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食疗方剂。Ⅰ白茯苓粥:取15克茯苓粉,60克粳米,一同煮粥,加冰糖少许即可。需早晚服用。可治疗老年肥胖症。Ⅱ荷叶粥:取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煎汤,再加入60克粳米煮粥,加少量冰糖即能食用。需早晚服用。能起到健脾利湿,消脂减肥的作用。Ⅲ乌龙茶:取5克乌龙茶放人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然后加盖,闷5分钟方可饮用。每天来两杯,每杯茶可连续冲泡3~5次。这样就具有了消脂减肥的功效。
5.兴趣是你最好的长寿武器
进入老年之后你可能感觉比原先还有精神,此时培养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兴趣是老年人最好的长寿武器,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秘密所在。
一旦你的生活中没了兴趣,你的内心就会充满着失落,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心病”,此时的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你进入老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你才会有精神和生活的动力,才会越活越年轻。培养兴趣你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兴趣是你的无形财富
你可能会想到你的过去,那个时候你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于是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年轻时“有闲无钱”,中年时“有钱无闲”,到了老年才会“有钱有闲”。这说明你老了的时候,才开始享受人生乐趣。
人老了都会有孤独和寂寞的感受,尽管子女们会常回家看看,但内心深处还是少不了孤寂的,其实人老珠黄时,再重新捡起少年的兴趣和爱好,未晚矣。一位专门研究老人学的专家指出,兴趣是老年人健康的无形财富。
有了兴趣,你就可以远离孤独,并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你会在自己的兴趣世界里寻找快乐,寻找生活的意义,并开始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抱有热情,而且就不会抱怨自己的无用,心情也自然会豁然开朗。
有了兴趣,你不再担心子女没在身边陪伴,你可以和自己的同龄人谈天说地,可以参加一些像下棋、玩牌等娱乐节目,这些兴趣不仅丰富了你的晚年生活,而且还开阔了你的视野。
有了兴趣,你还可以去完成过去未完成的心愿,也不必担心现在无聊的生活。 你可以专心在自己的兴趣中,寻找到快乐和健康。
(2)兴趣是你生活的必需品
医学专家指出,人到了老年以后,发展和培养一种新的兴趣,可以增加老人的心理弹性,还可以调适各种心理障碍,驱除各种寂寞和惆怅。这对于过去没有爱好的老年人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下面介绍几种供你在培养新兴趣时参考选用:
①音乐。据调查证实音乐能使人益寿延年,世界上有许多音乐家和指挥家的寿命都比普通人要长。当你在欣赏或学唱自己年轻时喜爱的曲子时,不仅可以减缓记忆力的衰退,保持老年人有一颗年轻的心,还可以唤回失去的记忆。因此音乐疗法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老人心病的最好药方。养生专家指出,若是老年人茶余饭后听听音乐,哼上几句戏曲小调,学唱一两支歌曲的话,除了能陶冶情操外,还能通过心理作用来影响身心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协调人体各器官的正常活动。假设你出现了一些情况,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就能转移你的病态信念和各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增进自我价值的认识和治疗的信心。
②制作盆景。盆景的制能提高你的品位,也是一种高雅的兴趣活动。盆景,就是把大自然的景色缩现于咫尺盆景之中,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别有一番情趣。这就涉及到你的构思和智慧,不单单能打发时光,更主要的是能是你的心情无比愉悦。
③太极拳。运动锻炼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太极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你的运动必选课。太极拳是一项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因此练习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你也许会注意到由于太极拳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它特别适合老年人锻炼。太极拳的好处是能较好地调节情绪,增强你的自信心,改善睡眠,并对情绪抑郁者、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调节作用显著。坚持太极拳的锻炼,能够使你的神经系统中枢主导部分作用加强,通过其促进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使你免疫力增强,起到防病和抗病的积极效应。
④收藏。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对一些古董等有了收藏的爱好。这种爱好不仅能积累知识,还能开阔你的眼界,使你更加热爱生活,珍惜人生。收藏可以使你变成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⑤抚琴。抚琴能抒发你的个人情感,增强意志,还可作为一种情绪转移的方法,来解除你心中可能存在的郁闷和烦恼。
⑥养鸟。养鸟对顺气养性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手提肩搭鸟笼,投身于大自然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会使你心宁气和,精神愉快。养鸟还需你学习鸟儿的培育、饲料的配制、鸟病的防治等常识,这样就能锻炼你的大脑。
