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3537100000045

第45章 良好习惯,事业基石(11)

风气正不正,关键看领导

居于领导地位者,如能以身示范,以自己的美德感化下属,下属们则会仰领导之德犹无声的命令。德之所化,无不望而披靡。同样道理,若居于领导地位者出现方向性错误,往往也会诱使部下们误入途路。

《论语》中记载着孔子这么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意思是告诫领导者必须端正自身态度,谨慎处事,以身示范。作为一个领导者,他的所作所为必定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效仿的对象,所谓上行下效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裴矩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代代红”式的人物,他一生侍奉过北齐、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唐高祖、唐太宗,共三个王朝,七个主子,他在每一个主子手下都很得意。

隋朝时,他看出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便想方设法挑动他的拓边扩土的野心。他不辞辛苦,亲自深入西域各国,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山川状况、民族分布、物产服装等情况,撰写了一本《西域图记》,果然大得炀帝的欢心,一次便赏赐他五百段绸缎,每天将他召到御座之旁,详细询问西域状态,并将他提升为黄门侍郎,让他到西北地区处理与西域各国的事务。他不负所望,说服了十几个小国归顺了隋朝。

有一年,隋炀帝要到西北边地巡视,裴矩不惜花费重金,说服西域二十七个国家的酋长,佩珠戴玉,服锦衣绣,焚香奏乐,载歌载舞,拜谒于道旁;又命令当地男女百姓浓装艳抹,纵情围观,队伍绵延数十里,可谓盛况空前。隋炀帝大为高兴,又将他升为银青光禄大夫。裴矩一看他这一手屡屡奏效,便越发别出心裁,劝隋炀帝将天下四方各种奇技,诸如爬高竿、走钢丝、相扑、摔跤以及斗鸡走马等各种杂技玩耍,全都集中到东都洛阳,令西域各国酋长使节纵情观看,以夸示国威,前后历时一月之久。在这期间,又在洛阳街头搭设帐篷,盛陈酒食,让外国人随意吃喝,醉饱而散,分文不取。当时外国人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出这是浮夸,是打肿脸充胖子,隋炀帝却十分满意,对裴矩更是夸奖备至,说道:“裴矩太了解我了,凡是他所奏请的,都是我早已想到的,可还没等我说出来,他就先提出来了。如果不是对国家的事处处留心,怎么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一次又赐钱四十万,还有各种珍贵的毛皮及西域的宝物。

裴矩个人是发达了,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场罪恶的讨伐辽东的战争便是在裴矩的唆使之下而发动的,战争旷日持久,屡打屡败,耗尽了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致闹得国弊民穷,怨声四起,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而当义兵满布、怒火四起,隋炀帝困守扬州,一筹莫展之时,裴矩看出来,这个皇帝已是日暮途穷了,再一味地巴结他,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他就转舵了,将讨好的目标转向那些躁动不安的军官士卒了,他见了这些人总是低头哈腰,哪怕是地位再低的官吏,他也总是笑脸相迎。他并且向隋炀帝建议:“陛下来扬州已经两年了,士兵们在这里形单影只,也没个贴心人,这不是长久之计,请陛下允许士兵在这里娶妻成家,将扬州内外的孤女寡妇、女尼道姑分配给士兵,原来有私情交往的,一律予以承认!”

隋炀帝对这一建议十分赞赏,立即批准执行,士兵们更是皆大欢喜,对裴矩赞不绝口,纷纷说:“这是裴大人的恩典!”等到将士们发动政变,绞杀隋炀帝时,原来的一些宠臣都被乱兵杀死,唯独裴矩,士兵们异口同声地说他是好人,得以幸免于难。

后来他几经辗转,投降了唐朝,在唐太宗时担任吏部尚书。唐太宗对官吏贪赃受贿之事十分担忧,决心加以禁绝,可又苦于抓不住证据。有一次他派人故意给人送礼行贿,有一个掌管门禁的小官接受了一匹绢,太宗大怒,要将这个小官杀掉。裴矩谏阻道:“此人受贿,应当严惩。可是,陛下先以财物引诱,因此而行极刑,这叫做陷人以罪,恐怕不符合以礼义道德教导人的原则。”唐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召集来臣僚说道:“裴矩能够当众表示意见,而不是表面上顺从而心存不满。如果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这样,还用担心天下不会大治吗?”

司马光在论及裴矩的变化时说过一段话:“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表,标志),臣者景也(景,影子),表动则景随矣。”这段话说得有理。一个国君,便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标志正,则影子直;标志邪,则影子歪。忠臣良臣的出现,是由于国君的培植、倡导;奸臣佞臣的出现,是由于国君的放纵、默许。历史上曾有许多大臣,原本并不是坏人,只是因为国君的品行道德方面有问题,他们也就跟着误入歧途了。好比裴矩,当隋炀帝好大喜功的时候,他就兴师动众,推波助澜;而当他遇上贤主李世民时,他就变成了一个敢于直谏的谏臣,可见君主的影响力之大。

