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3537100000024

第24章 明哲保身,审时度势(7)

深夜,秦兵突然偷袭。赵括闻报,慌忙率领大军仓促应战。没有几个回合,秦军竟然不敌败逃而去,赵括不知是佯败之计,以为是兵书所说的:(秦兵)恐战心理。也没有先探听虚实,就冒失地指挥全营将士尾随追击。白起哈哈大笑说:“引蛇出洞,要打要切任我所为。这小儿又中计了,赵军此举可破也。”白起即率领主力大军发起攻击,全面冲锋,一下子将赵军拦腰切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失去相应联系,缺乏统一指挥,分别被如潮般的秦军团团包围。一直围困四十多天,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士兵们个个又饥又饿,疲惫不堪,站都站不起来,怎么能对阵作战呢?赵括无计可施,后悔不听别人的意见。只好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想突围出去再作计较。遂与包围的秦军拼杀,与士卒们拼死作战,妄图杀开一条血路,冲来冲去冲不出重围。赵括还没有与秦军主力正面交战,就乱箭穿心,被活活射死马下。赵军无主帅,旗倒兵散,赵军顿时大乱,四十万大军被俘、投降、全军覆灭。提起赵括,从古至今,人们就自然想起他父亲赵奢,赵国名将赵奢眼光锐利识子,早就担心“一旦带兵,将全军覆没”的卓越预见;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实践,只据兵书,不知变通,最后遭惨败的预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实践,只据兵书,不知变通,最后导致赵军全军覆灭。理论与实践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只有将理论合理地运用于实践,理论才有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做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空谈家。也不能做一个只会知道研究理论的书呆子,要重点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做一个实干家。

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国安僖王二十年,秦国大将白起带领的大军,已取下赵国长平城,守城赵军,全军覆灭。秦军乘胜前进,进逼围困赵都邯郸。赵公子平原君一次又一次派人送信向魏国国王和公子无忌告急,请求救援。

魏国国王接到求援信后,即派大将晋鄙带领十万大军救援赵国。秦昭王闻讯,派遣使者前往魏国游说:“我秦国攻打赵国都城,已成瓮中捉鳖之势,迟早就要灭掉赵国。诸侯中如果哪个国家,敢插手干涉,岂不得罪了秦国。打败赵国之后,定要兴师问罪。”魏王害怕招祸,马上传令晋鄙停止前进,在魏国边境屯兵。只是象征性地救援,援而不救,按兵不动。观察战局,见机行事。魏国信陵君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妻子。平原君一看魏军犹豫不前,急得如热锅里的蚂蚁。即接二连三地派使者到魏国责怪信陵君不讲情义,不管姐姐安危。

