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3504000000010

第10章 工作哲学9 培养自己的经营者意识(1)

通过沟通,把经营理念内化于心

在弱肉强食的商业社会,对于我屡次说“利他、爱、同情心”,有时也有人反驳说“尽说些好听的话,美言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目的呢?”但是,我并非花言巧语、也没有任何企图。只是直率地把自己的信念传授给他人,同时自己牢记在心并认真实践。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稻盛和夫指出,经营理念和信息共享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驱动器,是强大的思想武器。经营理念是一种总的指导原则,信息共享则能为领导和员工产生一致的行动。一个聪明的企业领导者要学会用经营理念和信息共享提高员工的经营者意识。

刚开始创业时,稻盛和夫与员工之间就明确为一种伙伴关系。刚创业时公司的28名员工处处冲在第一线,是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等等的大头兵,可以说是阵阵不落。但是公司扩展成了100人、200人、300人,他再能折腾,再阵阵不落,也忙不过来了。面对如何让企业正常运转、继续发展的问题,稻盛和夫先生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遇险情,就会拔出一把毫毛来一吹,每一个敌手跟前便都有一个孙悟空在那里对垒。

稻盛就想,我能不能学学孙悟空,也拔出一把毫毛来一吹,每一个业务现场都是稻盛和夫?几个因素的综合,使得稻盛和夫有一天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既然我一个人能够管理100名员工,而一些中层人员还只能管理20、30人,为什么不把公司分解成若干小集体呢?何不培养几个经营者,来共同管理呢?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他开始在公司里实行“阿米巴经营”。

“阿米巴经营”基于牢固的经营哲学和精细的部门独立核算管理,将企业划分为“小集体”,像自由自在的重复进行细胞分裂的“阿米巴”。以各个“阿米巴”为核心,自行制订计划,独立核算,持续自主成长,让每一位员工成为主角,“全员参与经营”,打造激情四射的集体,依靠全体智慧和努力完成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

稻盛和夫指出,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与员工的一种契约,经营理念将经营者的信念渗透至企业内部,在员工中相互共享价值,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一体感,也就是员工的经营者意识,公司上下产生相互之间的信赖。它确立了企业的主导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经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企业生存的灵魂。

稻盛和夫认为,提高员工的经营者意识还需要与员工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就要告诉员工真实的信息,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员工,员工也是企业这个团队的一员,信息资源共享更容易让员工心态平衡为激发其经营者意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员工之“行”

培养经营者意识,是理顺企业内部生产关系,实现统一意志,集体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充分调动员工能动性,挖掘人才潜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战斗力,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重要措施和方略。而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信息共享最能激起员工的共鸣,最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经营者追求企业绩效的根据,是顾客、竞争者以及员工价值观与正确经营行为的确认,经营理念形成企业的基本设想与发展方向、共同信念和企业追求的目标。如果企业精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员工则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种团队精神和文化氛围的熏陶,员工更容易融入这个群体。通过企业经营理念的渗透及企业目标的透明化、具体化,员工则更能明白自身在企业的价值以及自己的奋斗目标,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就感和自豪感。

员工来到企业,总会有所顾虑,待遇与承诺是否相符,自己能不能再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会不会得到领导的重视,等等。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把公司的相关情况如实告诉他们,让他们迅速、客观了解企业的同时,尽快消除担心与忧虑,做到心里有底。

同时,员工也应该勇敢主动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员工进入公司后,就已经成为了这个团队的一员,就必须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在理解企业文化地同时,尽力寻找自己团队归属感,从心理上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并因此产生主人翁意识。此时的企业也必须处理好公司的内部管理事宜,为员工创造一种家的氛围,使员工潜移默化之中与公司、与同事建立起微妙的情感链——归属感。

把企业当做自己获得成就感的舞台

所谓兴趣和玩乐,只有在工作充实后才能体会得到。工作不认真即使能够在兴趣和游玩的世界里得到快乐,那也只是暂时的快乐,一定不能体会到从心底涌现出来的喜悦。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许多企业疑惑为什么给了足够高的薪水,还是留不住人?”针对这个问题,稻盛和夫给出了答案:关键的还是忽略了企业文化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企业应该注意以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使其逐步认同企业的工作氛围。企业真诚感谢员工为公司发展付出的努力,让所有员工都拥有一种有成就感。以情感和感激来联系企业和员工,从而减少核心员工的流失。

稻盛和夫指出,高薪只是短期内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福利则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深得人心的福利,比高薪更能有效地激励员工。领导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动和征服下属的感情。同时,管理者应表现对员工的诚挚关心和热情,多从员工的角度来想问题,理解员工的需要。基层管理者更要注意感情的投资,对员工要有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员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员工能够不断在企业中获得成就感,那么其对企业就会产生归属感,她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就会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庭空间”来看待。

员工之“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才华得以施展,情感得到尊重,这是所有个人愿景都应包含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个人愿景必须鼓励和支持,平等对待成员中的每个人,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形成一种快乐和谐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团队工作和生活可使人精神振奋,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个成员更加自信,充分体现每个成员的存在价值。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地使用人才,给人才一个发挥自身才能的舞台,做到人绝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有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机会,否则,企业提供的待遇再好,也很难留住人才。企业要根据核心员工的不同特点,依据岗位准入条件,公开公平的选聘人员,通过聘期考核,实行岗位动态管理,使能者上庸者下,吐故纳新,始终保持岗位人员的生机和活力。

在制订团队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时,领导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人价值,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量体裁衣,将他最擅长,也最能做好的任务委托给他,这既可促进团队工作的开展,又可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此,能让他们意识到,这件事必须由我办,只有我能够办好。使每个员工都突显出个人价值并获得工作成就感,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企业是一个员工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场所,因此企业应当为员工搭建一个事业的舞台,给员工提供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让每位有能力、有抱负的员工在这个舞台上充分施展,将员工的希望和梦想和企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成功、同事的成功和企业的成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