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3504000000019

第19章 工作哲学16 成功是能力与态度的结合体

清楚自己的缺点,并极力弥补

灵魂取决于“人生态度”,它有可能得到磨炼,也有可能产生污点。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稻盛认为,能力仅仅是实现成功的一个要素,而且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还有其他精神方面的因素对于结果有更深刻的左右力量。

稻盛和夫认为: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稻盛和夫一直以这个计算方法作为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石,用得分高的因素去尽力弥补因为缺点而导致低分的因素,三者相乘,最后的结果未必不好。

高智商的人在能力这一项上可以得到90分,但是若他骄傲自大、不屑于努力,只有30分的热情,两者相乘,也只能得到2700分。相反,一个人可能资质平平,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在能力上只能勉强达到60分的水平,但是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用认真和努力去弥补,以90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那么,他的得分就是5400分,同前者相比,多出了足足一倍的成果。

员工之“行”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实力不足,就用诚意去感动客户;在学业上,如果智商平平,就用汗水来弥补、争取好的成绩;在待人接物时,如果不擅言谈,就用行动说明一切。总之,我们首先要有认清自身缺点的诚心和虚心,还要有极力弥补缺点的恒心和决心,能做到这些,成功也就不远了。

歌德说过: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若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就离“完人”不远了。芸芸众生之中,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完人”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人,最难的就是有自知之明,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的缺点、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你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楚的认识,明白自己能做到哪种程度,那你就会目的明确地利用你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就会更加显著。西方哲学家卡莱尔说:“人生最大的缺点,就是茫然不知自己还有缺点。”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身上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面对缺点,既不能自以为是、无视缺点的存在,也不能畏缩不前,被缺点束住手脚。摆正心态,用一颗平和宽广的心去发现缺点,并努力去克服、去弥补,唯有这样,个人才能进步,企业才能发展。

自我反省以激励自己的心灵

原理原则既是正确与坚强的源泉,同时它也很脆弱,如不时刻告诫自己,它就会轻易被人遗忘。正因为如此,任何时候却不要忘记反躬自省,对自己的行为要自省,并把它们加入到人生的原理原则里去。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稻盛先生曾说“要在悔悟中生活”,指的就是每天都真诚地进行自我反省。稻盛先生年轻时提出的推动事业成功和创造美好人生的“六项精进”中,就提到了“要每天反省”。

稻盛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每天面对镜子进行自我反省。

每天早晨,他都会站在盥洗室的镜子面前,面对镜中的自己,将前一天的事情如电影镜头一般一一在脑海中回放,回想自己是否有不当的言行,是否表现过傲慢的态度,是否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若是有过,他就会对着镜子大声道歉:“老天,对不起!”

“很抱歉,我对我的错误态度和行为道歉!”

稻盛的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30年。他说,不知道从何时起,只要他在家里的盥洗室中,家人就不会去打扰他。

稻盛先生说“反省就是耕耘、整理心灵的庭院”,在心灵的庭院中,我们播种正确的思想就能收获美好的果实,我们播种错误的思想或者疏于管理,那么收获的就是恶果和杂草。

成功者不是完美无缺、不犯错误,而是他们善于并乐于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他们是不辞辛劳的园丁,不断将杂草和毒苗从精神的庭院中拔出,发现自身的德之缺憾、智之不足,从而总结教训、不断改进,才一步步地迈向了成功。

员工之“行”

丹尼尔·乔塞林说过:“我不以自己疲累的程度去衡量工作绩效,而用不累的程度去衡量。”

每日的反省,能够帮助我们拔出心灵的杂草,对人格的塑造尤为重要。每天都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静静地反省:今天的工作我是否尽职尽责?面临的机会有没有抓住?待人接物是否坚守诚信?牵扯到小惠小利有没有做到低调忍让?在挫折面前是否坚忍顽强?心态是否良好平和?追求成功的信念有没有动摇过?

就这样自我反省,一旦有了不好的念头、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立即改正。将自省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在每天的自省中,不断修正错误的、巩固正确的;通过反省净化灵魂、磨砺心志、提升人格,将心灵庭院中的杂草一一拔出,播种正确积极的思想和善良的种子,辛勤地耕耘、整理我们的心灵庭院,必将收获满是鲜花的乐园。

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修正错误、不断地取得进步、不断地完善自我,是因为人类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正如我们的面庞每天都会蒙上灰尘、天天需要洗脸一样,生活在尘世之中,人的心灵也会沾染污垢,需要自我反省来净化。

人性总是容易使我们拜倒在金钱和荣耀的脚下,容易屈服于本能的欲望和周围的环境。不论我们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如果不能够坚持自我反省,那么骄傲、自大、虚荣、贪婪这些杂草将侵占我们的心灵庭院,原来所得到的一切都有可能失去,而我们的人生也会偏离正道。

