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匪王
3488900000163

第163章 :狡兔三窟

石小涵接到命令,这才派出一个班到马兰关等待柴永波,而自己开始全面考察沟里的一切情况。李刚奉命整顿土匪,经过仔细甄别,收留三百多年轻力壮的土匪缩编成两个连,有高荣轩带领、开始了军事训练。

其他三百人被押往卢氏,马福林、王绍义等十几名土匪头目被秘密的处决。柴永波来到时,这里的工作已经走上正规。

这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第一个洞体长度六千米以上,宽敞明亮、天然形成多出通风出口。洞外五十米宽度,平坦而且肥沃的土地上,土匪们自己种植着玉米和蔬菜。

第二个溶洞深度和宽度都没有第一个洞大,但自然形成的居住区犹如星星般密布,而且洞里套洞,如果配上发电机,几乎可以容纳一千五百人的住宿和六个天然仓库。

第三个洞不仅有四五百平方米的主洞,而且在主洞周围的三个方向都有无数的子洞。马福林的藏宝库、军械库都在这里,北面子洞竟然连着一条地下河,水的流量可以带动中小型的发电机组。

“这里距离滦河有多远?”柴永波忽然提出一个问题,石小涵笑道:“四百米不到,可以修条路直接相连。在承德建一个货仓,夏季用船就能把一切物资送进来。”

“最近的是马兰关,如果修路困难大吗?”柴永波对石小涵的回答很满意,但物资保障不能靠天,应该有万不得已的时候、能陆地运输的通道。

“想用汽车运输并不困难。这里距离马兰关大路只有三十多里,如果稍微的改一下路线,也许更近、更隐蔽。路面的工程不大,一个工兵营只需一个月就能建成直通这里的汽车道。”喜滋滋的石小涵把周围的一切详细的介绍着,并且把十五公里以内的地理位置都经过分析和利用。

柴永波心里计算着:“每年只要运进来一定的细粮,生活上的粮食可以自给。保证一个师一万多人和一个三百人的兵工厂、五百多人服务队和一个工兵营没有问题。”

“石小涵大队长,你认为这个地方谁来担任主帅合适?”柴永波心里有了答案,但还是征求石小涵的意见。

“我,陈长风司令、冯玉田三个人都可以。”石小涵近几日也曾多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没想到还有哪一个可以统帅全局。柴永波虽然是最佳人选,但卢氏和全局观念也不允许他来此地。

“记录电文如下!”柴永波主意拿定,开始对自己的警卫发布命令:“冯玉田任马兰关基地司令,张大功带领陆军师担负基地建设和作战任务。李二柱任参谋长、小莲任后勤供应部长,再从两个医院里抽调四十多人的医疗队随军前来。所有执行任务的人员,必须半个月内到达。”

李刚毅迅速记录好电文离去,王兴汉又回到洞口处担任警戒。

在那个战乱年代、朝不保夕的年代,人们最大的理想莫过于高枕无忧。怎样才能高枕无忧?简单的说就是狡兔三窟。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但这仅仅使它免于被猎人打死,被猛兽咬死。我们建这个基地的问题不是为了藏身,而是要像猛虎一般的出击!”

冯玉田、李二柱兴奋地听着,他们知道柴永波的考虑和计划,一定有很大的规模。

“你们的任务是三个月内从最后的山洞里,打通一条通向山顶的通道。这样不仅保障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更有利于打击敌人。”柴永波没有把心里考虑的、和石小涵计划的全部说出,相信他们看完总体规划,自会明白一二。

“董事长,从美国运回来的机器设备,何时能到位?”冯玉田开始考虑工作进度问题。

“十天内,所有机器设备、弹药生产工作人员和物资从天津运送过来,你们要考虑在一个月内建成一个油料库、水里发电站和生产总体规划。执行去吧!”

“是!”冯玉田感觉到了压力,李二柱暗自担心:“自己能胜任这个参谋长的职务吗?”两个人离去后,柴永波、石小涵、李刚带着一个排的战士走出基地。

“北倚长城、南临津唐、东通辽沈、西顾京城,西距北京市中心158公里,南距唐山市中心75公里,西南距天津市175公里。可以考虑在此地建设一个综合的养殖基地,但要和兵工厂分开。这样做及解决了基地的肉类供应,又能妥善基地的外体掩护。”石小涵手拿望远镜,看着丰富的林业、草料和土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错!应该以猪、牛、羊为主,生产的肉类加工成军用食品罐头。”柴永波又一次和石小涵不谋而合,两个人对笑着,李刚在一旁心里暗惊:“怪不得石小涵能升的这么快,人家的本事不单单是军事和武功,而且是全盘计划和总体能力。”

梁大勇在南京,蒋领教了这个卢氏第二把手的能力。特别是对白崇禧和桂系的李宗仁决战中,梁大勇的计谋处处高于外号“小诸葛”。

“健生有军事上咄咄逼人的气势,梁教官果断决策、精心谋划。如果在战略和战术上综合考虑,健生稍稍次于此人。”蒋听着张治中和几位将军的评语,忍不住问道:“柴永波和此人相比,他们两个谁更胜一筹?”

