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匪王
3488900000160

第160章 :追踪国宝

“好!我这一辈子卖给你了!”李三拿定了主意: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有太多的东西的就是太在意,太珍惜了,反而把自已丢失了。人最后的归属都一样,好好地拥有和利用自已的短短一世,死而无憾!

柴永波知道李三会答应,如果他不答应,这个人就不是自己需要结拜、弟兄相称的人。张镇芳亲自为二人做了结拜仪式的主持人,偷偷对张伯驹说道:“你大哥和你的做法同工异曲。”

张伯驹摇头:“不能比!他是在危险、冒险甚至是疯狂中完成使命,这都是我无法做到的。父亲,我应该把手中的东西交给他,只有他才能保管好。”

中德两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了“蜜月期”。一方面德国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品、军火的市场,中国所拥有的丰富的战略物质钨、锑、锰等更是他们称霸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蒋醉心于德国的军事化、工业化、中央化,对领袖崇拜、个人独裁有浓厚的兴趣。

他希望能从德国输入军队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战略战法、战斗技能,尤其是让那种“德意志精神”能灌输到他麾下军队的脊髓,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内捍卫其统治、对外抵抗侵略。

第一个德国顾问是马克斯.鲍尔。鲍尔是德国总参谋部军官,炮兵专家。他头脑精细,目光锐利。著名的兴登堡计划和总体战的战略构想都是出自他的头脑。时任总参谋长的鲁登道夫对他言听计从。故有人比喻:鲁登道夫是敲响德国战鼓的大槌,而鲍尔是大槌手。他是炮兵专家,一战中他发明的重炮出尽了风头。柏林大学为此而授与他名誉博士学位。在参加1920年3月旨在推翻魏玛共和国的卡普政变失败后,他浪迹于奥地利、西班牙、阿根廷。甚至在苏联红军中也担任过顾问。

1927年,他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的顾问生涯。蒋与其关系融洽。鲍尔主张将军政大权集中于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大刀阔斧手段铲除一切离心力量,进行一切加强中央权威的必要改革。此外他对军队的裁减、重建、整训及经济的发展,重工业、航空运输业、农业、矿业的建设和中国财政体系改革等多方面都有有价值的意见。这深得蒋的赞许。在“蒋桂战争”中,他居间调度,计划周密得体,使蒋在军事指挥上觉得异常轻松。

1928年5月,马克斯.鲍尔突然因病在上海去世,继任者赫尔曼和蒋在作战的战略思想上、人事关系上矛盾重重。蒋想起了经商的柴永波,一封电报从南京发到卢氏。

柴永波急于赶到朝鲜去,况且他也不想和蒋走得过于太近。因此派梁大勇代表自己去到南京,并且把黑带七段高手富源长明交给了国民政府。

严郑浩走进来兴奋地告诉柴永波:“董事长,我们在日租界发现一个目标,这一次的数量巨大,并且把日人交易的一亿多银元支票和大批现金都带了回来。”

“双方的人怎么处置了?”柴永波看着严郑浩问道。“老办法,沉到江底,所有人都毁了面。”

“命令毒蛇手下的蝎子、山蜂、蜈蚣、蜘蛛、壁虎控制好京津一带的古玩市场,加强对日人的情报刺探。”

柴永波担心日人近日有所动作,严郑浩一听最有权威的情报高手五毒、将要全部动用,心里就明白大战已经不远了:“是!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

“继续追踪国宝下落,我们收回的数目和孙殿英盗墓的数量相错太远。”

孙殿英掘墓盗宝被马兰峪满族人发现后,满清皇族遗老以及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张园)的溥仪等人上告到蒋那里,要求严惩。此事一时轰动全国。后孙殿英觉得事态严重。为逃脱罪责,他到处活动行贿。

托戴笠将所盗物品中最为宝贵的九龙宝剑送给了蒋;将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宝珠送给了美龄;将“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国民政府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孙殿英逍遥法外,未受任何惩处。

然而最近自己的部下失踪人数太多,尤其是几个师长、旅长和自己的副官被莫名其妙的人偷袭,是他赶到危险已经离自己不远。

“******!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个个都是盗墓名人,帝王家的珠宝从哪里来?还不是天下百姓的?成王败寇,老子成就大事之日哪个敢放屁?”虽然发了牢骚,但自己的命还是重要的。

孙殿英选拔一个精干的加强营,昼夜加强戒备。李刚在远处用望远镜观察着:“有你害怕的时候,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你狠?如果不是董事长不允许武力解决,今天晚上你也难活成!”

