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听多说多练
在你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尤其是对说话有了兴趣之后,就要多听、多说、多练了,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掌握语言并运用自如。
17.你开始学习走路了
在你初学走路的时候,是家人牵着你的手,让你看着前方能移动的玩具,听着玩具发出的声音,开始慢慢地走路的。此时要注意的是,家人除了起到保护你走路的同时,还要帮助你克服初学迈步的害怕心理,让你高高兴兴学迈步,玩出乐趣和勇敢。
用不了多久,你就想自己试着走,也可以从拉玩具开始,觉得自己拉很有意思,尤其是玩具能发出声音,好像对你也是一种鼓励,你会越高兴越走的快,走着走着还要小跑几步。
家人看着你这个样也很高兴,也会及时配合你的动作,像鼓掌呀什么的,让你追着家人跑几步呀,你还可以向后退着走,这样的反复练习,锻炼了你的行走能力,也让你掌握了行走的技巧。
18.预防你发生意外
在你会走路以后,眼界大开,开始做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好奇,胆子也大了起来,有了什么事都想去试探一下的冲动。这个时候,家人需要更加精心,必须随时注意着你,防止意外发生。
家人需要注意的大致如下:
在你见了什么都爱往嘴里搁的时候,像珠子、扣子别针、小钉子等,家人都要收好,不要让你看见。
你会到处走的时候,像家里的汽油、煤油、碘酒、酒精、洗涤液等东西和大人吃的药,都要放在你拿不着、够不到的安全地方,防止被你误服后发生危险。
还要注意你不要攀高,因为高处不安全,如果不留神你从高处摔下来,就要观察你的神志,若出现呕吐或昏迷等情况,可能是伤到了头部,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只要家人做到精心投入,就能避免意外发生,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
19.正视你对物品的依恋
大概在你6个月的时候,你开始对自己是独立的人有了模糊的认识,当家人在做要离开你的准备时,你会很不高兴,也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留住家人,如抚弄一个可以拥抱或抓在手里的玩具、毛巾、毯子、一个奶瓶、橡皮****等,好像只有这样你才有安全感,你也会吸吮手指或橡皮****,或者摇晃、摆动脑袋等。通过这些安慰物,你有种快乐和安全感。在你的心里,吸吮手指或橡皮****,或者在床上喝瓶奶,有种吸母奶时的欢乐。而抚弄一个可以拥抱或抓在手里的玩具、毯子、毛巾等,让你有种被裹着喂奶时抚弄母亲的衣服或毯子时的美好感受,这种感受会勾起你的某种依恋。
在你喜欢玩一个玩具、一块布或毯子时,你会时时都要抓着,抓来抓去这件物品就会变得越来越脏了,此时家人会给你洗涤,你的表现是强烈地反对,当给你换一个时,会遭到你的拒绝。如果东西丢了,你会非常沮丧,要连续几小时不能入睡,这就是你的依恋,在你已经完全形成对一件安慰物的依恋之后,想终止你的这种依恋是对你的不公正,也很难做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规律地在晚上你睡觉的时候,家人悄悄把你的依恋物拿走,趁机洗净晒干。以使依恋物的颜色和气味不会有大的改变。要知道一件依恋物的气味对一些孩子来说可能是重要的一部分,这样最好是预备两个相同的玩具或布块,可以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换掉,孩子总会玩到干净的。
有资料显示,孩子对安慰物的依恋并没有什么害处。一般当孩子长到2~5岁的某一时间段,就可能会戒掉这一习惯,有少数孩子可能持续时间要长一些。此时家人要做一个提醒,孩子会很快改掉的。
在改掉之前,家人一定要注意不要将不干净的物品如尿布等放在孩子容易抓到的地方,更不能为了哄孩子而人为地给小孩这些物品作为安慰物。
正视你对物品的依恋,最得力的做法是在最初的时候或平时,都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你对某些不适宜的物品产生依恋的萌芽时,就应尽早采加以纠正。
20.培养你的基本素养
从小就要培养你的素养,使你长大后能够成才。家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你帮做家务
素养之一就是爱劳动,家人可以从培养你做家务开始,如扫地、擦凳子、洗玩具等,完成得好时,要当场表扬。
(2)使用文明用语
语言能体现一个的基本素养,要培养你的语言就要从生活开始,如家人和你的对话中要使用文明用语,像宝贝坐好,请宝贝笑一笑……等等,有时家里会来人,此时家人在与他人谈话或交往中,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谢谢”“晚安”“再见”等等。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你,你也很容易学会并拿来使用。
(3)懂得服从命令
