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3530700000015

第15章 祸起萧墙,攘外必先安内?——纳粹的反间计

斯大林的刀虽锋利,却不是砍向了敌人,而是自己。也许是海德里希太高明,抑或是因为斯大林一时的昏聩,但德国纳粹的反间计终于让斯大林把自己几乎洗劫一空,也让苏联在以后的卫国战争中喝下了自己酿的苦酒。

时间:1937年

地点:苏联

人物:海德里希

关键词:自食苦果、借刀杀人

在苏联历史上,大清洗给其造成重大影响,苏军将领格里戈连科曾评论说:“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它的高级指挥干部在任何一次战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没有受到这样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的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就是缴械投降的法西斯德国和帝国主义日本所损失的高级指挥干部也比这少得多。”而这一切就发生在斯大林判断战争即将临近之时。

苏联的那场血雨腥风

1937年6月11日,苏联《真理报》突然在显著位置发表了一篇《社论》:“今天,我们发布了苏联检察机关关于将当场捕获的8名间谍交给法院判决的通知。他们,这些外国的走狗,卑鄙无耻的叛徒……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乌博列维奇、科尔克、埃德曼、费尔德曼、普里马科夫、普特纳,这就是目前破获的法西斯间谍核心成员的极其可恶而又可恨的名字。”社论发表的当天,“苏维埃法庭判处这些恶棍、间谍、资产阶级豢养的小丑和苏联人民的敌人以枪决,内务人民委员部已执行判决”。

在这之前,已经有迹象表明,苏联的政治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也就是在一个月前,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作为苏联代表到伦敦参加乔治六世国王的加冕典礼,他的妻子尼娜·图哈切夫斯卡娅加紧突击英语,准备与丈夫一同出席加冕典礼。就在元帅即将成行之际,苏联驻伦敦使馆5月4日接到通知:图哈切夫斯基因“健康原因”不能成行。

元帅离奇的生病让苏联阴云密布,人们已经预感到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一个星期之后,元帅被解除副国防人民委员职务,一个月之后,元帅就成了间谍、叛国者被处死。临死前,元帅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不会去请求宽恕,因为这个法庭只能以三流侦探编造出来的假文件为凭据,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是不会尊重这种法庭的。你们自以为是法官,可我要告诉你们,犯罪的是你们,不是我们。”

当元帅在为自己的命运愤愤不平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将是民族灾难的开始。按照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作的《论党的工作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派及其他两面派的办法》的报告中“在我们所有的和几乎所有的组织中……都在某种程度上碰到了外国代理人的暗害、破坏和间谍活动”,“外国代理人,包括托洛茨基分子在内,不仅打入了我们的基层组织,而且窃取了某些重要职位”的这种认识,用“连根拔除和粉碎的方法”,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开始了。据初步统计,1936年—1939年,大清洗几乎整个消灭了苏联红军的军官阶层,红军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有4万多人被清洗,其中1.5万人被枪决。大清洗枪决了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3人以及全部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

有人欢喜有人愁

当苏联在疯狂自残的时候,有人却在窃喜,那就是德国纳粹,因为所谓的间谍不过是德国一手炮制的阴谋。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略构想之一,但在对苏联觊觎已久的同时,希特勒却又对苏联心怀忌惮。因为苏联的重工业使苏联军队装备了大量先进的武器,尤其是长期的革命战争,红军成长起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战员。而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是苏联红军公认的天才将领,也是红军真正的灵魂。他不仅在军事理论研究中多有建树,对未来战争也能高瞻远瞩,是一个满腹韬略的大战略家。他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理论,曾远远领先于西方的同行。

要想进攻苏联,就要先除掉进攻道路上的绊脚石。于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成了德国纳粹必须除掉的对象。但是,杀一个普通的人也许简单些,但要杀掉一个苏联元帅,一个在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战功赫赫、所向披靡、最富天才的元帅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德国间谍机构进行了精心的策划。