居于领导地位者,如能以身示范,以自己的美德感化下属,下属们则会仰领导之德犹无声的命令。德之所化,无不望而披靡。同样道理,若居于领导地位者出现方向性错误,往往也会诱使部下们误入歧路。因此,领导者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必须以身作则,谨防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拿显微镜看人

人无完人,要允许别人犯错误。那些本可以精明但宁愿装糊涂的人,实际上正是他们的精明之处。那些以苛察小事自以为精明的人,恰恰是不通人情世故,大事糊涂的人。

唐太宗时期,大臣张蕴古呈给太宗《大宝箴》,谈道“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意思是说处于上位者既不能糊里糊涂,浑浑噩噩,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能过于苛察、精明,连臣下的细微小事也知道,要在两个极端之间采取中庸之道,即所谓的“勿浑浑而浊,勿察察而明”。当然,这个中庸,对于领导人来说,不是什么事情都折中处理,而是大事精明,小事不苛察。

唐朝时,武则天当上了皇帝,所宠信的大臣唯有狄仁杰,把他提拔到宰相的位置上。可能是为了表示亲近,武则天将一些只有她一个人知道的秘密事情告诉狄仁杰。她对狄仁杰说,你在汝南当地方官时很有政绩,但是有人诬陷你,现在想知道诬陷者的姓名吗?狄仁杰首先感谢则天皇后对他的信任,接着说:“陛下不以臣为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武则天听了深为赞叹。知道过去是谁诬陷了他,对狄仁杰的宰相工作并无半点好处,而诬陷者或许会担心狄仁杰挟嫌报复,多生出一些事来。所以,狄仁杰宁愿糊涂,不愿苛察。

曹操焚烧他的下属私通袁绍的书信的事,是许多人所知道的。200年,袁曹在官渡决战,袁绍被打得大败。曹操在收缴袁绍往来书信中,得到许都官员及自己军中将领写给袁绍的信。在别人看来,这正是一个查明内部立场不稳者的绝好机会。但是查出这点,对曹操的事业又有什么好处?袁绍已被击败,人们已断了观望骑墙者的希望。另外,当时正是用人之际,不能不用这些人。既然要继续使用他们,查明谁在背后与袁绍通过信,只会令他们疑神疑鬼,增加内部的不稳定。所以,曹操在这个问题上宁要糊涂,不要精明,他把收缴到的书信全部付之一炬,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对私通者表示理解,一概予以原谅。

事实证明,不知道不需要知道的事情,下属会因此而受到信任,原本摇摆不定的人很可能因受到信任而定下心来,一心一意为其事业服务。410年,东晋将领刘道规与反叛者卢循、桓谦作战。卢循、桓谦人多势众,进逼江陵、在这种形势下,江陵百姓都给桓谦写信,告诉他城内情况,打算在桓谦攻城时做内应。但结果刘道规率领的东晋军队击败了桓谦,他从桓谦那里搜捡到了这些信件,一封也不看,下令把信全部焚烧。江陵百姓从此内心非常安定。不久,卢循的另一支大军由徐道覆带领直下江陵,城中无兵。有人传说,卢循已经扫平了京邑,这是派徐道覆来当刺史。但是,江汉地区的百姓却感激刘道规焚烧书信、不计前嫌的恩德,都不再有贰心了。

要是刘道规当时苛察,一定要知道谁私通桓谦,在那样一个战乱年代,恐怕他后来就不会得到江汉地区百姓的支持,甚至可能会站在他的对手一边与他为敌了。刘道规的不苛察,得到十分丰厚的回报。

人无完人,要允许别人犯错误。那些本可以精明但宁愿装糊涂的人,实际上正是他们的精明之处。那些以苛察小事自以为精明的人,恰恰是不通人情世故,大事糊涂的人。

苛察的最大弊端就是容易引起下属的怨恨。具体情况有:

第一,下属会觉得上司对他不信任,于是心里不安,可能设法摆脱上司,或者跳槽。

第二,下属会感到受到的干预过多,做事情没有自主权,因而逐渐变得消极,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或大搞形式主义,来对付他所负责的工作。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前总裁S.托伊说过:“当你发现下属处事方针有所偏差时,抑制干涉的冲动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领导者必须克制自己的这种冲动。

做人多点人情味

做人多点人情味,会使你更有人格魅力,也更容易被人接受。

北宋名臣张咏,官至吏部尚书。一次,他办完公事回到后厅,见后厅的一名守卫正在熟睡。张咏就把他叫醒,和气地问他:“你怎么了,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啊?”果然,那人闷闷不乐地说:“我母亲病了很久,哥哥外出很久了也没有音信。”张咏派人调查,证实说的是实话。

第二天,张咏派了一个仆人去帮助看厅的人照料他的母亲,帮他把事情安排好,那人感激不尽。

事后张咏说:“在我的后厅怎么敢有人睡觉呢?这人当时睡着了,一定是心里很愁闷,所以我才怜悯他。”

象张咏这么有人情味的领导,下属能不愿为他尽力做事吗?

