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3491100000023

第23章 错得过的历史,错不过的文字(2)

“封建”一词不是近代才出现的,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周人灭商之后,进行过至少两次大规模的“封土建国”活动。周朝天子分封大小诸侯镇守疆土,他们有随从周王作战、向周王交纳贡赋、定期朝觐等义务。但是在其封地之上,却享有完整的管理权,甚至连周天子都无权干预。这种分封诸侯土地的制度才叫“封建制”。

到了战国时代,这一套封建制逐渐陷入危机,诸侯混战,群雄并起。诸侯兼并成为七国,开始建立王权专制制度。到秦灭六国,秦始皇依据法家理论,明明白白地为自己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坚决地拒绝了封建制,对于地方的管理则采用“郡县制”。

秦汉、隋唐、明清之际的贤哲们一直在讨论“封建”、“郡县”的优劣得失。这样的讨论让人以为封建、郡县仅仅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两种不同安排,但其实,仔细地探究相关论述就会发现,封建与郡县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体。

从本质上说,封建制度是一种分散的多中心治理秩序,不论中西,均是如此。在西欧,每个领主都以为自己是个小国王,而国王却不过是地盘最多的领主而已。同样,周的封建制也是如此,否则,周王室也就不可能眼看着诸侯互相吞并而毫无办法。

西欧在封建秩序崩溃之后,也进入了王权专制时代,类似于周的封建制瓦解之后秦的皇权专制。西欧用以形容这种制度的词汇是absolutism,其要旨就是废除封建领主的权力,将权力集中到国王手中,由国王直接统治臣民。这一专制时代从16、17世纪一直延续到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所说的“朕即国家”,就是这一专制制度的座右铭,而封建时代的任何一个国王都不敢想象这样的现实。

因此,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欧,封建与专制都是处于前后相接的历史时期而性质上完全相反的两种政体。封建制秩序下的政治不可能是专制的,起码不可能像后来的专制政体下的皇帝那样专制。一个典型的专制政体必然是自觉地排斥封建因素,致力于把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的政体。

20世纪中期以来,历史学家随意地解释“封建”一词的含义,硬是把封建制已经瓦解、代替它出现的专制政体称为封建社会,结果导致巨大的概念混乱。封建并不是专制,至少从周王室衰微到汉朝的七王之乱后,我国就已经没有了封建制,我们应该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严明的界定。

古代“跳槽”并非换工作

因为“跳槽”一词十分新鲜、生动、俏皮,所以很多人、很多书上都喜欢用它来表示“换工作”、“换单位”的意思。但是“跳槽”在古代是非常不雅的一个词,是元明期间江淮地区城镇的“妓院隐语”,通俗点说,就是妓寨背语。

徐珂的《清稗类钞》对“跳槽”有非常明白的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意思是说一个妓女和一个嫖客缠绵了一段之后,又发现了更有钱的主,于是丢弃旧爱,另就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外一个槽吃草,因此,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跳槽”。后来,这个词也被用到了嫖客身上。当一个嫖客对一个妓女厌倦了,又另外找了一个,这种行为也可称为“跳槽”。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歌中的青楼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妓女与嫖客互诉衷肠,最终达成的协议就是“再不去跳槽”。《赵春儿重旺曹家庄》里,名妓赵春儿的情人疑心她厌薄自己,愤然离去,“春儿放心不下,悄地教人打听他,虽然不去跳槽,依旧大吃大用”。

另外,吴语也使用这个词语,如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四回:“耐也勿要瞒我,耐是有心来哚要跳槽哉!阿是?”

从上述可见,“跳槽”的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专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但是无论任何行语或隐语,时间一久就会渗入市井口语,“跳槽”一词大概是近百余年间从吴语输入广州方言的。将“跳槽”用于变换工作或职业,最早或许只是句开玩笑或嘲讽的话,不过现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早就不再有原意了。词语的变迁可见一斑。

万岁原非皇帝

看电视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文武大臣伏在地上,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万岁”二字好像是皇帝的专用称呼,旁人冒犯不得。一看到“万岁”二字,便把它与皇帝联系起来,代表皇帝的无上地位。

事实是如此吗?

