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3537100000021

第21章 明哲保身,审时度势(4)

诸葛亮又说道:“庞统、徐庶也出了水镜庄,理应出师,还请先生恩准。”

水镜先生听后,内心更是高兴,想不到诸葛亮不仅聪明,而且心胸宽广,不仅想着自己,而且想着他人。水镜先生捋着银白的胡须,爽快地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

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这种不行就试另外一种,要灵活变通,不可呆板守旧。在这个故事里,诸葛亮成功地运用了“激将计”这一策略。这也正是抓住了人们要面子的心理弱点。

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徽之,字子猷。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生性孤傲放诞,洒脱不羁。

王徽之特别喜欢竹。有一次,他暂时寄住在人家的空宅,竟下令手下人在屋子周围种上竹。有人就问:“暂时寄住几天,何必这样麻烦!”王徽之对着竹林观赏很久,然后直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有一次,王徽之路过关中听说有一位士大夫家有一片极好的竹园,很想去看看,而这位士大夫也知道王徽之一定会来,于是洒扫庭院,坐在客厅里等待王徽之的光临。果然,王徽之来了。但王徽之坐着轿,根本未曾顾及主人,吩咐轿夫径直来到竹林前。王徽之下了轿,对着竹林,又是欣赏良久。王徽之欣赏完竹林,又要坐上轿直接回去,竟无意去理睬这位对他久仰的士大夫。这位士大夫一番苦心,王徽之却视而不见。这位士大夫实在忍无可忍,便命令手下人将大门关上,不让王徽之一行出去。王徽之一向孤傲,从没受过如此的“礼遇”。他反而很欣赏这位士大夫的行为,于是下轿与主人寒暄,并与主人举杯共饮,尽欢而去。

王微之爱看的是竹,因此一进士大夫家的门连声招呼也不打便直奔竹园,这样的举动虽然有失礼貌,却流露着率直,没有半点的虚伪,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实在是难能可贵。

陶渊明醉酒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性嗜酒。可是家里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了,有的便在家里设酒宴款待陶渊明。陶渊明去了也一定喝个痛快,将酒喝光为止。

陶渊明年轻力壮的时候,就常常狂喝狂饮,喝过以后不是去睡觉,而是把家中一百多只酒坛子一个个搬到院子里晒太阳;到了黄昏再把酒坛子搬回家中,乐此不疲。

陶渊明任彭泽令时,曾经下令县里的公田全部种上供酿酒用的秫谷,还说:“令吾常醉于酒足矣。”不过,他的彭泽令没有当多久,就因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解印归田了。有一回,好朋友颜延之来看陶渊明,两人一醉方休。颜延之临走时留下二万钱与陶渊明,陶渊明将钱全部存在酒家那里,以便随时可以到酒家喝酒。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有钱人还是穷人,到陶渊明家拜访只要有了酒,陶渊明便拿出与之共饮。如果陶渊明自己先醉了,便会不客气地对来人说:“我喝醉了,要睡了,你回去吧。”其性情是这样直率。

陶渊明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琴,琴上却没有弦。每次朋友聚会,喝酒喝到得意处,陶渊明会拿出他的琴抚弄一番,以传达心中的情感。对于无弦琴他有独到的理解,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即使没有弦的琴,陶渊明也能够自得其乐。

酒品即人品。陶渊明从饮酒中表现出的率直求真、仗义疏财、一视同仁等品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爱吹笛的将军

桓伊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他曾与谢玄、谢琰等一起在淝水大破苻坚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桓伊不仅具有军事才能卓越,而且擅长音乐,当时号称“江左第一”。不过桓伊最喜欢的还是吹笛子。

有一次,晋孝武帝召桓伊饮宴,宰相谢安也在一旁侍坐。酒酣耳热之时,孝武帝命桓伊吹笛。尽管身为大将军亲自吹笛助兴,似乎有失身份,但桓伊因为喜欢吹笛,所以丝毫不介意,从容大方地拿起自己的笛子吹了一曲。一曲终了,放下笛子,还对孝武帝说,自己弹奏古筝的技艺也不差,请让他再来弹一首古筝曲助兴。孝武帝欣赏他的直率,欣然应允。

又有一天,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赴召京师,停船在青溪旁,这时恰好桓伊从岸上经过。船中有认识桓伊的便告诉了王徽之。王徽之与桓伊素不相识,却也久闻其大名。于是命令手下人对桓伊说:“听说先生善吹笛子,请为我们奏一曲吧。”桓伊当时可谓功高权重,却丝毫没有架子,他也早就听说王徽之的名声,于是便下了车,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就在河岸吹了起来,一口气连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便上车继续赶路。桓伊与徽之一个吹笛,一个听曲,两人却自始至终未曾交谈一句。

以曲会友,经曲交流,魏晋人的这种率真的品性和浪漫主义情怀实在是让今天忙碌的现代人羡慕不已,也正是我们许多人所欠缺的。

萧绎听书万卷

萧绎是梁王朝的第三位统治者。对书特别嗜好,他的阁竹殿内就藏有各种图书14万卷,而他所读之书也不下万卷。

萧绎患有目疾,一只眼睛是瞎的,读书不方便。因此他读书的方式也很奇特,多请别人为他朗诵,而自己则静听之。

一天夜里,萧绎处理完公务之后命侍读人员替他朗诵史书。念着念着,侍读人员发现萧绎双眼微合,似进入梦境,于是偷懒心起,将要读的一段文章掐头去尾读之。读完之后,暗自庆幸,以为自己瞒过了皇帝。突然听萧绎大喝一声:“来人,把侍读官拿下!”左右闻声赶来,萧绎说:“侍读欺君!竟敢在我闭目养神之际不尽心尽力侍读,是何居心!”

