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的启示
3541800000022

第22章 曾国藩为官修身之道(5)

我想曾国藩一定也盘算过:“如果我造反的话将来皇帝肯定也不会是我,那会是谁?很有可能会是左宗棠。那我干吗要帮别人打天下?”左宗棠也曾经说过“你不要以为曾国藩控制一切,真正乱起来的时候这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而且前面也说了,就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个性来看,得天下的人经常是左宗棠那种人,而不是曾国藩这样的人。“你打了半天,替别人打天下,划得来吗?”再说,曾国藩肯定也会想:“我得了天下有没有用?”没有用,因为子孙都不成器。所以一个人要想打天下,要先看看自己的子孙,子孙如果不争气,你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最后还是会给别人,那你何必呢?

我想他肯定有很多顾虑,我不相信他完全没有过这种打算,因为他毕竟是人,但是他衡量一切以后决定,“还是诚诚恳恳做一个忠臣比较实在”。一个人不是说实力够就行,要成功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我觉得“大位是天定,不是人定的”,跟人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到底什么叫“忠”?当你把心放在中间的时候,就叫“忠”。首先要“从心”,古人“以不懈于心为敬”,必须尽心任事才能“不懈于位”,做好分内之事,其次要“从中”,“中”有不偏不倚之意,所以“忠”也是正直之德。

三、刚健坚忍:要能忍也要能受辱

曾国藩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外界的那些有利因素都还只是助缘而已,他自己自立自强,刚健坚忍,进德修业,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他是从哪里做起的?他从“自立自强”这四个字做起。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没有谁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的。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北京,喜欢和那些有名望居高位的人为仇,也不是没有要刻意使自己特立独行、不畏强权的意思,也是想让自己凡事都能挺得住,所以他也不完全后悔。只不过他更觉悟到,在大事上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有自己的抉择,但是千万不能刚愎自用,刚愎自用就不对了。千万记住,任何事情都不要做得过分,一过分,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

一定要把坚忍与屈辱联结在一起。一个人要拼命,必须要记住,一方面你要坚忍,一方面你要能受辱。只是坚忍而不能受辱,那你很快就会达到所能忍受的极限,然后全部爆发出来,那就会更糟糕。假如你忍忍忍,忍了九次,最后一次还是爆发出来了,那你之前就白忍了,就都等于零。所以一定要忍到最后,忍到最后一件事,才不会功亏一篑。

我们最不能忍的就是,“是可忍,孰不能忍”。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侮不侮辱完全看我们自己的心态。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受不了的,别人跟我说什么我都会顶回去,但是40岁以后,就有了一点点觉悟,有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这个世界上会给我难看,会让我受辱的是谁?是来救我的人。所以凡是给我难看的人都是好心救我的人,凡是侮辱我的人都是为了唤醒我的。我不敢说曾国藩也一定有这样的想法,但我觉得他应该也是有这样的觉悟的。

人生是什么?就是坚忍与等待。一个会等的人永远是有希望的,一个不能等的人则经常是错过机会的。机会要来的时候是自然来的,不是你要它来,它就会来的,机会要走的时候也是不会征求你的同意,而是说走就走的。所以人要配合机会,而不是等机会来配合你。

四、谦虚谨慎:让你事事如鱼得水

曾国藩50岁的时候,有一个叫鲍超的将领,因功由总兵升到提督,所以慢慢就露出骄横之气。鲍超这个人,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其实以前很多将领都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的,最有名的是三国时的吕蒙,就是杀关羽的那个人,他开始也是一字不识,可后来他却变得很有学问。鲍超就是除了他的名字以外,什么都不会写。

有一次,鲍超打仗被围困,他很着急,就命人写信给曾国藩,请求援兵。结果写信的人拿起笔来还在那慢腾腾地斟酌要怎么写,他一看,心想“等你写完我就没命了”,于是立马夺过纸笔,说:“我自己来。”那人心里还在想:“你一个字都不会写,能写出什么?”再一看,他就在纸上写了个鲍,外面再画了一个圈圈,然后就让人送给曾国藩。那人一看,说曾国藩怎么会看得懂。“没你的事,你赶快送。”结果曾国藩一看,就明白鲍超被围困起来了。这件事也告诉我们,紧急的时候要有紧急措施,不要一味按部就班,还讲究咬文嚼字。一般人看不懂,但是他们两个人有默契,自然就会看得懂。老实讲,能当统帅的人,多半有他的过人之处。所以一个人一辈子能走到什么地步,其实有很多原因,不是单靠某一样东西,而是由综合性的因素造成的。最终鲍超得救了。