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有描写人们欢庆场面的诗句:“脐彼公堂,称彼篁觥,万寿无疆。”意思是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后,举行欢庆仪式,互相欢呼祝颂。这里的“万寿无疆”,是人们举杯痛饮时发出的欢呼语。在西周、春秋时,“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是人们常用的颂词和祝福语,并不是对君王的尊称。

西周金文中也有很多这类文字,它并不是专属于天子,而只是一种记述的方式,可以刻在铸鼎上。比如“唯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表示的只是传之子孙后代,永远私有之意。而“万岁”一词,是这些颂词、祝福语的发展和简化。

直到汉初,“万岁”在人们口中还常常出现,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奉和氏之璧入秦,“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可见此时的“万岁”还没有和君王联系起来。在这一时期,“万岁”还有另一种意思,即是“死”的讳称。在《战国策·楚策》载,楚王游云梦,仰天而笑日:“寡人万岁千秋后,谁与乐此矣?”《史记·高祖本纪》:“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万岁”成为皇帝的专用,是汉武帝规定下来的。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万岁”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从此,“万岁”成了皇帝的代名词,只有对皇帝才能称“万岁”,表达极其赞赏、崇拜的感情。

还有一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在看朝廷剧时,电视下方打出来的字幕有“三呼万岁”,也有的是“山呼万岁”,那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又称“嵩呼”,在现代人看来,这不过是回声而已,可是后世的统治者却把这事看成是吉祥的兆头,于是把“山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礼仪,称作“山呼”。在《元史·礼乐志》里,对“山呼”的仪式有更详细的记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见朝廷的司仪官高喊“山呼”,朝见的人叩头并应和说:“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朝见的人还是如此这般。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再叩头,应和说:“万万岁!”

古“中国”非今“中国”

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古代的“中国”和现在我们说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中国”在古代有很多含义。

第一,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或直接指京师(首都)。

例一,《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

例二,《大雅·民劳》首节:“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与第三节“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对文。

例三,《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西周人对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

例四,《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我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

例五,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第二,指中原地区。

西周初中国特指关中;到东周时,“中国”的含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例一,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例二,《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例三,《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其中“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称为“中国”。

例四,《史书·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例五,《资治通鉴》:与中国抗衡。

第三,指华夏族居住的地区。

例一,《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例二,《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例三,《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可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例四,《左传·庄公三十一年》中说:“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由此可知,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

第四,指中央之国,含有正统、正宗一类的褒义。

例一,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做“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

例二,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第五,指恒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印度,佛教徒译称“中国”。

第六,指中原人。例如,《三国志》中有:“驱中国士众。”

事实上,“中国”一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严格地说,古代的“中国”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朕”曾经不是皇上

近年来,荧屏上播放了不少以帝王为题材的电视剧。秦始皇、汉武大帝、唐太宗、朱元璋、康熙帝、乾隆帝等皇帝的形象频频出现,“朕”出现在人们视觉、听觉里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于是很多人往往一看到“朕”,就误以为全是皇帝的自称,其实“朕”以前并不是指皇上。

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是“我”的意思,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另外,“朕”也有“我的”的意思。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尚书·汤誓〉校释译论》指出:“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做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即从秦始皇之后,“朕”才由寻常百姓家飞入了皇宫之中,一去不回头。“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不过也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秦始皇之前的统治者,相对还比较谦虚,那时的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者,谓自己不能得众也;“寡人”者,“寡德之人也”;“不谷”,谷为食物,可以养人,乃善物,“不谷”即“不善”。由此可见,在秦始皇之前,统治者至少在表面上远远没有那么高傲自大。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随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统治者的权力增大,“朕”也就应运走上了“唯我独尊”的不归路。普通人敢像秦朝前那样自称“朕”的话,肯定就是逆谋大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