永怀乐观向上的心态

充实地过好今天,就能看见美好的明日。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稻盛先生相信: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于什么样的年代,我们也无法改变整个社会和所有人;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向。

稻盛在一次记者会上谈及领导者心怀乐观向上态度的重要性时说:“领导者的态度对于企业来说极为重要,不管他的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将对组织的生产力、员工、客户和投资方产生直接的影响。领导者必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坚定继续前进的决心,才有面对危机的勇气。”

“在经济萧条时,领导者的乐观心态就更为重要。以一颗乐观的心去接受现实,并冷静地制定策略去改变现实或者改变被动的局面,相信一定有否极泰来的一天。只有领导者乐观、冷静、沉稳,才能带领整个组织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有记者问及稻盛,这种乐观的概念是否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稻盛引用了作家罗伯特·舒勒在《成功无终结,失败非绝对》一书中的话:“对人生保持正面的看法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稻盛先生说,永怀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人生终将如你所愿,这是很重要的。从期待一个好的结果开始,不是很好吗?

在风云变幻的商海沉浮中,稻盛先生之所以能成为日本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经营大师,其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乐观向上的心态。

快乐的心才能使成功到来。即使是在工作的最低谷,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将心中的疑虑、失望、自暴自弃统统清除,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奋起拼搏,逆境和痛苦终会过去。

员工之“行”

PMA黄金定律是积极心态的缩写——Positive Mental Attitude。它是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数十年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他认为造成人与人之间成功与失败的巨大反差,心态起了很大的作用。积极的心态是人人可以学到的,无论他原来的处境、气质与智力怎样。

拿破仑·希尔还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佩戴着隐形护身符,护身符的一面刻着PMA(积极的心态),一面刻着NMA(消极的心态)。PMA可以创造成功、快乐,使人到达辉煌的人生顶峰;而NMA则使人终生陷在悲观沮丧的谷底,即使爬到巅峰,也会被它拖下来。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打败你,能打败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一种对工作的真爱。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无论自己的工作多么平凡,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工作带给自己的乐趣。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奖赏。

以道取胜而非以术取胜

需要某种东西来控制超常的才能不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这就是道德,是人格。谈起“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复古。但是,人格的陶冶应该没有新旧。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阴谋诡计终不能长久,攻于计谋者终被计谋所误。在稻盛先生看来,靠着策略取得的成功终难长久。

稻盛先生认为,正如人生需要策略一样,企业经营中也需要策略。但是,这是指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自我规划和发展的战术战略,而不是不择手段地用阴谋诡计打击对手。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地去给竞争对手设置圈套,可能一时会得利,但是对方也一定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陷阱回敬。如此一来,先前得到的一点小成功可能毁于一旦不说,还很可能陷入无尽无休的诡计大战中,在这种不良竞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导致对公司正常的业务发展投入的精力不足,最终吃苦头的还是自己。

商场如战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就是潜在的规则。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人人都想方设法在竞争中获得有利位置,这其中,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惜耍弄手段、玩阴谋诡计的人并不少见。在“生存”大旗的掩盖下,用些狡猾甚至卑劣的办法进行“自我保护”好像都成为正大光明的事情了。商海沉浮几十年,稻盛先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也许,耍一些狡猾的“策略”确实能够快速地获得想要的成功,但是,这样的成功绝不会长久。考试作弊不用吃复习的苦,很容易就能得到高分数,可是该学的知识还是没学会,将来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骗来骗去骗的是自己;在职场中钩心斗角争夺升迁的机会,走后门、攀关系、行贿赂确实能够帮助你成功斩获高职位,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人在高位也得不到下属的尊敬和上司的信任。

有时,用点“策略”走捷径确实能够更快的抵达成功,不过,踏踏实实地走正道,可能是有些绕远,却能够保证成功的稳定性。做人做事,都要谨记一个道理:人间正道是沧桑。

员工之“行”

在职场中,我们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挑战。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通常都会制订一些策略来应对困难和挑战。描绘我们人生的发展愿景、制订实践理想的计划和步骤、思考克服障碍的方案,等等,这样的策略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但是,不乏有些急于求成、自认聪明的人,耍花招、玩阴谋、走“捷径”,以此来达到目标。这样的人最终是否能够保持成功呢?

在一些公司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员工经常牢骚满腹,抱怨老板的苛刻和公司制度的严格,而不愿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工作,一会儿工夫就要偷懒或投机取巧,没人监督几乎就不能工作。

一般人都有正常的能力和智力,但很多人为什么没有获得成功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习惯于违背规章、投机取巧,并且不愿意付出与成功相对应的努力。他们渴望到达顶峰,却又不愿走艰难的道路;他们渴求胜利,又不愿为胜利做任何一点牺牲。投机取巧和违背规章都会令人退步,只有努力而勤奋踏实地工作,才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并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