由此可见,萧绎看书并非装饰门面。就是靠着别人的朗诵,萧绎“读”了不少书。

萧绎不仅自己喜欢读书,有兴致的时候,还向群臣讲书,甚至当西魏的远征军攻入国境时,萧绎还大会群臣,为文武大臣讲授老子《道行经》的真义。

萧绎只活了47岁,在他不算太长的一生中却着述非常丰富,这与他听书万卷、爱书好书的嗜好是分不开的。从这一点上说,作为瞎了一只眼睛的萧绎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今人学习的。

李白诗酒傲权贵

李白非常喜欢饮酒,闲暇日经常约集几个好朋友到野外,当时人们把李白、崔宗等八个人称作“酒中八仙”。李白也常常一个人跑到街上酒楼里痛饮,一喝就喝个酩酊大醉。

有一次,唐玄宗叫乐工谱了一个新曲子,还没有填上合适的词,就命太监去叫李白来。太监找遍了翰林院和李白家,最后在一家酒店里找到李白。这时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趴在酒桌上呼呼大睡呢。太监们叫他不醒,只好把他抬进轿子,呼啦啦抬着进了宫。李白在轿子里一颠一簸,慢慢醒转过来,听说皇帝召见他有急事,酒已醒了大半,可是身子却不听使唤,踉踉跄跄抬脚往前走,想紧走几步给唐玄宗拜礼,没想刚走几步就跌倒在地上。唐玄宗见李白醉成这般模样,忍不住笑了。杨贵妃叫人端来一盆冷水,亲自用手蘸湿。朝李白脸上弹拨。李白经冷水一激,脑袋顿时清醒许多。

太监们赶紧上前伺候,有的拿来纸笔,有的拿来研墨。李白感到脚上的靴子有点不舒服,看高力士正在一边,就对他说:“我这双靴子有点紧,穿着实在不舒服,麻烦你给脱下来。”说着把脚朝前伸了过去。高力士哪干过这种差事,虽非常气恼,但当着唐玄宗、杨贵妃的面,又不便发作,只好忍住气,弯腰跪下来给李白脱靴子。于是,李自由高力士磨墨,看着谱子,前后不到一刻钟,三首《清平调》就写好了。

还有一次,唐玄宗把蛮书拿给众大臣翻译,没有一人看得懂,只有李白能翻译。因此,唐玄宗更加看重李白。

但是由于唐玄宗晚年只顾享受,把朝政完全交给李林甫掌管,所以李林甫与杨国忠、高力士勾结,独揽大权。高力士还在杨贵妃面前进谗言说:“李白借《清平调》将您比作汉代的赵飞燕,是存心贬斥娘娘!”杨贵妃经高力士一挑拨,真的信了他的话,从此对李白忌恨起来。

李白蔑视权贵,权贵也容不的李白。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杨贵妃等常在唐玄宗的面前讲李白如何狂傲,如何不守礼节,如何轻慢大臣等等坏话。因此,唐玄宗几次想提拔重用李白,都遭到这些人的极力反对,于是就把这件事搁在一边。

时间一久,李白看出唐玄宗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原来那满腔的热情已渐渐冷却下来。于是就请求辞官回家,到各地走走看看,写写诗。唐玄宗也没多加挽留,临行前赐给李白一块金牌,李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当地官员的接待,满足他生活上的要求。

李白告别了长安诗友,开始了他自由的生活,并遍游了祖国大好山河,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李白诗情澎湃,才华横溢,性格直爽,狂放不羁,这些因素导致了李白无法安心于官场,而又恃才傲物,富于浪漫主义情怀。唐玄宗一开始是非常器重李白的,后来也慢慢对他失去了耐心。看来,李白天生就是属于诗歌的,他的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度值得我们学习。

铁杵成针

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读书。

有一天,他在屋子里读书,书刚读到一半,打哈欠,伸懒腰,心浮气躁。他看看屋里没人,他就悄悄地溜出门去,跑到山下的小河边捉蜻蜓。

没多久他来到了小河边,忽然他发现小河边上蹲着一个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根铁棒,在一块大石头上使劲地磨,她干得十分卖力,汗珠不断从她那花白的鬓角流下来。

李白站在那里看了好久,心里纳闷,猜不出来老婆婆磨铁棒是要于什么。她于是走上前问:“老婆婆,请问您磨这根铁棒干什么?”

