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3530700000031

第31章 美苏缓和之际的“烫手山芋”——U-2间谍飞机事件

当谎言一次次被揭穿,艾森豪威尔终于恼羞成怒,撕破脸皮,这让为击落U-2间谍飞机而沾沾自喜的赫鲁晓夫措手不及,也让他发现,自己握在手中的其实是一只烫手的“热山芋”。

时间:1960年

地点:苏联

人物:鲍尔斯

关键词:高空侦察

U-2侦察机是1955年8月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试制成功的一种新型高空侦察机,它的机型特殊,酷似滑翔机,翼展24米,比机身几乎长一倍。整个机身为黑色,未涂任何识别标志,在飞机里装有各种侦察设备。这种飞机在对抗日趋激烈复杂的冷战时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电子侦察。U-2飞行高度比当时任何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高度都高出一倍多,因此,常规武器根本无法将其击落,苏联的高射炮和米格战斗机也只能望之兴叹。

艾森豪威尔的“五一”献礼

1960年5月1日的莫斯科红场上,每年例行的“五一”节阅兵在举行。各种型号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和火箭正缓缓通过主席台前接受检阅,这时,苏联防空部队总司令比留佐夫元帅走上主席台,在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耳旁轻轻地说了些什么,赫鲁晓夫笑眯眯地点了点头。此举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5天后,谜底被揭开,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在报告的最后赫鲁晓夫说:“各位代表!苏联政府授权我向你们报告最近几周来美国对苏联采取的侵略行动。5月1日清晨,莫斯科时间5时36分,一架美国U-2侦察机越过了我国边境,向苏联领空深入。我们击落了这架飞机。”

U-2侦察机

U-2飞机1956年开始投入使用,在长达4年的秘密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照片,有效地刺探了苏联发展导弹和进行核试验的情报。对此,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曾经得意洋洋地说:“U-2收集的情报,比起地面上任何特工人员来,要更快、更正确、更可靠。从某种意义上讲,其高明手段只有直接从苏联机关和实验室取得技术文件可以比拟。”

击落U-2飞机的萨姆2导弹

苏联通过雷达系统早已发觉了U-2的挑衅行为,但苦于不能将之击落,以致在长时间内未公开揭露此事。1960年5月1日,鲍尔斯驾驶的U-2飞机刚越过苏联国界,就被苏联防空部队的搜索雷达发现。5月1日5时,前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立即打电话把情况通报给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发怒了:“无论如何也要将这架飞机打下来。”于是,防空司令比留佐夫元帅下令把炮火排列成棋盘形等待着U-2飞机的到来。当U-2飞机进入射程之后,防空部队发射了导弹,其中第二枚击中目标。鲍尔斯根本没有想到他会受到袭击,他紧急跳伞,没来得及连接好飞机的自我爆炸装置,也没按照指示吞服******自杀。他降落到地面时,迎接他的是荷枪实弹的苏联士兵,他被逮捕并送到莫斯科接受审讯。

美国人没有了招架之功

苏联击落U-2侦察机的当天,在华盛顿,美国总统首席军事副官古德帕斯特将军打电话给总统:“我们的一架侦察机在从土耳其阿达纳基地起飞的一次例行飞行中,至今没有归来,可能已经失踪。”不祥的预感已经爬上艾森豪威尔的心头。

但是在飞机被击落的消息传出之前,美国还是寄希望于U-2飞机不会出事,因为飞机的整个设计和研制工作都是绝对保密的,考虑到间谍飞机与国际局势、外交关系紧密相连,艾森豪威尔总统指示,U-2飞机的每一次行动,从计划到执行都必须报告于他并由他亲自批准,以防走漏风声,1960年春夏之交,东西方关系出现转机。5月,美、苏、英、法四国首脑要在巴黎举行高级会晤;6月,艾森豪威尔将访问莫斯科。因此,在U-2飞机活动方面,美国更加慎重,经过再三研究,艾森豪威尔将飞行时间定在5月1日,也就是在四国首脑会议召开前做最后一次间谍飞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飞机仍然踪影全无,1960年5月2日清晨,艾森豪威尔接到报告说:“U-2侦察机仍然下落不明。飞行员在深入俄国境内1300英里处报告说发动机着火。根据飞机上的油量,它不可能仍然在飞行。”飞机肯定出事了,白宫的要员们马上研究应急对策,经过讨论,一致同意按兵不动,然后看赫鲁晓夫的反应。因为白宫推定飞行员鲍尔斯不可能还活着;再者,飞机有自我爆炸装置,即便发生事故也会爆炸,不会让苏联抓到证据;还有,即便以上两种情况都不存在,赫鲁晓夫抓住了证据,为了顾全面子,他也不会声张。

事实证明这只是美国一相情愿,1960年5月5日,一封保密加急电报迅速将赫鲁晓夫5月5日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的讲话传到了白宫。赫鲁晓夫已经扯破脸了,让赫鲁晓夫保持缄默的希望破灭了。

既然赫鲁晓夫已经出招,美国只好接招了,艾森豪威尔立即主持召开******、国防部、中央情报局有关首脑的紧急会议,最后决定由******发言人林肯·怀特在1960年5月5日中午在新闻记者面前,宣读一份声明:“本院曾接到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的通知,一架以土耳其阿达纳为基地、由一位平民驾驶的非武装飞机U-2气象研究飞机自5月1日起失踪。在飞行期间,该机驾驶员曾报告说他的氧气设备发生了故障。赫鲁晓夫先生宣布的同一天在苏联上空击落一架美国飞机很可能就是这架失踪的飞机。由于氧气设备失效而使驾驶员失去知觉,飞机继续自动驾驶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并偶然地侵入苏联领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正就此事,特别是驾驶员的命运与苏联政府进行接触。”1960年5月6日,美国******煞有介事地发表声明:“美国没有——绝没有——有意侵犯苏联领空之事。”