公子信陵君多次催请魏王发兵投入战场助战。魏王无论如何也不愿宣战。邯郸的围困无法解除。姐姐又再三责备,公子再次带门下宾客中的辩士,据理力争。阐述种种理由,论证必须救赵的种种道理。但魏王始终不采纳。公子无忌的门客们纷纷表示,拼死也要和赵国战士一起抗御。信陵君便断然决定自带着门客奔赴前线,与赵国将士并肩拼杀。救急如救火,不容迟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浩浩荡荡,几千名宾客赶赴前线。路经东门时,信陵君与守门的名士侯赢告别,说了自己要带宾客去拼死救赵的初衷,说罢速即告辞,带着队伍赶路。侯赢毫不动情并冷冷地说:“公子请便,老朽不能跟随您了。”公子很不痛快地走了。路上越走越觉得这老人家今天这情绪不对头。我礼待上宾,平素待你不薄,你却一不提警语,二不报赞言。越想越不通,走了几里路又折回来,带着车队人马回来请教老者。侯赢笑着说:“赵国有难,您一急之下只想去与秦军拼命,根本起不了作用,又断送了这么多贤士的性命。我刚才的态度是刺激您,使您能冷静地回头想一想,果真您回头了。回来一定要问个明白,到底鄙人有什么想法?”公子拜了又拜,快请侯先生指教。侯赢请公子避开左右,单独密谈。于是悄悄对信陵君说:“调遣晋鄙的兵符必定存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众多的妃子中,如姬是最受魏王宠爱的,唯她可以随便进出魏王的卧室,只有她才有办法盗出兵符。有了兵符就可以调兵遣将,改变战局。听说公子曾为如姬的父亲报仇雪恨。现在公子如果开口请如姬帮助窃虎符,如姬一定会慨然答应的。有兵符可以指挥晋鄙,晋鄙如不听命,即可夺取兵权,由公子发兵救赵都。公子忙命队伍暂不出发,就地待命。立刻进后宫找如姬请求相助,如姬顺利地盗了魏王所存的另半个虎符。公子拿了兵符向侯赢告别,侯赢说:“将帅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要预防晋鄙不听命令。鄙人的朋友屠户朱亥,是个果敢的大力士,如果晋鄙违抗不交兵权,就让朱亥杀掉他。”于是信陵君邀请朱亥同行。临别时候赢说:“老朽年事已高,不能同往助战,请君恕罪,待公子到达晋鄙军营那一天,我将面朝北方自尽,以报公子知遇之恩。”公子噙泪而别。公子来到邺城,会见晋鄙,假托魏王有令,先让晋鄙对证虎符,相合无误后。便说奉魏王命接晋鄙的领兵职务。晋鄙对目前所发生的事情,先是一愣,甚为疑虑。便说:“魏王亲自委我为这十万大军的统帅,驻守在国境沿线,是国家信任我,给我的重任。我不能凭你嘴说的交出兵权。”晋鄙拒不交出兵权。在这瞬息万变的紧急关头,朱亥立即拿出藏在袖中的四十斤大铁锤,一锤打死了晋鄙,信陵君立即掌帅旗发号:“晋鄙不听军令已就地处死,今进攻邯郸,谁贪生怕死,违命者立处。”遂领兵进攻围困邯郸的秦军。在魏军和赵国军队前后夹击之下,秦军变主动为被动,自动解除对赵城邯郸的包围,仓皇撤军。

信陵君窃符解救了邯郸,保住了赵国免遭灭亡。赵惠文王与平原君亲自到国境线上迎接魏公子无忌,平原君在前头带路,赵王向公子无忌再三拜谢,感激而又赞誉说:“自古贤人能士,没有一个比得上公子急公好义,不顾自己安危、拯救盟国。”平原君也自愧不如,信陵君得知在自己赶到晋驻地时,侯赢果然为信守诺言而殉难。这使信陵君感到钦佩,也少了对老者的挂虑。只是自己杀死了魏安僖王的大将晋鄙,得罪了魏王,索性使遣将官率领军队回到魏国,他自己和他的门客都留在赵国。

行军打仗,战机瞬息万变,应该相时而动,随机而行,不可固守一定的模式。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非常时刻可以有非常举措。这和我们生活中处理问题是相通的,任何事情的处理都不可循规蹈矩,那样很容易让自己陷于被动。

李牧守代郡

李牧是赵国驻守边境的良将,曾经驻在代郡、雁门郡防备匈奴。

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官吏,从市场收来的租税都收入将军府中,作为士卒的费用。每天都要杀几头牛赏给士兵吃;他精练骑射,严格执行焚举烽火的制度,派间谍去伺察敌人的动静,给士卒们订立守约说:“匈奴进入境内侵扰时,赶快进入堡垒,收畜产自行保卫。有人敢去捕捉匈奴的就处斩!”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准确报警,军队就进入营垒收畜产自行保卫,不与匈奴交战。