6.和谐的家庭环境使你长寿
从古到今,健康长寿都是人类文明生活中一个永恒主题。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而家庭和谐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要是没有家庭的和谐,心理健康就没了保证。
有人做过统计,生活在和睦家庭中的人患癌症的危险要比生活在暴力家庭的至少要少一半。而且即使患癌症,其存活期也会比较长。要是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人就会整日精神不振、郁闷忧愁,时间一长就会使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内分泌紊乱,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十二指肠溃疡和新陈代谢障碍等疾病。
由此可见,家庭和谐是心理健康的秘诀。
一个和谐的家庭必须做到尊老爱幼、家庭成员能相互理解。因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子女要孝敬老人,要尊敬、关心、爱护老人、赡养侍奉老人。
你可能有这种亲身感受,子女的孝心能体现在精神上、物质上、生活上、言行上给你的关爱。同时,你也要有豁达乐观的心态,能冷静地对待一切事物,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要向前看,并做到与时俱进,要尽量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支持子女的发展,主动加强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学会协调、谅解,与家人和睦相处。
当然家庭的和谐要靠良好的道德来维系,也就是说,要从“孝道”入手,你可要求子女做到以下几点:
(1)知恩必报
子女对你一定要孝顺,要有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也就是说子女对你要有颗纯真的爱心。关于这一点首先你要做出表率,你就应该对你的父母这样,子女才会会对你这样,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子女对你尽孝可能在物质上考虑得多一些,精神安慰考虑的要少,此时你就要自己安排好精神生活了,因为活着才是快乐。
子女对你的知恩必报,主要体现在一个爱子上。当你在感受到来自子女的爱时,你体内的白血球就会增加,特殊的荷尔蒙也会释放出来,这些能帮助你对抗压力和病痛,从而得到最大的快乐。
(2)亲情教育
亲情教育能焕发出亲密感,促使子女从小就爱父母,年轻的父母也会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父母之间、父子、婆媳之间,都互相体谅、互相关爱、互相照顾。在亲情教育中,作为老人,你要提倡每个人都拥有可以打开心扉的亲情关系,去关爱需要关爱的人,会使你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相爱,于是就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好、共同前进的氛围。
(3)交流信息
你要主动和子女聊天,这样能使你缅怀留恋往事,又可憧憬幸福的晚年。你也可以交流怎样处理好与晚辈的关系,可从化疗中增长知识,获得更多信息,使你每天的生活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4)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①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它自始至终都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儒家一向把“齐家”视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孟子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也就是说,只有家庭关系和睦,才会有社会关系的和谐和顺畅。
②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家庭是不是和谐,具体表现在家庭失序、家庭冲突和家庭解体,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若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能使疲惫的现代人在家庭中得到身心放松和调整,可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外,也使家庭成员以和谐幸福的人际关系模式为蓝本,类比性地推展到整个社会,因而就构成了使和谐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逻辑起点与内在的动力。
③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和互相信任。因该看到家庭内部与家庭邻里的矛盾纷争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和谐,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而是一个与和谐社会目标直接相关的问题。由于家庭是普遍的社会形式,因而社会健康和谐首先需要家庭的健康和谐,可见,二者只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家庭、社会共同和谐稳定与发展。
7.你的起居应避免危险动作
人到老年,身体各部分活动就不那么灵活了,若是稍不小心就可能会发生意外,在日常生活中你尤其应该加倍小心,你千万记住不可做一些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动作,以下几点应引起你的注意:
(1)不要突然站立起来
由于你视觉、听觉减退,肌肉力弱,关节活动也欠灵活,动作缓慢,各种活动协调和平衡功能都差,脑血管调节功能也较差,因此你不要过猛地站立,不然会因一时性脑贫血而头昏或站立不稳以致发生碰伤、跌伤。又由于你骨质疏松、缺钙,因此跌倒后易发生骨折。所以,建议你行走、起坐等都要做到尽量慢些。
