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3537100000042

第42章 良好习惯,事业基石(8)

然而,他的仕宦生涯并不顺利,他虽然杀掉了妻子,鲁君依然不信任他;后来到了魏国,为魏国立了大功,又为魏国的贵族所不容。最后,他来到了楚国,深得国君楚悼王的倚重,任命他为相国,主持楚国的变法。他变法的一个主要的内容便是“损有余而继不足”,把矛头指向在楚国根深蒂固、势力雄厚的贵族,剥夺他们的田产,废除他们的特权,并将他们迁移到偏远的地区去开荒种地。

楚国强大了,吴起却孤立了,他遭到了旧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憎恨,只是由于楚悼王的支持,这些人一时还奈何他不得。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了,吴起的后台没有了,那些仇恨积压已久的旧贵族们再也按捺不住复仇之心,立即对吴起群起而攻之。吴起无处可逃,情急无奈,一下子扑到了楚悼王的尸体上,他估计那些旧贵族们投鼠忌器,一定不敢再对他施行攻击的,如果伤害了国君的尸体,那可是灭族的大罪。可那些疯狂的贵族早已失去了理智,什么也顾不上了,乱箭齐发,国君的尸体并没有帮吴起的忙。

吴起的遭遇有一个可以吸取的重要的经验教训。吴起以为,有了楚悼王这样的最高掌权者的支持,他便可以有恃无恐,放手大胆地去****所想干的一切,而对其他政治势力的态度可以不闻不问。殊不知,没有永远不倒的靠山,像楚悼王这样地位的人,你将他作为一个孤注,将一切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有朝一日,他两眼一闭,呜呼哀哉了,你该怎么办呢?

找靠山也需要一种平衡艺术,既要左顾右盼,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又要瞻前顾后,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只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在秦国,吴起的悲剧又在商鞅的身上重演了。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初,反对者数以千计,连太子也不以为然,一再犯法。商鞅说:“变法的法令之所以不能贯彻执行,是由于上层有人故意反抗。”便想拿太子开刀,刑之以法。可是太子是国君的接班人,是不能施刑的,结果便拿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当替罪羊,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当时商鞅甚得秦孝公的宠信,权势极盛,太子拿他也无可奈何。

商鞅的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秦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充实,武力得到极大的增强,由一个西部的边陲小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秦国最后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便是由商鞅奠定的基础。

然而,正当商鞅的权势如日中天之时,秦孝公死了,太子即位,他就是秦惠文王。他一上台,他的老师、那个被割掉了鼻子的公子虔便出面告发,说商鞅想要谋反,惠文王下了逮捕令,商鞅匆匆忙忙逃离咸阳,当他来到潼关附近想要投宿,旅店的主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商鞅,拒绝收留他,说道:“根据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是要进监狱的!”

商鞅这才是真正的作法自毙,他走投无路,被收捕,车裂(即五马分尸)于咸阳街头,家人也被族灭。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商鞅其人,作为一个改革家,在政治上是极具远见的,他的变法政策,为秦孝公以后几代秦国的国君所信守,秦国因之而强大。

但他长于谋国,拙于“靠”道,他却没有想到,宠信他的秦孝公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未来的天下毕竟还是太子的,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得罪呢?就像一个老于棋道的棋手一样,当你走出第一步棋之后,还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个走法,走一看二眼观三,这样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政治舞台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而商鞅却把自己的命运、新法的命运全寄托在孝公一人身上,而没有给自己留下抽身退步之地。在改革大业上他是一个英雄,在官场上,他却是个失败者。

要想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只顾一人,不及其余,他日靠山一倒,则墙倒众人推,自己必然会遭到众人攻击,致使身陷险境,自己的事业也废止了。

不可把自己的事业维系在一个人身上,这样风险太大。要想大厦牢固,必须深扎根基;要想事业长青,必须培养种子。做事情要把上下都看清楚,上面要找好靠山,防止一棵树上吊死;下面要培养好自己的接班人,使事业后继有人。

曾国藩之所以保持不败,主要就是他在权力交接上下了工夫,培养出了追随者李鸿章。平定太平天国后,朝廷要求他裁撤湘军,他及时把力量转给了李鸿章的淮军,使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

自陷绝境的周亚夫

有些人立了大功,便会不自觉地自我膨胀,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不但敢否决上位者的意见,也敢不接受上位者的处罚,更敢和上位者赌气、耍脾气。就算你是人才,你的看法也百分之百的正确。但一两次态度上的错误就会让你的一切化为乌有!

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不到三个月,就被周亚夫平定了。吴楚平后,周亚夫仍为太尉,不久就升为丞相。

汉景帝曾欲更易太子,却因周亚夫的强谏而作罢,于是君臣间的关系开始疏远。后来有五个匈奴的诸侯王降汉,景帝为表彰他们,并借以劝诱其他的匈奴王,便封此五人为侯。周亚夫强力反对而不得,遂称病辞官。

有一回,汉景帝在禁中举行宴会,召周亚夫同来。赐食时,却给了周亚夫一大块没切开的肉,又不为他准备筷子。周亚夫暗生闷气,径自向左右服侍之人索取筷子。

景帝见状笑问说:

“这样的款待你不满意吗?”