像这样过了几年,人畜都没有伤亡损失。匈奴都以为李牧胆怯,就是赵国驻边境的兵士也以为自己的将领胆怯。赵王责备李牧,李牧照旧坚持以往的战法。于是赵王派了别人去代替李牧守边。一年多的时间,驻边的赵军多次出战,不能战胜匈奴,人畜多有逃亡损失,边境上不能耕作放牧。无奈,赵王只好又来请李牧出任守边将领,李牧以生病为借口闭门不出来接待。赵王强令起用他,李牧说:“赵王你一定要任用我为将领,我只能像以前一样,才敢接受你的任命。”赵王答应了李牧的要求。

李牧到了边境,按他过去的方法约束军队。匈奴连年入境没能得到好处。守边士卒每天都得到赏赐却不用他们去作战,他们都希望出战。李牧见时机成熟了,于是便备置挑选过的战车1300乘,挑选的马骑13000匹,能够擒杀敌将得奖百金的战士有5万人,能够张弓射击的兵士10万人,全部进行操练,作战演习;纵放牲畜,人民遍布旷野中。匈奴前来进攻以探虚实,军民便假装失败逃跑,又将几十人放弃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取得胜利,就大张旗鼓率领部众进攻。李牧布设了许多奇阵,把匈奴打得大败,杀死匈奴骑兵十余万人。灭亡了檐褴部族,打败了东胡族,使林胡部族投降。单于失败,仓皇逃走,十多年不敢再接近赵国的边境。

李牧在这里运用的是以守为攻的战略思想。李牧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不是因为胆怯,而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摸清对方的虚实,并能起麻痹敌人的作用,只待找准时机,一举进攻。事实证明,李牧的战略思想是对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也应如此。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7年8月,刘邦大破武关,进兵蓝田,取得节节胜利。这时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赵高杀死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子婴又杀赵高。刘邦率军直扑成阳,驻兵灞上(今西安市南)。秦王子婴无可奈何捧着玉玺向农民军投降。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的统治结柬了。

刘邦攻占咸阳后,想住在这里,樊哙劝他想得天下就不要留恋宫中美色财宝。刘邦接受他的意见,还军灞上。刘邦召集附近各县头面人物开会,声明说:“起义军入关前,已经约好了,谁先进关中就封王,我就是关中王了。现在与父老们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约法三章”。

项羽听说刘邦先入关中,非常愤怒,率军攻破函谷关,杀奔咸阳而来。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军队四十万驻扎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鸿门(今临潼县东项王营)。这时,沛公的军队仅有十万人。谋士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进入关中以前,贪图钱财,喜爱美貌的妇女。现在进了函谷关,竟然对财物丝毫也不取用,对美女概不亲近,由此看来,他的志向可不小啊!我曾叫人观望他驻地上空的气象,都呈现出龙和虎的形状,五彩缤纷,绚丽夺目。这是他要做天子的预兆啊。你应该赶决进攻刘邦,不要坐失良机!”于是范增就怂恿他袭击沛公军。

刘邦得知消息后,知道自己只有十万人,实力不足,于是就带着百余名将士去拜见项羽。到了鸿门,一见项羽面就道歉说:“我和将军同心协力攻伐暴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没想到我能够先于您一步进入函谷关,灭亡了秦王朝,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眼下有小人传出流言,使得将军和我之间产生了隔阂。项羽说:“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为什么要和您过不去呢?”说罢,项羽当天就设宴招待刘邦。

宴会上,刘邦几次险遭毒手,由于项羽的优柔寡断和张良、樊哙、项伯等人的保护,每次都化险为夷。宴会将终时,刘邦找机会脱身回灞上军营。鸿门宴实际拉开了刘、项争夺皇位的楚汉战争的序幕。

战争开始后,由于关中的老百姓对“约法三章”的汉军本来就有好感,汉军每到一处,士兵、百姓都不愿抵抗,因此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刘邦就消灭了秦国降将章邯的兵力,牢牢地控制了关中地区。与此同时,齐国的田荣也起来反抗项羽,把项羽所封的齐王赶下台,自立为王,项羽赶紧带兵去镇压。