鲍超很勇猛,但是不认识字。这种人一旦升官以后,就容易得意忘形。我想这四个字是很多人都曾犯过的毛病。当你得意忘形的时候,接下来就会栽跟头,越是得意忘形,栽得越厉害。就像风筝,你把它放到差不多就可以了,你如果再一直往上放,最后要么线会断掉,因为上面的风会越来越大,之后就不见了;要么一下飞不上去,就栽下来。千万要记住,得意忘形是我们常常会犯的毛病,当你得意的时候,要知道这对你不利,不要那样做,因为人家会受不了,你一定要节制。

曾国藩看到他渐露骄横之气,于是马上写信给他,说:“你统帅部队多时,声名太大了,最好保有一颗谦虚的心,以此为自己积德、积福。”这是直接告诉他,要谦虚。他这样说,鲍超就听得懂,他如果说你现在要像麦穗一样,鲍超肯定就听不懂:“什么叫‘像麦穗一样’?”所以对什么人要讲什么话,这也是曾国藩很了不起的地方。曾国藩能文能武,他的文笔也非常好,很多公文都是他亲自批的。他见一个人以后,都会给这个人下一个评语,他的评语往往很绝,而且很准。比如李鸿章跟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他对李鸿章的评语就是四个字--拼命做官。

曾国藩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要谦虚,稍微不谦虚,你的麻烦就大了。而且你的谦虚能为你积德积福。我想这也不是乱讲的,因为虚心谨慎,不自满,永远不会有错。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一定要谦虚。但是前提是你要有能力、有实力、有表现,这样才有资格谈谦虚。什么都没有就谦虚,别人会认为你是无能。

最后曾国藩送他一句话:“花未全开月未圆,最美。”当你抬头一看,月亮快圆了,那时候你的心情肯定很好。可是如果今天就是十五,你就会知道明天就不好了,因为以后就只能看到月缺了。

曾国藩自己就是谦虚谨慎,对上对下都没有半点傲慢。这个“傲”字很重要,你只要有一点点骄傲,就可能遭遇很大的打击。我们学了英文以后常常会说,“我们以你为傲”,这句话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英文是we are proud of you,这个proud of you对西方人而言是可以用的,但对我们就不太适用。说“我们把你引以为豪”可以,但说“我们因你而骄傲”就不可以。中国人很神气,但不骄傲。做人一定要神气,不神气“就会衰”,但一旦骄傲就糟糕了,骄傲必败,绝对不能有一丝骄傲的感觉,因为那也会让别人很不高兴,而这就是在给你制造阻碍。

保持谦虚使曾国藩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应对自如,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讲到“不败之地”,我又要说一句,我们是一个不求胜利的民族,我们不求胜利,只求不败。很多外国人一直问我,你们和日本人有什么不同,看上去长得很像。我就告诉他们:“我们都是东方民族,但是戴的帽子不一样,凡是上面写‘东方必胜’的就是日本人,写‘东方不败’的就是中国人。”我们只求不败,从来没有求一定要胜。但是现在形势变了,也都是在讲求胜、求胜,必胜、必胜了,这其实并不是好事。

大家真的要很仔细地去了解,我们老祖宗的话不是随便说的,一句话会流传几千年,一定有它的道理,只是我们现在误解了,没能领会它的真实内涵。我向大家保证,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所讲的话,全都是对的。只是我们认知错误,理解错误,或者执行的时候出错了,一句话,是我们做错了,不是老话的错。你不要去改动它,要照它去做。古人的话一定是对的,你要慢慢去深入透彻地领悟它。

我们举个例子,“兵贵神速”,是说越快越好吗?但实际上有时候慢一点才好。如果你懂得《易经》,就会慢慢了解这话的意思其实是说,“该神速的时候要神速”,而且下面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出来,“不该神速的时候要慢一些才好”。《易经》很多爻辞都会告诉你“无咎”,“不会有问题”,其实是在提醒你,你如果按照它去做才会没有问题,否则就一定会有问题。因为当时我们没有纸张,所以每个字都包含着很丰富的意思在里面,一定要有这种觉悟和认识才行。

五、胸襟宽广:什么人都可以交游

曾国藩的胸襟很宽广,他能够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一个人的心态是最难调整的,身体有时候还可以忍受,“我该弯腰就弯腰,我该怎么样就要怎么样”,但是心态,看不见,也很不容易调整。如果总是愤愤不平,总是觉得自己很委屈,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这种心态是会对自己非常不利的。