做人多点人情味,会使你更有人格魅力,也更容易被人接受。战国时赵国的左师触龙就是这样的人,他正是靠人情味说服了倔犟的赵太后,使她同意把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以解除当时赵国面临的危机。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死了,他儿子丹即位,就是赵孝成王。孝成王年幼,国家大权实际上由他母亲赵太后掌管。这时候,秦国乘机出兵侵犯赵国,接连攻占三座城池。赵国形势危急,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一个条件,要把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送来做人质,才肯出兵。做人质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旦两国关系破裂,人质的处境难测。

如今齐国要长安君做人质,长安君是赵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太后不愿让他去冒这个风险,所以无论如何不肯让他去。眼看秦国军队一天天逼近,形势越来越吃紧,大臣们都很焦急,又想不出别的办法,都一个个来劝说太后,请她答应齐国的条件。太后坚决不同意,还气呼呼地说:“谁再来劝我,我就唾他一脸唾沫!”这样谁也不敢跟她提这件事了。

左师触龙知道这个情况,就去求见赵太后。太后心里估摸,一定又是来劝我的,哼,我得给他点颜色看看,就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已经上了年纪,他一瘸一拐地慢慢走到太后跟前坐下,抱歉地说:“老臣腿脚有毛病,行动不方便,所以好久没来看您,请您原谅。您身子骨还好吧!我总是惦记着您,怕您哪儿不舒服,今天特地来看您。”太后说:“我身体还过得去。”触龙说:“饭量怎么样?”太后说:“就靠喝点粥。”触龙说:“老臣有时候不想吃饭,逼着自己多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地,吃饭才香一点,身子骨也觉着舒服些了。”太后说:“我可走不下来啊!”就这样扯开了家常话,太后慢慢消了气,脸色也开始平和些了。

接着,触龙换了话题,说:“老臣有个最小的儿子,叫舒祺,不大成器。我已经老了,偏偏最疼这个儿子。冒昧地提个请求,希望您能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宫廷做一名卫士,不知道行不行?”太后说:“我会照办的。您儿子几岁了?”触龙说:“十五了,年纪虽说小了些,但是如果能在我死以前把他托付给太后,我死也就放心了。”

太后见一个大男人感情也这么丰富,很感兴趣地问:“你们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说:“只怕还要超过妇人呢!”太后笑了:“这可不见得,妇人家才最疼小儿子呢!”触龙说:“我看不能这样说,比方太后对燕后(燕后是赵太后嫁给燕国君主的女儿)就比对长安君还要疼爱。”太后听了很不以为然,说:“您错了,我疼长安君远远超过了疼燕后啊!”触龙说:“我看不见得吧,父母真正疼爱子女:总是为他们做好长远打算。记得燕后出嫁的时候,您一直送她上了车,还抱着她的脚哭,想的是她嫁出的地方太远了,心里非常难过。等她走了以后,还常常思念她,祝愿她子子孙孙世代相传做燕国的君主,您替她思虑得还不远吗?”太后似有所悟,说:“倒也不错。”

触龙又问太后:“赵家立国到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了。请您想一想,除去最近的三代以外,过去的赵家子孙,还有谁能把爵禄继承到今天的吗?”太后说:“早没有了。”触龙说:“其他国家呢?”太后说:“也没听说过。”触龙说:“您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吗?这是因为,这些子孙都是继承父辈传下来的现成爵位,他们继承的爵位虽然很高,可是没立过什么功勋;得到的俸禄很厚,却没有为国家作出多少贡献;毫无能力和经验,倒要行使很大的权力。这样就非常危险:他们的地位往往很不稳固,容易受到人家的攻击,自己遭到杀身之祸且不说,还连累他的子孙,所以过去的赵家子孙现在还当侯爵的就没有了。如今太后一心提高长安君的地位,封他最肥沃的土地,给他最大的权力,却不趁现在让他为国家建立功勋,有一天您去世之后,长安君凭着什么功劳能在赵国站住脚呢?看来太后为长安君想得太近了,所以我说太后爱他不如爱燕后呀?”听了这一番话,赵太后才猛醒过来,忙说:“您说得对极了。好,长安君的去留完全听您安排吧!”

就这样,触龙成功说服了赵太后。与其说他是深谙劝说的技巧,不如说是靠人情味打动了赵太后啊。人都是有感情的,只有富有人情味的人才能触动别人的心弦,真正赢得对方的好感。

令人敬而远之的海瑞

海瑞堪称廉吏的典范,但就是这样一个好官,不仅在当时为多数人所不容而见弃,后世也无几人能真正以他为榜样。原因恐怕在于海瑞过于拘泥于传统的道德,而不通人情世故,他只是****机器上一颗忠贞的螺丝钉而已。所以终其一生并无丰功伟绩可言,唯有道德操守为后人敬仰,却又不可效仿。

海瑞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对他的生平行事应该如何评论,人们曾经发生过尖锐的争执。和同时代的很多同僚不同,海瑞尊重法律,恪守原则,并且竭尽所能地按照最高限度去执行。即使朝廷发给官吏的薪水微薄到不够吃饭,那也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这种信念有他自己的行动作为证明: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20两,不够殓葬之资。

海瑞以举人出身而进入仕途,开始被委任为福建一个县的儒学教授,任期4年。到1558年升任浙江淳安知县的时候,他已经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