“柴永波。”说这句话的是三个将军,何应钦也插嘴说道:“卢氏这三个巨头,都很沉稳、老练。作战计划显得有点毒辣,出手就是置人于死地。”

蒋心里耻笑着何应钦:“娘希匹!打仗不狠是妇人之见,你又何尝不是玩阴谋诡计的高手?”但出口的话却表示赞同:“白健生吃亏多次,也该长长记性了。”

张治中稳重的说道:“德国赫尔曼顾问欣赏梁教官的分析能力和作战方案预言能力,并且断言,梁教官如果生在德国,肯定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国家元首一定会重用他。”

蒋闷闷不乐的:“蒋某人不愿重用吗?可惜卢氏这些人脑袋进水了,不愿做官。”

张治中说道:“政治是权力斗争。梁大勇能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证明他了解政治的残酷性。卢氏人不愿做官,也可能是对当前的局势判断不明。”

被蒋称为“当代卧龙”的首席军师杨永泰,曾留学日,接受过系统的西式教育,故“既擅文事,又长武备;既懂立法,又精行政”,加之对于“天下大事”观察已久,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是纯碎军人,既无派系之分、更无心卷入军阀混战。做一个国防军官挺合适,既有胆略、有谋略,身具武功又不怕小人陷害。”

杨永泰没想到自己的断言竟成了日后自己的归宿。1936年10月25日,杨永泰应邀赴日驻汉口领事馆宴会,宴会结束后,在汉口经汉关乘专用轮渡码头准备回武昌时,突然冲出一个刺客,向其连开数枪,杨永泰应声而倒,含恨死去。

从美国回来的十名军工工程师被柴永波召见,他要求归国的学子们讨论一下发展的目标和生产计划。被任命为新厂长的小王拿起笔准备记录,但军工专家们都苦笑着摇头不答。

柴永波纳闷的问道:“各位担心什么?说出来咱们商量。”

“董事长,生产武器需要的钢材我们中国能生产吗?要想生产武器,必须保证着关键的材料不能短缺。”郝翰亮工程师第一个发言,柴永波回答:“一切材料可以从美国进口。”

“美国根本不会允许军工产业的特殊钢材外销,我们在美国用的实验材料都是高价从私人手里套购的。”杨文斌的话激起柴永波的愤慨:“我投资办一个钢铁厂不难,工程师和技术员从哪里来?熟练地工人师傅从哪里来?难道我们非要等待下去,有了材料再去生产吗?”

郝翰亮却被柴永波说的办一个钢铁厂感了兴趣:“董事长,如果你能投资办一个钢铁厂,技术和工人不成问题,生产设备进口也不成问题。”

“真的?”柴永波高兴地追问。

“我敢欺骗你吗?”

柴永波笑了:“那倒不会,我是高兴过度胡说,各位莫见怪。李二柱,给梁大勇发电报,让他和国民政府磋商,我把武汉钢铁厂买下来。”

蒋在会客室里听完梁大勇的计划,最后才说道:“汉阳钢铁厂可以给你们,但设备、工人和技术我无法帮你们。这笔投资国民政府投资不起。”

“总统先生,这些问题董事长已经考虑到,他准备投资三千万元建厂。并且答应给政府一成半的干股,但必须保证生产、销售权在厂方自己决策,其他人不能干预。”梁大勇有备而来,这时拿出杀手锏。

杨永泰微笑着:“难道政府使用原材料,你们也不会批准?”

“这个问题需要磋商。”梁大勇毫不客气的回答。

“哦?”何应钦愤慨的说道:“国防建设也不允许使用?”

“何总参谋长,我说的磋商就是根据情况而定。如果是国防特殊需要,我们会首先供应。如果是民用、建材使用和我们的现有兵工厂使用,我可以告诉你,保证不会被董事长批准。”

蒋心里咯噔一下:“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生产的是高质量现代新型钢材,如果用在这些项目上,不仅投资成本太高,而且还会把生产技术泄露出去。钢材主要用途是用来生产飞机、坦克、大炮等高科技武器,你拿他生产步枪、机枪划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