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出自《左传》:春秋周定王时,楚庄王称霸天下,当他兴兵攻打洛水流域的陆浑时,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别有用心地问王孙满九鼎轻重,王孙满则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意思是说:“统治天下在于德政,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但天命并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是不能为臣属过问的。”他还用“在德不在鼎”教训了楚庄王,使他收回了野心。后来,人们用“问鼎”一词来比喻某人图谋王位。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问鼎”的内涵有了扩展,它本来是指“图谋夺取政权”,只限用于政治斗争中,现在则可以用在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在体育比赛中使用频率更高,一般表示运动员或者运动队“力争夺取冠军或第一名”。而不是上文中用到的那样,把它理解成“夺冠”的意思了。
“慈母”并非“慈祥的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一首温馨的唐诗,总能勾起我们对母亲的回忆,花白的头发和饱含岁月沧桑的皱纹,立在窗前牵挂着远方的儿女……
提到“慈母”,大多数人可能以为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最初“慈母”和“慈祥的母亲”并没有什么联系,相反,“慈母”一词还出自一件伤心事。
《仪礼》中有:“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由此我们可以想见,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有资格成为“慈母”,也不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同时,《仪礼》中对“慈母”的条件还作了很多限定:
要想成为“慈母”,下列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具备小妾的身份;必须没有自己的亲身孩子或者不会生育(至少是没有生育男孩);另外,丈夫必须还有另外的妾,且这个妾恰好一命呜呼并正好遗留下一个男孩。最为关键的是“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就是说前边的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还需要其丈夫下达明确的命令:“这个可怜的孩子的母亲死了,你把这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养起来吧。”由此可知,失去母亲的男孩被过继到另一位女子那里,“慈母”和自己的生母的死亡相关,所以,对于男孩来说,实在是一件伤心的事。
只有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慈母”时,才会对《仪礼·丧服》中说的“慈母如母”有更清楚的了解。
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应时应景的改变,“慈母”也不例外。在唐代,“慈母”一词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才有了李白的诗:“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显然,这里的“慈母”就已不是《仪礼》中的“慈母”。
虽然“慈母”的词义发生了改变,但不变的是母亲们对孩子的呵护和爱。
“三宝殿”并非指殿名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俗语,意思是说“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或者是“没有重要的事情不敢来麻烦”。平时,人们有事情自己处理不了,找人托关系时,常常口称“无事不登三宝殿”,以掩饰自己低头求人的尴尬,又表明请某人办理的事情相当重要。这个出自口语而演变成书面语的俗语,不仅活跃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对话中,而且还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但是,人们对这句俗语还只是停留在使用上,并没有深究它的背景,于是,就有很多人把“三宝殿”当做一座庙宇的名称,其实并非如此。何谓“三宝”?“三宝”就是佛教三大内容的合称,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佛”,指大知大觉之人,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摩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就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继承和宣扬教义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
对于“三宝殿”,清代学者王有光解释说:“三宝殿”,是指“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是指佛教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法”,是指佛家珍藏经书的楼阁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睡觉的宁静禅房。以上这三个地方,是清净高洁的佛教重地,进出的都是佛门弟子,外人不可随意乱闯。
那么,善男信女们在什么情况下才可登三宝殿呢?
照礼教说,初一、十五拜佛诵经当然可以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等,常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法事、仪式、招魂必要拜佛上香、请僧人出庙,也必然要去;躯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因许愿还愿也要去宝殿……可见,无事的话,谁会去“三宝殿”骚扰呢?
“即刻问斩”斩不得
最近,荧屏上古装戏大热,观众在看电视时常能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县太爷大笔一挥,掷下一支签来,喝道:“验明正身,即刻开刀问斩!”衙役们便把犯人押下堂去,就地处决,演到精彩处,还会上演“刀下留人”的戏码。
其实,这里的“即刻问斩”是编导们为了追求影视剧的震撼效果而刻意安排的,与古时候的典章制度并不相符。
古代,执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象征万物蓬勃生长,较不适宜取人性命;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皇帝即是天的儿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处决犯人也是如此。
从西周开始就有了秋冬行刑的做法,到汉朝成了制度。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冬至以前才能问斩。
唐宋时的法律规定,每年从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为断屠月,每月的十斋日为禁杀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即使谋反重罪也不能在这些日子处死。明朝也规定十斋日禁止行刑,否则笞四十。国家进行大的祭祀活动时也禁止行刑。在行刑的具体时间上,唐代的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在未时到申时这段时间之内行刑(约合现在的一点到五点),过时则要等到第二天,而并非小说中常常描写的“午时三刻”。
显然,剧中的情节误导了人们,按古时的法律,即刻问斩的情节是不可能发生的。影视情节虽然有趣,但还是应该尊重历史。
“幽闭”不是关禁闭
“幽闭”一词比较少见,人们对它不太了解,所以可能会望文生义,把它理解为“关禁闭”。事实上,这两个字最初的意思和“关禁闭”相近,只是经过演变,与本意越走越远,变得可怕起来,甚至变成中国古代酷刑的一种,在历史的阴暗处,散发着恐怖的气息。
在古代,摧毁人的生殖机能的刑罚,对男子使用宫刑,对女子则使用幽闭。幽闭和宫刑的使用范围都是用来惩罚淫罪。
“幽闭”一词的本意就是把女子长期幽禁于密室里,使她不再有接触男子的机会,这样做的目的是扼杀女子本身客观存在的性机能。如在《尚书·吕刑》篇中“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一句话之后,孔安国注释说:“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孔颍达又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幽闭,就是“闭于宫,使不得出也”的意思。
虽然被幽禁于密室,性受到压抑,但比起男子的宫刑的痛苦,还是宽大了很多。
但是,后人在实际执行中,并不只是把女子简单关起来,而是用残酷的手段摧残**********的刑罚来代替幽刑。
这样的刑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
《诗经·大雅·召旻》中有“昏椓靡共”一句,前人注释说:“椓,毁阴者也。”椓和杙的原意是拴牲畜的木橛子,就是用木橛子摧残女性阴部,其狠毒程度可想而知。传说汉景帝时,广川王刘去和他的王后阳城昭信残害姬人陶望卿,望卿被逼投井而死,昭信又叫人把她的尸体捞出来,“椓杙其阴中”。这是对死人的手段,而对活人予以椓杙,其残酷程度并不次于男子的宫刑。
明代人徐树丕说,幽闭是将女子的生殖器“剔去其筋”,像阉割雌性的马和猪等牲畜一样,使她的****彻底灭绝。
清朝褚人获则把“幽闭”解释为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女子体内会有一种东西坠落下来,把****堵住,这样女子的下体就只能小便,而无法****了。由此可见,“幽闭”就是人为地造成子宫脱垂,是破坏女性身体的酷刑。
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听起来都让人毛骨悚然。
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中曾说过,对于这种刑罚,“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但总之是决非将她关起来,或者将它缝起来。近时好像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使我不得不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