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24个工作哲学
3504400000026

第26章 工作哲学16 用信念浇开结果之花(2)

一个光明磊落、充满朝气、坚信成功的人,到处都受人欢迎。你必须从心理上、言行上、态度上显示出你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使别人对你产生信任。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无论有多大潜能,都无法开发、利用,且难以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如果你已经有了适当的发展基础,就请坚信自己的能力能够愉快地胜任,并下定决心,不再动摇。即使遭遇困难和阻力,也不轻易放弃。

在迈向成功的征途中,荆棘有时比玫瑰花的刺还要多。它们挡在你面前,正是考验你究竟意志是否坚定,力量是否雄厚。这时你应当坚信,任何障碍,只要你不气馁、不灰心,终究有方法排除。只要两眼紧盯着目标,坚决认为自己一定有自信力,一定有成就事业的能力,那就说明你在精神上已经到了成功的境界,而事实上的成功也会尾随而至。你要排除一切旁人的意见,打消一切莫须有的空念头,遇事立刻作出判断,时时显现出对任何事都有把握的态度,切勿气馁。你所下的决心,必须坚定如山,无论你受到何种打击与引诱,都不可再动摇——这是战胜一切的诀窍。

无论你陷入怎样的人生低俗,千万不要失去最可贵的自信!你昂起的头,切勿被困难压下去;你坚决的心,切勿因恶劣的环境而屈服。

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

——马云

贝弗里奇曾经说过:“我不祈求自己拥有能消除所有问题的力量,只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云影随行

马云在谈到危机公关问题时说道:“公关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问题真正解决,我们才能更进一步,获得实际的价值。”

2006年5月,淘宝网历时半年研发出的“招财进宝”产品正式上线,推出竞价排名服务。该产品是淘宝网为愿意通过付费推广,从而获得更多成交的卖家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马云认为,由于淘宝网卖家增长非常快,推出这项服务是希望让新的卖家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但此举被网友们认为是淘宝违反了公平原则,在推出“招财进宝”的短短20天内,就有6000多名卖家在网上签名,声称要在6月1日集体罢市。

对于网友的罢市行为,马云不敢怠慢。2006年5月29日,他在淘宝论坛上以凤清扬的署名发了一篇帖子,对推出的“招财进宝”作出详细解释。

首先,淘宝网承担了阿里巴巴在未来5年内为中国创造一百万就业机会的重要指标任务。为了能让更多的买家和卖家以最低的门槛参与到淘宝网的创业和发展中来,阿里巴巴2004年决定再度免费3年,并且绝不会违背自己的承诺。阿里巴巴拥有的现金储备至少可以为淘宝网再免费20年。目前淘宝网不是要思考如何赚钱,而是要思考如何做成全世界最好的交易平台。

其次,阿里巴巴也对所有参与淘宝建设和发展的会员承诺过,未来一定要找到一种公平合理的收费模式,一种让淘宝网能发展、让会员能发财、让买家能快乐的模式。我希望能实现一种能够让愿意付费的人付费、不愿意付费的人可以永远免费的理想商业模式。

最后,推出“招财进宝”是想帮一些店主创业更顺利一点。很多店主想给自己的网店做点小投资,让自己的小店效率更高、访问量更大。我觉得是个小小的投资游戏,是让很多小店主们“小赌怡情”一把的功能而已,与其他淘宝推出的功能没多大区别。淘宝现在每天的在线产品已经超过了2800万件,未来3年内将会有5000~8000件。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办法,那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满意度。淘宝网一定要做些大胆的尝试,绝不是因为出于钱的考虑。

马云没想到“招财进宝”会闹得这么大,他也觉得淘宝确实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产品本身还不够完善,沟通也不顺畅。他表示,淘宝员工正在夜以继日地完善这些产品,希望广大用户能原谅,给年轻人一次机会。

