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匪王
3488900000179

第179章 :外交方针

1931年12月中旬,蒋在内外压力下不得不第二次通电下野。1932年1月下旬,已基本达成合作协议的蒋和汪精卫联袂入京。在蒋汪合作安排国民政府人事之际,日方在上海挑起事端。最初蒋汪都主张息事宁人,派张静江等赴上海传达中央意见,要求上海方面在对日交涉中应“避免冲突”、“保全上海”。

在指示上海方面和平解决中日纠纷的同时,蒋对于日可能以武力进攻上海也有所准备。1月26日,他致电八十八师(前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二师)师长俞济时,命其速将该师所属的两个山炮连调赴上海归淞沪警备司令戴戟指挥。1月28日下午,因上海事端日趋严重,蒋与汪精卫初步商定了“积极抵抗,预备交涉”的外交方针。

29日拂晓时分,蒋接到吴淞要塞司令邓振铨急电,得知中日军队在上海发生武力冲突的情况。面对日寇的再一次武力侵略,他深感震惊,在此种状况下,改变不抵抗政策已势在必行:“倭寇必欲再侵略我东南乎,我亦唯有决一死战而已。”

如今南京政府准备迁都到洛阳,自己手里正缺的是亲兵部队。他把蒋孝先留到身边,不派部队有对不起柴永波。人家可是无代价给他装备了一支五千多人,而且武器先进、个个身怀绝技。

陈诚当然知道此事。二百万部队里挑选出八千人,训练到最后又淘汰三千人。可想而知、这支部队会是什么水平。既然总统要自己来,不用说心里明白一多半:“校长,我带部队去上海,杀鸡岂用在牛刀。”

“由十九路军全力守上海,前警卫军(八十七、八十八师)全力守南京。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交通部长陈铭枢留守南京,南京各机关概归何应钦指挥,宋子文驻沪,统一指挥沪上各机关。

为防止日军扩大战火,急电武汉方面,密切监视游弋于武汉九江江面的日海军舰队,严密戒备自卫,万勿为其所屈。

上海之战事固宜避免冲突,惟若日人恃强相欺、无理侵犯、应即不惜任何牺牲竭力抵抗、以尽守土卫国之天责为要。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对淞沪事变宣言》,严正声明中方“为执行中国主权上应有之权利,不得不采取自卫手段,并对于日武装军队之攻击,当继续严予抵抗。”

八十八师于5日前集结苏州、昆山待命,军政部命令驻河南归德的八十七师主力回调南京,并计划以此两部加入淞沪战场。空军与陆军须预定协同作战计划,调山炮部队一营归十九路军指挥,以加强其炮兵实力。上海前线指挥就有第五军军长张治中负责指挥吧。”

陈诚不明白了:“校长我来的意思?”

蒋说道:“你去卢氏,把这些情况给柴董事长解释一下。除了抽调中央军精锐部队直接增援淞沪战场之外,政府担心日军利用海上优势,在中国沿海地区登陆另辟战场。军政部为此在沿海地区调兵遣将,尽力加固沿海的防守力量。为防止防止日军乘虚而入、偷袭我们的政府部门,宪兵团是我扣下了。”

第十八军军长陈诚的来访,柴永波在任家沟出口处相迎。陈诚个子不过一米六,其貌不扬,一张略长方形的书生白脸,稀疏的头发往后平梳着,但也清秀。特别是那严肃的仪表,也博得柴永波的好感。

陈诚把来意直接告诉了柴永波,并且把政府的计划给他说了一遍。柴永波多少有些失落感:“上海打得越好,小日就不敢在沿海出击。既然校长和军政部有和谈之意,我可以帮忙。”

陈诚高兴的说道:“说说你的计划。”

柴永波笑道:“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我是胡佛特别顾问,和他们有大批的生意往来。如果日占领上海,不就是掐断了美国往中国进口的物资?这件事宋夫人也清楚。以我的推断,美国会尽力的。”

“你对共党之事有何看法?”陈诚知道,自己从卢氏回去,只怕要去剿共前线。

柴永波摇头:“我对国内军阀混战,历来是不多言、不参战。但我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中国人容易上当,听风便是雨的毛病特别严重。我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双胞胎争老大。”

陈诚微微一笑:“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不知校长和老毛知道了有何感想。”

柴永波正色的说道:“国家需要统一,抗战大业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来领导。只要承认是中国军队、服从抗日指挥,就不该斩尽杀绝。”

陈诚理解柴永波的意思,并且把蒋对上海抗战后期准备的事情告诉给了柴永波:“鉴于日方在此前几次调停中的恶劣表现,校长考虑与日军战事可能长期化,决心出任全军统帅,并亲自在南京督战。同时,先后抽调九、十、八十三师和三十六旅到浙北和沪杭铁路沿线,以应付淞沪战事之扩大。”

柴永波笑道:“这样做,他的威望会更高。你回去告诉他,前线物资我会尽力供应。但必须在战后付款给我,因为我是商人。”

陈诚惊异的问道:“人人都朝脸上搽粉,你却往自己脸上抹黑。这几年救灾、国家和百姓沾你的光已经不是小数目,怎么不见你提起过?”