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说“请”、“谢谢”等生活常用语,这样的培训能锻炼你服从命令的意识。家人在你面前要经常使用这些语言,为你做示范。像你接受礼物时,要说“谢谢”,客人要走时说“再见”。
(4)交往必不可少
一个人走向社会离不了交往,因此家人一定要培养你的交往能力,这也是一种素养。家人要创造你和同龄宝宝一起玩的机会,为你准备活动场所和玩具,像沙坑、积木、捏面团等,让他和几个宝宝一起玩。但此时一定要预备数量充足的玩具,避免发生纠纷。
(5)有判断是与非能力
在你与别人的交往中是最容易培养你判断是非能力的,因为交往最容易产生摩擦,一有摩擦就要有个是非曲直的问题,如你出现打人、咬人的行为时,家人就要用或语言或手势或眼神或兼而有之的方式批评你,帮助你增强控制力,并终止这种行为。发现你有不良行为时就要制止,态度要坚决,杜绝打骂,更不能庇护和娇纵。要是你做了好事,做了对事时,家人也要及时表扬你,并给出理由。
21.鼓励你广交小朋友
到一定时候你就不愿意待在家里,这说明你的许多能力都增加了,此时家人必须配合你,带你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这是鼓励你广交小朋友的好办法。
广交小朋友能增长你的不少见识,小的时候你和小朋友爱玩“过家家”,大一点的时候你就学会了帮助小朋友,你还乐于服从年龄大的安排,乐于打下手,还喜欢在宝宝们中当个小角色,做游戏时很乐于起带头,这样玩起来,不但锻炼了你的适应能力,还能学会与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广交小朋友最好的去处是幼儿园,目前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很少有与小朋友接触的机会,你家我家他家都是如此,这些孩子几乎都是与家人和玩具玩,这些都缺乏与小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乐趣,总没有同龄人之间玩得愉快。和家人玩能养成独占东西,和玩具玩有腻烦的时候。
到幼儿园去,就是将家庭生活扩大到了集体生活。你喜欢,家人也乐意。你广交了朋友,学到了许多小本领,尤其在老师的教育和小朋友的影响下,你真的变成了“大人”,学到不少生活知识,如关心别人、互相谦让、遵守纪律等,这些都是你成长必须具备的,这就是鼓励你广交小朋友的好处。
22.纠正你的独占行为
你什么事都好独占,家人知道这样不好,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独生子女自私,独占行为强,必须找出原因,纠正你的这种行为。
(1)与家庭教育有关
家人也知道你的独占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为了让你开心,你喜欢什么家人总表示这个就是买给你的,有的小朋友来动动你的东西,此时你就会大声地哭,弄得对方家长会立马把东西还给你,并表示你拿好,这样下去只要是你的你是不会让别人碰一碰的,如果再加上语言说“宝宝,这个就是我给你买的!”,这个“给你买”的概念一旦在你头脑里形成,买来的东西在你眼里就是自己的了,别人要不得,时间长了就养成了独占行为。
(2)与家人行为有关
在你2岁多的时候,你的模仿能力很强,经常模仿家人做事情。要是你的家人比较强调秩序的话,就会严格区分家人的私有物品,严格区分你的日用品,不允许别人使用;要是你的家人自己就不愿与别人分享合作,这些做法都会影响到你的行为,强化你对“我的”概念的理解。你会认为“我的东西就是我的,只有我来支配,我来使用。”,这种不愿与别人分享的行为,慢慢就成了独占行为。
(3)与家庭成员结构有关
你是独生子女,你就是“上帝”。从小你就没有得到与兄弟姐妹分享东西的可能,再加上家人对你的溺爱和迁就,慢慢地就养成了你的独占行为。
以上三点就养成了你的独占行为,此时家人要予以纠正。
在家庭生活中,首先家人要从细微处培养你与别人分享的行为,要到小朋友中间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是鼓励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赠送玩具等,一旦你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时,家人要及时当面表扬。其次是在吃东西时要让你把吃的先拿给爷爷、奶奶,最后再留给自己,大家一起分着吃。
养成习惯容易,纠正习惯也不难,难就难在错过了纠正的机会,精心一点效果就不一样。
23.注意给你检查视力
视力的好坏对于儿童来说相当重要,万万不可忽视。要懂得妨碍儿童视觉正常发育的眼疾很多,像眼睛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弱视、斜视及其他眼球疾病,这些最好是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弱视要是发现太晚的话,会造成终身残疾,最好的治疗时间也是在4~6岁以前,学龄以后尤其12岁以后治疗效果会很差。
有这样宝宝视力出了问题,是不愿意向家人说的,这就要依靠家人仔细观察,最好是注意检查,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