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3504000000002

第2章 工作哲学1 欢喜隐藏在拼命工作背后

正面思维的本质是激发创造性和价值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里学习什么?我想,最重要的是学习“创造性”,学会“勤奋”,学会“如何正确地做人”。找到能够传授这些素质的优秀的老师,开辟自己灿烂的人生。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稻盛和夫认为,思维的正与负是人生成与败的分水岭。有了正面思维,负面思维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正面思维是负面思维的天敌,克制负面思维,用正面思维来置换负面思维,是事业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

稻盛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中提出:“人生和事业的成功需要保持正确的思维方式,充满热情,提升能力,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显得极其重要,因为有了正面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幸福的人生。一切文明成果都是正面思维的结果,正面思维的本质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体现人的创造性和价值,它帮助人们从认知上改变命运,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正面思维来管理自己。”

稻盛先生列举了许多正面思维方式的表现,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合作,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戒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稻盛先生指出,人生很多的失败,往往是因为思维方式变成负值,这类负面的思维方式如果不改正,不管你有多少财富,你都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度过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业做到最大,就无论如何必须具备正确的、正面的思维方式。

员工之“行”

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言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职场中,员工持有正面思维有利于在处理事情时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思考和行动,促使事物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正面思维使员工在逆境中更加坚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变不利为有利,从优秀到卓越。

两个人被关在同一间监狱里,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他们同时向窗外望去。快乐的人抬起头:“啊,好美的星空,我出去后一定要好好享受这样的美景!”苦恼的人低下头:“怎么又是黑漆漆的泥土!”

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中对待同样的事物,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想法,这是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差异。

正面思维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指航灯,在这个过程中秉持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合作,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的思维,正面面对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正面面对自己的生活,把日子过得更充实。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职场生涯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一定会硕果累累,一定会幸福美满。

再伟大的事业也是每一瞬间持续的累积

当你烦闷时,当你对前途感觉困惑时,我建议你竭尽全力把你眼前的工作做好,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做了,你前进的道路一定会展现。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稻盛先生指出: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认真地过日子。假如每天都努力工作,并设法改善一些事情,或许就能预见明日的光景。一天天累积起来的就已非常可观,5年、10年后的成就必然会辉煌。

多年以前,在京瓷滋贺县的工厂里,有一个工人,他只有初中学历,但做事认真踏实。只要是上司布置的工作,他便不厌其烦地认真完成。在工厂里,他毫不显眼,一直默默无闻,但从无牢骚,也从无怨言,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努力地做好每天的工作,持续从事着单纯而枯燥的工作。

20年后,当稻盛和夫与这个工人再次见面时,稻盛大吃一惊,那么默默无闻,只是踏踏实实从事单纯枯燥工作的人,居然当上了事业部长。令稻盛惊奇的不仅是他的职位,而且从言谈中可以体会到,他已经是一个颇有人格魅力且很有见识的优秀的领导。

“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你很棒!”稻盛和夫由衷地赞赏他。

这位工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懂得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在每一天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步走上了成功之路。

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稻盛和夫使用过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不乏聪明伶俐的人。这种人头脑敏捷,对工作要点领会很快,是所谓“才华横溢”的人物。同时,他的公司也招聘了一些“笨人”,他们反应迟钝,理解事情缓慢,可取之处只是忠厚老实。起初,稻盛认为,经营者看重、赏识的人才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如果企业不得已要辞退职工,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后者而不会是前者。他曾认为,前者当中特别能干的人,“将来在公司里可以委以重任”。

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在多年的商路历程中,稻盛体会到,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正因为他们聪明,成长很快,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待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所以,最终留在公司里的、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那些“头脑迟钝”的人们,他们做起事来不知疲倦,孜孜以求,10年、20年、30年,像尺蠖虫一样一寸一寸地前进,刻苦勤奋、一心一意,诚实地、认真地、专业地努力工作。后来,稻盛和夫为自己曾经的“短见”感到羞愧。

稻盛先生亲历的这件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员工之“行”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细数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他们的“伟大的事业”也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积累,他们创造出的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因此,员工们与其为明天而烦躁,汲汲营营计划未来,不如把力量放在充实每一个今天、把握每一天的工作、过好每一天上,这才是让梦想成真的最佳方法。

在激烈的竞争中,就算你想在短时间内克敌制胜,也别忘了明天不可能跨越今天而直接到来,别妄想一步登天,行走千里也得从跨出第一步开始,无论多么远大的梦想,也要靠一步接着一步、一天一天的累积,才可能成就。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竭尽全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一定会给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带来丰厚的回报。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稻盛和夫经常问员工:“你是否在竭尽全力地工作?”回答通常是:“是的,我在努力工作。”但他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他常常会接着问,“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你的工作方法是否不亚于任何人?”稻盛坚信,每天坚持认真地、不遗余力地工作,应该是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条件。“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成了他的一句口头禅。

初创京瓷之际,资金、技术、设备都严重匮乏,而京瓷又是行业的后来者。为了突破困境,稻盛在公司强调“拼命精神”,几乎没有休息地工作。面对繁重的劳动,员工们经常会有牢骚和不满:“在这样无限度的、不要命的工作中,人的血肉之躯能受得了吗?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累倒的。”

面对这种情况,稻盛在公司的士气激励会上发表了一段演讲:

“企业经营就好比是参加马拉松比赛。我们是业余团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这样的长距离赛跑中,我们起跑时已经被别人落下了。此时此刻,如果还想继续参加比赛,只有用百米赛跑的速度飞奔才行。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样拼命,身体会吃不消。但是,我们在起跑的时候已经晚了,又没有专业的训练,缺乏比赛的经验,不这么做就没有可能会成功。如果不能坚持下来,还不如不参加这次比赛。”

稻盛的坚持与努力终于开花结果。在京瓷创立近10周年时,公司股票上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等程度的努力太平凡,它的力量不足以让企业或个人获得理想的成果。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完满和事业有成的王道。

员工之“行”

仅付出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努力,不管这努力持续了多长时间,都不能满足获取成功所须达到的要求。因为努力只是做了理所应当的事情。想在职场竞争中有骄人的表现,就得付出非同寻常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希望在工作中有所建树,就必须持续地付出这种近乎个人极限的努力。如若不能超越极限,而想取得成功并维持成功,绝对是妄想。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在职场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做不到这一点,无论是职业生涯抑或人生的成功,都是纸上谈兵。今年不景气,可能明年也会不景气,不管环境如何不堪,工作总要继续。人们常说的,成功战略最重要,成功战术不可少。但稻盛始终强调:“除了拼命工作外,没有第二条路通向成功。”

有胆无识狂为勇,有识无胆多空谈

不论体育界还是实业界,年纪轻轻就获得成功是值得庆幸的事。但是,人一旦成功,往往得意忘形,不再努力。年轻时的成功孕育着许多危险。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倘若没有排除万难、坚忍不拔、坚持奋斗到底的勇气,那么一切知识便立刻灰飞烟灭,没有勇气作支撑的知识只会一盘散沙,无用武之地。

稻盛和夫在日本哲学大家安冈正笃的著作中,对“知识”、“见识”、“胆识”有了领悟。稻盛认为,胆识的母亲是勇气。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却在困难面前犹豫踌躇,关键在于他们缺乏勇气作为后盾。过分在意“自我”会导致勇气的丧失。很多感性的小烦恼,以及一些对别人的责难或厌烦的担心,这些以自我为重的忧虑想法都会成为勇气的杀手。没有了勇气,自然谈不上胆识,最终导致事情裹足不前。

其实,杰出者与平庸者的差距,并不简单地在于知识的多寡、专业的优劣,而在于谁的经历丰富,见多识广,遇事不慌,有一种运筹帷幄的胆识和气度,对于任何情况都能应对自如。

员工之“行”

“知识”的内容包罗万象,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见识”是平时我们对身边周围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积累的程度,是一个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一个人对事物认识的维度,即深度、高度和广度。

在职场中,有胆量才会有突破,有突破才会有创新。然而,倘若没有知识和见识给勇气打底,那勇气只是匹夫之勇或意气用事。而只有知识和见识,那么只能纸上谈兵或望梅止渴。“有胆无识狂为勇,有识无胆多空谈”。所以,员工在工作中要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人,不但要积累知识、增长见识,更要有必胜的勇气和决心,有敢于挑战困难工作的胆量。

劳动是获得心中快乐的种子

轻松度日,一开始看来,虽无忧无虑,而且愉快自得,但是我们终将发现,这样无法满足我们追求人生更高境界的目的。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稻盛和夫说,劳动是获得心中快乐的种子。每天认真工作必定会得到巨大的回报,这会让你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稻盛和夫回忆起他青年时期的日本,“那时的社会环境要比现在糟糕得多。因为,在那个严酷的时代,不努力好好工作,根本连饭都吃不上。”

京瓷公司的股票首次上市时,有人对稻盛说,你终于可以好好玩乐,过轻松安逸的生活了,不需要那么拼命努力了。的确,有些风险企业的经营者们,通过股票上市,获得了大笔财富。很多人还很年轻,就已经开始考虑退休去过安乐的生活。

京瓷公司上市时,稻盛没有抛售他持有的原始股,而发行新股所获得的可观利润全部归公司所有。当时的稻盛只有30多岁,他激励员工同心协力加油工作,他认为公司上市不代表着玩乐享受,而意味着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上市是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稻盛和夫的经历告诉我们,快乐和欢喜总是隐藏在拼命工作的背后,正如曙光的颜色从漫漫长夜的尽头露出微笑,这正是劳动人生的美好。

员工之“行”

人这种动物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惰性,如果一味放任,就会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躲避挫折和困难。无论是在现代和平富裕时代的青年人,还是曾经经历战争年代的中老年人,无一例外。

拼命工作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满足,即使是能理解到这个高度的人,也难以摆脱好逸恶劳的本性,不时会在脑海中产生“工作真让人烦恼”,“要是能不工作就好了”这样的念头。

安逸和稳定只能给人带来懒惰的思想,而不能给予真正的动力和生活乐趣。假设幸运之神眷顾你,让你中了头彩。头彩的奖金足够你玩乐一世。这种喜悦可能会使人快乐一时,但长期无所事事的烦闷却会缠绕一世。每天吃喝玩乐,没有目标,长期持续这种生活,不但会觉得无聊无趣,而且毫无长进,甚至会丧失自己人性中那些闪光点。日复一日,亲情、友情的关系网会逐渐恶化坏死,将寻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