柴永波半开玩笑的:“可我的利润都是他们给的。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说我还有功劳吗?”

陈诚和众人都笑了。

应陈诚的要求,柴永波陪同、他们坐直升机视察了五县一市的建设情况。看到红红火火的建设场面和合理布局的工厂、企业,陈诚佩服的说道:“如果我能活着从前线回来,一定来卢氏进行实地考察。”

柴永波说道:“祝你一帆风顺,再次来卢氏做客。”

由于日军在浏河登陆,威胁我军后方,十九路军和第五军不得不全线后撤。为了阻止日军继续进攻,蒋先后命第四十七师、第一师加入战场,并制定第二期抵抗作战计划方案,该方案判断日军有可能借停战之机为将来之攻击作积极准备,其军事目的“不外占领南京控制长江流域”,由于战场区域扩大,我军“非再有多量援兵不可”。

因此须在常熟、苏州、常州、无锡和浙江的嘉兴、沪杭沿线部署大批军队;如日军以南京为进攻目标,则由十九路军、第五军等部队在苏南依托阵地防守,而浙江方面部队全力向日军弱点攻击;如日军攻浙江,则以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等部队出击其侧背。

在淞沪战场取得局部胜利后,日军仍试图继续扩大军事行动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但中方从各地抽调的后援军队已在3月上旬相继到达上海附近,面对严阵以待的大批中国军队,继续作战胜败难料。

而长期胶着于上海区域作战对于日并无好处,也极可能招致欧美列强的干涉。日军最终不得不决定停止作战行动,与中方进行停战谈判。

卢氏在大搞建设之时,朝鲜发来一封令人震惊的消息:“陈长风司令在鸭绿江附近被日军开枪打死,基地人员惊慌,请柴永波董事长拿主意。”

柴永波顿时把拳头砸在桌子上:“命令神龙大队、飞狐大队、警卫营全部出动,一路上遇到日军阻拦,可自行作战。一切为杀敌、保护自己为目的。”

“是!”三支部队各自出发,柴永波对梁大勇说道:“我大哥牺牲的事切记保密,我要日人用千倍的代价来偿还!”

梁大勇不放心的说道:“还是我去吧,我担心你会失去理智。”

“石小涵、李刚都在,你还怕他们不提醒我?”柴永波和陈长风的感情,梁大勇当然清楚。他不住的吩咐柴永波的警卫:“董事长的安全第一。”

这次朝鲜之行,路上走了十几天。当他们到达基地,金灿把事情原有讲述了一遍。

日军占领东北后,紧接着对上海实行进攻。朝鲜南部很多青年被招进部队,运到东北训练后补充到日军部队里。陈长风为了和日军争夺兵源,抢夺年轻人起来抗日,在鸭绿江勘察时,不小心被巡逻的鬼子发现。

陈长风的警卫员拼死抵抗,但枪声惊动了桥头驻守的敌人,陈长风又不愿暴露自己的基地。拖着敌人弹药拼尽,最后被日军射杀。

“那里日军人数最多?”柴永波冷静的问。他现在对朝鲜人也没好感,原因就是前几年朝鲜的排华事件。

金灿说道:“各大城市都不少,由于和上海开展,运走一部分。最近陈司令出事后,我们没有行动。”

“你们手里还有多少部队?”

金灿经过计算说道:“一万多人。不包裹基地防守部队。”

柴永波叹口气:“以前我们的计划太保守了,害怕新兵送死。没想到被日军抢走那么多年轻人。命令各处部队,积极行动起来对日打击,我要寻找有利时机,大批歼敌。”

“是!”朝鲜人都高兴起来,他们盼望的时刻终于到来。

朝鲜乱了起来,一万多部队在各地出击,一连几天,竟然战绩显著,击毙日军七百多人。柴永波命令他们迅速集中在妙香山一代,他要夺取德川重镇。

朝鲜部队被编成一个师,金灿亲自担任师长。经过详细侦查,德川日军不过一千多人。金灿指挥部队开始强行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