周亚夫按捺心中的愤愤不平,连忙免冠谢罪,过不久就借故离席而去。

汉景帝望着周亚夫气冲冲离去的模样,想起年幼的太子,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说:

“如此怏快而功高者,实非少主之臣啊……”

后来周亚夫的儿子为父亲找了几位工匠,造了五百具殉葬用的甲盾,但他对工匠很苛刻,又不给工钱,工匠们便将此事上告朝廷。

汉景帝使人责问周亚夫,周亚夫却始终闭口不答,景帝因而大怒,骂说:

“要杀你难道还要等你辩解过吗?”

便将周亚夫交付廷尉审治。廷尉问周亚夫说:

“君侯想要造反吗?”

周亚夫回答:

“那五百付甲盾乃殉葬之用,哪里是要造反呢?”

廷尉却说:

“君侯不在地上造反,那必定是要在地下造反了!”

酷吏蛮横无理,侵逼日甚,周亚夫有冤难申,有口难辩,最后不堪凌辱,绝食五日,呕血死于狱中。

不管周亚夫的立场如何,在君臣之道上,他犯了几个错误:

一、强谏汉景帝废立太子。站在人臣的立场,遇到皇帝有不合宜的想法或决定,理当提出谏言。有时皇上会从善如流,但有时也会坚持己见。任何人都爱面子,更何况是握有绝对权力的皇帝,因此若觉皇上的决定确实不宜,也不该强谏,好像皇帝非听你不可一样。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多少膨胀了自己,景帝碍于情面,勉强接受周亚夫的强谏,心里却不舒服。这也就难怪后来景帝封五匈奴王为诸侯,却不理会周亚夫的反对了。站在景帝的立场,什么事都听你周亚夫的,那我景帝算什么呢?更何况你周亚夫的看法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二、景帝赐给周亚夫一块没切开的肉,摆明了是要捉弄羞辱周亚夫,是要挫他的傲气。周亚夫不高兴,还自己去要筷子,也摆明了不理景帝的捉弄羞辱。这是一种不臣的举止,景帝看在眼里,当然不舒服!

三、景帝问周亚夫不付工钱的事,周亚夫闭口不答,这也是一种不服、心里有怨的表示。站在景帝的立场,你不回答,难道要我求你吗?如果还要好脸色求你,我皇帝的尊严、权威何在?他当然心里不舒服!

有些人立了大功,便会不自觉地自我膨胀,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不但敢否决上位者的意见,也敢不接受上位者的处罚,更敢和上位者赌气、耍脾气。就算你是人才,你的看法也百分之百的正确,但一两次态度上的错误就会让你的一切化为乌有!这是人性的现实,也是人之常情呀!

霍光只善谋国,不善谋家

有时候,上一辈人的威望和美名是可以庇佑他的下一代的,他的儿孙虽然不肖,但往往因为父辈的关系而一生无患。但是,再到下一代可就不好说了。

霍光是西汉武帝、昭帝、宣帝时的重臣,曾任大司马大将军,可谓是三朝元老。公元前817年,汉武帝死时,昭帝才8岁,按照武帝嘱咐,由大将军霍光来辅助他。

霍光工作勤勉,一心为公,昭帝也很信任他。可是昭帝才21岁就病死了,身后没有孩子。霍光听了别人的意见,把汉武帝的一个孙子、昌邑王刘贺立为皇帝。刘贺原是个浪荡子,他从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带来了二百多个亲信,天天跟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即位才27天,就做了1127件不该做的事,把皇宫闹得乌烟瘴气。

霍光和大臣们一商量,联名上书,请皇太后下诏,把刘贺废了,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就是汉宣帝。

霍光可以一手废立皇帝,可见他的分量有多重。

霍光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确实也荫庇过他的后人,霍光一死,汉宣帝因为霍光“宿卫忠正,勤劳国家”,“功如萧相国”而“善善及后世”,让霍光的儿子霍禹沿袭了博陵侯的爵位,又封霍光的侄孙霍云和霍山分别为冠阳侯和乐平侯。然而,大树底下乘凉,尽管十分舒服,但舒服使人懈怠,于是不图进取,不想建功立业;背有大树可靠,又极易有恃无恐,于是骄横处世,傲慢待人,即使什么本事都没有,也会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

霍氏后人就是这样,身居高位,“朝请”时却“数称病私出”,“朝谒”也叫“苍头奴”代劳,连家奴都狗仗人势,竟因与人争道而入御史府踢大门,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出语多有不敬。如此这般,哪能不使霍氏遭到灭门之祸?霍云和霍山后来是畏罪自杀的,霍禹则被处以极刑。这一悲惨结局,正由“君子之泽”的“荫庇”所致。

