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手记
3485100000015

第15章 需要刺激(1)

如果你有机会去参加一个体面的Party聚会,你便会发现,有些人非常容易与别人交往,即使他们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社交圈也是这样。哪怕只是短暂的功夫,他们也不会觉得话题难寻而感到尴尬。尴尬的只有你。澳门回归,重申奥运,台海紧张局势,中央领导人的讲话,正在举办的画展,甚至以前只有专业人士关注的时装展、戛纳电影节都可以成为他的谈论话题,在短时间内决不至于无话可谈。他们仿佛持有社交通行证,是因为他们更关注这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吗?从大的意义上似乎可以如此理解。但最主要的是他们清楚社会话题是一种社交工具。他们把它当作传播交流的媒介。

社交谈资如同假面舞会上的假面,美丽多彩可以绘画出生活中的真实的平凡,甚至有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卷入“假面舞会”中,为了进入某一个社交圈子而谈论他们的话题。共同的话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生活中,社交谈资已成为一支润滑剂,他们最善于利用。

以往,人们的生活单一,可以谈论的只有少数几个话题。而现在是一个资讯时代,可以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音乐、时装、股票投资、别墅、跑车。他们在个人经济达到条件后,便激发了这些欲望,他们因为个人利益的扩大化,已经先行成为“社交中坚分子”。并且他们藉此而进入不同的社交圈,完成自己结交他人、开拓事业的目的。

在这个物质文化和精神世界都快速丰富起来的时代,他们有谈不完的话题,出国旅游、人寿保险、肥皂剧、安乐死、克隆,等等等等。他们还时常在社交谈资里装点深沉,尤其是有陌生的女性在一起时。现在谈尼采、谈文学、谈西藏之行已经不具备吸引力了,你要谈世纪豪宅,谈昨天又去了一趟欧洲,谈正在办一个国外身份护照。总之,会让你朦朦胧胧听得懂,让你对他油然而生“社交敬意”,当他们讲法拉丽跑车就像女人一样多情时,你还以为那经销商是否随车奉送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女郎。

他们能记住三年前的某一个聚会是怎样发起怎样结束的,共到了那些人。那怕他们以后再也无缘重聚。他也能知道那家伙现在在法国干什么。对某次聚会谈了些什么内容,谁与谁交谈,穿什么服装,喝的是什么酒,也记忆犹新。对于食物、新闻中引起轰动的诉讼案件、鲜为人知、价格便宜而又令人满意的度假区、虽然粗俗但很有效的治疗“流感”的疗法、前任合伙人、机械师的故事、有关的朋友的再婚或是新车的感受等,是他们永恒的话题,也是他们热爱着的生活方式。

〔有关品味〕

过去有人把品味理解为穷途末路者最后的一块遮羞布,是富人的排场,其实这是偏见。品味是日渐富裕的社会等级的最后出路。富人可以有品味,但有钱不一定就有品味,真正的品质是物超所值。有一种说法叫“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也就是说富裕三代才能培养成高贵的品位。这就把有品味和暴发户之间划出了界线。一个人即使不是非常富有也可以有品味。

生活应该有品味,有很高的格调,就算是一个穷人,也应该有些偶一为之的昂贵习惯。这个“昂贵”,可能是金钱,也可能是时间精力。生命的终级意义在生活的过程。

事实上,品味是很奇妙的东西,她很难拥有,但很容易失去。在中国,一种新的社会生活观念已经或正在开始形成。那些时代的精英们已感到,无止境地追求金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也未必就有了高格调或可以顺利地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追逐金钱耗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创造性,而珍贵的不能重复的生命却在悄悄地流逝。不管现实中因为财富有多少人沮丧或使多少人激动不已,无疑都在努力向品味看齐,提升自身的格调。

近几年茶吧、酒吧的兴起就是一个例。即使大学生经济还没有自立,大学周围的咖啡屋、花店生意也相当不错。当我们在不断接受西方文化,又不断肯定和坚持自己文化的时候,一种重视心灵感受,能够融合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新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的需要。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这种空气日渐浓厚,毋需赘言酒吧是何时起何时兴的,也毋需否认它是属于外国人的文化,且不说那以酒吧为夜生活主旋律的年代,是多么灿烂令人追忆。直到如今,钟情于斯的人们,对酒吧,也是痴迷不移,如赴情人之约,只是不必像对情人一般专心不二。因为酒吧的实质是,不重享乐,重在感受。就像是送给情人的鲜花,中年人配带的情侣表。