美国做出上述声明是寄希望于苏联没有抓到切实证据,所以,美国企图靠死不承认蒙混过关。

但赫鲁晓夫的一句话彻底粉碎了美国的梦想:“同志们!我必须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两天前,我在这儿作报告时,故意避而不谈以下情况:我们已经找到了U-2飞机的残骸,而且还抓到了飞行员,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赫鲁晓夫有心,艾森豪威尔无意

赫鲁晓夫尽管对美国极尽挖苦,但又留有情面,以便使最高级会议不致“流产”。似乎有意给美国最高当局留一个台阶下,为此,他在讲话中说道:“有可能艾森豪威尔总统并不知道这次飞行。”

因为赫鲁晓夫并不想“煽起”反美的狂潮,从而使即将缓和的东西方关系又陷入紧张,因此,他对在场的美国大使汤普逊说:“我尊重美国大使,并且确信总统与此次入侵事件无关。”他还私下对汤普逊说:“这个倒霉的U-2飞机事件使我十分为难,你必须帮助我摆脱它。”

赫鲁晓夫说艾森豪威尔与U-2飞机事件无直接关系,是为了给他一个洗刷自己和保全面子的机会。对于即将召开的巴黎四国首脑会议,这样做对赫鲁晓夫是有利的。只要艾森豪威尔不卷入,赫鲁晓夫就能够同他商谈加强两国关系的措施。

起初,艾森豪威尔不想将自己卷入这场间谍活动的旋涡。于是,1960年5月7日傍晚,林肯·怀特在******向记者们宣读了一份半真半假的声明。声明称:“美国承认,一架用于搜集情报的飞机可能飞越了苏联领空;然而,华盛顿当局并没有批准任何这类飞行。”这一切似乎表示美国在顺着苏联方面给的台阶在一步步走了,但艾森豪威尔并没有摆脱担心,他并没有明白赫鲁晓夫的良苦用心,他怕赫鲁晓夫再次拿出更多无可辩驳的证据来说明美国总统确实授权了此类飞行。如果那样,他的信誉将一落千丈。权衡再三,艾森豪威尔决定自己将责任承担下来。1960年5月9日,艾森豪威尔发表一项声明,承认多年来这样的间谍飞行一直是根据他的总统命令,是为了“对俄国军事和工业综合部署有充分的了解”。

声明一被公布,全美国为之哗然,《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今晚,首都呈现出一幅悲哀和茫然不知所措的景象。人们都在谴责愚蠢的政府、错误的判断和糟糕的信念,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艾森豪威尔的最新声明打乱了赫鲁晓夫的如意算盘,赫鲁晓夫气得大发雷霆,一片良苦用心付诸东流。既然矛盾已经公开,赫鲁晓夫态度开始强硬起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并被问及“美国的最新声明是否已使您改变了对美国总统的看法”时,赫鲁晓夫说:“这个声明改变了我的看法。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不负责任军官的心血来潮,当知道这一行动得到美国总统的批准时,我大吃一惊。他一点也不为这种侵略行为感到内疚和羞耻,反而硬说这些行为是有道理的,并扬言还要继续下去。只有处于战争状态的各国之间才能这样干!”在回答“您仍想邀请艾森豪威尔总统来访吗?”时,赫鲁晓夫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要我说什么呢?……我抱有过希望,但它被出卖了!现在,我怎么能够让我们的人民走上街头去欢迎这位正向我们走来的客人呢?”

“冷战”似乎又开始了,四国会谈已经阴云密布。

不欢而散的美苏“蜜月”

1960年5月16日,美、英、苏、法四国首脑分别率自己的代表团聚会巴黎,在爱丽舍宫举行首脑会议的预备会议,会议由东道主戴高乐主持。入席时,赫鲁晓夫同艾森豪威尔“相互做了冷淡的礼貌性的致意和短暂的没有笑容的握手”。赫鲁晓夫首先站起来发言,他怒斥美U-2飞机在1960年5月1日及以前的侵略飞行:“我们不能理解,你们究竟为什么在首脑会议前夕对我们采取这一挑衅行为。如果没有这种事,我们就会在友好的气氛中在这里会晤。”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威尔就此事公开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否则苏联代表拒绝出席会议,并且他正式宣布撤销对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访苏邀请。

面对赫鲁晓夫的攻击,艾森豪威尔一声不吭。他强行压制的火气让他那光秃秃的头顶一阵阵泛起紫红的颜色。然后他回应了赫鲁晓夫的指斥,他说:“我不知道下任总统会做什么决策。但是,无论在这次会议期间,还是在我今后的任期内,都不会恢复这类飞行。”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还反击说:“如果赫鲁晓夫先生的基本目的是不让我进入他的国家,也大可不必作这样令人厌倦的解释来说明为什么如此的理由……我来到巴黎谋求与苏联达成协议,以清除包括越境飞行在内的一切形式的间谍活动。我看没有理由利用这个偶然事件来中断会议。”并且他拒绝就此事向苏联道歉。

巴黎四国首脑会谈失败,而此时,冷战缓和的希望、东西方关系改善的希望都破灭了,美苏的“蜜月”也结束了,东西方关系又进入了一个不稳定的“严寒时期”。

谍海掠影

1960年8月17日,鲍尔斯在苏联接受公开审判,被判处10年徒刑。1961年,经过反复协商,美苏两国同意交换被美国抓获的苏联间谍阿尔贝和被苏联抓获的美国飞行员鲍尔斯。鲍尔斯回国后曾受到国家安全局的指控,罪名是他在跳伞前没有启动爆炸飞机的装置,在被捕后又对苏联人讲了许多超出范围的情报,但因证据不足,被宣布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