老婆婆抬起头擦了一把汗,回答道:“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非常吃惊:“这么大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看到他惊异的样子,笑呵呵地说:“孩子,铁棒总是越磨越细,只要我下定决心,天天磨,月月磨,还怕磨不成针吗?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李白听了,若有所悟,对自己逃学的行为感到十分惭愧,连忙转身跑回家,翻开书本,一遍又一遍地读起书来。从此,他再也不贪玩,开始发愤学习了。

凡事都要下苦工夫,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有永不放弃的决心,还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这样的话,离成功就不远了。

魏微犯颜直谏

魏征,字玄成,馆陶人,少年时孤独落魄,但胸有大志,后来学富五车,贯通儒术。唐太宗即位后,起任谏议大夫。

魏征是从民间成长起来的一位官员,他对下情有很深的体验,他从巩固唐朝长远利益出发,认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慎刑恤典乃是守业的前提。在他看来,创业固然不易,但是守业比创业更难。他说过,一代帝王的兴起总是以推翻前朝腐朽统治为目标,所以夺取天下是人心所向,顺应历史潮流的事,取得天下是相对容易的,也是最可能实现的,但是一旦得势之后,又每每追求奢侈豪华,加重人民负担,到头来势必国衰势改,所以“守成”比“开创”更难。

长久地守住天下几乎是所有执政者的共同意志,但守成又谈何容易呢?魏征在进谏中谈到,关键在于节制嗜欲、省游畋、息靡丽、慎偏听、近忠厚、远小人,这是从执政者的个人素质修养而言的。从法度上讲,对下层要实行宽简原则,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对农民的聚敛要轻度。言外之意,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谨慎地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国君与人民的关系一如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又能覆舟,如果过分苛刻于百姓,必将身亡国破,所以国君只有讲究“德、仁、功、利兼而行之”,功业方可永成。基于这样一种“爱民思想”,他始终以百姓之苦乐为苦乐,处处要求自己成为百姓的代言人。

兼听纳谏是维护封建法制的一条重要措施,作为一个国君,唯有兼听纳谏才有助于集思广益,通晓下情,使君臣和睦相处。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人君能够听逆耳之言,正确对待“激切”的言辞。为了使李世民在实践中做到这一点,魏征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犯颜进谏,成为直谏的历史典型的楷模。如李世民要修正山宫,他说那是劳民伤财,以暴易暴,走隋炀帝“不虞后患”的老路。李世民要去泰山“封禅”大典,他说这是徒有虚名而使国家蒙受灾害的表现。他的这种直谏法不仅引起许多谗言谤议,甚至连李世民后来对他都产生了怀疑和不满,表示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尽管这样,魏征毫不畏惧,照旧直言纳谏。他在《十渐不克终疏》的奏章中,尖锐地指出李世民在十个方面不如贞观之初,并建议皇帝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坚持节约,始终不渝保持贞观初期的做法,李世民诚感其言,表示“愿改之,以终善道”。在李世民的鼓励下,魏片先后建议二百余事,他的奏议文章,一千年来广为流传。魏片的“直言正谏”的主张及其实践,不仅是监察督促封建法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限制皇帝独断专行是有积极意义的。

贞观时期之所以在“纳贤”与考核官吏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上,与魏征“考绩黜陟”的吏治思想密不可分,魏征突出强调任官必须严格掌握标准,一是察其善恶,审访其行;二是才德兼备。这样选出的官吏可使君主能“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能,掩其所短”。

魏征没有显赫的政治威势,但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保证制定政令的合理化和合法化。他是一位后人永远爱戴的“神权”萌庇下的伟人。他仗义执言,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做人能够做到魏征那种境界,也不枉一世了。

阎立本三观壁画

唐代大画家阎立本以丹青神手为时人所称颂,为后代所敬仰。阎立本每每看到名画便会仔细玩味,流连忘返。

有一次,他路过荆州,在一座寺庙里,看见了张僧繇所画的壁画。当时张僧繇已经是名气颇大的画家。

阎立本站在张僧繇的壁画前,左看右看,看不出有什么神妙,便认为张僧繇徒有虚名。

第二天,他又来到壁画前观赏,想挑出画中的败笔,不料竟一无所获。最后他不得不感叹张僧繇是近代好手。

第三天,他再去观画,发现张僧繇的画实在是笔笔精妙,于是大加赞赏,感叹张僧繇的确名不虚传。于是,他在这幅壁画前铺了张床,竟日坐卧观赏,细细地揣摩品味,如此十多天不肯离去。

后来,阎立本拜张僧繇为师,潜心学画,终于青出于蓝,成为一代画家。

同样一幅画,看了三次,却有三次截然不同的感受,可见有许多事物是不能一眼就能认识清楚的,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认识事物或解决问题时,就不会过于急躁与武断了。

怀素蕉叶练字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唐代僧人、书法家。他从小家里很穷,年少时便到永州镇出家做了和尚,在业余时间,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太穷,买不起大量的纸张来练习,于是找来一块方的木板和圆盘,漆上白漆,在上面再三书写。漆板太光滑,不易着墨。怀素便想到芭蕉,他在寺院周围开辟了一大片荒地,种植了一万株芭蕉树,还将他所住的寺庙命名为“绿天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