德国间谍头子海德里希从1935年开始就建立了反苏秘密组织,并与流亡巴黎的沙皇旧官员保持着密切联系。1936年12月中旬,海德里希从一个前沙皇将军那里得到了报告。报告称,图哈切夫斯基正在同德国最高统帅部和德国谍报机关的将军们保持着接触,共同策划一起反斯大林的阴谋。

看到这份报告,一直为如何除掉图哈切夫斯基而烦恼的海德里希眼前一亮,一个借刀杀人的计划在他心中产生了。要是能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斯大林,再精心伪造几份文件增加消息的可靠性,那么苏联的全军指挥部门也许可以一举被摧毁了。想到这个借刀杀人的计划,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得意的冷笑。

海德里希吃定斯大林

既然借刀杀人的计划已经有了,那就要立即行动。他先命令自己的手下从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秘密档案室里窃取图哈切夫斯基的档案案卷,案卷到手后,海德里希仔细地进行了翻阅,发现其中有图哈切夫斯基于1925年—1928年任工农红军参谋长时,跟德国参谋总部代表的会见、谈话。当然,海德里希不是要研究他们谈话的内容,而是要在里面添加一点生猛的材料,以勾起斯大林的胃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设立了一个技术用具一应俱全的实验室,下令把弄到手的案卷进行“加工”:篡改谈话记录和来往通信,在其中添加图哈切夫斯基与德国秘密勾结的内容。总之,要使一切看起来像真的一样。认真检查了专家们伪造文件的全部技术工作之后,他觉得很满意,那份伪造文件无论放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

计划的第一步顺利完成,但这只是为即将上钩的鱼准备好了鱼饵,为了钓到大鱼,还需要有人把鱼饵送到鱼的嘴里。

机会终于来了。1937年1月底,捷克斯洛伐克驻总统贝奈斯通过在德国的大使马斯特内得知,德国人与红军的某一个反斯大林的集团有相互接触。作为苏联的盟国,贝奈斯得知这一情报立即召见苏联驻布拉格大使亚历山德罗夫斯基,把马斯特内的这个情报转告给苏联大使,苏联大使又紧急告知了莫斯科。为了增强消息的真实性,过了两三天,同样的情报内容也传到苏联驻巴黎使馆的大使波将金那里,波将金随即给莫斯科电告了这份情报。

鱼儿上钩了,但海德里希并不急着收线,他要等待鱼把钩咬牢。海德里希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等待,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的特使就带着莫斯科方面的人找上门来,海德里希派人拿着两封“逼真的”信件和苏方代表进行了一次接触。经过谈判,一周后,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委员部叶若夫的“全权代表”如期而至,海德里希下令开了一个300万卢布的天价。“全权代表”爽快地付给对方300万卢布,取走了信件。

就这样,杀人的刀就递到了斯大林手中,斯大林也毫不犹豫举起了这把刀,揭开了大清洗的序幕。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在大清洗中元气大伤的苏军很快就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尝到了苦果。90万苏联红军花了四个月时间,才迫使300万人口的芬兰屈服,而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红军却付出了伤亡50万人的代价。看到这一切的希特勒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侵苏战争时曾宣称:“我只要在苏联这个破房子的门上踹一脚,它就会垮掉。”他相信,被大清洗大伤元气的苏军不堪一击。在卫国战争中,苏联虽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但在当时军事实力并不弱于德国的形势下,由于指挥上的失误,苏联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在整个战争中,苏联共伤亡约6000万人,代价惨重。

斯大林的大清洗无疑是帮了希特勒的大忙。为纪念那些在大清洗中死去的冤魂,为纪念那些在苏联时代的政治受难者,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在其伟大著作《古拉格群岛》卷首,写下这样的献辞:“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谍海掠影

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叫死间。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的例子。曹操率领号称的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周瑜见蒋干过江,他热情款待蒋干。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见周瑜睡着,便偷偷下床。他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待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反间之计,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