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3530700000011

第11章 长袖善舞,多谍善武——日俄战争中日谍的精彩表演

在日俄战争中,中国是一个尴尬的、受害的旁观者,无数无辜的中国百姓被日本人作为间谍而杀害。日本人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为了掩盖他们在战争中到处使用间谍的事实,而他们的间谍,也的确为他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时间:1892年—1905年

地点:中国东北

人物:福岛少佐、丑业妇

关键词:《孙子兵法》的续篇

1904年,日俄之间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人的胜利而结束。列宁在评价这场战争时说:“沙俄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是封建主义的失败,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完全可以说,沙俄在这次战争中的失败是在用谍防谍上的失败。”

日本人“守株待兔”

1904年3月,日俄战争刚刚开始便进入高潮,日本海军在陆军支持下包围了沙俄在远东最重要的港口——旅顺。这是一场围困与反围困的较量,最终的结果将决定整场战争的胜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犹豫与徘徊之后,6月2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宣布将抽调部分沙俄波罗的海舰队兵力进入战争。1905年5月14日,沙俄海军当局命令正在航行途中的波罗的海舰队开赴海参崴。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要到达海参崴有3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是穿过对马海峡;二是穿过日本本州岛和北海道之间的津轻海峡;三是穿过北海道与库页岛之间的宗谷海峡。穿过对马海峡路程最近,但风险也最大。几经考虑,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最后还是决定走对马海峡。为了迷惑日本海军,沙俄军队派出两艘伪装巡洋舰到日本东海岸近海一带,装出要走津轻海峡的样子。

日本联合舰队此时对选择在哪条路线上截击沙俄军队同样大伤脑筋。沙俄舰队有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5艘、防护巡洋舰3艘、巡洋舰4艘,包括其他舰艇共38艘,如果让它进入海参崴,日本前一阶段的战果有可能完全化为泡影,因此聚歼沙俄波罗的海舰队便成为日俄战争最为关键的一役。

日本海军军令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侦获波罗的海舰队的确切航迹。日本海军派遣森恪潜入新加坡,刺探到波罗的海舰队抵达的舰只数目和驶离的确切时间。而后,他又与同伙雇了一条中国轮船,一路尾随,直到确认该舰队确实已驶向对马海峡,才向日本海军发出急电。1905年5月27日凌晨4时45分,“发现敌舰队!”东乡平八郎在旗舰“三笠”号上升起Z字旗,发出了“皇国兴亡在此一战,各员励精努力”的号令,同时,舰队大角度转向,与沙俄舰队形成丁字形作战队形,堵住了沙俄舰队的去路。于是,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海战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日本海大海战就这样爆发了。

经过30分钟激战,波罗的海舰队旗舰“苏沃洛夫”号、二号舰“亚历山大三世”号和五号舰“奥斯里亚别亚”号3艘战舰相继起火,脱离战斗行列。到日暮时,沙俄舰队的主力舰几乎全部被击沉或受重伤,这场空前规模的大海战胜负已成定局。由于受到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的攻击,38艘军舰中有19艘被击沉,5艘被俘,11艘逃往中国而被解除武装,只有巡洋舰、驱逐舰、运输舰各一艘逃到海参崴。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以及6000人被俘,4000人葬身海底,而日本联合舰队只损失3艘鱼雷艇,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日本的情报活动则在这决定性的海战中立了大功。由于掌握了沙俄军队的大量情报,因此,日俄战争一开始,沙俄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随着日本海战的结束,日俄战争以沙俄的惨败而告结束。

散落大陆的“樱花瓣”

早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数年,日本就已经开始了对沙俄的间谍活动。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就对西伯利亚进行过兵要地志调查。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是日本最著名的谍报专家、当时驻德国公使馆的武官福岛少佐。1892年2月11日—1893年6月12日,他单骑从柏林出发,经沙俄欧洲部分,越乌拉尔山脉,横穿西伯利亚,抵海参崴,搭船返日。经过这次长途跋涉,福岛沿途勘察了详细兵要地志、风土人情,搜集到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使日本加深了对沙俄的了解。另外,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中将于1895年8月率一批军官经海参崴、伯力、海兰泡到伊尔库茨克沿途考察了沙俄的详细军情。而这次日本的考察,目的性更强,也更有参考价值。

除了对沙俄地理进行详细的考察外,日本间谍还多方面全方位渗透到沙俄社会内部,广泛筹建情报据点,尤其是海参崴柔道馆的间谍椎叶入义。他实地勘察了海参崴俄军炮台具体位置,甚至测算出了炮台间的准确距离,并绘制了海参崴全市炮台位置图,为实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了获得更多有关沙俄的情报,许多日本侨民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事间谍活动,最著名的是海军大尉伊木壮次郎兄弟。伊木壮次郎奉海军军令部的派遣,冒充日本邮船公司俄语研究生,化名又东健次,潜入海参崴进行间谍活动,被沙俄警宪发觉后自杀。伊木壮次郎死后,其弟伊木壮之助只身潜入西伯利亚,多方刺探沙俄军情,成为日本海军军令部的一名重要情报员。

日本侨民在帮助谍报机关刺探情报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丑业妇”的日本妓女。日本妓女从19世纪80年代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以后,因其“温柔、诚实和善良”而“到处受人欢迎”。到20世纪初,她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现成的情报网,遍及沙俄和远东地区”。1903年,日本妓女安藤芳来到哈尔滨,她很快被一沙俄将军纳为妾,备受宠爱。后来,安藤芳偷出一张沙俄军队在东北地区的兵力分布详图,记载着沙俄军队在东北地区的驻军地点、防御工事、物资储备等重要情报,她连夜逃往北京送给日本公使馆。由于日本妓女在谍报活动中起了特殊作用,以至于几十年后日本情报机关仍认为“这些女人是真正的日本人,是真正的爱国者”。鉴于日本妓女的特殊作用,日本人将她们比做日本飘零到大陆的樱花花瓣和与日月同辉的明星,将这些妓女溢美为“最崇高的爱国者”。

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妓女

在谍报网络的建设方面,日本不遗余力。1903年秋,随着战争的临近,日军参谋本部的谍报活动进入临战部署。日本谍报机关指挥日本驻外武官,搜集欧美各国对日俄战争的态度与动向,直接搜集与战争或战役有关的重要情报以及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武装侦察活动。由于日本对间谍活动的高度重视,注意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充当间谍,而且他们把间谍工作视为光荣的职责,并善于利用、发挥所获的情报,这使得日本的谍报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赶超了欧美一些老牌谍报国家。

作为日本最优秀的军事情报官之一的福岛在日俄战争胜利后说:“孙子倘若在世,一定会为我们的情报工作感到骄傲。他一定会说我们完全是按他的兵法行事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干得比他还要漂亮,我们是在为他的兵法写续篇。”

谍海掠影

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谍报活动比较完善、系统的理论是中国古代“用间”的理论,以《孙子兵法·用间》为代表。在这篇用间奇书中,关于用间的所有规律、原则等内容,都无一例外地源于当时的战争实践,是长期战争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