交流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晚上一个人独自去酒吧,第一天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第二天又如约共赴,第三次就会感到颇为投机。即使今天大家都不在年少,即使事业上成功了又失败了,酒酣星阑之际、笑谈渴饮、听些老爵士乐咀爵着人生的滋味。当人们厌倦了高雅华贵却嫌呆板拘谨的酒店、火热却嫌喧闹的DISCO;想忘记酒色声歌的卡拉OK之时,他们期待的也许不是更豪华、更刺激的生活。不是想方设法将自我忘记的消遣,而是一种更注重交流,注重品味心灵的栖息之所。这也是时代的潮头人如今又爱上酒吧的缘故。

虽然我们日复一日奔忙,追求理想,创造财富,藉以给身体、视听、甚至心理最大程度的享受和满足。但毫无疑问的是“爱吧一族”更重视内心在酒吧氛围中自由的感受。他们来酒吧首先考虑是格调气氛可否与个性相符、而决非鸡尾酒是否美味,装修够不够档次。所以同一酒吧内聚集的往往是同一类人。同样的爱好同等的品味而非同样的身份地位。他们可以就喜爱JAZZ聊到深夜情同老友,而不需交换名片、杯觥交错。令人感兴趣的也可能不是一位大使,而是个妙语如珠的老人。也只有这里一颗爱静的心和一杯苦艾酒,是可以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坐到打烊。而毋需受到怪异的注视和打扰。

繁华的京城有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坐在古朴典雅的欧式雕花铜栏的平台上,一杯在手,遥望红日沉入故宫红墙,任心情悠游于都市之上,这就是位于北京东单北大街王府饭店东侧的富商酒吧。富商酒吧毗邻三大饭店,可谓是“金三角”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那欧式的建筑,巨大的风车,纯英伦风格的装饰,都不难看出营建者的匠心。店内高大的凤尾竹、柔和的灯光为顾客营造出轻松浪漫的气氛。墙壁上无论是一影英伦小景,还是凡高·博纳尔·马奈的世界名画摹品,都显示出了高贵典雅的艺术情趣。当客人落坐在古老的英式木桌椅间,畅饮一杯特制鲜啤酒,小憩疲惫的身体,欣赏着欧洲古典音乐,品尝着正宗的英法风味西餐,都会使您悠悠然升起仿佛置身于欧洲大陆的感觉。

如果客人余兴未尽,还可到电脑飞镖机前一显身手。客人可以在周末到此,在菲律宾歌手多情的爵士乐中与情侣共进烛光晚餐。这里的调酒师为浪漫之夜准备了近百种鸡尾酒,还有独一无二的三楼玻璃露台,提供精美的甜点、冷食和美味自助餐,使你大饱口福。在富商酒吧用中档的价格就可以换来高档的享受。这里全部音响设备皆为高档进口产品。KTV包间全席最低价格5人间~10人间600~1000,所以各路精英闲暇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享受一下这里悠悠浪漫的欧陆风情。

在北京一个深幽陋巷的尽头,厚重的硬木门后,还有一家鼎鼎大名的JAZZYA.早在JAZZYA还未正式开业时,卫视中文台就前去采访报道过。98年9月JAZZYA成功地举办了日本三人组合乐队的现场演出,盛况空前。

正如酒吧经理介绍的“木质的桩和朴素的墙”在本色硬木门内,是一处意大利乡村情调的酒吧,朴素,恬静又充满热情,朴拙平实的乡村木质桌椅、吧台、令人感觉舒缓又温暖。那些老式的搪瓷路灯和防暴灯也从屋梁、木柱放射出柔和怀旧的光芒,一室雾霭霭的也许是烟也许是暖昧的情怀。这里收藏的300多张经典JAZZCD,不间断地低缓地用音乐来诠释着人生。那些越听越有味的爵士乐,会唤起你对那个最美的年代的追忆。