“心胸不够宽宏,气量狭小的话,就不能博取天下的美德。因此不能拿一个标准来强求他人。哪怕是一点长处,一点善行,如果它有善于我,都广泛吸取以求培养自己的德行。那些以正大之词,劝勉之论前来告知我的人,即使不一定投合我的心意,也会深深感念他的厚意,感谢他的关心。”

这些话都是出自曾国藩,他说他这个人什么人都可以交游。我们现在有很多人怕交到坏朋友,当然孔子也要我们交朋友谨慎一点,可是孔子的话是说给不同的人听的。当一个小孩子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时,的确需要叫他小心,不要交坏朋友。可是当他慢慢走入社会,社会上一定是有小人的,记住一句话,有君子的地方就一定有小人,而且小人是杀不光的。所以孔子要我们对小人敬而远之。你要跟小人保持一些关系,但同时又要疏远他,可是你也不能得罪他,得罪他就会很麻烦。因为你得罪不起,小人随时会找你麻烦。因此我们就要告诉小孩,“你要心中有数,但是不要讲出来,你要和小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策安全”。所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要告诉他不同的事情。

曾国藩自己反省说,他年轻的时候心胸不够宽,老是看不惯,后来慢慢地,他变得可以跟任何人来往了。其实有时候,你听到任何一番话,把它稍微转换一下,就能变成好话。你看到任何一个人,就把他当作一面镜子,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反观自己是否也和他一样,这其实非常有利于你改正和调整自己。还是那句话,一切都看你自己。你看他好,他会慢慢地在你面前变好;你看他坏,他很快就会在你面前变坏。你自己可以去试,这是一点不错的。

我们的心可以影响外界,而不是我们拿环境没有办法。现在很多人都爱说“环境就这样,没有办法”,这就叫环境决定论。要记住,任何时期都有很好的人,任何环境下也都有人成功,所以一切都看你自己,不要管别人,也不要管环境如何。

49岁的时候,曾国藩写的日记里有这么一段:“《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读之不觉愧汗。”从这里也可以找到证据,他一步一步深入了解恒卦以后,就下定决心要走恒卦的路子了。我们同样也可以把64卦翻出来,自己选一卦,然后慢慢进入那个卦,就会得到那个卦最终会达到的效果。“读之不觉愧汗”,中国人说话很有意思,“不觉”就是“觉得”。他读了《易经》的一句话以后,自己觉得很惭愧,惭愧到好像要流汗了,也就是很难过的样子。“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正是恒卦九三爻的要求,是其爻辞。

“吾辈既知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语言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换一个人出来,方是进步功夫。”这句话很重要,尤其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其实大家平时都忙于应酬,总是觉得这是为生意、为工作,但是我劝大家改变一下试试看。

我有位长辈,现在已经去世了,他年轻的时候做生意做得很红火,一天到晚花天酒地,但是他有正当的理由,“做生意嘛,有什么办法呢”“客户要求嘛,你不能够说不应付吧”。后来他因为交际应酬,结果女儿死的时候都没有办法看到她怎么走的,他突然间感觉很惭愧,所以从此就改变作风,“绝对不应酬,绝对不花天酒地”,但是他的生意照样做得很好。所以他80岁的时候,我们给他祝寿,他只讲了一句话,他说所有事情都是人自己找理由的,编造一大堆理由来骗自己。

这都是我们身边真实的案例,大家可以好好想一想。曾国藩就是看到这句话以后,感觉很痛心,自己以前一天到晚说一些无聊的话,做一些没用的事情,然后还编出一套理由来,说当官一定要这样,后来才知道不这样,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最终就改变过来了。一个人一定要想办法了解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然后勇敢地把自己换出一个人来,这才是进步的功夫。能做到这一点也很让人佩服。所以他由蹇卦变恒卦,果然换出一个人来,这就证明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改造的。

六、进德修业:只有这二事能做主

曾国藩非常重视进德修业,他说的这段话很值得大家细细品读:“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即孝悌仁义,修业即诗文作字。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讲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这句话是曾国藩的宝贵心得,我想这是他从困苦当中领悟到的。

只有“进德修业”这两件事是靠得住的,其他都靠不住。可是现代人最看不起“进德修业”。

从古至今的圣贤没有谁不是由勉强到自然,由经历、觉悟到成熟的,从来就没有天生的圣人。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该勉强的时候就要勉强他,人都是懒惰的,都喜欢轻松,你如果不管他,他就会顺势整天嘻嘻哈哈过日子,也就很难有大成就了。严教是爸爸的责任,让他有受严管严教的本钱,则是妈妈的职责。人不要把世俗的功名看得过重,要看得平淡一些,不要因它受纠缠。因为你也做不了主,你只管踏踏实实做好“进德修业”二事,这才是你能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