春秋晋国的栾武子,德行传遍诸侯,有很好的口碑。他的儿子栾桓子骄奢荒淫,违法乱纪,但因为父亲的威望仍然得以善终。到栾怀子时一改父亲栾桓子的行为,学习祖父栾武子的德行,本可以凭此免遭祸患,然而因为父亲栾桓子罪孽的连累,被迫逃亡到楚国去了。

所以说,做领导的要管好自己的子女,管好自己的下属,不要让他们毁了自己一世的基业和美名啊。

当心从顶峰跌下来

无限风光在险峰,常人到不了的地方才有美景。可是身处高位一定要小心别跌下来。爬上去的时候要想好退路,完美地收场。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这是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提出的,告诉人们:处世要谨慎,既要向上爬,又要考虑好退路。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显赫一时,爬上权力或财富的顶峰,可就是收场收得不好,从顶峰跌了下来,给人生画上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史记·佞幸列传》里记载一个叫邓通的人,他是汉文帝的宠臣,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深得汉文帝喜爱,从此命运发生了改变。文帝多次大量赏赐他钱财,还授予他上大夫的官职。

其实,邓通只是一个水手出身,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才能。他的长处,不过是自己处事谨慎,对皇帝唯唯诺诺,既不能出谋划策,也不能推荐贤士,只是一味对文帝谄媚而已。

文帝还赐给邓通一座铜山,允许他自己铸钱。从此,邓通靠着铸钱发了大财,他铸造的铜钱遍布天下,人人都知道有“邓氏钱”。当时,他号称“产匹铜山,家藏金穴”,可见其在经济上的实力之大。

有一天,文帝背上生了一个疮,脓血流个不停。早已是文帝身边红人的邓通觉得这更是一个表现自己忠心的机会,如果表现得好,不但能够得到更多的赏赐,也许文帝心情好,还会封自己做王公。打定了这个主意,邓通便天天进宫去,用嘴巴替文帝吮吸脓血。

一天,文帝突然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啊?”邓通恭顺地回答:“那当然是太子了。”太子刘启来看望文帝的病情,文帝要他吮脓血。太子见疮口脓血模糊,腥臭难闻,禁不住一阵恶心,但又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吮吸,可是脸色很难看。后来,他听说,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这是做亲生儿子都无法做到的,便感到惭愧:可是太子觉得邓通这样做未免有矫情的成分,也有邀功的嫌疑。更重要的是,邓通这样做,让身为太子的他非常难办,也因此而忌恨邓通。

文帝死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便找了一个机会免去了邓通的官职。

皇位易主,新主子不喜欢他。按道理说他应该警醒,收敛自己的言行。可是,邓通为了冲淡自己在权力场上的失意情绪,竟然铤而走险,采取了牟取暴利的手段,大做钱币投机的买卖。他以为这样能够让自己富可敌国,纵然不能再做高官,也算是在财力上达到帝王的程度了。

不久,邓通偷盗境外的铸钱牟取暴利的事情被人告发,景帝听到了这个消息,便借题发挥,派人调查证实确有此事,便把邓通家的钱财全部没收。邓通最后穷困而死。

同邓通相似的还有清中期的大贪官和珅。和珅利用他的地位权势,千方百计搜刮财富,一些朝臣和地方官员,知道他的脾气,就尽量搜刮珍贵的珠宝去讨好和珅。

乾隆帝在做满六十年皇帝后,传位给了清仁宗,又叫嘉庆帝。嘉庆帝早知道和珅贪赃枉法,富可敌国,做太子的时候对他意见就很大。过了三年,乾隆帝一死,嘉庆帝马上把和珅逮捕起来,赐他自杀,并且派官员查抄和珅的家产。

和珅的豪富,本来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结果,还是让大家大吃一惊。足有白银上千万两。后来听说,那查抄出来的大批财宝,都让嘉庆帝派人运到宫里去了。于是,民间就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讽刺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邓通、和珅这样的人最终倒台,直接的原因是失去了靠山,权力格局发生变化了,而他们没有及时应对。

不过,在古代社会,为人臣者能一辈子平平稳稳也确实不容易。邓通、和珅因贪婪招祸,那是咎由自取,可是像周亚夫、檀道济这样的国家柱石,像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改革中坚,最后的命运也不好,都没能善始善终。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中国古代是个人治的社会,一切全凭皇帝一个人的好恶,群臣都像在他眼皮底下走钢丝,风险太大,不定什么时候就丢了帽子,丢了性命。

还有没有别的出路呢?也有。要么像范蠡那样急流勇退,退出政治舞台;要么一不做二不休,打破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干脆老子把皇帝推翻,自己来做皇帝,就像韩信那样,当淮阴侯也不能让刘邦心安,干脆反了。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缺乏理性的、变数很大的人治模式,没有稳健的制度,给皇帝当干部没有人身安全的保障,而皇帝也生怕自己一朝被人端掉。皇帝和将相都当得心惊肉跳的。

不能永远做“保护伞”

做领导的,不要溺爱子女,不要一味给他们做保护伞。如果真正爱子女,就要鼓励他们自立,让他们自己在社会上立功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