(2)不要下床过急
在你早晨起床或夜间起床时都不要过急。你醒后应先活动一下四肢,清醒一下头脑后再缓缓下床,否则醒后就立刻翻身下床,会因迷迷糊糊,或因体位性低血压等原因,极易引起摔倒,而且,夜间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黏稠,要是醒后突然起身的话,容易诱发脑血栓等疾病,还可能引起中风。
(3)不要突然回头
日常生活中,要是遇到有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响声时,你不要猛然回头。因为老年人多患有颈部骨质增生症,颈部突然扭转的话,最容易造成压迫血管,导致头部供血不足,轻则造成眼黑摔倒,严重时还会诱发缺血性中风。
(4)不要登高取物
由于你手脚不灵活,加之常患有骨质疏松等,因此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摔伤。所以,如果你已经是高龄老人了,切不可独自登高取物,以免发生危险。
(5)不要过分仰脖
你往往喜欢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与人交谈,时间一长容易压迫颈部动脉,会使血流不畅,易感到头晕、恶心,甚至可能造成半身不遂,因此你不要过分仰脖。
(6)不要用力排便
你要记住,由于老人常有便秘症,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因此不能硬排便。要知道人在排便时血压容易升高,尤其是老年人,若过分用力的话,可导致晕倒休克以致脑溢血,甚至还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7)不要站着穿裤子
要是年轻人站着穿裤子,都有可能维持不了平衡而摔倒。而老人,这种情况更是常见。因此你站着穿裤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老人骨质已经很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后果就会很严重。
(8)说话、吃饭不要太快
你要注意说话不要大声叫喊、频率过快,你应保持稳定的情绪,不然易使血压升高,也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吃饭时你也不要狼吞虎咽,不然不仅不利于消化,而且容易噎着。
8.你可这样试着应对孤独感
(1)多交往
你不要整天闷在家里,应注意扩大社交活动范围,走出去与新老朋友多交往,在交往中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并把自己的精力用在自己爱好的活动上;同时在对待家庭问题上,您应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也要与家人多沟通。
(2)发挥子女作用
你要主动想办法发挥子女的作用,要让子女懂得赡养你,因为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这其中也是解除你孤独感最有效的方法。
(3)向社会寻找乐趣
你也可以向社会寻找乐趣,因为社会会向老年人提供参加各种有意义活动的机会,这也是保持老年人心理卫生很重要的途径,因此你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样你会感到乐趣无穷。
(4)要避开一些东西
你要避免接触易引起孤独感的东西,像当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充满温暖、幸福大家庭时,你干脆不看这档节目,至少也要等到你不再觉得孤独时为止。
(5)善于自得其乐
你要觉得生活是充满乐趣的,因此你要学会对自己宽容一点,要善于在生活中自得其乐,这样就不会有孤独感了。
9.你移居新环境的心理问题
你会看到一些子女为了便于照顾老年人,往往把老年人接到身边居住,这当然是好事,不过新环境常会造成老年人的心理不适,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要是你移居了新环境,你是否考虑到这种不适呢?子女把你接到身边居住,虽说是希望能够更好地照顾你,让你享享清福,可是子女根本想不到你会面临新环境的心理问题,即更加显得孤单,在新环境里熟人几乎没有,而子女上班又都比较忙碌,实在是增加了你的心理负担,这种乏味的精神生活需要得到解决,不然就能增加你的衰老程度。
可见改变环境,你一般难以适应。老人都会有以前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朋友,就算退休了也还能随着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一旦到了新的环境后,你就会顿时迷失了自我,语言交流上的障碍、生活习惯的差异让你没办法发挥余热,忽然的无所事事会让你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会使你陷入到更多的孤独中。
现如今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的,可是在新环境下的思乡之情反而与日俱增。要是你习惯说地方话的话,语言不通,甚至不得不重新调整几十年的老习惯来适应新的环境,就会使你选择远离人群的做法。时间一久,不仅造成你的孤独,还会引发一些不适和疾病,像失眠、神经衰弱等。
你也看到过一些老人到新城市后,在温度、湿度、气压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变化的,这些人在身体、心理上都要重新适应,在血压、心脏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易出现疾病。
此时你更需要得到子女的关心,你也需要子女的鼓励,你还可以在子女闲暇的时候主动和他们聊聊天、散散步等;在子女对你的鼓励下,能够起到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的作用。
当子女外出上班时,你要积极适应新环境,可多参加活动,结交新的朋友。你要学会把注意力从自身转向社会和身边的人,更要学会关注其他人,此外还要学会不过度关心子女,以免过虑伤身。适应新环境,心理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健康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