇迹的到来。落了叶的梧桐,我在月光下虔诚地祈祷。

我在等待,我依然在等待,我的白衣少年,我的纯美爱恋。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在一个飘雪的冬天,萌生出翅膀,呼啦啦地飞向天空。

吹自己童年的泡泡

给我一堆沙子,我可以建造一座城堡;给我一块泥巴,我可以烘焙出香甜的面包;给我一支画笔,我可以在卧室的墙上描绘出五彩斑斓的世界。如果我还是小孩子的话。

又看到记忆里的旋转木马了,只是身上的油漆已经褪色,只是音响里传来的音乐已经变了,只是木马上坐着的小孩子已经不再。物是人非,勾起我对童年的那一丝眷念。

还想再做一次旋转木马,只是看到牌子上写着“儿童游乐设施”后,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已经远离了“儿童”这个字眼,它现在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仅仅只是代表着一段永远也回不来的美好时光。我对于童年的记忆,又是那么的贫乏,如果早知道会长大,就应该努力记住的。

他们说,你真幼稚,现在还想坐旋转木马,应该去坐过山车。我说,是啊,我就是这么幼稚。

过山车的轨道涂着红、黄、蓝三种颜色,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我仰着头,眯着眼,望着他们在空中飞速奔驰、旋转,我也只能在地上仰望惊叹,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尝试的勇气。

自然而然地低下头,竟然发现身边有许多小孩子,他们大概两三岁的样子,即使是春天,也不能脱下厚厚的冬季棉袄。其中一个小男孩吹着泡泡,其他的孩子全部围了过来,跟着泡泡一起跑,他们尖叫地跑着,迈着小小的步子,却也很快。风将那些泡泡带上了蓝天,望着飞舞的泡泡们,他们嘴撅得老高,而抓住泡泡的小孩子则开心地大笑着,露出一排尚未张全的牙齿,呵呵地笑着。

看着他们,我情不自禁地微笑了。突然想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我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也像现在一样爱玩、爱闹么?虽然照片里定格住了我的笑脸,可总觉得那么的遥远又模糊,如果可以回到过去,该有多好。

他们都说,我是一个幼稚的人,我对此并不否认。幼稚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难道一定要变得成熟,才算真正长大么?在我心目中,幼稚不幼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颗童心吧!

我的很多朋友,她们学着大人的样子化妆,做各式各样的头发,穿妈妈的高跟鞋,戴很大很大的环状耳环,然后淑女般地迈着猫步。问我感觉如何,我从来只是笑笑。再看看自己,从来顶多用洗面奶洗脸,只是扎一个简单的马尾辫,穿舒适的运动鞋,蹦蹦跳跳地走路。

我喜欢洋娃娃,喜欢和同学开玩笑,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吃棒棒糖,喜欢玩跳房子……这些在别人眼里很幼稚的事情,我却做得有滋有味。

我们的童年已经过去,少年时光也即将走到尽头,还有多少青春等待我们来消耗?又还能有多少个幼稚的日日夜夜等待我们来玩耍呢?

趁着自己还能幼稚的时候,多幼稚一会儿吧!不然等到长大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在父母身边撒娇,在想哭的时候放声大哭,在空旷的郊外玩捉迷藏……

一个泡泡飞到了我的脸前,伸手轻轻一碰,溅到鼻尖些肥皂液,仅仅是一小瓶肥皂液,却能吹出这么多美丽的泡泡,虽然他们在空中漂泊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十余秒钟,却演绎出了一段段透明的美丽童话,而只有像小孩子一样的眼睛,小孩子一样的心境,才能真正读懂。

我突然很想再回到过去,回到像那些小孩子一样吹泡泡的时光。

我向一家有着红色屋顶的小卖部走去,握着属于自己那一小瓶肥皂水,吹出了无数个属于自己童年的泡泡。

你想做一只小鸟,逃避青春的无奈与忧伤

看到你在网上的日志,充满了对教育的无奈与辛酸。你问我们的青春还剩多少,只留下了数不尽的书本与练习。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又有多少回忆值得留念,没有欢笑、没有温暖、没有感动,每天埋头于各种各样的辅导书中,每天大脑只是用来想题、背书,根本没有空闲与朋友谈心,没有时间和父母共享天伦之乐。我们的青春被教育无情地支配,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向高考低头妥协。

我发了一条评论——你小子最近这么富有文学色彩了,看来作文有进步了,好好学习吧,我们没有办法改变。

你回复了一个无奈的表情,眉头向下撇,嘴巴是一道波浪线,眼睛里泛着酸楚的光。

没想到,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谈话。

如果早知道,我一定会好好劝劝你,让你重新拾起生活的希望。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我们住在同一条街上,你在街的那边,我在街的这边。每天放学上学都一起走,那个时候,你和我一般高,只要玩石头剪子布我赢了,就轻轻一抬手,弹到你的额头。可是每次你都只是笑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小学的时光是如此美好,我们上课偶尔会开开小差,偷偷聊着晚上看什么动画片,下了课我们像一群小鸟一样飞出教室,在走廊里打闹,生活总是充满了欢笑。

上了初中后,我们被分到同一所学校,虽然不在同一个班,但还是能经常见面。你已经不再是原来喜欢梳中分头的小男生了,你换了一个更帅气的发型,有几缕刘海儿垂在额头。

你的个子也长高了,比我高出半头,我还是喜欢没事了就玩石头剪子布,然后一抬手,就弹到你的额头。

那个时候生活风平浪静,我们都按部就班地学习,利用课余的时间一起去书店看小说,或是和同学到公园踏青,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那时,我们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上课只要稍微听听课,就能考得很好,于是我们上了最好的重点高中。

刚开学,我就被高中快节奏的生活压得喘不上气,我总是比别人慢一拍,在他们都写作业的时候,我在看杂志,在他们都复习的时候,我开始狂补作业。每天生活昏天黑地,没有一丝乐趣,大家也都只是埋头学啊学,根本没时间聊天谈话,就连去食堂吃饭,也都一个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稍微吃得慢点,另一个人就会嫌自己耽误了他学习的时间。

于是我开始变得沉默。

在校园里看到你,也发现你的眉宇间多了一丝忧郁。我试着去弹你的额头,却发现已经要踮起脚尖了。你真的长大了,长高了,变帅了。可是我们却都失去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我们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