飞狐第三中队长郭学敏说道:“这里只留两三个人昼夜监视即可,先把马福田和王绍义收拾了。”

“去吧!不动武器、不惊动人,人可以放过,宝贝一件也不要露过。”李刚回身嘱托着。

“是!”

在北伐军的打击下,马福田见奉军大势已去,便将其人马拉上山重新为匪,在老家马兰峪打家劫舍。王绍义早年当过修墓工匠,从二十岁起加入匪帮,后来成为马福田的亲信参谋。

东陵地面残存的所有值钱的物件以及黄花山中的几座皇家墓葬,几乎被他两个率众匪洗劫一空。孙殿英来到,二人及时的把部下带回老巢,过着土皇帝般的生活。

郭学敏侦查到马福田部只有六百多人,而且武器装备差、人员素质低,发电报要求彻底解决这股土匪。李刚谨慎的问清燕山地理情况,并且要求要把马兰关镇地情况摸透后迅速上报。

“难道要在这里大动干戈?”久经战场的郭学敏接到电报,把部下分出开始了侦查。自己找来两身当地农民的服装,吩咐警卫更衣。

“中队长,我们要去哪里?”

“马兰关!”

警卫乐了:“去马兰关最好打扮成商人,你这样的打扮虽然能进去,想得到情报可不行。”

郭学敏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朝警卫骂道:“还不去找衣服?等着挨抽是不是?”警卫员迅速跑出指挥部,惹得郭学敏哈哈大笑:“老子是官,官大一级压死人。”

“是吗?”门外响起石小涵的声音,郭学敏慌忙开口:“石大队长驾到,小子亲自迎接!”

马兰关又名马兰峪关,因在燕山山脉东段的马兰峪,故名马兰关。马兰峪镇位于遵化市西北二十五公里处,西与天津、蓟县接壤,北与承德市兴隆县相连。

镇上有寺、庙、庵、塔等72座,著名的如府君庙、天齐庙、鲁班庙、真武庙、永旺塔等。又有“兰阳八景”传于世,即花盆底下走大车,鹰飞倒仰山,一步三座山,老头扎犁杖,双官老爷庙,十八碌碡桥,双柏加一庙,离地三尺庙等,曾经名扬四方。特别是老柏、神槐、古磨、更钟、尤为神奇。

石小涵等人来到药王庙,看到此地宽阔,树木环绕,内设花园小舍,室内古玩名画任人观赏。寺内众僧30余名,京城的美、德等领事馆的官员们反而更多。

喝着出家人捧上的香茶,石小涵满面带笑的问着小和尚:“师傅,马兰关城池有些历史了吧?”

小和尚双手一捧:“施主。马兰关城池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出自大将徐达之策。为扼守马兰口关,以此屯军为营,初称“马兰谷营”。

后来抗倭名将戚继光镇边中,特从原来的石砌墙之外改砌成砖,墙顶筑成垛口,门洞加上岗楼。清代又把南门洞上的岗楼扩为两层明楼,楼里塑上关帝像,并在东南和西南隅修上角楼,既为防务、又显示其壮观。

修葺后的山城,位居府君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周长338丈,墙高.8丈,因系驻军的营盘,仍未设北门。不知施主还要知道什么?”

“京城的美、德等领事馆的官员们这么多,都是来这里烧香拜佛的?”

“阿弥陀佛!心中无一物、何处落尘埃。他们多是避暑纳凉,但也不缺少贪婪东陵古墓之宝者。”小和尚很健谈,石小涵高兴地拿出十两银子:“略表寸心,师傅代劳。”

马兰峪镇是一个以满族为主,汉、回、蒙、壮等多民族聚集地区,镇上人口约有上万。马福田曾在镇上干了几起抢夺钱财并火烧十几家商铺的“小生意”,提起此人、没有不恨之入骨。

马兰关东南的昌瑞山南北长约125公里,要想在此搜寻到狡猾的马福田老巢却是难事。郭学敏却认为不难,石小涵望着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说说你的主意。”

“守株待兔!”

“讲明白点!”石小涵严肃的喝着。

郭学敏指着刚走出来的马兰关:“在城内粮食、医药、食盐和日用品的地方多布眼线,我估计十天左右就会有结果。”

“恩!双管齐下,派一支小分队进山搜索,也许会更好。”李刚建议。

“不是一支,是所有部队以小队为单位,按照地图划分,各自为战。郭学敏另一个小队在城内布控,执行吧!”石小涵拿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