马云认为“招财进宝”受到抵制主要是因为推出之前与用户的沟通没做好。很多人在参与调查的时候还都没用过,一听说是收费,就认为凡是收费的都是不好的。马云坚称“招财进宝”是个好东西,但事情发展却被扭曲了。然而,马云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最后,马云不得不做出决定:既然淘宝是大家的淘宝,那就发起投票,由大家来投票决定“招财进宝”的生死。后来,经过10天的网民投票,38%的用户支持,61%的用户反对,“招财进宝”被取消。这种通过网民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一项C2C网站新功能是否保留的做法,在电子商务发展史上尚属首例。

在此次的危机中,马云采取积极的行动认真解决问题,虽然“招财进宝”被迫停止,但马云和阿里巴巴通过此事得到了成长,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马到成功

在工作和生活中,问题是层出不穷的,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那么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被称为美国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说过:“与其抱怨,不如实干。”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不如埋头仔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付诸行动。

解决问题要靠落实、靠强大的执行力。员工应该把有效落实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执行的本质就在于抓住结果,实现预期目标,没有结果一切过程都不存在。反过来讲,如果任务没有落实,那么所有的苦劳都没有价值,因为过程追求的目的是获得有效的结果。

成功,有时只需要我们在过程中多一点坚持,少一点放弃;多一点磨炼,少一点退缩。尤其是在工作中,许多人之所以付出了苦劳,却享受不到功劳带来的喜悦,就在于他们在磨炼的过程中轻易地选择了妥协。结果的到来,往往就在最后5分钟。人们永远期待着那些能创造结果的人,因为结果,才使得一切过程变得有意义和价值,也使得一切苦劳散发光彩!

优秀的理念不如脚踏实地的结果

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

——马云

求得事业的成功首先从思想出发,然而取得最终的胜利,却不能只靠想象,必须有实际的表现。成功的必备品质脚踏实地,不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成功就只会是空中楼阁。

云影随行

马云一直以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来要求阿里巴巴的员工。马云如此说道:“阿里巴巴走到现在不是马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9000名员工和中国经济调整增长导致的。如果有人在书里写马云多厉害,拜托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做企业还是踏实点好。”

阿里巴巴在创业的最初期默默无闻,在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杭州有这样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当时,中国整个的互联网界充满着喧嚣与骚动,大多数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广告上,据调查,1999—200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报纸和电视这两种媒体的广告花费总和高达1.56亿元人民币。新浪网是当时最大的门户网站,它在1999年底到2000年初的几个季度里的广告投放量占电视广告投放总量的第一位。

当时著名的购物网站8848在报刊广告投放方面排名第一,占全国所有网站投放总额的11%。此外,户外媒体也成为各大网络公司竞相投放广告的目标,新浪、网易、搜狐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户外灯箱广告中曝光率最高。

然而,马云和他所领导的阿里巴巴在面对如此情景时却按兵不动。当有人问起马云在当时他们在做什么时,马云回答道:“我们在闭门造车。1999年回到杭州以后,我们自己商量决定,6个月之内不主动对外宣传,一心一意把网站做好。”马云是希望阿里巴巴走一条与其他公司相反的道路,自己踏踏实实地先做好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马云认为只有企业有了足够的实力,才应该去考虑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雅虎中国区总裁曾鸣深有感触地说:“我在国内见了这么多企业,很少有企业能够把高管关起来十多天专门想战略问题,踏踏实实做规划的。”

马云和阿里巴巴多年不变的宗旨就是踏踏实实地创业和经营,在阿里巴巴,任何轻浮和急躁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地批评。

马到成功

务实是完成一切工作和任务的关键。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稻盛和夫说过:“宏伟的事业,只有靠实实在在的、微不足道的一步步地积累,才能获得成功。”

成功是用双脚走出来的,实干精神彰显了务实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位职场人士而言,业绩是证明能力的唯一途径,实干的好习惯有助于业绩的提升。不论身居何处,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在何种行业,每个人都应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业绩加分。

工作中,许多人都会有很好的想法,但只有那些在艰苦探索的过程中具有务实精神且脚踏实地付出辛勤劳动的人,才令人尊敬。公司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一位员工付出努力,实干的品质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个人而言,实干是工作中的重要品质,不论在哪个领域,要想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实干。职场中人应该重视实干精神,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想立足于职场都必须具备实干精神。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优秀的员工都具有实干的精神,企业也应重视实干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