刘邦趁项羽和齐国相持不下的时候,率军东进,攻下了西楚的重镇彭城。项羽赶紧又赶回来,双方在睢水展开了一场遭遇战。这场战斗,双方谁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到最后,汉军大败,不少汉军被俘,刘邦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氏也被楚军俘虏了。

刘邦领着残兵败将,退到荥阳成皋一带,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一面守住荥阳;一面派韩信带领兵马向北收服魏国、燕国和赵国,又派陈平用重金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本来疑心很重,听信了谣言,真的怀疑起范增来。范增十分气愤地告老还乡,由于又气又病而死在路上。范增一死,项羽身边少了一位得力的谋士,汉军的压力也减轻了。刘邦又叫彭越在后方截断楚军的运粮道,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了楚军。楚汉双方这样对峙了两年多。

公元前203年,项羽决定自己带兵去攻打彭越。临走前,项羽再三叮嘱成皋守将曹咎无论如何要守住城池。后来由于曹咎受不住刘邦士兵的辱骂,渡江作战而大败。曹咎自觉无颜见项羽,自刎而死。

项羽听说成皋失守,曹咎自杀,急忙赶回来,楚汉两军在广武(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又对峙起来。时间一长,项羽见楚军粮草供应不上,刘邦又频频调动人马,便有些沉不住气了,于是采纳大将钟离昧的计策,把刘邦的父亲绑在宰猪的案上,要刘邦退兵,刘邦见状顿觉头昏眼花,耳朵里嗡嗡作响,鼓起勇气,大声说:“我跟项羽结成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他父亲,要是把他父亲煮成肉羹,请给我一杯,让我也尝尝味。”项羽见刘邦无情无义,只好带兵回营。

正当刘邦想和项羽决一死战的时候,项羽派使者传话说:“连年战争,天下不安,无非是你我两人相持不下,刘邦敢不敢与我比试高低,免得天下百姓受连累。”刘邦也叫使者回话:“我愿意比文不比武,斗智不斗勇。”刘邦和项羽各自出阵来,刘邦为了叫项羽在楚、汉军面前威风扫地,便说:“项羽你有十大罪状,还敢跟我作对?你违背先进关中者为王的盟约,是第一罪;杀害卿子冠军是第二罪;你奉命救赵不回来报告,反而强迫诸侯进关是第三罪;烧秦国宫殿,挖秦王坟是第四罪;坑杀秦投降士兵二十万是第五罪;杀已降秦王子婴是第六罪;把好土地分给自己的将军,对各国诸侯不公是第七罪;自己建都城是第八罪;派人扮强盗在江南杀害义帝是第九罪;你待人不公,立约失信,大逆不道,天理不容,是第十项大罪。项羽听刘邦述说自己的“十大罪状”,忍无可忍,也不回答。回头打了个暗示,钟离昧带领弓箭手一阵乱箭齐发,刘邦刚要回头,胸口已经中了一箭,差点摔下马来,他故意弯下身,大叫:“不好,恶奴射到我的脚趾了。”众将士急忙把他扶到营里,叫医官医治。张良怕影响士兵士气,劝刘邦勉强起来,坐在车上巡视军营。

项羽见刘邦没死,还能巡视军营,而楚军粮草已供应不上,一时间感到进退两难。刘邦重伤在身,见双方相持不下,也非常着急。张良赶忙献计说:“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有利,我们应抓住机会和项羽讲和,把太公换回。”刘邦道:“好吧。”

经过洛阳人侯公从中协商,双方定下协议,楚汉双方以荥阳东南的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属楚,鸿沟以南属汉,双方各守疆土,互不侵犯,停止战争。太公和吕氏也被换了回来。

刘邦关爱百姓,关爱士兵,礼遇人才,项羽则要残暴得多,而且疑心很重,胸怀不够宽阔,不善于用人,致使最后四面楚歌,于乌江自刎。刘邦的势力远不能和项羽相比,然而却最终成就了一代伟业,这充分说明了不可轻视弱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实力很微薄时,不必妄自菲薄,只要踏实地走下去,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